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元祐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中午,通往大宋都城開封的官道上。


    在那來來往往的商隊與行人驚訝的目光之中,兩匹駿馬飛快的向著開封府的方向狂奔著,就仿佛身後有著無形的猛獸,讓他們不敢有絲毫停歇,而騎在馬上的正是自少室山而來的趙紫龍、蕭峰與阿朱三人!


    按照趙紫龍和蕭峰原本的計劃,他們是不打算帶上阿朱的,畢竟阿朱的傷勢雖然被蕭峰的那顆靈藥治愈了大半,可畢竟還沒有好利索,而且人家乃是黃花大閨女,整天跟著他們兩個大老爺們亂跑也不好。


    但沒想到阿朱執意要與他們通行,更重要的是常年生活在西湖的阿朱水性極佳,但卻根本不會騎馬,而趙紫龍雖然也沒騎過馬,可他身體素質畢竟比阿朱強上太多,騎上馬很快就逐漸適應了。


    於是乎趙紫龍單獨騎一匹馬,蕭峰帶著阿朱共騎一匹,也幸好此時理學雖然已經興起,但真正將之推上巔峰的朱熹還有三四十年才會出生,否則單憑這男女共乘一騎,就足以令世人把兩人罵死了。


    眼看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三人也沒有去城鎮裏的那些大酒樓,而是直接在路邊的小攤要了三碗麵條和幾個饅頭,就著現切的肘子肉吃飽喝足,然後就匆匆忙忙的繼續趕路了,而他們之所以趕路的如此匆忙,一切都還要從蘇東坡開始說起。


    此時的蘇東坡本是龍圖閣學士知杭州,也就是在中央掛著副局級虛職的杭州市市長,他在杭州政通人和,百姓愛戴,小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但在不久之前蘇東坡突然被召迴朝中,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他會因為與當朝丞相司馬光的政見不合,在今年八月被調往潁州任知州,然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宋的權力中樞。


    而此時已經是六月下旬,即便少室山與大宋都城開封距離不遠,但若是想要借助蘇軾之力扶哲宗早日親政,他們就必須讓蘇軾繼續留在朝堂之中,因此留給他們的時間也當真不多了!


    當天晚上他們終於在城門關閉之前趕到了開封府中,他們並沒有貿然登門拜訪蘇東坡,而是先在城中找了一間客棧安頓下來,然後趙紫龍和蕭峰兵分兩路,去夜市打聽消息。


    同樣是一國之都,開封府的繁華遠不是趙紫龍曾經去過的燕京能夠相提並論,想那燕京城一到晚上就幾乎見不到什麽行人,但開封府的晚上卻是燈火通明,各地的美食、各種的雜耍在這裏是應有盡有,令人恨不得把兜裏的銀子都給掏出來。


    趙紫龍十分悠閑的坐在路邊的一座小酒樓中,一邊品嚐著一些後世都已經看不到的宋朝美食,一邊豎起耳朵聽著四周的讀書人在那裏對朝局高談闊論。


    也幸好此時趙紫龍已經換上他早已準備好的劍俠服飾,又帶了一層假發套以掩蓋他真正的頭發長度,這才沒有一出現就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


    不得不說宋朝的文人果然十分敢說,朝局上下沒有什麽是他們不敢評論的,但這也正好讓趙紫龍對如今開封府中的局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而他心中卻也不禁暗自感歎,自己一不小心就給自己挖了一個不小的坑呀!為什麽這麽說呢?這就從當前的朝局開始說起了。


    隨著‘王安石變法’的開展,整個朝堂上就被無形之中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王安石為首,呂惠卿、曾布、章惇及韓絳等人為輔,主張推行新政變法的新黨,而另一派則是認為新政雖切中時弊,但實行上頗有問題,因此極力反對的舊黨,其中也不乏司馬光、韓琦、歐陽修這些名人。


    而蘇軾原本也屬舊黨,但他卻看出新政之中確實有不少地方對國家頗有助益,而蘇軾又是一個幫理不幫親的性子,每逢朝堂辯論,他覺得哪邊有理就幫哪邊說話,結果一來二去反倒是把新黨、舊黨全都得罪了。


    但蘇軾此舉,反倒吸引了一些與他一樣不沉溺在所謂的‘新舊黨爭’之中,而是著眼於朝廷大局發展的官員站在他的身後,於是也就形成了朝堂上實力最弱,但卻也不可令人忽視的第三黨,由於這一黨的主要成員大多是四川人,因此被人稱為蜀黨。


    蜀黨既不像舊黨那樣反對改革,也不像新黨那樣主張激烈的改革,而是希望雙方能夠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妥協,然後逐步的開展改革,從整體發展的角度來講,蜀黨無疑更加切合實際,但在非我即敵的朝堂爭鬥當中,這種中間派往往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因此性情耿直的蘇軾幹脆自請外調,圖個清靜。


    此次蘇軾再度被召迴京,其實就有蜀黨中人在暗中謀劃,他們需要蘇軾作為他們的領路人,但不想蘇軾剛一迴京就在朝堂上與司馬光因政見不合而生口角,若非身為大文豪的蘇軾名聲極大,而司馬光也不想給世人留下‘一手遮天’的印象,這才沒有立刻就把蘇軾逐出京城,而是暫時把他閑置了起來。


    但是在這些讀書人的眼中,得罪了丞相司馬光的蘇軾被貶出京已成定局,而這也幾乎是如今開封府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的共同想法,這幾乎可以說的上是大勢所趨,而趙紫龍和蕭峰要做的,就是逆著大勢強行而起,這其中的難度之大令趙紫龍都有迴去藏經閣繼續守株待兔的心思了。


    大約晚上八點左右,趙紫龍和蕭峰先後腳迴到客棧,兩人把他們打聽到的消息互相一印證,都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一看他們這副表情,阿朱眼珠一轉便笑嘻嘻的說道:“你們兩個在這裏想得再多也隻能算是事外人,還不如聽聽那位東坡先生有什麽打算!”


    阿朱此言便如一道驚雷,頓時打開了兩人的思緒,蕭峰當即說道:“雖然蘇東坡所住之地較為偏僻,但白天畢竟人多眼雜,不宜行動,還是晚上去最好。”


    趙紫龍緊接著說道:“擇日不如撞日,趁著現在還不是很晚,我們今夜便去一會這位東坡先生!”


    一言至此,趙紫龍和蕭峰當即再次出了客棧,大約八點半左右,兩人便已來到蘇東坡在開封府的居所附近。


    在來這裏的途中,兩人路過了司馬光的丞相府,哪怕天色已深,但丞相府中來往客人仍是絡繹不絕,那樣喧嘩的一幕與蘇東坡府外的冷清形成明顯的對比,也讓兩人深刻意識到,此時開封府中眾官員對蘇東坡是持怎樣的一個態度。


    兩人一連翻了十幾天少林寺的院牆,潛入的本領不說已經練到爐火純青,但也非是尋常高手所能發覺,不想兩人剛剛進入院中便被人喝破行蹤。


    “什麽人!”伴隨著一聲正氣凜然的大喝,數十點肉眼難見的寒芒分別向著趙紫龍和蕭峰渾身各處要穴射來,但這寒芒之中並未蘊含殺氣,寒芒所指的穴道也沒有死穴,顯然是以擒敵為主。


    但哪怕知道對方未出殺招,束手就擒也不是蕭峰的性格,就在數十點寒芒來到兩人身前的瞬間,蕭峰猛然一掌打出,一道磅礴無匹的龍形內力瞬間便將那數十點寒芒打散出去,而後與那緊隨寒芒而至的中年男子雙掌對在一起!


    “轟!”一聲巨響直徹九霄,驚得京中之人心中難安。


    那中年男子一身武功雖然不凡,但他所擅長的畢竟不是掌法,而蕭峰最擅長的恰恰就是掌法,僅僅片刻的僵持,那位中年男子便已有所不敵,後退三步方才站穩身形。


    被蕭峰一掌逼退之後,中年男子卻並未繼續發起攻擊,而是抬手對著蕭峰一抱拳:“龍形內力,威震九霄,應是丐幫《降龍十八掌》無疑,原來是‘北喬峰’當麵,失敬!”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此次本就是自己不占理,眼見對方如此做派,蕭峰當即笑著抱拳還禮道:“蕭某與趙賢弟深夜來訪,這本就是失禮之事,還望先生莫要怪罪才是,先生有如此武功,想來並非無名之輩,蕭某敢問先生尊姓大名!”


    那中年男子哈哈一笑:“在下韓一迴,添為太醫院一個小小的醫生,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就在蕭峰腦海之中使勁迴憶韓一迴是誰的時候,一旁的趙紫龍便已經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唿:“你就是韓一迴!”


    韓一迴十分詫異的看向趙紫龍:“怎麽,閣下聽說過我?”


    趙紫龍原本輕鬆的麵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十分嚴肅的問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韓先生應該是半山先生的侄子吧!”


    趙紫龍所說的‘半山先生’,指的就是王安石,因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世人出於對他的恭敬,隻稱他的號,而不直唿名字,這與蘇軾明明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但世人卻喜歡稱唿他蘇東坡或東坡先生是一個道理。


    而聽到趙紫龍這似是發問,卻又更似是肯定的一句話,不明就裏的韓一迴的點了點頭道:“正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劍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道之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道之上並收藏無限劍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