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王之後,天下的格局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依舊是曹魏獨強而孫劉弱,但隨著劉備與曹操的差距逐漸縮小,孫權開始在曹劉兩家之間搖擺,甚至有了倒向曹魏的趨勢。尤其是在魯肅去世之後,孫權以呂蒙為漢昌太守,兩萬兵馬屯於陸口,時刻威脅著荊州南部地區。
“報!將軍,漢昌太守呂蒙有書信送來!”
呂蒙?
荀驥大感意外,呂蒙常有吞並荊州、劃長江以自守之意,對劉備集團的態度非常激進,怎麽會主動寫信給自己?
“拿來我看。”
接過書信翻來,荀驥不由得冷笑了起來,呂蒙在信中先是恭喜劉備進位漢中王,然後又恭喜自己封了侯爵正式領了荊州牧,態度十分謙卑甚至稱得上是諂媚。
“來,大家都看看這封書信!”
荀驥隨手將呂蒙的書信遞給眾人傳閱,眾人皆是哈哈大笑。
“看來這呂蒙是上次被文遠他們打怕了,這是跟我們示弱呢!”
“依我看呐,現在就是給呂蒙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再正視荊州了!”
“孫權派此人來都督漢昌,君侯可高枕無憂矣!”
堂下眾人一陣哄笑,唯獨徐庶麵前不善。荀驥跟著笑了笑,等眾人都退下後又單獨找來徐庶和鄧艾等幾個親近之人。
“你們覺得如何?”
荀驥一張口,幾人便知道他說的是哪一件事,剛才在堂上是徐庶就想提醒荀驥要謹慎,現在既然荀驥問了出來,徐庶便知道自己多慮了。
“君侯,此……此中似乎有……有詐!”
鄧艾猶豫了片刻,他的年紀最小資曆也最淺,本不該由他先來發言,但既然眾人都沒有說話,他也就鬥膽來開這個頭了。
君侯,漢時下屬和百姓們對封侯者的尊稱,荀驥此時已經封了侯,鄧艾身為府中的官吏,用這個稱謂再合適不過了。
“哦?你說說,呂蒙有何詐?”
荀驥笑了笑,鼓勵鄧艾繼續說下去,他一向有意培養鄧艾,不僅一些內部的會議會讓他參與,一些重大的事情也會詢問他的意見。
“呂蒙驍勇且狡詐,絕不會因為一場大敗就懼怕我軍,此舉定然是為了麻痹君侯,一旦君侯鬆懈,他必將露出獠牙!”
“哈哈哈哈!”
荀驥與徐庶潘浚等人相視一眼,放聲大笑了起來,鄧艾不明所以,問道:“艾……艾哪裏說……說錯了嗎?”
“不!你說的很對!”荀驥止住了笑聲,搖了搖頭道:“呂蒙這點伎倆連士載都瞞不過,卻想拿來騙我!”
徐庶拍了拍鄧艾的肩膀,道:“士載,剛剛說話的時候不是挺好的嗎?怎麽又結巴了?”
鄧艾大窘,拱手告饒:“徐公莫……莫要拿……拿在下打趣。”
荀驥想了想,提筆給呂蒙迴了一封信,眾人湊上去看,隻見荀驥的信中開頭還頗為謙遜,但到了最後收尾的那幾句話卻突然有些自滿了起來。
眾人見狀嘿嘿笑了起來,既然呂蒙笑裏藏刀,那就別怪荀驥將計就計了!
卻說呂蒙收到荀驥的迴信,看完之後心中自以為得計,從信中不難看出荀驥雖然還是小心提防,但言語中已經隱隱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覺,人一旦被高高的捧起,總會忘乎所以,從而忽視了腳下的威脅。而呂蒙要做的,就是將荀驥高高的捧起,高到讓他看不清自己的嘴角,這樣下手的時候才會更加致命。
九月,五溪蠻族叛亂,荀驥當即點兵,由張遼前去平叛。當時荀驥手上除了鎮守襄樊的關羽所部以外,至少還有三萬人馬,甚至武陵郡亦有數千郡兵,可他卻偏偏撤了長沙的防禦,由張遼前去平叛,此舉亦是給呂蒙釋放了一個信號,即荊州方麵已經將對漢昌的防禦降低,換句話說荀驥已經開始被呂蒙麻痹了。
事實上,從五溪蠻夷叛亂被鎮壓後,荀驥便開始讓徐庶暗中調查五溪蠻夷的叛亂是否有外部勢力參與,自從劉備控製了荊南四郡開始,五溪蠻夷一直非常本分,怎麽會突然就發生了叛亂?
而徐庶調查了一個多月依舊一無所獲,這件事似乎確實隻是一起偶然發生的叛亂。
張遼迴軍的時候,還帶迴來了一支人馬,既不是荀驥派出去的人馬,又非武陵郡兵,而是一支合理存在卻一直被荀驥忽視的人馬——雷緒。
雷緒在江陵之戰後率軍從廬江一路逃亡到荊州來投奔劉備,劉備一開始將他們安置在臨沮,後來在擊殺了金旋之後又將他們遷入武陵,此後就一直沒有再用過他們,就連上次荀驥兵力極度匱乏的時候都沒想起他們來。
時隔多年,雷緒早已去世,此時他們的首領是雷緒的長子雷蒙,據張遼所說,當時他率軍趕到武陵時,雷蒙已經率領族人與叛亂的那部蠻族交戰數次,連戰連捷將他們圍困在山上,最後更是配合大軍將其剿滅,張遼見雷蒙驍勇,帳下兵馬十分善戰,於是起了愛才之心將他們帶迴了江陵。
荀驥十分意外,於是召雷蒙上堂一見。
雷蒙上堂,荀驥仔細打量此人,約三十來歲的年紀,與關平相仿,身材高大麵容堅毅,雙眼炯炯有神。
“見過君侯!”
荀驥笑了笑,揮手示意雷蒙坐下說話:“不必多禮,請坐吧!”
雷蒙坐下後,荀驥問道:“此次蠻族作亂,你可知為何?”
雷蒙解釋道:“五溪蠻族以漁獵山伐為業,若天時不好則食物常常不足,而郡中賦稅雖然不重,但若值荒年就會餓死人了。他們叛亂,隻是為了一口吃的罷了。”
竟然是這樣?讓治下的百姓因為餓死人而叛亂,確實是當權者的失職。荀驥心中愧疚,於是追問道:“那依你看,如何能夠真正平定五溪蠻夷之亂?”
雷蒙顯然是有準備的,答道:“唯有恩威並施而已。”
荀驥點了點頭,說到恩威並施,他立刻想起了一個人來,於是提筆給劉備寫了一封奏表,請求將馬良派到武陵當太守。
“報!將軍,漢昌太守呂蒙有書信送來!”
呂蒙?
荀驥大感意外,呂蒙常有吞並荊州、劃長江以自守之意,對劉備集團的態度非常激進,怎麽會主動寫信給自己?
“拿來我看。”
接過書信翻來,荀驥不由得冷笑了起來,呂蒙在信中先是恭喜劉備進位漢中王,然後又恭喜自己封了侯爵正式領了荊州牧,態度十分謙卑甚至稱得上是諂媚。
“來,大家都看看這封書信!”
荀驥隨手將呂蒙的書信遞給眾人傳閱,眾人皆是哈哈大笑。
“看來這呂蒙是上次被文遠他們打怕了,這是跟我們示弱呢!”
“依我看呐,現在就是給呂蒙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再正視荊州了!”
“孫權派此人來都督漢昌,君侯可高枕無憂矣!”
堂下眾人一陣哄笑,唯獨徐庶麵前不善。荀驥跟著笑了笑,等眾人都退下後又單獨找來徐庶和鄧艾等幾個親近之人。
“你們覺得如何?”
荀驥一張口,幾人便知道他說的是哪一件事,剛才在堂上是徐庶就想提醒荀驥要謹慎,現在既然荀驥問了出來,徐庶便知道自己多慮了。
“君侯,此……此中似乎有……有詐!”
鄧艾猶豫了片刻,他的年紀最小資曆也最淺,本不該由他先來發言,但既然眾人都沒有說話,他也就鬥膽來開這個頭了。
君侯,漢時下屬和百姓們對封侯者的尊稱,荀驥此時已經封了侯,鄧艾身為府中的官吏,用這個稱謂再合適不過了。
“哦?你說說,呂蒙有何詐?”
荀驥笑了笑,鼓勵鄧艾繼續說下去,他一向有意培養鄧艾,不僅一些內部的會議會讓他參與,一些重大的事情也會詢問他的意見。
“呂蒙驍勇且狡詐,絕不會因為一場大敗就懼怕我軍,此舉定然是為了麻痹君侯,一旦君侯鬆懈,他必將露出獠牙!”
“哈哈哈哈!”
荀驥與徐庶潘浚等人相視一眼,放聲大笑了起來,鄧艾不明所以,問道:“艾……艾哪裏說……說錯了嗎?”
“不!你說的很對!”荀驥止住了笑聲,搖了搖頭道:“呂蒙這點伎倆連士載都瞞不過,卻想拿來騙我!”
徐庶拍了拍鄧艾的肩膀,道:“士載,剛剛說話的時候不是挺好的嗎?怎麽又結巴了?”
鄧艾大窘,拱手告饒:“徐公莫……莫要拿……拿在下打趣。”
荀驥想了想,提筆給呂蒙迴了一封信,眾人湊上去看,隻見荀驥的信中開頭還頗為謙遜,但到了最後收尾的那幾句話卻突然有些自滿了起來。
眾人見狀嘿嘿笑了起來,既然呂蒙笑裏藏刀,那就別怪荀驥將計就計了!
卻說呂蒙收到荀驥的迴信,看完之後心中自以為得計,從信中不難看出荀驥雖然還是小心提防,但言語中已經隱隱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覺,人一旦被高高的捧起,總會忘乎所以,從而忽視了腳下的威脅。而呂蒙要做的,就是將荀驥高高的捧起,高到讓他看不清自己的嘴角,這樣下手的時候才會更加致命。
九月,五溪蠻族叛亂,荀驥當即點兵,由張遼前去平叛。當時荀驥手上除了鎮守襄樊的關羽所部以外,至少還有三萬人馬,甚至武陵郡亦有數千郡兵,可他卻偏偏撤了長沙的防禦,由張遼前去平叛,此舉亦是給呂蒙釋放了一個信號,即荊州方麵已經將對漢昌的防禦降低,換句話說荀驥已經開始被呂蒙麻痹了。
事實上,從五溪蠻夷叛亂被鎮壓後,荀驥便開始讓徐庶暗中調查五溪蠻夷的叛亂是否有外部勢力參與,自從劉備控製了荊南四郡開始,五溪蠻夷一直非常本分,怎麽會突然就發生了叛亂?
而徐庶調查了一個多月依舊一無所獲,這件事似乎確實隻是一起偶然發生的叛亂。
張遼迴軍的時候,還帶迴來了一支人馬,既不是荀驥派出去的人馬,又非武陵郡兵,而是一支合理存在卻一直被荀驥忽視的人馬——雷緒。
雷緒在江陵之戰後率軍從廬江一路逃亡到荊州來投奔劉備,劉備一開始將他們安置在臨沮,後來在擊殺了金旋之後又將他們遷入武陵,此後就一直沒有再用過他們,就連上次荀驥兵力極度匱乏的時候都沒想起他們來。
時隔多年,雷緒早已去世,此時他們的首領是雷緒的長子雷蒙,據張遼所說,當時他率軍趕到武陵時,雷蒙已經率領族人與叛亂的那部蠻族交戰數次,連戰連捷將他們圍困在山上,最後更是配合大軍將其剿滅,張遼見雷蒙驍勇,帳下兵馬十分善戰,於是起了愛才之心將他們帶迴了江陵。
荀驥十分意外,於是召雷蒙上堂一見。
雷蒙上堂,荀驥仔細打量此人,約三十來歲的年紀,與關平相仿,身材高大麵容堅毅,雙眼炯炯有神。
“見過君侯!”
荀驥笑了笑,揮手示意雷蒙坐下說話:“不必多禮,請坐吧!”
雷蒙坐下後,荀驥問道:“此次蠻族作亂,你可知為何?”
雷蒙解釋道:“五溪蠻族以漁獵山伐為業,若天時不好則食物常常不足,而郡中賦稅雖然不重,但若值荒年就會餓死人了。他們叛亂,隻是為了一口吃的罷了。”
竟然是這樣?讓治下的百姓因為餓死人而叛亂,確實是當權者的失職。荀驥心中愧疚,於是追問道:“那依你看,如何能夠真正平定五溪蠻夷之亂?”
雷蒙顯然是有準備的,答道:“唯有恩威並施而已。”
荀驥點了點頭,說到恩威並施,他立刻想起了一個人來,於是提筆給劉備寫了一封奏表,請求將馬良派到武陵當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