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初次交鋒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不及了。”
王翦手中抓住蒙恬送來的最新軍情,當看到李牧攻打河陽的時候,不由得指尖一抖,幾乎是下意識地說出心中的擔憂。
他用力捏著軍報,閉眼推演起李牧的真實意圖,很快便再次睜眼,一雙如同獵鷹一般銳利的雙眼,掃過在座的所有將領,問道:“楚軍現在何處?”
“王賁將軍進入魏地之後,楚軍退至雍丘,有撤迴楚國的跡象。”
王翦的目光在答話的將領身上,稍作停留,令道:“想退又不舍得退,我們便幫他一把,傳令王賁,要求魏王出兵十萬,與其合兵共進雍丘,與楚軍僵持十日,調李信停下攻殷,率領輕騎借道齊地,七日之內趕到雍丘,奇襲楚軍,務必一戰而勝,趁機奪取楚國從魏國身上撕下來的肥肉,不可越界楚境。”
“齊國二十年不經戰事,難知其兵力深淺...”
有將領提出擔憂,話還沒完,便被王翦抬手打斷:“齊相後勝收受我秦國財帛不計其數,隻要李信快速通過齊地,不犯一城一池,他自然知道該如何維護齊秦和平。”
“諾!”
心中擔憂得到解釋,將領主動起身,出帳傳遞命令。
王翦看著剩下的將領,繼續下令:“傳令蒙恬固守邢丘,探查野王軍情,隨時來報,援軍趕到之前,不得擅自出城;令楊端和放棄攻殷,晝伏夜行,掉頭跟在王齕身後,隨時準備接應。”
“傳令李斯,放棄河陽,摧毀城池,燒毀糧草,大軍護送趙民退迴宜陽,不得延誤,違令者斬!”
王翦想了想,還是決定給李斯下達命令。
且不說對方還沒有正式坐上廷尉,就算是馮去疾,上了戰場,也要聽他的軍令。
隻要戰事開啟,戰場上的所有秦人都必須聽主將的命令。
毀掉河陽,毀掉糧草,遷走趙人,在邢丘集中優勢兵力,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
既能保住李斯手中的那支兵馬,還能削弱趙國國力,步步蠶食。
待李牧得到廢棄的河陽,倘若他膽敢率領趙軍越過大河,攻打秦國腹地,王翦就敢率領秦軍長驅直入,直取趙都邯鄲。
大王在函穀關,鹹陽遠在關中,趙軍想要攻入秦國腹地,挫敗秦國國力,對秦國造成嚴重的威脅,要麽猛攻函穀關,要麽攻城拔寨,耗費時間兵力。
而邢丘到邯鄲,隻要拿下野王和雍地,便能長驅直入,攻至邯鄲城下,屆時不怕李牧不撤兵。
王翦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淩厲鋒銳的目光,盯著營帳外麵,仿佛能夠穿過地理條件的限製,直接看到屹立在燕趙大地上的邯鄲城。
隻要眼角流散出來的餘光,便壓製的所有將領齊齊低下頭顱。
他喝道:“將被困趙軍繳械,遷至新鄭,暫由韓國負責糧草供應,若有抗拒不聽者,殺!其餘人等隨本將渡河,與趙決戰。”
事已至此,成蟜想要從趙國敲竹杠的想法,已然落空。
李牧不願被威脅,化被動為主動,試圖以大量的錢糧物資為誘餌,牽製住秦軍。
同樣的,王翦也不願意被威脅,但凡是名將,必然有自己的傲氣。
秦國想要得到趙國征集的那批物資,他會率領秦軍親自去取,相應的,想要讓那些被困趙軍再迴到趙國,李牧也必須親自來救。
錢糧搶不到,王翦可以一把火燒得一幹二淨,誰也不想得到,反正是趙國的國力,他絲毫不覺得心疼。
而李牧想要救迴趙軍,就別想這破罐子破摔的念頭
......
“將軍,前方便是河陽,據斥候探查,駐守其中的秦軍最多萬餘人,何不一鼓作氣,將其拿下?”
任由副將在耳邊勸說,李牧目光平靜地注視著近在眼前的河陽城,算不上高大的城牆,隻需要趙軍的一輪猛攻就可以將之踏平。
出人意料,李牧下達了讓人無法理解的命令:“三千遊騎封鎖河陽與邢丘之間的通道,殺五放一,讓秦軍斥候有機會前往邢丘求援;一萬步軍於城外廣結營寨,早中晚各攻城一次,其餘士卒隨我散入山林,隱去蹤跡。”
副將盯著李牧的背影看了一會兒,旋即眼前大亮,恍有茅塞頓開之感,興奮道:“將軍要圍點打援?屬下這就傳令!”
李牧背對副將,默許了副將的猜測,輕輕揮手示意其退下。
他挺坐在馬背之上,雙手緊握著韁繩,胯下的戰馬發出一聲高亢的嘶鳴,似是在宣泄主人傳遞來的戰意。
目光越過河陽城,寬廣的大河河麵模模糊糊地出現在視線當中。
李牧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收迴哪一座城池,而是為了救迴那些落入秦軍手中的趙國將士們。
攻打河陽,是為了破秦軍合圍之計,也是為了引出邢丘守軍。
隻要秦軍出城,他憑借著優勢兵力,擁有絕對的把握在野戰中殲滅秦軍,折損邢丘的守軍力量。
繼而快速攻打邢丘,救出從成皋轉移過來的趙國將士們。
用一個殷地,換取數萬趙國將士,以及邢丘城,這對於趙國來說,算是個還不錯的戰果。
至於,攻過大河,向秦軍複仇,李牧對自己有信心,但是對趙國的貴族們沒有信心,除非他們願意拿出一半以上的家私送入國庫,支援大軍作戰。
否則,單純依靠那些活不下去的貧苦百姓,趙軍永遠也打不出趙地,更別說攻入秦國複仇。
李牧屹立著,不知過了多久,身後的士卒,已經按照命令各行其是。
副將完成任務返迴,發現他還在原地。
拉緊韁繩,止住狂奔的戰馬,緩緩走到李牧身後,輕聲匯報道:“將軍,士兵們已經按照命令各自就位,隻待建起營寨,便能展開對河陽的第一輪進攻。”
“那些人到了何處?”
聽著李牧的問題,副將第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愣神片刻後,拱手道:“商隊隨錢糧輜重已抵達野王,請將軍示下!”
“查其戶牘,有其人者放歸邯鄲,無其人者,無需審問,就地斬殺!”
副將抬頭看了一眼,不明白李牧為何會有這般變化,查有其人的戶牘可能是偽造,這樣一刀切怕是要錯放秦國奸細。
不解歸不解,副將並沒有提出質疑。
他低頭應道:“末將遵命!”
王翦手中抓住蒙恬送來的最新軍情,當看到李牧攻打河陽的時候,不由得指尖一抖,幾乎是下意識地說出心中的擔憂。
他用力捏著軍報,閉眼推演起李牧的真實意圖,很快便再次睜眼,一雙如同獵鷹一般銳利的雙眼,掃過在座的所有將領,問道:“楚軍現在何處?”
“王賁將軍進入魏地之後,楚軍退至雍丘,有撤迴楚國的跡象。”
王翦的目光在答話的將領身上,稍作停留,令道:“想退又不舍得退,我們便幫他一把,傳令王賁,要求魏王出兵十萬,與其合兵共進雍丘,與楚軍僵持十日,調李信停下攻殷,率領輕騎借道齊地,七日之內趕到雍丘,奇襲楚軍,務必一戰而勝,趁機奪取楚國從魏國身上撕下來的肥肉,不可越界楚境。”
“齊國二十年不經戰事,難知其兵力深淺...”
有將領提出擔憂,話還沒完,便被王翦抬手打斷:“齊相後勝收受我秦國財帛不計其數,隻要李信快速通過齊地,不犯一城一池,他自然知道該如何維護齊秦和平。”
“諾!”
心中擔憂得到解釋,將領主動起身,出帳傳遞命令。
王翦看著剩下的將領,繼續下令:“傳令蒙恬固守邢丘,探查野王軍情,隨時來報,援軍趕到之前,不得擅自出城;令楊端和放棄攻殷,晝伏夜行,掉頭跟在王齕身後,隨時準備接應。”
“傳令李斯,放棄河陽,摧毀城池,燒毀糧草,大軍護送趙民退迴宜陽,不得延誤,違令者斬!”
王翦想了想,還是決定給李斯下達命令。
且不說對方還沒有正式坐上廷尉,就算是馮去疾,上了戰場,也要聽他的軍令。
隻要戰事開啟,戰場上的所有秦人都必須聽主將的命令。
毀掉河陽,毀掉糧草,遷走趙人,在邢丘集中優勢兵力,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
既能保住李斯手中的那支兵馬,還能削弱趙國國力,步步蠶食。
待李牧得到廢棄的河陽,倘若他膽敢率領趙軍越過大河,攻打秦國腹地,王翦就敢率領秦軍長驅直入,直取趙都邯鄲。
大王在函穀關,鹹陽遠在關中,趙軍想要攻入秦國腹地,挫敗秦國國力,對秦國造成嚴重的威脅,要麽猛攻函穀關,要麽攻城拔寨,耗費時間兵力。
而邢丘到邯鄲,隻要拿下野王和雍地,便能長驅直入,攻至邯鄲城下,屆時不怕李牧不撤兵。
王翦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淩厲鋒銳的目光,盯著營帳外麵,仿佛能夠穿過地理條件的限製,直接看到屹立在燕趙大地上的邯鄲城。
隻要眼角流散出來的餘光,便壓製的所有將領齊齊低下頭顱。
他喝道:“將被困趙軍繳械,遷至新鄭,暫由韓國負責糧草供應,若有抗拒不聽者,殺!其餘人等隨本將渡河,與趙決戰。”
事已至此,成蟜想要從趙國敲竹杠的想法,已然落空。
李牧不願被威脅,化被動為主動,試圖以大量的錢糧物資為誘餌,牽製住秦軍。
同樣的,王翦也不願意被威脅,但凡是名將,必然有自己的傲氣。
秦國想要得到趙國征集的那批物資,他會率領秦軍親自去取,相應的,想要讓那些被困趙軍再迴到趙國,李牧也必須親自來救。
錢糧搶不到,王翦可以一把火燒得一幹二淨,誰也不想得到,反正是趙國的國力,他絲毫不覺得心疼。
而李牧想要救迴趙軍,就別想這破罐子破摔的念頭
......
“將軍,前方便是河陽,據斥候探查,駐守其中的秦軍最多萬餘人,何不一鼓作氣,將其拿下?”
任由副將在耳邊勸說,李牧目光平靜地注視著近在眼前的河陽城,算不上高大的城牆,隻需要趙軍的一輪猛攻就可以將之踏平。
出人意料,李牧下達了讓人無法理解的命令:“三千遊騎封鎖河陽與邢丘之間的通道,殺五放一,讓秦軍斥候有機會前往邢丘求援;一萬步軍於城外廣結營寨,早中晚各攻城一次,其餘士卒隨我散入山林,隱去蹤跡。”
副將盯著李牧的背影看了一會兒,旋即眼前大亮,恍有茅塞頓開之感,興奮道:“將軍要圍點打援?屬下這就傳令!”
李牧背對副將,默許了副將的猜測,輕輕揮手示意其退下。
他挺坐在馬背之上,雙手緊握著韁繩,胯下的戰馬發出一聲高亢的嘶鳴,似是在宣泄主人傳遞來的戰意。
目光越過河陽城,寬廣的大河河麵模模糊糊地出現在視線當中。
李牧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收迴哪一座城池,而是為了救迴那些落入秦軍手中的趙國將士們。
攻打河陽,是為了破秦軍合圍之計,也是為了引出邢丘守軍。
隻要秦軍出城,他憑借著優勢兵力,擁有絕對的把握在野戰中殲滅秦軍,折損邢丘的守軍力量。
繼而快速攻打邢丘,救出從成皋轉移過來的趙國將士們。
用一個殷地,換取數萬趙國將士,以及邢丘城,這對於趙國來說,算是個還不錯的戰果。
至於,攻過大河,向秦軍複仇,李牧對自己有信心,但是對趙國的貴族們沒有信心,除非他們願意拿出一半以上的家私送入國庫,支援大軍作戰。
否則,單純依靠那些活不下去的貧苦百姓,趙軍永遠也打不出趙地,更別說攻入秦國複仇。
李牧屹立著,不知過了多久,身後的士卒,已經按照命令各行其是。
副將完成任務返迴,發現他還在原地。
拉緊韁繩,止住狂奔的戰馬,緩緩走到李牧身後,輕聲匯報道:“將軍,士兵們已經按照命令各自就位,隻待建起營寨,便能展開對河陽的第一輪進攻。”
“那些人到了何處?”
聽著李牧的問題,副將第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愣神片刻後,拱手道:“商隊隨錢糧輜重已抵達野王,請將軍示下!”
“查其戶牘,有其人者放歸邯鄲,無其人者,無需審問,就地斬殺!”
副將抬頭看了一眼,不明白李牧為何會有這般變化,查有其人的戶牘可能是偽造,這樣一刀切怕是要錯放秦國奸細。
不解歸不解,副將並沒有提出質疑。
他低頭應道:“末將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