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無盡的慚愧,武清告別了一個個大著肚子的女人和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幼子,三日整軍五萬,而後便踏上了征途。
武太後難得地在端門前斟酒送行,武清等諸將下馬躬身飲酒拜別,一如當年薛仁貴出征西域一般。
五萬將士身披戰甲,騎著戰馬,手握長槍,緩緩而行,隨即便唱起了軍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依依惜別情,滴滴離人淚。
送別的人都哭泣不止,看到自家的郎君,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拴在身上,搭在馬上。
武清的心中很沉重,這一去,這五萬士兵還不知道有多少能夠歸來。他打馬而行,心中竟也升起了一股悲壯之感。
縱使是大唐盛世,也依然遭受著邊患的侵擾,動不動便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沉重的責任,如果由他來主導這個國家,他相信他可以讓這個國家在百年之後屹立於世界之巔。如今,他隻不過是一個正三品的將軍而已。
朝中繼續告密,人人不安,納言王德真流放象州,裴居道為內史拜相,冬官尚書蘇良嗣為納言拜相。
在此之前,武清也終於得到情報,洛陽李老頭聯合其族中人吞沒資財兩百萬貫。王修更是是聯合本家以開分店的名義開別店兩千家,並擠兌老店,使得老店虧本不說,還吞沒三百萬貫。武清沉思後,終於下達了清理門戶之共濟令,總共有利益糾葛的一千六百三十一口全部滅殺。這件事情武清交給了鴉九和顏如玉,他相信他們能夠辦好。鴉九成婚家眷都在府中,顏如玉成了他的女人,他還擔心什麽呢。
至於留下的那些市場空當就暫時留著,生意大家賺才能長遠發展。像王修和李老頭,這樣兩個很早跟隨自己的人,走到今日卻隻能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他的內心深處是非常不願意的。
半月後,大軍來到了忻州。經過五台山,武清很意外地上山拜了文殊菩薩,並捐了香油錢。
如今的五台山可不像前世那般垃圾滿山,修建了太多了東西,五台山多自然風光,從文殊寺往下往上看去,有許許多多的寺廟隱於山巒之間,風光頗為秀麗。
武清下了山後便向代州行去,一路不斷有逃難的百姓,還有倒斃在路旁的死屍。直到見到一個亂墳崗。才知道是淳於處平的十萬唐軍被殺了三萬,後來逃難到這裏的百姓掩埋的。看著那七零八落的墳包,武清一股怒氣直竄腦際。
大軍行至代州,淳於處平和代州都督竇懷愆迎了出來。武清官職遠高於二人,所以二人趕緊躬身行禮。
“下官見過大將軍。”
武清一揮手。說道:“不必多禮,來人,把淳於處平斬首祭旗!”
淳於處平一哆嗦,說道:“我是武三思的人,是你武家的人,你不能殺我!”
武清冷哼一聲,說道:“三萬將士的命。你扛得起嗎?斬!”
“大將軍,你不能殺我啊!我家中還有......”隨即被親兵拉出去隻聽得一聲慘叫再也沒聲了。
武清對著諸將,冷冷地說道:“為將者,就應該懂些兵法,要有勇有謀,如此懦弱無能之輩。靠賣官粥爵當上了將軍,害得是士兵的性命,如此之人不殺不足以對得起死去的將士,你們可明白?”
諸將沉聲答道:“末將明白!”
竇懷愆一陣哆嗦,趕緊說道:“大將軍。下官已經準備好酒宴,為將軍接風洗塵。”
“酒宴免了,準備好糧草,還有給我找個熟悉地形的向導,到軍中伺候。”武清吩咐後,便命令大軍城外安營紮寨。
武清先到原先剩下的六萬敗軍中巡視一番,問了錄事參軍一些情況後便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
突厥去歲天降大雪,凍死不少的牛羊馬屁,這才趁著黃河枯水期前來大規模劫掠,前幾日剛從代州城下而過。
大軍休整一日,第二日便出了雁門關。
一出雁門關便看到了一片荒蕪,田地無人耕種,長出了蒿草,路邊留著腐爛的屍體和森森白骨。
不多時,有斥候來報,“稟將軍,前麵村中有突厥人駐留的痕跡,馬糞還是熱的。”
武清問道:“可查得有多少馬匹?”
“稟將軍,馬匹蹄印雜亂,看不真切,但應該三百到五百騎之間。”
武清沉聲道:“誰願意領兵滅了這夥突厥兵?”
中郎將郭知運立馬拱手道:“將軍,末將願往!”
武清大聲叫好,說道:“本將軍與你一千騎,給我全部滅殺了!”
郭知運沉聲道:“若放跑一人,末將提頭來見!”
“好,出發!”武清頓時下了命令。
郭知運帶著一千人馬向前狂奔而去。武清領大軍緩緩而行,二十多個斥候小隊也放出三十裏地,尋找突厥人馬。
原本駐守朔州的薛訥,因為王方翼連坐而被貶為藍田令,這還是武清向太後求情的結果,畢竟還有樊梨花的一層關係,更何況曾經薛訥也救過自己,更是一起並肩殺敵的兄弟。不救他還是人嗎?
但如此一來,朝廷派來駐守朔州將領官員除了勒索錢財外,幾乎一無是處,突厥人來了便緊閉城門,走了繼續逍遙快活。如此不過數月,朔州和雲州等地,民生凋敝,無隔夜之糧,路有凍死之骨,連著武清的石灰和煤炭開采也受到了影響。
武清的心情很沉重,在這樣的情況,對於大唐來說可真不是什麽好事情。要不是大唐以前那些名將打出的赫赫聲威,到現在還震懾著各族,估計如今的情況會更遭。
果不其然,在武清殲滅了幾股東突厥小隊後,依舊是找不到突厥大軍,數日後,得到朝廷奏報,鐵勒同羅、仆固等部落反唐依附東突厥,東突厥聲勢大振。
此時,武清軍中糧草開始不濟,他鬱悶到了極點,便領大軍迴雲州休整,並向朝中問詢。
武太後難得地在端門前斟酒送行,武清等諸將下馬躬身飲酒拜別,一如當年薛仁貴出征西域一般。
五萬將士身披戰甲,騎著戰馬,手握長槍,緩緩而行,隨即便唱起了軍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依依惜別情,滴滴離人淚。
送別的人都哭泣不止,看到自家的郎君,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拴在身上,搭在馬上。
武清的心中很沉重,這一去,這五萬士兵還不知道有多少能夠歸來。他打馬而行,心中竟也升起了一股悲壯之感。
縱使是大唐盛世,也依然遭受著邊患的侵擾,動不動便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沉重的責任,如果由他來主導這個國家,他相信他可以讓這個國家在百年之後屹立於世界之巔。如今,他隻不過是一個正三品的將軍而已。
朝中繼續告密,人人不安,納言王德真流放象州,裴居道為內史拜相,冬官尚書蘇良嗣為納言拜相。
在此之前,武清也終於得到情報,洛陽李老頭聯合其族中人吞沒資財兩百萬貫。王修更是是聯合本家以開分店的名義開別店兩千家,並擠兌老店,使得老店虧本不說,還吞沒三百萬貫。武清沉思後,終於下達了清理門戶之共濟令,總共有利益糾葛的一千六百三十一口全部滅殺。這件事情武清交給了鴉九和顏如玉,他相信他們能夠辦好。鴉九成婚家眷都在府中,顏如玉成了他的女人,他還擔心什麽呢。
至於留下的那些市場空當就暫時留著,生意大家賺才能長遠發展。像王修和李老頭,這樣兩個很早跟隨自己的人,走到今日卻隻能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他的內心深處是非常不願意的。
半月後,大軍來到了忻州。經過五台山,武清很意外地上山拜了文殊菩薩,並捐了香油錢。
如今的五台山可不像前世那般垃圾滿山,修建了太多了東西,五台山多自然風光,從文殊寺往下往上看去,有許許多多的寺廟隱於山巒之間,風光頗為秀麗。
武清下了山後便向代州行去,一路不斷有逃難的百姓,還有倒斃在路旁的死屍。直到見到一個亂墳崗。才知道是淳於處平的十萬唐軍被殺了三萬,後來逃難到這裏的百姓掩埋的。看著那七零八落的墳包,武清一股怒氣直竄腦際。
大軍行至代州,淳於處平和代州都督竇懷愆迎了出來。武清官職遠高於二人,所以二人趕緊躬身行禮。
“下官見過大將軍。”
武清一揮手。說道:“不必多禮,來人,把淳於處平斬首祭旗!”
淳於處平一哆嗦,說道:“我是武三思的人,是你武家的人,你不能殺我!”
武清冷哼一聲,說道:“三萬將士的命。你扛得起嗎?斬!”
“大將軍,你不能殺我啊!我家中還有......”隨即被親兵拉出去隻聽得一聲慘叫再也沒聲了。
武清對著諸將,冷冷地說道:“為將者,就應該懂些兵法,要有勇有謀,如此懦弱無能之輩。靠賣官粥爵當上了將軍,害得是士兵的性命,如此之人不殺不足以對得起死去的將士,你們可明白?”
諸將沉聲答道:“末將明白!”
竇懷愆一陣哆嗦,趕緊說道:“大將軍。下官已經準備好酒宴,為將軍接風洗塵。”
“酒宴免了,準備好糧草,還有給我找個熟悉地形的向導,到軍中伺候。”武清吩咐後,便命令大軍城外安營紮寨。
武清先到原先剩下的六萬敗軍中巡視一番,問了錄事參軍一些情況後便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
突厥去歲天降大雪,凍死不少的牛羊馬屁,這才趁著黃河枯水期前來大規模劫掠,前幾日剛從代州城下而過。
大軍休整一日,第二日便出了雁門關。
一出雁門關便看到了一片荒蕪,田地無人耕種,長出了蒿草,路邊留著腐爛的屍體和森森白骨。
不多時,有斥候來報,“稟將軍,前麵村中有突厥人駐留的痕跡,馬糞還是熱的。”
武清問道:“可查得有多少馬匹?”
“稟將軍,馬匹蹄印雜亂,看不真切,但應該三百到五百騎之間。”
武清沉聲道:“誰願意領兵滅了這夥突厥兵?”
中郎將郭知運立馬拱手道:“將軍,末將願往!”
武清大聲叫好,說道:“本將軍與你一千騎,給我全部滅殺了!”
郭知運沉聲道:“若放跑一人,末將提頭來見!”
“好,出發!”武清頓時下了命令。
郭知運帶著一千人馬向前狂奔而去。武清領大軍緩緩而行,二十多個斥候小隊也放出三十裏地,尋找突厥人馬。
原本駐守朔州的薛訥,因為王方翼連坐而被貶為藍田令,這還是武清向太後求情的結果,畢竟還有樊梨花的一層關係,更何況曾經薛訥也救過自己,更是一起並肩殺敵的兄弟。不救他還是人嗎?
但如此一來,朝廷派來駐守朔州將領官員除了勒索錢財外,幾乎一無是處,突厥人來了便緊閉城門,走了繼續逍遙快活。如此不過數月,朔州和雲州等地,民生凋敝,無隔夜之糧,路有凍死之骨,連著武清的石灰和煤炭開采也受到了影響。
武清的心情很沉重,在這樣的情況,對於大唐來說可真不是什麽好事情。要不是大唐以前那些名將打出的赫赫聲威,到現在還震懾著各族,估計如今的情況會更遭。
果不其然,在武清殲滅了幾股東突厥小隊後,依舊是找不到突厥大軍,數日後,得到朝廷奏報,鐵勒同羅、仆固等部落反唐依附東突厥,東突厥聲勢大振。
此時,武清軍中糧草開始不濟,他鬱悶到了極點,便領大軍迴雲州休整,並向朝中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