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遭二百怨流精騎
失憶兼詛咒:天甲資質皇孫落鄉野 作者:清風莫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眼下他們這五個初出茅廬的家夥,全部實力累加再誇張放大一些,滿打滿算也就相當於兩個觀明境大成水平的修士。
想要勝過二百騎精兵強將可不是易事。
觀明境隻是第三境界而已,在麵對五六十騎兵時或許還能勉強鬥上一鬥。
但眼下的情況卻是敵軍人數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騎兵群即將到來,似乎已經退無可退。唯有死戰才能尚存一線生機。
馬蹄聲越來越近,重騎們手中的火把在風中獵獵作響、飄搖閃爍。
明晃晃的火把群漸漸靠近,映照出高大魁梧的身軀。
呂淩帆等人心中震撼不已:如果按照這類體型選拔的話,估計各國精銳都罕有能夠入選者吧!
他們的身體被漆黑的鎧甲包裹得嚴嚴實實,那詭異神秘的鋼鐵麵具下,隻能隱約看出一對閃爍的眸子,這無疑增添了一抹神秘與詭異的氣息,甚至讓人感受到一種威壓。
每位騎兵腰間都綁有弓弩,身後背負著弩箭袋,另一側則是他們賴以廝殺的武器,有刀有劍,有槍有棍,裝備齊全。
他們所乘騎的駿馬也盡是良駒,雖然不敢說每匹都能日行千裏,但五百裏怕是不難。
怨流精騎號稱十萬,要養這數以萬計的良駒,耗費的糧草和心血可想而知。
這不由得讓人懷疑,究竟是什麽力量能夠維持這麽龐大的開支。
有流言聲稱,是當年淵淵國丞相的大額捐贈,以及潮澗大陸的走私犯們為尋求利益而提供的糧草兵器。
這些或許不能長久供應,但足以讓怨流軍團啟程。
再後來,怨流軍舉兵進犯,囊括了淵淵大陸的半壁江山,以近乎一國的資源來供養他們,自然就不會再擔心開支過大了。
除了這點,更有民間傳言稱,無人問津的詭原山脈其實是其他位麵或者世界的入口,怨流軍正是從其他位麵殺來,意欲統治蘊靈世界。
不過此條大概率是謠傳,可信度極低。
在他們的認知中,還沒聽說過除了蘊靈世界外還有其他空間的存在。
至於那事情的真相,畢竟怨流軍才剛剛嶄露頭角,其餘五國對其研究了解尚且淺薄,因此不敢妄下定論。
但有一點似乎正在被證實,那便是他們的士兵全部以怨念凝結而成。
怨流軍,怨念流動的軍隊,自身被怨恨腐蝕控製。
當第一次聽到這個奇怪稱唿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誤解。
後來經過一傳十、十傳百的解釋,這名字也愈發響亮順口,如今更是成了民眾心中夢魘般的存在。
有不少逃難者稱其逃命時目睹過怨流軍的真容,也有戰敗逃迴的士兵聲稱見過怨流精兵麵具下的樣子。
他們的描述都十分模糊,總之麵容可怖。
不僅如此,當事者們在見到他們的真容後,無一例外會如被怨念纏身一般,一連做十幾夜的噩夢。
此時,呂淩帆、王振林、蘇妤、盧倩、子波五人呈一條線站定,仿佛戰團中立於陣前的首領,威風凜凜。
所有人同時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來的壓力,遠處渡口上仍有夜晚行進的船舶。
有人站在船上,相隔幾十裏望來,隻見遠處塵土飛揚,馬蹄整齊踩踏地麵,地麵傳來一陣陣沉悶的震顫。
大地如同被狠狠鞭打的賤民身軀,奄奄一息,隻能默默承受。
一股怨流軍鐵騎的渾厚軍威,撲麵而來。
馬蹄聲越發靠近,長槍赫然已經出現在了呂淩帆的掌間。
經過數月的訓練磨合,呂淩帆如今運用萬仙訣已得心應手,九星鎧甲也是手到擒來。
至於槍法,更是精進不少。
其中許多招式要領都是自學於一部名為《槍術高人戳戳戳大法》的古怪書籍。
雖然單挑出來這部書名會讓人覺得十分頭暈費解,甚至想要發笑,但當他看到作者注名為“王自大”時,呂淩帆便恍然大悟。
這個老頭似乎出過不少書。
上次一別,他對王自大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那句響亮的“願書中還我大義,天地還我春秋”言猶在耳,字字震撼心靈。
能夠吐出此言之人,想來也不應是那類以坑蒙拐騙為生的無良商販。
且他看起來自大地十分有底氣,也不似倚老賣老之徒。
呂淩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學習了槍法,果真有奇效,進展順利。
他在心中暗自決定,等到自己重迴此地,一定要去拜見一下大義書屋的主人——那個略顯狂妄的老者王自大。
在他看來,這老人其實見多識廣,說不準還真是一位出塵脫俗的隱士高人。
也正因他心中有底氣,才能在怨流軍進攻後不忙逃離,還做出把書屋開在懸崖峭壁上這一怪招。
這似乎真的不為牟利,隻為有心者開門。
隨著呂淩帆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他反倒覺得那個奇怪老頭在某些描述上說得很準。
這大概也是因為年紀大、閱曆多的緣故。
今日,正是檢驗自己進入宗門後獲得成長的最佳時機。
雖然有極大風險,但避無可避。與其畏懼後退,倒不如放手一搏,傾盡全力。
“敵方大概二百騎兵,按道理來說該有一兩位類似於百夫長級別的軍官帶領。我觀騎兵叢中有一人身著紫色鎧甲,手持一柄太師鞭,看起來與其餘騎兵差距甚大,大概是其中頭目。”蘇妤頓了頓,又望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寒光長劍,似乎是在估算實力對比。
“我們五人定然不能一股腦衝鋒而去,那樣亂戰反倒大概率傷亡潰敗。接下來,我欲做一套戰略部署,不知大家是否願意遵從。”蘇妤的話語中帶著堅定和決心。
其餘四人默契對視一眼,如今隊伍已經這般契合,哪有半點反對的意思。
蘇妤得到認可後連連點頭,而後再度意味深長地望向那首領人物。
盡管腦袋裏暈暈乎乎,呂淩帆也不忘在此時稱讚一聲,說蘇妤有女將軍的風範。
話也不假,此刻的蘇妤果真有了幾分蘇開山將軍當年下馬平亂的氣勢了。
想要勝過二百騎精兵強將可不是易事。
觀明境隻是第三境界而已,在麵對五六十騎兵時或許還能勉強鬥上一鬥。
但眼下的情況卻是敵軍人數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騎兵群即將到來,似乎已經退無可退。唯有死戰才能尚存一線生機。
馬蹄聲越來越近,重騎們手中的火把在風中獵獵作響、飄搖閃爍。
明晃晃的火把群漸漸靠近,映照出高大魁梧的身軀。
呂淩帆等人心中震撼不已:如果按照這類體型選拔的話,估計各國精銳都罕有能夠入選者吧!
他們的身體被漆黑的鎧甲包裹得嚴嚴實實,那詭異神秘的鋼鐵麵具下,隻能隱約看出一對閃爍的眸子,這無疑增添了一抹神秘與詭異的氣息,甚至讓人感受到一種威壓。
每位騎兵腰間都綁有弓弩,身後背負著弩箭袋,另一側則是他們賴以廝殺的武器,有刀有劍,有槍有棍,裝備齊全。
他們所乘騎的駿馬也盡是良駒,雖然不敢說每匹都能日行千裏,但五百裏怕是不難。
怨流精騎號稱十萬,要養這數以萬計的良駒,耗費的糧草和心血可想而知。
這不由得讓人懷疑,究竟是什麽力量能夠維持這麽龐大的開支。
有流言聲稱,是當年淵淵國丞相的大額捐贈,以及潮澗大陸的走私犯們為尋求利益而提供的糧草兵器。
這些或許不能長久供應,但足以讓怨流軍團啟程。
再後來,怨流軍舉兵進犯,囊括了淵淵大陸的半壁江山,以近乎一國的資源來供養他們,自然就不會再擔心開支過大了。
除了這點,更有民間傳言稱,無人問津的詭原山脈其實是其他位麵或者世界的入口,怨流軍正是從其他位麵殺來,意欲統治蘊靈世界。
不過此條大概率是謠傳,可信度極低。
在他們的認知中,還沒聽說過除了蘊靈世界外還有其他空間的存在。
至於那事情的真相,畢竟怨流軍才剛剛嶄露頭角,其餘五國對其研究了解尚且淺薄,因此不敢妄下定論。
但有一點似乎正在被證實,那便是他們的士兵全部以怨念凝結而成。
怨流軍,怨念流動的軍隊,自身被怨恨腐蝕控製。
當第一次聽到這個奇怪稱唿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誤解。
後來經過一傳十、十傳百的解釋,這名字也愈發響亮順口,如今更是成了民眾心中夢魘般的存在。
有不少逃難者稱其逃命時目睹過怨流軍的真容,也有戰敗逃迴的士兵聲稱見過怨流精兵麵具下的樣子。
他們的描述都十分模糊,總之麵容可怖。
不僅如此,當事者們在見到他們的真容後,無一例外會如被怨念纏身一般,一連做十幾夜的噩夢。
此時,呂淩帆、王振林、蘇妤、盧倩、子波五人呈一條線站定,仿佛戰團中立於陣前的首領,威風凜凜。
所有人同時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來的壓力,遠處渡口上仍有夜晚行進的船舶。
有人站在船上,相隔幾十裏望來,隻見遠處塵土飛揚,馬蹄整齊踩踏地麵,地麵傳來一陣陣沉悶的震顫。
大地如同被狠狠鞭打的賤民身軀,奄奄一息,隻能默默承受。
一股怨流軍鐵騎的渾厚軍威,撲麵而來。
馬蹄聲越發靠近,長槍赫然已經出現在了呂淩帆的掌間。
經過數月的訓練磨合,呂淩帆如今運用萬仙訣已得心應手,九星鎧甲也是手到擒來。
至於槍法,更是精進不少。
其中許多招式要領都是自學於一部名為《槍術高人戳戳戳大法》的古怪書籍。
雖然單挑出來這部書名會讓人覺得十分頭暈費解,甚至想要發笑,但當他看到作者注名為“王自大”時,呂淩帆便恍然大悟。
這個老頭似乎出過不少書。
上次一別,他對王自大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那句響亮的“願書中還我大義,天地還我春秋”言猶在耳,字字震撼心靈。
能夠吐出此言之人,想來也不應是那類以坑蒙拐騙為生的無良商販。
且他看起來自大地十分有底氣,也不似倚老賣老之徒。
呂淩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學習了槍法,果真有奇效,進展順利。
他在心中暗自決定,等到自己重迴此地,一定要去拜見一下大義書屋的主人——那個略顯狂妄的老者王自大。
在他看來,這老人其實見多識廣,說不準還真是一位出塵脫俗的隱士高人。
也正因他心中有底氣,才能在怨流軍進攻後不忙逃離,還做出把書屋開在懸崖峭壁上這一怪招。
這似乎真的不為牟利,隻為有心者開門。
隨著呂淩帆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他反倒覺得那個奇怪老頭在某些描述上說得很準。
這大概也是因為年紀大、閱曆多的緣故。
今日,正是檢驗自己進入宗門後獲得成長的最佳時機。
雖然有極大風險,但避無可避。與其畏懼後退,倒不如放手一搏,傾盡全力。
“敵方大概二百騎兵,按道理來說該有一兩位類似於百夫長級別的軍官帶領。我觀騎兵叢中有一人身著紫色鎧甲,手持一柄太師鞭,看起來與其餘騎兵差距甚大,大概是其中頭目。”蘇妤頓了頓,又望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寒光長劍,似乎是在估算實力對比。
“我們五人定然不能一股腦衝鋒而去,那樣亂戰反倒大概率傷亡潰敗。接下來,我欲做一套戰略部署,不知大家是否願意遵從。”蘇妤的話語中帶著堅定和決心。
其餘四人默契對視一眼,如今隊伍已經這般契合,哪有半點反對的意思。
蘇妤得到認可後連連點頭,而後再度意味深長地望向那首領人物。
盡管腦袋裏暈暈乎乎,呂淩帆也不忘在此時稱讚一聲,說蘇妤有女將軍的風範。
話也不假,此刻的蘇妤果真有了幾分蘇開山將軍當年下馬平亂的氣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