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0595章,章節名寫錯了,改不過來,得找編輯,說明一下。】
殺手鐧就是在最後時刻才拿出來使的,這是吳勉的一貫思維。
他的殺手鐧就是這支騎兵。
疼了這麽久,養了這麽久,這種時候再不拿出來使用,那就沒什麽價值了。
不過還別說,這支騎兵一俟發動攻擊,就如同是寶刀出鞘,鋒利無比。
把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鄭小刀的心在滴血,對方騎兵隊的一個衝鋒過去之後,他的小隊已經倒下了一大半。
在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就如同熱武器時代的坦克。
麵對步兵,那是碾壓的存在。
就這還是因為距離的問題,馬匹的速度沒有起來。
要真的是馬兒四蹄翻飛,衝擊力達到最大的話,長長的馬刀借助慣性的力量,那威力才更是不可阻擋的。
關鍵時刻,明軍並沒有選擇束手就擒,任其屠戮。
而是紛紛不顧一切的向前刺出手中的刺刀。
幾乎是以自殺式的方法,一換一的頂下了這一波。
當然騎兵隊並不是隻攻擊他們這一個方陣。
如果兩千多的騎兵擇其一處,攻其一點的話,他們這個小隊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鄭小刀的眼珠子紅了,他也被彎刀掃了一下,不過幸好沒有生命的危險。
可也是鮮血直流,他此刻已經顧不上包紮傷口了。
“大家不要亂,衝上去,抵消掉他們的馬力,降低他們的速度,為後麵的兄弟們爭取時間。”
鄭小刀的這聲呐喊,可謂是提醒了傷痕累累的明軍。
鄭小斧的小隊現在還是完好無損的,他的小隊剛才處於騎兵攻擊左前方,由於鄭小到的阻擋,他們很幸運的躲過了第一波的打擊。
他跟鄭小刀從小一塊長大,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尤其是年長幾歲的鄭小刀,雖然他們不是一母同袍,但是鄭小刀還是以兄長的姿態保護了他這麽多年。
剛才的那一輪攻擊明明是衝著他們這支小隊去的,可是兄長鄭小刀的小隊頂了上去。
鄭小斧的喉頭有些哽咽,軍伍之中常說一句話:“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是以,他在極力的掩飾自己的失態,他努力的克製著眼淚不要掉下來。
可是,無論他怎麽努力,終究還是徒勞的。
這是他自參加錦衣衛以來的第一次流淚,小時候少爺和小刀哥常說他是鼻涕蟲,眼淚窩。
就是因為他愛哭,而且一哭就哭的涕泗橫流的邋遢的很。
小刀哥這是在拿他自己的命掩護自己啊,現在小刀哥有組織人手直撲兇悍的騎兵隊。
這無異於是自殺啊。
他想起來小時候少爺講過的一個故事,時間久遠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他記得故事裏的一句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他和小刀哥不是親生兄弟,卻勝似親生兄弟。
別的不說,就但說這份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也要把生的機會留給對方,這份無私的情義,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此時的鄭小斧心頭隻有一個念頭:“生,要一起;死,亦同往。”
“兄弟們,跟我上!”
說完,他就帶頭衝了上去。
軍人都是有血性的,跟這些半農半兵的侗人不同。
紀律性及其嚴格,臨陣退縮者殺無赦,這是鐵律。
小旗官都帶頭衝上去了,他們還有什麽話說的。
況且,這兩個小旗官可不是尋常的小旗官。
這是永和伯的族人,親如兄弟一樣的存在。
人家都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了,當大頭兵的還能說什麽?
一片明晃晃的刺刀,在陽光下折射著令人膽寒的光芒。
鄭小斧此刻已經豁出去了,
就算是今天要死,但是能夠跟小刀哥一起光榮就義,那也死得其所,心甘情願。
此刻,兩兄弟的已經是肩並肩的衝鋒了。
後麵幾百個錦衣三千營的兵卒們也都嗷嗷叫著跟著衝向騎兵隊。
......
......
封長空的眼角都要咧開了,鄭家兄弟幾乎以自殺的悲壯方式硬抗數倍於己的騎兵,來給大部隊爭取時間。
這份敢於奉獻的犧牲精神,就是一般人所不具備的。
對於一場戰鬥來說,犧牲局部來保全整體。
犧牲個人,成全大多數人,鄭家兄弟這份選擇在他的眼裏是正確的,是及時的。
他們本來相距就隻有幾百步,說實話並不遠。
可是再怎麽不遠,到達現場還需要時間的。
說起來很慢,其實這一切,從發生到現在,也就不到五分鍾的時間。
也就是這關鍵的五分鍾,給急功冒進的明軍創造了一個調整陣型反應過來的時間。
封長空親自率領刀盾兵衝了上去,而且此刻所有明軍的槍口都調轉過來,瞄準了吳勉的這支騎兵隊。
鄭小刀和鄭小斧兩兄弟是人很話不多,上去挺起刺刀就開幹。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在馬上的騎兵可以格擋,可以躲避他們的刺刀,但是馬匹卻不能。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明軍的訓練有素來了。
他們兩兄弟的刺刀“噗呲”一聲,捅進了馬身並且使勁的反轉攪動了一下。
他們身後跟隨的幾個錦衣三千營的兄弟們,用手中的刺刀用進攻代替防守,紛紛刺向馬上的騎兵。
刺刀加上槍身,足有一人高的長度,在馬刀還沒接觸到他們身上的時候,就已經被刺刀挑落馬下。
火槍兵對戰騎兵,戰術什麽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訓練過,之所以能夠有如此精彩的反擊手段。
完全是他們平時的配合訓練。
這情急之下的打法,後來成了對戰騎兵的經典戰術配合,得以大力推廣。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緊跟他們的都是平時關係要好,比較熟悉的兄弟。
他們在一起,朝夕相處的時間長了,可以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
可是,並不代表著,所有的錦衣三千營的兄弟們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做不到的人,等待他們的是騎兵的收割。
當然,也不是一點沒有建樹的。
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他們頂上去,可以給兄弟部隊提供反應過來的時間,最後的勝利終究還是屬於他們的。
所以,他們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一個不殺黃泉路上不相見的想法去戰鬥的。
殺手鐧就是在最後時刻才拿出來使的,這是吳勉的一貫思維。
他的殺手鐧就是這支騎兵。
疼了這麽久,養了這麽久,這種時候再不拿出來使用,那就沒什麽價值了。
不過還別說,這支騎兵一俟發動攻擊,就如同是寶刀出鞘,鋒利無比。
把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鄭小刀的心在滴血,對方騎兵隊的一個衝鋒過去之後,他的小隊已經倒下了一大半。
在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就如同熱武器時代的坦克。
麵對步兵,那是碾壓的存在。
就這還是因為距離的問題,馬匹的速度沒有起來。
要真的是馬兒四蹄翻飛,衝擊力達到最大的話,長長的馬刀借助慣性的力量,那威力才更是不可阻擋的。
關鍵時刻,明軍並沒有選擇束手就擒,任其屠戮。
而是紛紛不顧一切的向前刺出手中的刺刀。
幾乎是以自殺式的方法,一換一的頂下了這一波。
當然騎兵隊並不是隻攻擊他們這一個方陣。
如果兩千多的騎兵擇其一處,攻其一點的話,他們這個小隊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鄭小刀的眼珠子紅了,他也被彎刀掃了一下,不過幸好沒有生命的危險。
可也是鮮血直流,他此刻已經顧不上包紮傷口了。
“大家不要亂,衝上去,抵消掉他們的馬力,降低他們的速度,為後麵的兄弟們爭取時間。”
鄭小刀的這聲呐喊,可謂是提醒了傷痕累累的明軍。
鄭小斧的小隊現在還是完好無損的,他的小隊剛才處於騎兵攻擊左前方,由於鄭小到的阻擋,他們很幸運的躲過了第一波的打擊。
他跟鄭小刀從小一塊長大,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尤其是年長幾歲的鄭小刀,雖然他們不是一母同袍,但是鄭小刀還是以兄長的姿態保護了他這麽多年。
剛才的那一輪攻擊明明是衝著他們這支小隊去的,可是兄長鄭小刀的小隊頂了上去。
鄭小斧的喉頭有些哽咽,軍伍之中常說一句話:“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是以,他在極力的掩飾自己的失態,他努力的克製著眼淚不要掉下來。
可是,無論他怎麽努力,終究還是徒勞的。
這是他自參加錦衣衛以來的第一次流淚,小時候少爺和小刀哥常說他是鼻涕蟲,眼淚窩。
就是因為他愛哭,而且一哭就哭的涕泗橫流的邋遢的很。
小刀哥這是在拿他自己的命掩護自己啊,現在小刀哥有組織人手直撲兇悍的騎兵隊。
這無異於是自殺啊。
他想起來小時候少爺講過的一個故事,時間久遠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他記得故事裏的一句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他和小刀哥不是親生兄弟,卻勝似親生兄弟。
別的不說,就但說這份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也要把生的機會留給對方,這份無私的情義,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此時的鄭小斧心頭隻有一個念頭:“生,要一起;死,亦同往。”
“兄弟們,跟我上!”
說完,他就帶頭衝了上去。
軍人都是有血性的,跟這些半農半兵的侗人不同。
紀律性及其嚴格,臨陣退縮者殺無赦,這是鐵律。
小旗官都帶頭衝上去了,他們還有什麽話說的。
況且,這兩個小旗官可不是尋常的小旗官。
這是永和伯的族人,親如兄弟一樣的存在。
人家都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了,當大頭兵的還能說什麽?
一片明晃晃的刺刀,在陽光下折射著令人膽寒的光芒。
鄭小斧此刻已經豁出去了,
就算是今天要死,但是能夠跟小刀哥一起光榮就義,那也死得其所,心甘情願。
此刻,兩兄弟的已經是肩並肩的衝鋒了。
後麵幾百個錦衣三千營的兵卒們也都嗷嗷叫著跟著衝向騎兵隊。
......
......
封長空的眼角都要咧開了,鄭家兄弟幾乎以自殺的悲壯方式硬抗數倍於己的騎兵,來給大部隊爭取時間。
這份敢於奉獻的犧牲精神,就是一般人所不具備的。
對於一場戰鬥來說,犧牲局部來保全整體。
犧牲個人,成全大多數人,鄭家兄弟這份選擇在他的眼裏是正確的,是及時的。
他們本來相距就隻有幾百步,說實話並不遠。
可是再怎麽不遠,到達現場還需要時間的。
說起來很慢,其實這一切,從發生到現在,也就不到五分鍾的時間。
也就是這關鍵的五分鍾,給急功冒進的明軍創造了一個調整陣型反應過來的時間。
封長空親自率領刀盾兵衝了上去,而且此刻所有明軍的槍口都調轉過來,瞄準了吳勉的這支騎兵隊。
鄭小刀和鄭小斧兩兄弟是人很話不多,上去挺起刺刀就開幹。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在馬上的騎兵可以格擋,可以躲避他們的刺刀,但是馬匹卻不能。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明軍的訓練有素來了。
他們兩兄弟的刺刀“噗呲”一聲,捅進了馬身並且使勁的反轉攪動了一下。
他們身後跟隨的幾個錦衣三千營的兄弟們,用手中的刺刀用進攻代替防守,紛紛刺向馬上的騎兵。
刺刀加上槍身,足有一人高的長度,在馬刀還沒接觸到他們身上的時候,就已經被刺刀挑落馬下。
火槍兵對戰騎兵,戰術什麽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訓練過,之所以能夠有如此精彩的反擊手段。
完全是他們平時的配合訓練。
這情急之下的打法,後來成了對戰騎兵的經典戰術配合,得以大力推廣。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緊跟他們的都是平時關係要好,比較熟悉的兄弟。
他們在一起,朝夕相處的時間長了,可以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
可是,並不代表著,所有的錦衣三千營的兄弟們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做不到的人,等待他們的是騎兵的收割。
當然,也不是一點沒有建樹的。
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他們頂上去,可以給兄弟部隊提供反應過來的時間,最後的勝利終究還是屬於他們的。
所以,他們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一個不殺黃泉路上不相見的想法去戰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