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劉備大營。
“士元,子麒的意思是讓我們要重創曹丕的援軍,可如何才能重創曹丕呢?”
龐統道:“先前我軍派人前往潼關和蒲板津阻擊敵軍,是因為擔心曹丕援軍與長安守軍匯合,我們遲遲未攻取長安,是希望借此來吸引魏軍。現在曹丕急於解長安之圍,我們可以派一支人馬由蒲板津渡過黃河,潛伏在魏軍側翼。同時令子龍將軍佯敗,撤出潼關將魏軍誘入關中,一旦魏軍冒進,我軍即可在華陰阻擊敵軍,令側翼的人馬斷絕其糧草,魏軍可不戰自潰!”
劉備皺著眉頭,想了想,問道:“可長安城中的數萬守軍怎麽辦?”
龐統道:“令馬超領三萬人馬在城外,敵軍必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大軍在城外修築了不少防禦工事,城中的守軍想出來恐怕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但劉備手中隻有十二萬人,分了馬超三萬,再分兩萬前去斷魏軍糧道,還剩下七萬人要在華陰這樣一座小城阻擋魏軍十餘萬大軍,這似乎難以做到。
“主公不必擔心,華陰雖是一座小城,但其南側有一座山,名曰太華山,此山山勢陡峭易守難攻,可以駐軍數萬,與華陰城互為犄角,扼守要道不成問題。”
劉備轉頭看著龐統,七萬人阻擊十餘萬人,他居然還在想分兵。不過劉備用兵的風格從來也就不是什麽穩健派,聽到龐統的建議隻是猶豫了一下,立刻就升帳召集諸將。
三通鼓罷,諸將皆到了大帳。
劉備從帥案上拿出一枚令牌開始點名:“馮習!”
帳下一位將軍站了出來,拱手應道:“末將在!”
“令你率兩萬人馬由蒲板津渡河,前往河東,潛伏於魏軍側翼待命!”
馮習上前接過令牌:“諾!”
劉備又抽出第二枚令牌:“吳班陳式!”
二將上前應道:“末將在!”
“你二人率軍兩萬,前往太華山安營紮寨,準備禦敵!”
吳班接過將令,問道:“大王,末將等要在太華山何處安營?”
劉備和龐統對視一眼,龐統叮囑道:“可俯視潼關大道即可,盡量選險要處紮營,糧草、輜重、水源等務必足備!”
二人領命:“諾!”
劉備又從帥案上取出了第三枚令牌,“傅肜!”
傅肜出列道:“末將在!”
劉備安排道:“你率三千人即刻前往華陰,修整城牆壁壘,多挖壕溝,堅壁清野!”
傅肜上前接令道:“諾!”
安排完這三路人馬,劉備又從帥案上取出第四枚令牌:“馬超!”
馬超和張飛現在是帳下頭號大將,聽了半天沒有自己的任務,正在納悶的時候聽到劉備終於點了自己的名,快步站了出來:“末將在!”
劉備將令牌遞給馬超,道:“給你三萬人馬,你能否盯住長安城?”
馬超是沙場宿將,哪裏還看不出來劉備今天這一連串的安排明顯是要先打援軍,但這樣的大仗,卻把自己放在一旁看住長安守軍,這多少讓馬超心中不快,何況他跟曹家有血海深仇,帳中所有的將軍中他是最想跟魏軍交手的。
馬超猶豫著沒有伸手,不太想接這道令。對於馬超而言,三萬人依托工事盯住五六萬人倒不算大問題,他不想接令是另有緣由。
見馬超遲遲不接將令,劉備問道:“孟起,如何?有困難嗎?”
劉備這句話多少有些明知故問了,他當然也看出了馬超的心思,可這個位置極為重要,隻有馬超能夠擔任。馬超在關中威名赫赫,張合、郭淮都曾是他的手下敗將,隻有他能鎮住城中的那些魏軍。
馬超一咬牙,道:“大王,末將願上陣殺敵,這……末將……”
劉備跟龐統對視一眼,上前拍了拍馬超的肩膀道:“放心,隻是暫時的,我們在華陰擋住魏軍之後,反擊的時候定讓你殺個痛快!”
馬超並不知道這是不是劉備搪塞自己的話,畢竟他是大王,雖說君無戲言,但他就算說話不算數,馬超又能拿劉備怎樣呢?可劉備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馬超也隻好接過將令,心中委屈的應了聲諾。
馬超接了令,劉備心中稍稍安定了下來,又命人給趙雲送了一封書信,再堅守十日,十日後魏軍來攻城時,可詐敗而逃,退往華陰匯合。
部署完了各路人馬,劉備決定明日攻打長安,先震懾守軍一下,好讓接下來的時間裏馬超盯著守軍也能夠輕鬆一些。
次日一早,劉備率軍出營,四路圍城,為了更好地震懾敵軍,這次劉備擺出的排場可謂是盛大無比,不止是常見的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諸葛亮改良過的重弩抬出來數百架,投石車也從營中推出了數十架,雖然不及魏軍的投石車威力大,但勝在攻擊的間隔時間短,且一次能夠投射出數快巨石,城中的守軍原本士氣就不高,這下更加低沉了。
“攻城!”
劉備一聲令下,數十架重弩被推到了前方,蜀軍將士們就在魏軍的眼皮底下調整好了角度拉攻上箭,最後用力敲下機括,那短矛一般的弩矢就飛上了城頭,魏軍將士們紛紛躲避,那弩矢射穿了人體後去勢未減,竟直直地釘在了城門樓上。
這下把守軍嚇壞了,這個距離上城上的弓箭還夠不著蜀軍,可蜀軍的弩矢卻能射到城上來!
這還沒完,重弩射過了一輪後便停下了,蜀軍又將投石車推了上來,還是在守軍弓箭夠不著的位置上,蜀軍的投石車轟的一聲拋出了數塊人頭大小的石頭,居然也砸到了城牆上!
劉備特意展示了蜀軍的攻城能力,守軍徹底蒙了,這下還怎麽守城?重弩和投石車輪番發射,守軍被壓製在城上抬不起頭來!
蜀軍將士們在重弩和投石車的掩護下跨過了護城河跟壕溝,城中才零星射出幾支箭來。就在守軍幾乎要崩潰之時,劉備卻突然下令收兵,用重弩射上來一封書信,勸張既和張合等人投降。
目的達到,劉備躲開守軍耳目,在數日內逐次分兵前往華陰。
“士元,子麒的意思是讓我們要重創曹丕的援軍,可如何才能重創曹丕呢?”
龐統道:“先前我軍派人前往潼關和蒲板津阻擊敵軍,是因為擔心曹丕援軍與長安守軍匯合,我們遲遲未攻取長安,是希望借此來吸引魏軍。現在曹丕急於解長安之圍,我們可以派一支人馬由蒲板津渡過黃河,潛伏在魏軍側翼。同時令子龍將軍佯敗,撤出潼關將魏軍誘入關中,一旦魏軍冒進,我軍即可在華陰阻擊敵軍,令側翼的人馬斷絕其糧草,魏軍可不戰自潰!”
劉備皺著眉頭,想了想,問道:“可長安城中的數萬守軍怎麽辦?”
龐統道:“令馬超領三萬人馬在城外,敵軍必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大軍在城外修築了不少防禦工事,城中的守軍想出來恐怕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但劉備手中隻有十二萬人,分了馬超三萬,再分兩萬前去斷魏軍糧道,還剩下七萬人要在華陰這樣一座小城阻擋魏軍十餘萬大軍,這似乎難以做到。
“主公不必擔心,華陰雖是一座小城,但其南側有一座山,名曰太華山,此山山勢陡峭易守難攻,可以駐軍數萬,與華陰城互為犄角,扼守要道不成問題。”
劉備轉頭看著龐統,七萬人阻擊十餘萬人,他居然還在想分兵。不過劉備用兵的風格從來也就不是什麽穩健派,聽到龐統的建議隻是猶豫了一下,立刻就升帳召集諸將。
三通鼓罷,諸將皆到了大帳。
劉備從帥案上拿出一枚令牌開始點名:“馮習!”
帳下一位將軍站了出來,拱手應道:“末將在!”
“令你率兩萬人馬由蒲板津渡河,前往河東,潛伏於魏軍側翼待命!”
馮習上前接過令牌:“諾!”
劉備又抽出第二枚令牌:“吳班陳式!”
二將上前應道:“末將在!”
“你二人率軍兩萬,前往太華山安營紮寨,準備禦敵!”
吳班接過將令,問道:“大王,末將等要在太華山何處安營?”
劉備和龐統對視一眼,龐統叮囑道:“可俯視潼關大道即可,盡量選險要處紮營,糧草、輜重、水源等務必足備!”
二人領命:“諾!”
劉備又從帥案上取出了第三枚令牌,“傅肜!”
傅肜出列道:“末將在!”
劉備安排道:“你率三千人即刻前往華陰,修整城牆壁壘,多挖壕溝,堅壁清野!”
傅肜上前接令道:“諾!”
安排完這三路人馬,劉備又從帥案上取出第四枚令牌:“馬超!”
馬超和張飛現在是帳下頭號大將,聽了半天沒有自己的任務,正在納悶的時候聽到劉備終於點了自己的名,快步站了出來:“末將在!”
劉備將令牌遞給馬超,道:“給你三萬人馬,你能否盯住長安城?”
馬超是沙場宿將,哪裏還看不出來劉備今天這一連串的安排明顯是要先打援軍,但這樣的大仗,卻把自己放在一旁看住長安守軍,這多少讓馬超心中不快,何況他跟曹家有血海深仇,帳中所有的將軍中他是最想跟魏軍交手的。
馬超猶豫著沒有伸手,不太想接這道令。對於馬超而言,三萬人依托工事盯住五六萬人倒不算大問題,他不想接令是另有緣由。
見馬超遲遲不接將令,劉備問道:“孟起,如何?有困難嗎?”
劉備這句話多少有些明知故問了,他當然也看出了馬超的心思,可這個位置極為重要,隻有馬超能夠擔任。馬超在關中威名赫赫,張合、郭淮都曾是他的手下敗將,隻有他能鎮住城中的那些魏軍。
馬超一咬牙,道:“大王,末將願上陣殺敵,這……末將……”
劉備跟龐統對視一眼,上前拍了拍馬超的肩膀道:“放心,隻是暫時的,我們在華陰擋住魏軍之後,反擊的時候定讓你殺個痛快!”
馬超並不知道這是不是劉備搪塞自己的話,畢竟他是大王,雖說君無戲言,但他就算說話不算數,馬超又能拿劉備怎樣呢?可劉備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馬超也隻好接過將令,心中委屈的應了聲諾。
馬超接了令,劉備心中稍稍安定了下來,又命人給趙雲送了一封書信,再堅守十日,十日後魏軍來攻城時,可詐敗而逃,退往華陰匯合。
部署完了各路人馬,劉備決定明日攻打長安,先震懾守軍一下,好讓接下來的時間裏馬超盯著守軍也能夠輕鬆一些。
次日一早,劉備率軍出營,四路圍城,為了更好地震懾敵軍,這次劉備擺出的排場可謂是盛大無比,不止是常見的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諸葛亮改良過的重弩抬出來數百架,投石車也從營中推出了數十架,雖然不及魏軍的投石車威力大,但勝在攻擊的間隔時間短,且一次能夠投射出數快巨石,城中的守軍原本士氣就不高,這下更加低沉了。
“攻城!”
劉備一聲令下,數十架重弩被推到了前方,蜀軍將士們就在魏軍的眼皮底下調整好了角度拉攻上箭,最後用力敲下機括,那短矛一般的弩矢就飛上了城頭,魏軍將士們紛紛躲避,那弩矢射穿了人體後去勢未減,竟直直地釘在了城門樓上。
這下把守軍嚇壞了,這個距離上城上的弓箭還夠不著蜀軍,可蜀軍的弩矢卻能射到城上來!
這還沒完,重弩射過了一輪後便停下了,蜀軍又將投石車推了上來,還是在守軍弓箭夠不著的位置上,蜀軍的投石車轟的一聲拋出了數塊人頭大小的石頭,居然也砸到了城牆上!
劉備特意展示了蜀軍的攻城能力,守軍徹底蒙了,這下還怎麽守城?重弩和投石車輪番發射,守軍被壓製在城上抬不起頭來!
蜀軍將士們在重弩和投石車的掩護下跨過了護城河跟壕溝,城中才零星射出幾支箭來。就在守軍幾乎要崩潰之時,劉備卻突然下令收兵,用重弩射上來一封書信,勸張既和張合等人投降。
目的達到,劉備躲開守軍耳目,在數日內逐次分兵前往華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