周炔忍不住坐了起來,眼睛緊緊盯著眼前的太醫:
“這藥最開始是誰做出來的?”
鄭輔知道小皇帝失憶了,這才跪下答道:
“陛下,這藥是正德帝年間寧遠侯所做。”
正德帝?這不是原主很崇拜的皇帝嗎?是他們家先祖,那這位寧遠侯恐怕也早就不在了。
他沉默地喝了藥,一時之間說不出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兒,原來真的有人曾經到過這個時代。
“誰對這位寧遠侯知道的多,和朕說說,朕有賞。”
張衝笑眯眯開口:
“陛下,奴才知道一些,這位寧遠侯可不光是寧遠侯,還是當時一品親王焰親王閻雲舟的王妃,曾隨正德帝,焰親王南征清君側。”
周炔眼裏微微訝異:
“王妃?這位寧遠侯是女子?”
“寧遠侯是男子,其中涉及皇家,奴才不敢妄言。”
這簡直是把周炔的胃口都給吊起來了,他正要追問,外麵便傳來了通報,是宋離到了。
宋離聽到李崇高燒的消息便過來,進來就見李崇坐在床沿上,麵色有些不對:
“陛下感覺如何了?”
周炔思及張衝提到的清君側,恐怕這段曆史涉及皇權更迭,張衝不敢說,想來宋離應該是敢說的:
“朕已經吃了藥,一會兒就沒事兒了,你們都退下吧,宋督主陪朕說說話。”
頃刻間屋裏便隻剩下了周炔和宋離,宋離坐在了榻邊,看著李崇有話要說的樣子以為他還是惦記昨天那五個糧倉的事兒:
“陛下可是有事?”
“朕聽說剛才朕吃的要個藥是寧遠侯做的,有些好奇,對這位寧遠侯督主可了解?”
宋離倒是沒想到竟然是這個事兒:
“陛下說的是正德帝年間的寧遠侯吧,這位寧遠侯確實稱得上大梁的奇人了。”
“給朕講講,朕方才聽說他是焰親王的王妃,這是怎麽迴事兒?”
周炔探起些身子,一幅想要聽故事的樣子,宋離倒是也習慣了小皇帝這般的模樣了:
“這個故事有些長,陛下可要耐心聽。”
周炔立刻點頭:
“好,你說。”
“這件事兒要焰親王說起,焰親王是我大梁立國時太祖皇帝親封的三位異姓王之一,世代鎮守北境,受曆代帝王的倚重信任,一直到太宗時期。
太宗皇帝和當時的焰親王閻毅更是情同兄弟,當時頗有賢名的端懿太子和焰親王世子也如手足。
本應開創另一代的君臣佳話,但是天年不假,端懿太子不過而立便薨逝了。
端懿太子走後的第二年當時的焰親王也逝世了,同年年底太宗皇帝駕崩,太宗皇帝子嗣單薄,除了端懿太子隻有三位皇子。
三皇子殘疾,四皇子年幼,太宗皇帝隻能立下當時並無什麽建樹的二皇子繼位,是為梁平帝,梁平帝繼位後便將三皇子封為郡王,著令留守幽州,無召不得進京。
大梁經此國喪又失股肱之臣,北牧揮師十萬南下,妄想這千裏沃野,嬌俏江南會粉碎在他們的鐵蹄之下,那一戰打的十分艱苦。
焰親王世子閻雲墨以三千兵力剿滅了萬餘北牧騎兵,最後和北牧第一大將詹吉野同歸於盡了,但是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在那場焦灼的戰事中,焰王府的二公子閻雲舟接過了父兄的位置,那一仗打了近三年,北牧才再一次臣服在我大梁的腳下。”
他的話音落下,周炔不禁有些感慨出聲:
“閻家一門忠烈啊。”
宋離點頭:
“閻雲舟襲爵成為了新任的焰親王,如父兄一樣鎮守北境,但是平帝不是太宗。
梁平帝倚重外戚,以至於當時的朝堂皆由魏家一家獨大,禍亂朝綱,不止如此他們還染指南境兵權,以至於西南邊陲戰亂不斷。
彼時北牧和羯族依舊虎視中原,而那時的焰親王閻雲舟也因多年征戰舊傷複發,幾乎病入膏肓。
而平帝卻克扣北境糧餉,北境的戰士皆靠當初還在幽州的正德帝接濟糧餉和棉衣,才不至於挨餓受凍。
梁平帝隻希望焰親王早些死,好接過北境兵權,便將當時被批命克親克長的寧遠侯次子寧咎賜婚給了焰親王。”
周炔微微睜大眼睛,這也太明晃晃了吧?為了克死焰親王將一個侯府次子嫁了過去,要不要這麽離譜?
“那然後呢?焰親王後來如何?”
“平帝步步緊逼,最後正德帝和焰親王不得已起兵清君側,而誰都想不到從前在寧遠侯府默默無聞的次子,竟然精通醫術,甚至會做火藥。
他做出的藥連太醫都沒有聽說過,他還主張傷口可以縫合,管這種治療方式叫做手術。
他不但救了焰親王,還在北境疫病中救了幾個村子的人,挽救了軍中無數將士的性命,就連現在軍中也依舊沿用他當年設立的製度。
不僅如此,在南征期間,他帶著幽州八千老弱兵勇利用他做的火藥頂住了五萬兵馬的攻城。
在汾河一戰中,他用炮火壓得慶陽湖水軍抬不起頭來,最後天下大定,他便將那些藥的製作方法傳了下來。”
那波瀾壯闊的曆史,烽煙四起的戰爭被宋離平緩道來,但是周炔卻聽得陣陣心驚。
手術,火藥,這裏的人無法解釋的一切,他都明白,這個寧遠侯是和他一個時代的人,他的手緊緊攥住了被角。
“正德帝時期距今多久了?”
“算起來也有一百五十年了吧。”
一百五十年,周炔的心中徒然升起了一股時空錯位的感覺,一個和他來自同一個時代的人,在這裏已經是一個作古百餘年的人了嗎?他恍惚了片刻出聲:
“寧遠侯和焰親王可還有後代?”
提及此就連宋離的目光中也有幾分慨歎:
“焰親王和寧遠侯一生一世隻有彼此,自然沒有後代,焰親王的爵位是由當時戰死的閻雲舟兄長閻雲墨的長子承襲,至今也已經傳了五代了。”
周炔轉頭看向他:
“如今焰親王還在鎮守北境嗎?”
軍權是曆來君主最看重的,焰親王一家如此功高,不知後來如何?
“自正德帝始,焰王府世子都自幼伴讀太子,閻家家風嚴謹,家中隻有嫡妻從不納妾室,家中子弟也多數在宮中長大。
焰親王也謹守君臣之禮,雖守北境卻不專權,更極少涉朝政,如今的焰親王尚了昭德大長公主,昭德大長公主乃是洪帝和光帝陛下的姐姐,算起來,如今的焰親王是陛下的姑父。”
周炔聽到此處心中對閻氏一門也多出了幾分敬畏,這麽多代守著北境,又要謹防君主猜忌,子弟在宮中長大,未嚐不是留給君主的人質。
他沉默的良久才開口:
“寧遠侯可有家祠?朕想去祭拜一下。”
光是聽著宋離所說的這些,他都敬佩寧咎的為人,雖然這人早已不在了,但是他都想去看看,哪怕是上柱香,也算是全了他們來自同處的情誼吧。
宋離開口:
“焰親王三十六歲那年,病情危重,正德帝便依從當時的一個道人的進言,為焰親王修了一座生祠,就在當時正在修建的帝陵邊。
以期利用鼎盛的香火來壓製那過於兇險的卦象,多年後焰親王和寧遠侯相繼過世以後,那座生祠便成了二人的祠堂,代代君主都曾去祭拜。”
周炔聽完心裏微歎,想來當初的閻雲舟也算是位極人臣了,建生祠享受香火於帝王來說並不算是什麽好事兒,但是那位正德帝還是建了這座生祠,就在自己的帝陵邊上。
而後來,焰王府的後人也都得了善終,代代鎮守北境,想來當初的正德帝和焰親王閻雲舟之間確實是有超越君臣之義的信任吧,他輕輕閉眼:
“兩日後,朕也去祭掃一下,勞宋督主安排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閻雲舟和寧咎就是上一本《外科醫生的王府生存指南》的主角,不看也不影響後續閱讀,哈哈,當然看了感受更佳
又迴顧了一下王爺和寧咎,有些感慨
ps:劇情預告,下一章周炔會看到寧咎留給穿越者的信
第11章 真正成為李崇(正式開始搞事業)
宋離迴到弘文閣之後便招了數人來安排李崇兩日後出行的事宜,他積威深重,隻寥寥數語底下的人便知道如何各司其職了:
“各自領好各自的差事,徐順留下,其他人下去吧。”
待人都躬身下去,徐順這才湊上來,有些諂媚道:
“督主您放心,從太和門到祠堂的這段路奴才保證陛下看不到一個流民。”
宋離撂下了手中的茶盞,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漆黑的眸子盯在徐順的身上,徐順瞬間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一個巴掌便拍到了自己的臉上:
“是奴才自作聰明。”
宋離左手執了一串沉香木手持,春碧色的流蘇垂下,襯的他的腕骨蒼白細瘦,半晌他移開了那讓徐順冷汗直下的目光,半闔雙眼: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這子民也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高居宮中,這災民之苦,賑災之難也該給陛下瞧一瞧你說是也不是?”
徐順立刻應是:
“是,是,督主苦心,奴才明白了,奴才這就去安排。”
徐順能在宋離的身邊待這麽久,自是因為他辦事利落又聰明。
皇駕從華清宮而出,一路鳴鞭,鑾駕所過之處宮人跪了一片,直至太和門,周炔撩起了轎簾,重樓屋閣,滿地俯首的宮人印入眼簾。
縱使雪後,這官道也被清理的分外幹淨,宗祠在正德帝皇陵邊,皇駕向著城門的方向而去,因著連日大雪,這往日繁華的官道此刻也少有人煙。
張衝提醒著裏麵的主子:
“陛下,可要用些熱茶?出了城門還要有小半個時辰呢。”
周炔再次掀開轎簾,入目白花花一片,沒了宮城的巍峨,反倒被落光了樹葉的枝丫襯的有兩分蕭索,他抬眼遠眺,依稀能看到些矮趴趴的民房,便問了一句:
“那遠處可是被壓垮的民房?”
隨行的督衛軍副將上前:
“迴陛下,是,那裏原是供來京城的人歇腳的地方,住了一些農戶,房子不甚牢靠。”
“那裏的災民被安置在何處?”
“這藥最開始是誰做出來的?”
鄭輔知道小皇帝失憶了,這才跪下答道:
“陛下,這藥是正德帝年間寧遠侯所做。”
正德帝?這不是原主很崇拜的皇帝嗎?是他們家先祖,那這位寧遠侯恐怕也早就不在了。
他沉默地喝了藥,一時之間說不出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兒,原來真的有人曾經到過這個時代。
“誰對這位寧遠侯知道的多,和朕說說,朕有賞。”
張衝笑眯眯開口:
“陛下,奴才知道一些,這位寧遠侯可不光是寧遠侯,還是當時一品親王焰親王閻雲舟的王妃,曾隨正德帝,焰親王南征清君側。”
周炔眼裏微微訝異:
“王妃?這位寧遠侯是女子?”
“寧遠侯是男子,其中涉及皇家,奴才不敢妄言。”
這簡直是把周炔的胃口都給吊起來了,他正要追問,外麵便傳來了通報,是宋離到了。
宋離聽到李崇高燒的消息便過來,進來就見李崇坐在床沿上,麵色有些不對:
“陛下感覺如何了?”
周炔思及張衝提到的清君側,恐怕這段曆史涉及皇權更迭,張衝不敢說,想來宋離應該是敢說的:
“朕已經吃了藥,一會兒就沒事兒了,你們都退下吧,宋督主陪朕說說話。”
頃刻間屋裏便隻剩下了周炔和宋離,宋離坐在了榻邊,看著李崇有話要說的樣子以為他還是惦記昨天那五個糧倉的事兒:
“陛下可是有事?”
“朕聽說剛才朕吃的要個藥是寧遠侯做的,有些好奇,對這位寧遠侯督主可了解?”
宋離倒是沒想到竟然是這個事兒:
“陛下說的是正德帝年間的寧遠侯吧,這位寧遠侯確實稱得上大梁的奇人了。”
“給朕講講,朕方才聽說他是焰親王的王妃,這是怎麽迴事兒?”
周炔探起些身子,一幅想要聽故事的樣子,宋離倒是也習慣了小皇帝這般的模樣了:
“這個故事有些長,陛下可要耐心聽。”
周炔立刻點頭:
“好,你說。”
“這件事兒要焰親王說起,焰親王是我大梁立國時太祖皇帝親封的三位異姓王之一,世代鎮守北境,受曆代帝王的倚重信任,一直到太宗時期。
太宗皇帝和當時的焰親王閻毅更是情同兄弟,當時頗有賢名的端懿太子和焰親王世子也如手足。
本應開創另一代的君臣佳話,但是天年不假,端懿太子不過而立便薨逝了。
端懿太子走後的第二年當時的焰親王也逝世了,同年年底太宗皇帝駕崩,太宗皇帝子嗣單薄,除了端懿太子隻有三位皇子。
三皇子殘疾,四皇子年幼,太宗皇帝隻能立下當時並無什麽建樹的二皇子繼位,是為梁平帝,梁平帝繼位後便將三皇子封為郡王,著令留守幽州,無召不得進京。
大梁經此國喪又失股肱之臣,北牧揮師十萬南下,妄想這千裏沃野,嬌俏江南會粉碎在他們的鐵蹄之下,那一戰打的十分艱苦。
焰親王世子閻雲墨以三千兵力剿滅了萬餘北牧騎兵,最後和北牧第一大將詹吉野同歸於盡了,但是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在那場焦灼的戰事中,焰王府的二公子閻雲舟接過了父兄的位置,那一仗打了近三年,北牧才再一次臣服在我大梁的腳下。”
他的話音落下,周炔不禁有些感慨出聲:
“閻家一門忠烈啊。”
宋離點頭:
“閻雲舟襲爵成為了新任的焰親王,如父兄一樣鎮守北境,但是平帝不是太宗。
梁平帝倚重外戚,以至於當時的朝堂皆由魏家一家獨大,禍亂朝綱,不止如此他們還染指南境兵權,以至於西南邊陲戰亂不斷。
彼時北牧和羯族依舊虎視中原,而那時的焰親王閻雲舟也因多年征戰舊傷複發,幾乎病入膏肓。
而平帝卻克扣北境糧餉,北境的戰士皆靠當初還在幽州的正德帝接濟糧餉和棉衣,才不至於挨餓受凍。
梁平帝隻希望焰親王早些死,好接過北境兵權,便將當時被批命克親克長的寧遠侯次子寧咎賜婚給了焰親王。”
周炔微微睜大眼睛,這也太明晃晃了吧?為了克死焰親王將一個侯府次子嫁了過去,要不要這麽離譜?
“那然後呢?焰親王後來如何?”
“平帝步步緊逼,最後正德帝和焰親王不得已起兵清君側,而誰都想不到從前在寧遠侯府默默無聞的次子,竟然精通醫術,甚至會做火藥。
他做出的藥連太醫都沒有聽說過,他還主張傷口可以縫合,管這種治療方式叫做手術。
他不但救了焰親王,還在北境疫病中救了幾個村子的人,挽救了軍中無數將士的性命,就連現在軍中也依舊沿用他當年設立的製度。
不僅如此,在南征期間,他帶著幽州八千老弱兵勇利用他做的火藥頂住了五萬兵馬的攻城。
在汾河一戰中,他用炮火壓得慶陽湖水軍抬不起頭來,最後天下大定,他便將那些藥的製作方法傳了下來。”
那波瀾壯闊的曆史,烽煙四起的戰爭被宋離平緩道來,但是周炔卻聽得陣陣心驚。
手術,火藥,這裏的人無法解釋的一切,他都明白,這個寧遠侯是和他一個時代的人,他的手緊緊攥住了被角。
“正德帝時期距今多久了?”
“算起來也有一百五十年了吧。”
一百五十年,周炔的心中徒然升起了一股時空錯位的感覺,一個和他來自同一個時代的人,在這裏已經是一個作古百餘年的人了嗎?他恍惚了片刻出聲:
“寧遠侯和焰親王可還有後代?”
提及此就連宋離的目光中也有幾分慨歎:
“焰親王和寧遠侯一生一世隻有彼此,自然沒有後代,焰親王的爵位是由當時戰死的閻雲舟兄長閻雲墨的長子承襲,至今也已經傳了五代了。”
周炔轉頭看向他:
“如今焰親王還在鎮守北境嗎?”
軍權是曆來君主最看重的,焰親王一家如此功高,不知後來如何?
“自正德帝始,焰王府世子都自幼伴讀太子,閻家家風嚴謹,家中隻有嫡妻從不納妾室,家中子弟也多數在宮中長大。
焰親王也謹守君臣之禮,雖守北境卻不專權,更極少涉朝政,如今的焰親王尚了昭德大長公主,昭德大長公主乃是洪帝和光帝陛下的姐姐,算起來,如今的焰親王是陛下的姑父。”
周炔聽到此處心中對閻氏一門也多出了幾分敬畏,這麽多代守著北境,又要謹防君主猜忌,子弟在宮中長大,未嚐不是留給君主的人質。
他沉默的良久才開口:
“寧遠侯可有家祠?朕想去祭拜一下。”
光是聽著宋離所說的這些,他都敬佩寧咎的為人,雖然這人早已不在了,但是他都想去看看,哪怕是上柱香,也算是全了他們來自同處的情誼吧。
宋離開口:
“焰親王三十六歲那年,病情危重,正德帝便依從當時的一個道人的進言,為焰親王修了一座生祠,就在當時正在修建的帝陵邊。
以期利用鼎盛的香火來壓製那過於兇險的卦象,多年後焰親王和寧遠侯相繼過世以後,那座生祠便成了二人的祠堂,代代君主都曾去祭拜。”
周炔聽完心裏微歎,想來當初的閻雲舟也算是位極人臣了,建生祠享受香火於帝王來說並不算是什麽好事兒,但是那位正德帝還是建了這座生祠,就在自己的帝陵邊上。
而後來,焰王府的後人也都得了善終,代代鎮守北境,想來當初的正德帝和焰親王閻雲舟之間確實是有超越君臣之義的信任吧,他輕輕閉眼:
“兩日後,朕也去祭掃一下,勞宋督主安排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閻雲舟和寧咎就是上一本《外科醫生的王府生存指南》的主角,不看也不影響後續閱讀,哈哈,當然看了感受更佳
又迴顧了一下王爺和寧咎,有些感慨
ps:劇情預告,下一章周炔會看到寧咎留給穿越者的信
第11章 真正成為李崇(正式開始搞事業)
宋離迴到弘文閣之後便招了數人來安排李崇兩日後出行的事宜,他積威深重,隻寥寥數語底下的人便知道如何各司其職了:
“各自領好各自的差事,徐順留下,其他人下去吧。”
待人都躬身下去,徐順這才湊上來,有些諂媚道:
“督主您放心,從太和門到祠堂的這段路奴才保證陛下看不到一個流民。”
宋離撂下了手中的茶盞,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漆黑的眸子盯在徐順的身上,徐順瞬間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一個巴掌便拍到了自己的臉上:
“是奴才自作聰明。”
宋離左手執了一串沉香木手持,春碧色的流蘇垂下,襯的他的腕骨蒼白細瘦,半晌他移開了那讓徐順冷汗直下的目光,半闔雙眼: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這子民也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高居宮中,這災民之苦,賑災之難也該給陛下瞧一瞧你說是也不是?”
徐順立刻應是:
“是,是,督主苦心,奴才明白了,奴才這就去安排。”
徐順能在宋離的身邊待這麽久,自是因為他辦事利落又聰明。
皇駕從華清宮而出,一路鳴鞭,鑾駕所過之處宮人跪了一片,直至太和門,周炔撩起了轎簾,重樓屋閣,滿地俯首的宮人印入眼簾。
縱使雪後,這官道也被清理的分外幹淨,宗祠在正德帝皇陵邊,皇駕向著城門的方向而去,因著連日大雪,這往日繁華的官道此刻也少有人煙。
張衝提醒著裏麵的主子:
“陛下,可要用些熱茶?出了城門還要有小半個時辰呢。”
周炔再次掀開轎簾,入目白花花一片,沒了宮城的巍峨,反倒被落光了樹葉的枝丫襯的有兩分蕭索,他抬眼遠眺,依稀能看到些矮趴趴的民房,便問了一句:
“那遠處可是被壓垮的民房?”
隨行的督衛軍副將上前:
“迴陛下,是,那裏原是供來京城的人歇腳的地方,住了一些農戶,房子不甚牢靠。”
“那裏的災民被安置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