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給呂不韋下的套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信走在前麵,揮劍斬斷擋在身前的灌木叢,開辟出來一條狹窄,能夠容人側著身子經過的小路。
公子又在說胡話了。
大王什麽成秦始皇了?他怎麽不知道!
李信搖搖頭,不置可否。
他踩倒路邊淩亂駁雜,枝丫亂伸的雜草,喊道:“公子,我剛發現了猛獸的糞便,我們要在天黑之前離開這片山林,找到安全的地方紮營。”
“不走山林最安全。”成蟜嘴上抱怨著,卻還是跟上李信的足跡,兩人始終都在彼此的視線範圍內。
他拄著鐵劍,當成拐杖使用。
劍頭早就因為承受太多而不知道崩斷在了哪裏。
反正他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嬌弱公子,拿著武器也就隻會亂砍。
“山林之外,恐有行刺的殺手。”
李信停下來,站在一處還算開闊的地帶,等著後麵的成蟜,“路是難走了些,好在安全。”
成蟜順著李信走過的路,依舊走得小心緩慢。
臉上和手上,馬上就要愈合的傷口。
被雜亂的紙條,再次劃出一條條的口子,通過毛細血管,滲出細長的血痕。
“前麵還不知道有幾座山,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我們繼續這麽下去,早晚要成為這片山林的肥料。”
“即便你能夠出去打獵,損耗的體力,和補充的體力也就剛好平衡。一旦遇上猛獸,成為它們口中的食物,都不會有人知道。”
“我們迴到官道上去,運氣好,說不定還能遇到順路的馬車。”
成蟜來到開闊地帶,找到一棵四周還算幹淨的大樹,靠著樹幹坐了下去。
一連幾日的翻山越嶺,不用脫鞋子,他都知道,腳上的水泡磨了破,破了磨,反反複複的有好幾次了。
他伸直雙腿,搭在身前的一塊石頭上,抬高雙腿,緩解著疲憊。
同時,讓腳底板也休息休息。
李信看了眼樹根旁的空位,忍下了想要休息的衝動。
他以成蟜所在的位置為中心,前去查看四周,且視線一直都沒有讓成蟜出過自己的視線。
“公子,即便是不翻山,走農戶和獵戶開辟出來的小路,也比官道要安全的多。”
聽出李信聲音中的擔憂,成蟜無能為力地笑了笑。
若不是他拖累著李信,相信以李信的實力,早就跑到了鹹陽附近。
更有甚者,已經到了鹹陽宮,見到那個男人了。
而成蟜曾讓李信先走一步,到鹹陽報信,李信是說什麽都不同意。
就算成蟜發誓,絕對會好好保護自己,絕不到處亂跑,也支不走李信。
“這裏就咱們兩個人,我也不瞞你了。”
“按照我和王兄的約定,我前線起兵造反是假的。”
李信巡視迴來,站到成蟜旁邊,重重點頭,道:“我知道。
公子若是真反了,我一定會用兩個人的鮮血飼劍。”
兩個人,一個你,一個我。
先殺我,再自刎,是吧?!!
成蟜扭頭看了一眼,看著李信那嚴肅的模樣,開玩笑道:“你說句好聽的假話,這裏就我們兩個,你還怕我告訴王兄啊?”
李信垂著眼皮,沒有接話。
但是,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他分明就是在懷疑成蟜的人品。
因為忠義,絕不行反叛之事是真的,懷疑成蟜會隨時出賣隊友,也是真的。
對於李信的不信任,這種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可能讓成蟜的內心生出任何波瀾,他繼續說道:“我在邊境造反之後,消息傳迴鹹陽,王兄會抽調王宮和鹹陽的士卒出征平叛。
同時,我與嫪毐也有約定,當我造反的消息傳迴鹹陽五日後,便讓他在鹹陽發起政變。
此時,鹹陽空虛,他依靠府上的奴仆和門客,以及收買的各位貴族與大臣,聯手發動政變,逼迫鹹陽宮,要求王兄退位,迎我為王。”
“算算日子,嫪毐已經發動政變,若是王上以強硬手段鎮壓,這個時候,應該也平定了嫪毐之亂。
所以,公子是認為剛經曆了嫪毐之亂,鹹陽一定亂套了,樊於期背後之人,無暇顧及我們?
這樣的話,我們走官道就會安全得多了?”李信抱著劍,倚在樹幹,目光始終觀察著四周的環境。
嫪毐為什麽要造反?
李信沒問,成蟜也沒說。
前者很顯然不是擅長自保的人,那應該就是忽略掉了。
或者,在他眼中,嫪毐這個‘寵宦’封侯,本就不該有好結局。
成蟜不說,是涉及趙姬的隱私,李信可以聽流言說,但不能聽他說。
“我隻是覺得,嫪毐之亂若是被平定了,呂不韋一定會想盡辦法不讓我活著迴到鹹陽。”
成蟜苦笑一下,招了招手。
李信俯身側耳,成蟜在他的耳邊,輕聲說道:“嫪毐是呂不韋舉薦的,雖然會被牽連,但不一定會死,為了讓呂不韋沒有活路,我幫嫪毐發動政變想了個口號...”
李信倚著樹幹的身體,險些栽倒在地上,他兩眼驚恐地看著成蟜,“公子,你也太...太...”
他太了半天,終究是沒有說出來,而是十分擔憂地看著成蟜,目光幽幽,嘖嘖道:“這件事要是讓王上知道,信恐怕要給公子收屍了。”
“我迴不到鹹陽,那麽先王的子嗣隻有王兄一個,這個謠言可有可無。
呂不韋隻要能夠把他做的一切處理幹淨,不讓王兄發現,就還有活路。
而派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殺掉我們,他在屯留做過的事情,就沒有證人了。”
“若是我迴到了鹹陽,這個謠言在一天,就算王兄不殺呂不韋,他也會因為逐漸失勢,壓不住謠言,而畏罪自殺!”
說這話的時候,成蟜第一次感受到,什麽是切膚之恨。
他不知道呂不韋吩咐了樊於期的事情都要什麽。
但是,僅憑屯留民變,就可以看出來,這是要呂不韋為了弄死他,還真是費盡心機。
怪不得之前成蟜接二連三地坑了呂不韋,他都不了了之。
更有甚者,成蟜帶人搶了他的府邸,呂不韋竟然什麽動作都沒有。
原來在那個時候,呂不韋的眼裏,成蟜就是個將死之人了。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要去官道?”
“山林危險,可以走小路,夜宿在村落附近,這樣會慢一些,但一定能夠迴到鹹陽,到時候還怕呂不韋不死嗎?”李信不解道。
“為了不死在荒郊野嶺。”成蟜悲戚地迴頭,看向四周茂密的叢林。
公子又在說胡話了。
大王什麽成秦始皇了?他怎麽不知道!
李信搖搖頭,不置可否。
他踩倒路邊淩亂駁雜,枝丫亂伸的雜草,喊道:“公子,我剛發現了猛獸的糞便,我們要在天黑之前離開這片山林,找到安全的地方紮營。”
“不走山林最安全。”成蟜嘴上抱怨著,卻還是跟上李信的足跡,兩人始終都在彼此的視線範圍內。
他拄著鐵劍,當成拐杖使用。
劍頭早就因為承受太多而不知道崩斷在了哪裏。
反正他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嬌弱公子,拿著武器也就隻會亂砍。
“山林之外,恐有行刺的殺手。”
李信停下來,站在一處還算開闊的地帶,等著後麵的成蟜,“路是難走了些,好在安全。”
成蟜順著李信走過的路,依舊走得小心緩慢。
臉上和手上,馬上就要愈合的傷口。
被雜亂的紙條,再次劃出一條條的口子,通過毛細血管,滲出細長的血痕。
“前麵還不知道有幾座山,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我們繼續這麽下去,早晚要成為這片山林的肥料。”
“即便你能夠出去打獵,損耗的體力,和補充的體力也就剛好平衡。一旦遇上猛獸,成為它們口中的食物,都不會有人知道。”
“我們迴到官道上去,運氣好,說不定還能遇到順路的馬車。”
成蟜來到開闊地帶,找到一棵四周還算幹淨的大樹,靠著樹幹坐了下去。
一連幾日的翻山越嶺,不用脫鞋子,他都知道,腳上的水泡磨了破,破了磨,反反複複的有好幾次了。
他伸直雙腿,搭在身前的一塊石頭上,抬高雙腿,緩解著疲憊。
同時,讓腳底板也休息休息。
李信看了眼樹根旁的空位,忍下了想要休息的衝動。
他以成蟜所在的位置為中心,前去查看四周,且視線一直都沒有讓成蟜出過自己的視線。
“公子,即便是不翻山,走農戶和獵戶開辟出來的小路,也比官道要安全的多。”
聽出李信聲音中的擔憂,成蟜無能為力地笑了笑。
若不是他拖累著李信,相信以李信的實力,早就跑到了鹹陽附近。
更有甚者,已經到了鹹陽宮,見到那個男人了。
而成蟜曾讓李信先走一步,到鹹陽報信,李信是說什麽都不同意。
就算成蟜發誓,絕對會好好保護自己,絕不到處亂跑,也支不走李信。
“這裏就咱們兩個人,我也不瞞你了。”
“按照我和王兄的約定,我前線起兵造反是假的。”
李信巡視迴來,站到成蟜旁邊,重重點頭,道:“我知道。
公子若是真反了,我一定會用兩個人的鮮血飼劍。”
兩個人,一個你,一個我。
先殺我,再自刎,是吧?!!
成蟜扭頭看了一眼,看著李信那嚴肅的模樣,開玩笑道:“你說句好聽的假話,這裏就我們兩個,你還怕我告訴王兄啊?”
李信垂著眼皮,沒有接話。
但是,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他分明就是在懷疑成蟜的人品。
因為忠義,絕不行反叛之事是真的,懷疑成蟜會隨時出賣隊友,也是真的。
對於李信的不信任,這種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可能讓成蟜的內心生出任何波瀾,他繼續說道:“我在邊境造反之後,消息傳迴鹹陽,王兄會抽調王宮和鹹陽的士卒出征平叛。
同時,我與嫪毐也有約定,當我造反的消息傳迴鹹陽五日後,便讓他在鹹陽發起政變。
此時,鹹陽空虛,他依靠府上的奴仆和門客,以及收買的各位貴族與大臣,聯手發動政變,逼迫鹹陽宮,要求王兄退位,迎我為王。”
“算算日子,嫪毐已經發動政變,若是王上以強硬手段鎮壓,這個時候,應該也平定了嫪毐之亂。
所以,公子是認為剛經曆了嫪毐之亂,鹹陽一定亂套了,樊於期背後之人,無暇顧及我們?
這樣的話,我們走官道就會安全得多了?”李信抱著劍,倚在樹幹,目光始終觀察著四周的環境。
嫪毐為什麽要造反?
李信沒問,成蟜也沒說。
前者很顯然不是擅長自保的人,那應該就是忽略掉了。
或者,在他眼中,嫪毐這個‘寵宦’封侯,本就不該有好結局。
成蟜不說,是涉及趙姬的隱私,李信可以聽流言說,但不能聽他說。
“我隻是覺得,嫪毐之亂若是被平定了,呂不韋一定會想盡辦法不讓我活著迴到鹹陽。”
成蟜苦笑一下,招了招手。
李信俯身側耳,成蟜在他的耳邊,輕聲說道:“嫪毐是呂不韋舉薦的,雖然會被牽連,但不一定會死,為了讓呂不韋沒有活路,我幫嫪毐發動政變想了個口號...”
李信倚著樹幹的身體,險些栽倒在地上,他兩眼驚恐地看著成蟜,“公子,你也太...太...”
他太了半天,終究是沒有說出來,而是十分擔憂地看著成蟜,目光幽幽,嘖嘖道:“這件事要是讓王上知道,信恐怕要給公子收屍了。”
“我迴不到鹹陽,那麽先王的子嗣隻有王兄一個,這個謠言可有可無。
呂不韋隻要能夠把他做的一切處理幹淨,不讓王兄發現,就還有活路。
而派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殺掉我們,他在屯留做過的事情,就沒有證人了。”
“若是我迴到了鹹陽,這個謠言在一天,就算王兄不殺呂不韋,他也會因為逐漸失勢,壓不住謠言,而畏罪自殺!”
說這話的時候,成蟜第一次感受到,什麽是切膚之恨。
他不知道呂不韋吩咐了樊於期的事情都要什麽。
但是,僅憑屯留民變,就可以看出來,這是要呂不韋為了弄死他,還真是費盡心機。
怪不得之前成蟜接二連三地坑了呂不韋,他都不了了之。
更有甚者,成蟜帶人搶了他的府邸,呂不韋竟然什麽動作都沒有。
原來在那個時候,呂不韋的眼裏,成蟜就是個將死之人了。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要去官道?”
“山林危險,可以走小路,夜宿在村落附近,這樣會慢一些,但一定能夠迴到鹹陽,到時候還怕呂不韋不死嗎?”李信不解道。
“為了不死在荒郊野嶺。”成蟜悲戚地迴頭,看向四周茂密的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