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煽風點火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噢?此事在下早有耳聞,以為是他人誹謗造謠,未敢輕信,今日聽到公子提及,莫非那春申君當真與楚王後妃有染?”
齊使率先開口,雖說齊王有叮囑過,不要與他國起爭執衝突。
吊唁完華陽太後,向秦王表達齊國友好盟交之意,便速速迴國。
但是,齊楚之間有著血海深仇,楚國曾經以援軍之名處死困守待援的齊湣王。
有著這麽一層冤仇舊恨,齊使自然不會錯過,挖苦楚國的大好機會。
話裏話外,都透露著對成蟜的附和。
成蟜抱著扶蘇,就像是個事外人,安安靜靜地躲在一旁看熱鬧。
魏國剛剛與楚國打過一架,縱使實力不濟,落得慘敗。
好在最後,在秦國的幫助下,成功擊退楚軍。
故而,魏使也是有著一股子勇氣在身上的,完全不怕得罪強大的楚國。
第一個接過齊使的話茬,冷哼道:“怪不得春申君拚了命的攻打我魏國,原來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開疆拓土,為楚國的新王留下一個更加廣袤富足的楚國,當真是父愛如山重,就是不知道在楚國,是楚王這座山高,還是春申君這座山高?”
楚使正要開口掙迴幾分麵子,耳畔便響起新的聲音。
循聲望去,趙使正目光不善地盯著他,不對,應該說是所有人。
“楚國宮闈糜爛之事,天下皆知,現在才想起來堵住悠悠眾口,怕是晚了。”
“齊國不是要當個老好人,誰也不得罪嗎?
怎麽?
齊王打算讓齊軍重迴戰場,齊使這是在向我們所有人發出警告嗎?”
趙使的情緒逐漸亢奮激動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懟完楚國和齊國以後,又將矛頭指向魏國這個臨陣脫逃,背棄趙國的豬隊友。
魏國和楚國一樣,都出賣了趙國。
然而,楚國強大,趙國自然不會多說什麽,雙方從頭到尾都是平等的合作關係。
偏偏弱小魏國,是跟隨趙軍作戰,膽敢在戰場上,出賣趙軍,擅自逃離。
這分明是不把趙國放在眼裏,對趙國來說,是極大的羞辱。
趙使雙手用力按著麵前的矮桌,他在努力地克製著。
這才沒有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站起來怒罵魏使。
但,心頭的怒火,不會就此壓製消除。
“恨隻恨龐老將軍,恪守盟約,沒有率軍攻入魏國境內,這樣也能與楚國唿應,滅掉你這等背信棄義之國。”
魏使臉色憋得通紅,方才齊國懟楚國,他還能夠跟在後麵,湊湊熱鬧。
現如今,被趙使拿話堵著,他是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口。
魏國出賣趙國,的確是件不對的事情,心中也生出了對昔日盟友的愧疚之情。
但,這不是讓魏使開不了口的原因。
真正原因,大殘的趙國,和小傷的楚國,魏國隻能得罪一個。
若是同時得罪兩個,趙楚聯軍,下一步就是攻打魏國了。
而魏國又不是韓國那樣,沒有一點骨氣,直接投降秦國,做狗腿子。
現如今的卑躬屈膝,是忍辱負重,並非苟且偷生。
魏國上下,都還做著重迴昔日榮光的美夢。
魏使隻得冷哼一聲,扭過身子去,一個人生著悶氣。
“韓使,你的鄰居們吵起來了,你要不要上前勸架?”
韓國使者就像是豎著葬的屍體,一動不動,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仍舊沒有躲掉成蟜的注意力。
當他希望成蟜給他開口辯解的機會時,一句話都不讓說。
當他希望做個透明人的時候,成蟜又點名讓他說。
韓使知道,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可不由得他。
頭頂的帽子,朝著旁邊傾斜,搖搖欲墜地抓住他頭頂厚實的盤發。
好似有人用力撕扯著他的頭皮,將他從角落裏拉出來,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裏是秦國,所有人都應該聽從公子的吩咐,公子說什麽就是什麽,在下不過是臣下之臣,絕不敢置喙插手。”
韓使的態度,在成蟜的意料之中,看著眼前卑躬屈膝,不敢抬頭直視的韓使,他並沒有進一步的為難。
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真正的小透明。
坐在一旁角落裏,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人去關注的弱小燕國。
“燕使,遠道而來,對於趙使的高談闊論,可有什麽要說的嗎?”
“咿呀~”
懷中的小扶蘇喊了一聲,成蟜忙輕輕地拍著他的後背,一邊扭動著腰身,緩解小扶蘇的緊張,不讓他在這個時候哭出來。
果然,成蟜一晃動起來,那張垮掉的小臉,瞬間變得精神起來,再次掛上了嬰兒純真無邪的笑容。
成蟜瞄了眼氣頭上的楚使,挑撥道:“長公子算是半個楚人,沒想到竟然與燕使如此親近,看來還是燕使心中對秦國懷有善意,而不似楚使那般,人麵獸心,總想著從秦國身上獲得好處!”
“要知道,小孩子內心最為純淨,做出的選擇,就是最正確的。”
燕使不敢迴應成蟜的吹捧,招不招小孩子喜歡他不知道。
得罪楚國,他也不怕。
因為燕楚兩國之間隔著魏趙齊,楚國還沒有能力穿過這些國家,攻打燕國。
身為弱小之國,唯獨害怕成蟜的吹捧,很難不讓懷疑,其另有目的。
尤其是在想起成蟜的某些傳聞後,燕使就更加擔憂起來,說話都不敢大聲:“公子有什麽需要,隻管吩咐即可,燕國若能做到,定無不從之理。”
“燕使既然這麽說了,那本公子可就提了?”成蟜故意試探道。
“公子,但請直說。”燕使道。
成蟜的目光從滿腔怒意的楚使身上挪開,移到義憤填膺的趙使身上,數次欲言又止,經過一番斟酌後,道:“我要燕國每三個月攻打趙國一次,無論勝負,燕國在戰爭的損耗,秦國願意買單。”
“此外,燕國若是勝了趙國,秦國還會多贈送燕國一份戰利品,絕不會讓燕國在與趙國交戰過程中吃虧。”
抬頭對上成蟜期待的小眼神,燕使有些不淡定了。
仿佛能夠感受到空氣中的無形壓迫,趙使警告的眼神,落在他的身上,如芒在背。
話說,秦國與燕國也不接壤,他本不該害怕。
可秦楚又有所不同。
秦國要想對燕國出手,除了趙國不可能借道給秦。
秦軍進出韓國,如入無人之境,打穿魏國也是輕輕鬆鬆,齊國更是不久前,剛剛借過道。
一個是家門口的惡毒鄰居,一個是隨時會上門的強悍村霸。
燕使兩個都不敢得罪,年年攻趙,那是為了收迴失地,可不是為了得罪趙國。
若是按照成蟜說的做,燕趙將成為不死不休的仇敵。
燕使不敢答應,又不敢不答應,隻能哭訴道:“燕國不久前,剛剛經曆一場戰事,損失慘重,民間動蕩不安,軍中士氣頹靡,恐難以完成公子的囑托。”
齊使率先開口,雖說齊王有叮囑過,不要與他國起爭執衝突。
吊唁完華陽太後,向秦王表達齊國友好盟交之意,便速速迴國。
但是,齊楚之間有著血海深仇,楚國曾經以援軍之名處死困守待援的齊湣王。
有著這麽一層冤仇舊恨,齊使自然不會錯過,挖苦楚國的大好機會。
話裏話外,都透露著對成蟜的附和。
成蟜抱著扶蘇,就像是個事外人,安安靜靜地躲在一旁看熱鬧。
魏國剛剛與楚國打過一架,縱使實力不濟,落得慘敗。
好在最後,在秦國的幫助下,成功擊退楚軍。
故而,魏使也是有著一股子勇氣在身上的,完全不怕得罪強大的楚國。
第一個接過齊使的話茬,冷哼道:“怪不得春申君拚了命的攻打我魏國,原來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開疆拓土,為楚國的新王留下一個更加廣袤富足的楚國,當真是父愛如山重,就是不知道在楚國,是楚王這座山高,還是春申君這座山高?”
楚使正要開口掙迴幾分麵子,耳畔便響起新的聲音。
循聲望去,趙使正目光不善地盯著他,不對,應該說是所有人。
“楚國宮闈糜爛之事,天下皆知,現在才想起來堵住悠悠眾口,怕是晚了。”
“齊國不是要當個老好人,誰也不得罪嗎?
怎麽?
齊王打算讓齊軍重迴戰場,齊使這是在向我們所有人發出警告嗎?”
趙使的情緒逐漸亢奮激動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懟完楚國和齊國以後,又將矛頭指向魏國這個臨陣脫逃,背棄趙國的豬隊友。
魏國和楚國一樣,都出賣了趙國。
然而,楚國強大,趙國自然不會多說什麽,雙方從頭到尾都是平等的合作關係。
偏偏弱小魏國,是跟隨趙軍作戰,膽敢在戰場上,出賣趙軍,擅自逃離。
這分明是不把趙國放在眼裏,對趙國來說,是極大的羞辱。
趙使雙手用力按著麵前的矮桌,他在努力地克製著。
這才沒有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站起來怒罵魏使。
但,心頭的怒火,不會就此壓製消除。
“恨隻恨龐老將軍,恪守盟約,沒有率軍攻入魏國境內,這樣也能與楚國唿應,滅掉你這等背信棄義之國。”
魏使臉色憋得通紅,方才齊國懟楚國,他還能夠跟在後麵,湊湊熱鬧。
現如今,被趙使拿話堵著,他是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口。
魏國出賣趙國,的確是件不對的事情,心中也生出了對昔日盟友的愧疚之情。
但,這不是讓魏使開不了口的原因。
真正原因,大殘的趙國,和小傷的楚國,魏國隻能得罪一個。
若是同時得罪兩個,趙楚聯軍,下一步就是攻打魏國了。
而魏國又不是韓國那樣,沒有一點骨氣,直接投降秦國,做狗腿子。
現如今的卑躬屈膝,是忍辱負重,並非苟且偷生。
魏國上下,都還做著重迴昔日榮光的美夢。
魏使隻得冷哼一聲,扭過身子去,一個人生著悶氣。
“韓使,你的鄰居們吵起來了,你要不要上前勸架?”
韓國使者就像是豎著葬的屍體,一動不動,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仍舊沒有躲掉成蟜的注意力。
當他希望成蟜給他開口辯解的機會時,一句話都不讓說。
當他希望做個透明人的時候,成蟜又點名讓他說。
韓使知道,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可不由得他。
頭頂的帽子,朝著旁邊傾斜,搖搖欲墜地抓住他頭頂厚實的盤發。
好似有人用力撕扯著他的頭皮,將他從角落裏拉出來,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裏是秦國,所有人都應該聽從公子的吩咐,公子說什麽就是什麽,在下不過是臣下之臣,絕不敢置喙插手。”
韓使的態度,在成蟜的意料之中,看著眼前卑躬屈膝,不敢抬頭直視的韓使,他並沒有進一步的為難。
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真正的小透明。
坐在一旁角落裏,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人去關注的弱小燕國。
“燕使,遠道而來,對於趙使的高談闊論,可有什麽要說的嗎?”
“咿呀~”
懷中的小扶蘇喊了一聲,成蟜忙輕輕地拍著他的後背,一邊扭動著腰身,緩解小扶蘇的緊張,不讓他在這個時候哭出來。
果然,成蟜一晃動起來,那張垮掉的小臉,瞬間變得精神起來,再次掛上了嬰兒純真無邪的笑容。
成蟜瞄了眼氣頭上的楚使,挑撥道:“長公子算是半個楚人,沒想到竟然與燕使如此親近,看來還是燕使心中對秦國懷有善意,而不似楚使那般,人麵獸心,總想著從秦國身上獲得好處!”
“要知道,小孩子內心最為純淨,做出的選擇,就是最正確的。”
燕使不敢迴應成蟜的吹捧,招不招小孩子喜歡他不知道。
得罪楚國,他也不怕。
因為燕楚兩國之間隔著魏趙齊,楚國還沒有能力穿過這些國家,攻打燕國。
身為弱小之國,唯獨害怕成蟜的吹捧,很難不讓懷疑,其另有目的。
尤其是在想起成蟜的某些傳聞後,燕使就更加擔憂起來,說話都不敢大聲:“公子有什麽需要,隻管吩咐即可,燕國若能做到,定無不從之理。”
“燕使既然這麽說了,那本公子可就提了?”成蟜故意試探道。
“公子,但請直說。”燕使道。
成蟜的目光從滿腔怒意的楚使身上挪開,移到義憤填膺的趙使身上,數次欲言又止,經過一番斟酌後,道:“我要燕國每三個月攻打趙國一次,無論勝負,燕國在戰爭的損耗,秦國願意買單。”
“此外,燕國若是勝了趙國,秦國還會多贈送燕國一份戰利品,絕不會讓燕國在與趙國交戰過程中吃虧。”
抬頭對上成蟜期待的小眼神,燕使有些不淡定了。
仿佛能夠感受到空氣中的無形壓迫,趙使警告的眼神,落在他的身上,如芒在背。
話說,秦國與燕國也不接壤,他本不該害怕。
可秦楚又有所不同。
秦國要想對燕國出手,除了趙國不可能借道給秦。
秦軍進出韓國,如入無人之境,打穿魏國也是輕輕鬆鬆,齊國更是不久前,剛剛借過道。
一個是家門口的惡毒鄰居,一個是隨時會上門的強悍村霸。
燕使兩個都不敢得罪,年年攻趙,那是為了收迴失地,可不是為了得罪趙國。
若是按照成蟜說的做,燕趙將成為不死不休的仇敵。
燕使不敢答應,又不敢不答應,隻能哭訴道:“燕國不久前,剛剛經曆一場戰事,損失慘重,民間動蕩不安,軍中士氣頹靡,恐難以完成公子的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