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援軍被趙雲擋在潼關二十餘天寸步未進,曹丕心中大急,他作為剛剛繼位的新王,拋下還未徹底穩定的朝局親自率軍前來救援關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需要一場勝利來鞏固地位,壓住許昌那些心懷漢室的大臣,為將來篡位做準備,可如果此戰不利,不僅無法壓住那些蠢蠢欲動的漢臣,恐怕就連魏國的朝局也會有變故。


    “攻下潼關,還需幾日?”


    曹丕召集了諸將和劉曄等謀士前來商議,對當前的攻城進度表示不滿。


    諸將麵麵相覷,如今攻擊受阻,先鋒軍損失不小,就連主將徐晃都負傷了,攻取潼關恐怕不是朝夕之事。


    見諸將都沒說話,曹丕急了,歎了一口氣後又問道:“諸位可有什麽辦法?”


    曹休上前道:“稟大王,當初先王平定關中時也曾受阻於潼關,後來派偏師由蒲板津渡過黃河,賊軍方才退去。末將以為我軍可效仿先王,別遣一支偏師由蒲板津渡河直插關中,將蜀軍斬為兩截!”


    曹丕大喜,站起身來走到曹休麵前輕撫其後背道:“父王在世時,就曾稱文烈為我曹家之千裏駒,如今正是你建功立業之時!”


    曹休是曹丕的心腹,從立儲之爭時就堅定不移地跟在曹丕身邊,兩人是宗族兄弟,一朝天子一朝臣,曹丕繼位後就開始大力提拔這些心腹之人,他們在這個時候是最可以倚重之人。


    誇獎完曹休,曹丕扭頭卻發現帳中的氣氛有些低沉,諸位謀士似乎都不看好這個建議,而同為曹丕繼位後嶄露頭角的新貴曹真似乎也不怎麽讚同。


    “殿下,恕老臣直言,”劉曄猶豫了片刻,還是上前道:“當初先王麵對的是關中大小十餘路諸侯的聯軍,他們彼此麵和心不和,又擔心在交戰中吃了虧導致實力下滑被其他人吞並,所以才會忽略了蒲板津。而我們目前要麵對的是劉備的蜀軍,不可同日而語,何況馬超作為當初那一戰的主將,現在也在劉備軍中,不可能放著蒲板津這樣重要的渡口無人把守,因此臣以為就算分出一支人馬,恐怕是無功而返。”


    劉曄的發言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聞言也都是頻頻點頭。


    曹丕心中不悅,讓你們想辦法你們又想不出來,可別人想出辦法了,你們又來潑冷水。曹丕環視群臣,目光所及之處眾人皆低頭錯開了視線不敢對視,群臣的態度不言自明。


    “孤倒是覺得此計可行,當初先王過的,如今我們便過不得?”


    曹丕一時脾氣上來,你們都說不行,那我偏要這麽做。但話說出來卻偏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氣氛一時僵住了。


    察覺到自己幹巴巴的堅持群臣並不賣賬,但魏王的麵子總還是要的呀,既然說不出個理由,那就得找人聲援。曹丕頻頻以目視曹真等宗室大將,示意他們站出來為自己站台。


    曹真心中左右為難,明知道這條計策行不通,可曹丕剛剛繼位,自己作為兄弟再不挺他,那他豈不是要顏麵掃地?日後還如何駕馭群臣?


    糾結了半天,曹真站出來道:“殿下所言極是,此計或可一試。”


    或可一試,意思就是說試一試吧,無論能不能成,萬一成了呢?


    這個表態讓曹丕不是很滿意,覺得曹真支持的力度不夠,眉頭一皺又看向了夏侯尚。


    倒血黴了,夏侯尚心想。他又豈會不知道曹丕的想法?可是跟曹真一樣,他也並不讚成出兵蒲板津,苦著一張臉慢騰騰地挪了出來,道:“稟殿下,臣以為此計可行!”


    曹丕終於露出來笑顏,生怕夏侯尚再說其他不利的話,趕忙打斷:“好!有你們二人讚成,我看就依此計行事,明日起由子丹暫時替徐晃接管先鋒大營,組織人馬繼續攻城,伯仁率一萬人馬先行前往蒲板津渡過黃河,文烈率軍跟在其後,一旦順利渡河,我們大軍迅速由蒲板津入關中!”


    “諾!”


    曹丕散了會,眾將紛紛退出了大帳,曹休自以為得計,跟曹真、夏侯尚二人走在一道,洋洋得意地高談闊論。


    起初曹真和夏侯尚二人都不太想搭理曹休,誰知曹休喋喋不休地一直自吹自擂個不停。


    也難怪,曹操雖然對曹休做出過相當高的評價,但終曹操一世,始終沒有重用過曹休,跟在曹操身邊做了二十多年的宿衛將,按說參加大戰的機會不少,可一直到曹操死前曹休也隻是個騎都尉,直到曹丕繼位稱王後才授予了中領軍之職、封了侯。


    但曹真卻不同,自從在江陵之戰中虎豹騎全軍覆沒後,曹操又花了數年時間組建了一支精銳騎兵,這支人馬的統領就是曹真。前次劉備的三路北伐之戰中,曹真的表現優異,被封為中領軍也封了侯,也就是說,曹丕繼位後封給曹休的中領軍,上一任就是曹真。夏侯尚也曾隨曹彰一起北征烏桓屢有戰功,在此戰前也已經封了將軍。


    三人年紀相仿,曹休在心中未嚐沒有拿自己跟那二人相比過,可卻處處被壓一頭,看起來似乎自己一直跟不上二人的節奏,他本就是心高氣傲之人,早期又被曹操青眼相加,按說他才應該是三人之中最優秀的那個人,可現在卻被其他二人壓了一頭,成了三人中的老末,這讓他心中如何能夠服氣?


    聽著曹休自吹自擂,曹真終於忍不下去了,不耐煩地轉頭問曹休道:“文烈,你真覺得此計可行?”


    曹休一愣,剛剛他們倆不都同意了嗎?


    夏侯尚歎了一口氣,道:“文烈啊,先王當年渡過蒲板津的時候,對岸可是沒人守,後來徐晃將軍剛剛渡過河,賊軍就到了,好在徐晃將軍擊退了賊軍守住了渡口,大軍才得以渡過黃河,你猜蒲板津現在有沒有人守?黃河此時正是豐水期,當初就是在這個時節,先王渡渭水之時被馬超攻擊,還好有許褚將軍護著,奪舟避箭才狼狽逃得性命,此時在敵軍眼皮底下渡江,虧你想得出來!”


    被二人這樣一番抱怨,曹休自然是不服氣的,正要說什麽,三人卻被後麵的人叫住了。


    “三位將軍留步!”


    三人迴頭一看,原來是曹丕的內侍跑了出來。


    “大王請三位將軍內帳議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白汾對瓶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白汾對瓶吹並收藏漢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