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亨出城一戰燒毀了魏軍的衝車,又射傷了曹彰,但白天魏軍的攻城還是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現在太史慈麾下的將士已經傷亡過半,再這樣下去就要守不住了。
“將軍,好消息!”
夜裏,太史慈正為此苦惱之時,值守的校尉突然跑了進來。
“哦?”太史慈非常疑惑,這個時候能有什麽好消息?“襄陽來人了?”
“差不多,”校尉興奮道:“剛剛我們去探營,迴來的時候發現丹水上有一支船隊正在往武關而來!”
“是什麽人?”
“天太黑看不清,不過既然是從漢水方向而來,想必定然是鎮南將軍派來的,不是援軍便是來接應我們的!”
太史慈想了想,確實隻有這兩種可能,畢竟漢水此時盡在劉備集團的掌握之中,沒聽說過曹魏在荊州有水軍。
可來的究竟是援軍還是接應呢?如果是接應部隊,那麽就說明關羽放棄了宛城,已經收縮兵力打算退守漢水,這是現在最穩妥的;可如果是援軍,那就麻煩嘍,這一仗還得接著打,最關鍵是,不光要接著打,打贏的可能在太史慈看來非常渺茫。
“報!將軍!城外有一人自稱是鎮南將軍使者,前來求見。”
“哦?快請!”
太史慈將人請進了城中,接過書信快速瀏覽了一遍,關羽已經收兵,武關已經不需要再堅守,太史慈長出了一口氣,趕忙安排將士們快速集結,準備登船離開武關。
“快,傳令下去,把人馬都集結起來!務必趕在天亮之前登船!”
次日一早,魏軍又來攻城,隻不過曹彰負傷,攻城的將軍又換成了徐晃。
徐晃率軍逼近武關,遠遠便察覺到一絲不對勁,今日的武關一片死寂,完全沒有往日的鼓聲和號角聲,徐晃心中疑惑,派小股部隊快速靠近城下,城中果然靜悄悄的,校尉壯著膽子用圓木撞開城門,城中竟空無一人。
校尉仔細搜索了一番後迴報徐晃:“將軍!將軍!城中沒有人,敵軍撤了!”
“撤了?”
徐晃眉頭一皺,令部下迅速進駐武關,又來向曹操稟告。
“大王,敵軍撤了!”
曹操閉目凝神,將手中的書簡遞給了徐晃:“意料之中。”
徐晃攤開書簡一看,原來是曹仁寫來的,信中告訴曹操,關羽先進後退意圖不明,但確實已經收兵迴了新野。
“那……那我們現在……”
徐晃聞言腦子有點跟不上,如果關羽撤了軍,那麽曹仁這邊也就不再急需救援,大軍是繼續沿武關進入南陽,還是退迴關中去爭涼州?
“繼續向曹仁靠攏吧。現在再迴涼州也無濟於事了!”
“諾!”
徐晃退出了大營,現在曹操關心的除了涼州外還有一件事——前幾日司馬懿的提議。
這幾天曹操想了很多,按說現在武關道也打通了,再沒有必要向孫權低頭,可司馬懿所說也不無道理,這不僅僅隻是針對這次的戰事,而是為了瓦解孫劉聯盟,哪怕這個聯盟已經脆弱不堪,但隻要它還在,劉備這次能夠糾集三路人馬北伐,下次也可以,這次丟了涼州,下次又該丟哪裏呢?
“取筆墨來!”
內侍取筆墨和書簡,曹操懷著痛苦的心情親自寫了一封書信給孫權,又命人叫來司馬懿。
“仲達,離間孫劉之計既然是你提出的,想必你對此也有些想法,那麽就勞煩你走一趟吧!”
司馬懿接過書信,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拱手道:“諾!”
司馬懿告退,正要離開大帳之時,卻聽得背後突然一聲金石交錯之聲。司馬懿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扭頭看去,卻見曹操正冷冷的盯著自己,手中臥著倚天劍,而背後的劍架則是一分為二地倒在地上。
氣氛一時凝固住了,司馬懿開始後悔自己迴頭,可眼下繼續走也不是,轉身詢問曹操也不是,司馬懿隻好維持著這個尷尬的動作,等待曹操的指示。
“好!好!”曹操還劍於鞘,突然放聲大笑,司馬懿不明就裏,尷尬地跟著笑了起來。
“沒事,你去吧!”
司馬懿轉身又施一禮,這才退了出去。
打通了武關道後,曹操親率大軍進入南陽,十日後到達穰城,就在城外紮下大營。
曹仁聽聞曹操大軍到來,便來迎接曹操,走到大營外時又不免有些躊躇。說實話,當初曹操將屯住南陽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曹仁時,曹仁曾誇下海口,隻要關羽和荀驥敢入南陽,必叫他們有來無迴,可現在仗打成這樣,不僅連連丟城失地,更是連趕來支援的於禁都全軍覆沒,曹仁的責任不可謂不大。
咬了咬牙,曹仁還是低頭走進了中軍大帳中。
“末將曹仁,見過魏王!”
“子孝!”曹操上前扶住曹仁,道:“你辛苦了。”
“大王……末將無能,辜負了大王的信任!”
曹操笑了笑,搖頭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敵將可是關羽啊!是我考慮不周,諸將皆非關羽的對手,是我硬要把你放在荊州的位置上,不必再自責了。”
“大王!”麵對曹操的安慰,本就心懷愧疚的曹仁越發難過,已經泣不成聲。
聽聞曹操到了穰城,關羽收攏兵馬又退迴樊城和茂城一線。現在已近隆冬時節,今年漢水的水量驟減,尤其是隆冬季節,在茂城背後有一淺水灘,謂之交湖。原本正常年份即便冬天水淺,交湖也仍有數尺高,但今年水量太少,再過幾天湖水越發變淺,魏軍便可涉水渡河,因此必須在漢水北岸將敵軍攔住。
曹操並沒有理會關羽的動作,反而是先派出兵馬前往宛城,確認宛城和淯水以東的情況,在重新控製宛城以後,曹操這才又揮師進入新野。
“魏王!”曹仁上前道:“末將願打頭陣!”
被關羽按在穰城瑟瑟發抖的曹仁終於等來了揚眉吐氣的機會,背後有曹操兜底,曹仁底氣十足,強烈要求打頭陣。
“不著急,再等等。”
曹操一臉淡然地坐在火盆前,撥弄著火紅的木炭烤手。曹仁不知道曹操在等什麽,卻也不敢多問。
“將軍,好消息!”
夜裏,太史慈正為此苦惱之時,值守的校尉突然跑了進來。
“哦?”太史慈非常疑惑,這個時候能有什麽好消息?“襄陽來人了?”
“差不多,”校尉興奮道:“剛剛我們去探營,迴來的時候發現丹水上有一支船隊正在往武關而來!”
“是什麽人?”
“天太黑看不清,不過既然是從漢水方向而來,想必定然是鎮南將軍派來的,不是援軍便是來接應我們的!”
太史慈想了想,確實隻有這兩種可能,畢竟漢水此時盡在劉備集團的掌握之中,沒聽說過曹魏在荊州有水軍。
可來的究竟是援軍還是接應呢?如果是接應部隊,那麽就說明關羽放棄了宛城,已經收縮兵力打算退守漢水,這是現在最穩妥的;可如果是援軍,那就麻煩嘍,這一仗還得接著打,最關鍵是,不光要接著打,打贏的可能在太史慈看來非常渺茫。
“報!將軍!城外有一人自稱是鎮南將軍使者,前來求見。”
“哦?快請!”
太史慈將人請進了城中,接過書信快速瀏覽了一遍,關羽已經收兵,武關已經不需要再堅守,太史慈長出了一口氣,趕忙安排將士們快速集結,準備登船離開武關。
“快,傳令下去,把人馬都集結起來!務必趕在天亮之前登船!”
次日一早,魏軍又來攻城,隻不過曹彰負傷,攻城的將軍又換成了徐晃。
徐晃率軍逼近武關,遠遠便察覺到一絲不對勁,今日的武關一片死寂,完全沒有往日的鼓聲和號角聲,徐晃心中疑惑,派小股部隊快速靠近城下,城中果然靜悄悄的,校尉壯著膽子用圓木撞開城門,城中竟空無一人。
校尉仔細搜索了一番後迴報徐晃:“將軍!將軍!城中沒有人,敵軍撤了!”
“撤了?”
徐晃眉頭一皺,令部下迅速進駐武關,又來向曹操稟告。
“大王,敵軍撤了!”
曹操閉目凝神,將手中的書簡遞給了徐晃:“意料之中。”
徐晃攤開書簡一看,原來是曹仁寫來的,信中告訴曹操,關羽先進後退意圖不明,但確實已經收兵迴了新野。
“那……那我們現在……”
徐晃聞言腦子有點跟不上,如果關羽撤了軍,那麽曹仁這邊也就不再急需救援,大軍是繼續沿武關進入南陽,還是退迴關中去爭涼州?
“繼續向曹仁靠攏吧。現在再迴涼州也無濟於事了!”
“諾!”
徐晃退出了大營,現在曹操關心的除了涼州外還有一件事——前幾日司馬懿的提議。
這幾天曹操想了很多,按說現在武關道也打通了,再沒有必要向孫權低頭,可司馬懿所說也不無道理,這不僅僅隻是針對這次的戰事,而是為了瓦解孫劉聯盟,哪怕這個聯盟已經脆弱不堪,但隻要它還在,劉備這次能夠糾集三路人馬北伐,下次也可以,這次丟了涼州,下次又該丟哪裏呢?
“取筆墨來!”
內侍取筆墨和書簡,曹操懷著痛苦的心情親自寫了一封書信給孫權,又命人叫來司馬懿。
“仲達,離間孫劉之計既然是你提出的,想必你對此也有些想法,那麽就勞煩你走一趟吧!”
司馬懿接過書信,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拱手道:“諾!”
司馬懿告退,正要離開大帳之時,卻聽得背後突然一聲金石交錯之聲。司馬懿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扭頭看去,卻見曹操正冷冷的盯著自己,手中臥著倚天劍,而背後的劍架則是一分為二地倒在地上。
氣氛一時凝固住了,司馬懿開始後悔自己迴頭,可眼下繼續走也不是,轉身詢問曹操也不是,司馬懿隻好維持著這個尷尬的動作,等待曹操的指示。
“好!好!”曹操還劍於鞘,突然放聲大笑,司馬懿不明就裏,尷尬地跟著笑了起來。
“沒事,你去吧!”
司馬懿轉身又施一禮,這才退了出去。
打通了武關道後,曹操親率大軍進入南陽,十日後到達穰城,就在城外紮下大營。
曹仁聽聞曹操大軍到來,便來迎接曹操,走到大營外時又不免有些躊躇。說實話,當初曹操將屯住南陽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曹仁時,曹仁曾誇下海口,隻要關羽和荀驥敢入南陽,必叫他們有來無迴,可現在仗打成這樣,不僅連連丟城失地,更是連趕來支援的於禁都全軍覆沒,曹仁的責任不可謂不大。
咬了咬牙,曹仁還是低頭走進了中軍大帳中。
“末將曹仁,見過魏王!”
“子孝!”曹操上前扶住曹仁,道:“你辛苦了。”
“大王……末將無能,辜負了大王的信任!”
曹操笑了笑,搖頭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敵將可是關羽啊!是我考慮不周,諸將皆非關羽的對手,是我硬要把你放在荊州的位置上,不必再自責了。”
“大王!”麵對曹操的安慰,本就心懷愧疚的曹仁越發難過,已經泣不成聲。
聽聞曹操到了穰城,關羽收攏兵馬又退迴樊城和茂城一線。現在已近隆冬時節,今年漢水的水量驟減,尤其是隆冬季節,在茂城背後有一淺水灘,謂之交湖。原本正常年份即便冬天水淺,交湖也仍有數尺高,但今年水量太少,再過幾天湖水越發變淺,魏軍便可涉水渡河,因此必須在漢水北岸將敵軍攔住。
曹操並沒有理會關羽的動作,反而是先派出兵馬前往宛城,確認宛城和淯水以東的情況,在重新控製宛城以後,曹操這才又揮師進入新野。
“魏王!”曹仁上前道:“末將願打頭陣!”
被關羽按在穰城瑟瑟發抖的曹仁終於等來了揚眉吐氣的機會,背後有曹操兜底,曹仁底氣十足,強烈要求打頭陣。
“不著急,再等等。”
曹操一臉淡然地坐在火盆前,撥弄著火紅的木炭烤手。曹仁不知道曹操在等什麽,卻也不敢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