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因為扶立的功勞,坐上了丞相之位的郭開,完美詮釋了什麽狗腿子。


    他接著趙偃的話說下去,“大王明鑒,想必那秦王年幼,做不得主,國中大事,均有王太後和呂不韋操持,想必秦國就算是有人,也早都看不下去這麽昏弱的君主,跑到其他六國去了。”


    “丞相說得對。”


    趙偃化身頭號郭開粉,對他說的話極力讚成。


    他和嬴政早年有私怨,郭開身為見證者之一,自然知曉趙偃心中所想,處處都要壓過嬴政一頭。


    故而,字字句句皆合其心意。


    “秦人皆披堅執銳,跟著蒙驁將軍出征攻打趙國,確實挑不出出使之人,甘羅不過是年歲尚小,高不過秦劍,幼難負秦甲,這才被臨時派來出使趙國。”


    甘羅輕蔑地掃了一圈烏煙瘴氣的趙國朝堂,舉著符節,向前兩步,發出震耳欲聾的喊話。


    此時,站在這朝堂之上的每個人都知道,秦趙邊境交戰,趙軍落於下風,丟城失地。


    甘羅這是在當麵扇他們所有人的耳光,可偏偏沒有人能夠站出來反駁,事實勝於雄辯,狡辯空泛無力。


    “哼!”


    趙偃被甘羅的話深深刺痛,前一秒還在嘲笑嬴政掌握不了秦國大權,現在就被當麵揭了傷疤。


    他麵色鐵青,神情極其不自然,“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孩童,今日寡人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從寡人手中拿走我趙國土地的?”


    各國征戰,都是一邊用劍戟打,一邊用嘴皮子談。


    打下來的土地,雙方簽訂盟約,割讓出去,才算是名正言順。


    否則,就會一直打下去,除非一方滅國。


    趙偃暗下主意,這一次,他定要和秦國一直打下去,就算以後是不打了,也絕不和這個拂了自己臉麵的小屁孩簽訂盟約。


    然而,這個世界,最忌諱的就是立g,最擅長的就是啪啪打臉。


    麵對趙王的威壓,甘羅表現的風輕雲淡。


    他從懷裏拿出一張地圖,捧在手裏:“趙王不要誤會,是換,不是拿!”


    “兩國互換城池土地,趙國不吃虧。”


    “蒙驁將軍率領我秦軍將士,為我大秦新獲十五城,甘羅前來就是要用這十五座新城,和趙國交換城池。”


    “那本就是我趙國城池,什麽時候變成了你秦國的,我趙軍失地,隻因你秦軍偷襲,趁我大軍未至,稍微占了便宜。”趙偃生氣道。


    “秦軍駐紮一日,新城便屬於秦國一日,趙王若是能夠奪迴城池,想必也不會在此與外臣做口舌之爭,早就支起油鍋,請外臣嚐一嚐趙地特產的熱油。”


    甘羅說起話來,語氣輕緩柔和,卻是在其中陰陽不斷,“如果趙王覺得交換城池,有損威名的話,也可以換個說法,秦趙兩國盟好,雙方互贈十五城,以表誠意。”


    “秦使說話實在荒謬,既想要我趙國的城池,又想和我趙國盟好。


    秦使請迴吧,告訴趙政和呂不韋,秦軍是如何奪走的趙國土地,寡人就會如何奪迴來,讓他們看好函穀關,終有一日,寡人要親率趙軍,做客鹹陽。”


    甘羅所說就是事實,趙偃無法反駁,不耐煩道。


    他荒誕不經,但不影響身為一個王,對領土的渴望。


    他愛權,愛財,愛色,也愛土地。


    最重要的是,嬴政還沒親政,秦國就多了十五城,這不是把他趙偃襯托的像個廢物了嗎?


    大權在握,不僅無法廣大領土,還丟城失地,趙偃丟不起這個人,咽不下這口氣。


    說著,趙偃就準備起身,丟下趙國百官與甘羅,就此離去。


    “趙王奪不迴!”


    說起話來不溫不火,不徐不急的甘羅,忽然高喊一嗓子,把趙偃嚇了一跳。


    他的臉上浮現出絕對的自信,勝券在握,以一介孩童之身,壓製整個趙國朝堂,道:“趙人血勇善戰,秦軍早有領教,絲毫不懼。


    倘若趙國堅持打下去,秦軍南下攻破邯鄲,不過是時間問題。”


    甘羅的底氣,就來自於背後天下無雙的秦軍,以及絕對精確的情報。


    他繼續說道:“趙王可以不與秦換城,也可以調兵遣將繼續與秦國大戰,不死不休,但,最後死的一定是趙國。


    對秦兵力太多,弱小的燕國,就會趁秦趙交戰,燕趙邊境防備薄弱之際,長驅直入,攻破邯鄲,遷移趙國宗廟。


    兵力太少,不足以抵擋秦軍利劍,待到邯鄲城破,我王盛情相邀,趙王做客鹹陽,便不是一句空話。


    待到那時,趙王這城換與不換,又有何分別?”


    趙偃臉色鐵青,虛坐在王位上,起也不是,坐也不是。


    甘羅的話,句句屬實。


    隻是,燕國從背後偷襲的消息,在趙國屬於機密,甘羅是怎麽知道的?


    他的本意是,態度強硬,賭秦國境內各派林立,不敢發動全麵戰爭。


    隻要耗到秦國退兵,趙國騰出手來,收拾燕國,就是易如反掌。


    可惜,甘羅在離開鹹陽的時候,就知道姬丹將要迴到燕國,從背後偷襲趙國。


    姬丹做著和趙國複仇的美夢,實不知,他是呂不韋手中的一枚棋子。


    等到呂不韋等到想要的城池封地,轉手就會賣掉姬丹,秦燕聯軍攻打趙國,不過是句空話。


    盟約都可以隨意撕毀的時代,一句空話就更加靠不住了。


    要怪就怪,姬丹太天真。


    “秦趙皆當世強國,兩國交戰伯仲之間,雙方廝殺勝負難料,可若是燕國在背後搗亂,趙國確實難以取勝,秦使說得有些道理”


    大殿內氣氛緊張,隨時可能爆發衝突,秦國間者給趙國大臣贈送的金子,在這個時候發揮了關鍵作用。


    郭開先是以睿者的姿態,肯定了甘羅的說法,而後向其發起請教:“敢問秦使有何指教,但請直言!”


    “秦趙換城,秦軍即刻撤離,趙國便可以全力對付燕國,到時候攻入燕境,以強伐弱,趙國想要幾座城,想要多少地,隻要趙軍能夠打下去,就可以一直有所收獲。


    此外,趙王若有需要,秦軍也可以協同趙國,攻打燕國,助趙開疆拓土,廣大領地,事後寸土不要。”甘羅賣起隊友來,毫無心理壓力。


    騙姬丹的是呂不韋,就算是他要恨,也恨不到自己身上。


    “秦使好意趙國心領,隻是秦軍虎狼之師,天下人人皆知,若是讓秦軍入趙作戰,恐怕燕國未滅,我趙國先有憂患。”


    郭開站在趙國的立場上拒絕了甘羅拋出的橄欖枝,之後又以大趙忠臣的形象,勸說起趙偃和文武百官,“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秦軍奪走的城池,我們要想奪迴來,確實要比從燕國手中得到三十座城還要艱難。


    大王,我們不如答應換城,謝絕秦軍入境,由龐老將軍帶兵伐燕,收複失土,攻略新地,完成曆代先王開疆拓土之誌。”


    甘羅冷眼看著郭開的盡情表演,果然是大奸似忠!


    站在開疆拓土的立場上,曉以利害,誘導趙王一步步接受和秦,攻燕的策略。


    郭開,實乃秦國良相!


    輸給秦十五城,從燕國奪來三十城,趙國增城十五,這就叫開疆拓土。


    喪失國土,那是趙國罪人,開疆拓土,可就是能夠和武靈王同享宗廟的一代明主。


    “善!”


    權衡利弊後,趙偃當即有了決斷:“來人,取地圖來,與秦使盟約換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飛餅的沈佩君並收藏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