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滅楚【一更+二更】
[綜+劍三]武安天下 作者:霜色十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雲卿雖然是個壓榨下屬半點不手軟的上司,但看著呂不韋這樣子也挺不容易的。
講真,麵對著一個太後一個國君居然能睡著,呂不韋顯然也是真的困,畢竟這年代當著蘇雲卿和嬴政的麵睡著可不像是現代對著老師又或者領導睡著那麽簡單呀。
後者最多挨幾句批評,前者卻是可以治罪的。
然而蘇雲卿看看自己手上的東西再看看下麵睡得毫無知覺的呂不韋,最終還是決定體諒一下下屬。
怎麽說當初把李斯帶走的就是她呀,也不好太過分,對吧?
想了想,蘇雲卿說道:“要不就給丞相放兩天假好好休息一下吧,他這些日子也確實辛苦。”
至於說其他的……
“這兩天李斯你暫時接手一下好了。”
反正兩天的時間也不太可能出什麽大事。
李斯:“……”
麵對李斯那頓時黑掉的一張臉,蘇雲卿沒多說什麽,隻是揮揮手讓他離開了。
蘇雲卿和嬴政自己也要走,但她到底還算比較有良心,臨走之前還吩咐人好好照顧呂不韋,別睡的著涼了。
在這一點上李斯可比蘇雲卿積極,在蘇雲卿和嬴政離開之後李斯還特意又給細細的囑咐了一遍。
別問為啥李斯這麽關心呂不韋,畢竟呂不韋要是真的生病了,給他頂班的事情不還得砸李斯頭上麽。
所以說,呂不韋還是好好的吧。
李斯看著趴在桌上睡的死死的呂不韋終究還是歎了口氣,算了吧,頂兩天班那就頂兩天唄,他陪著蘇雲卿出去浪了幾個月期間都是呂不韋頂著的,這麽算起來他也不虧。
然而等李斯轉身離開之後,趴在桌上睡得香甜的呂不韋,緩緩的露出一絲笑容。
叫你坑我!該!
但不管怎麽說,呂不韋拿到了兩天的假期倒是真的好好休息了一下,兩天之後便精神飽滿的去上班了。
至於說李斯,反正他有個疼他的師弟,這事不用擔心。
給李斯幹活兒,韓非的效率可高了好嗎。
於是兩天之後,蘇雲卿看見的就是精神飽滿的李斯和呂不韋兩人,順帶著,這次來的還有一個李牧。
關於攻打楚國的事情,蘇雲卿並不放心交給別人,還是李牧更讓她放心一點。
畢竟楚國這些年國力雖然大不如前,但他到底還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且還有個名將項燕在,不管怎麽說都比燕國什麽的要更值得重視。
攻略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啊。
至於說攻打楚國的事情,這是蘇雲卿一早就定下的,因此這時候再提也不是很讓人意外,之前呂不韋之所以那麽忙就是因為要為攻打楚國做準備呀。
否則你真以為平日裏那些日常事務能讓呂不韋那麽勞心勞力的?
而這幾個月過來呂不韋也算是做了不少準備,他前兩天給蘇雲卿遞上去的報告裏就重點講了這個。
但今天呂不韋帶過來的東西更加詳細,再說了,還有個李牧在,這顯然也不僅僅是做點戰前準備了,蘇雲卿這次是真打算定下攻打楚國的基本方針了。
蘇雲卿和嬴政是在入冬之前出門的,真算起來,幾個月過去馬上都得到春耕了,而春耕過後蘇雲卿立刻就會發動戰爭。
所以說這種時候確實很有必要討論下細節了。
而說起這個,最重要的其實隻有一件事情。
“春耕之後最多能準備多少軍隊?”
雖然打楚國你派個二十萬三十萬的過去也不是不能打,但那簡直就跟鬧著玩似的。
如果蘇雲卿的目的僅僅是欺負一下楚國,那麽二三十萬就足夠了,可如果她是想要滅掉楚國,那麽軍隊的數量至少要往上翻一倍。
畢竟楚國那麽大的地方呢。
而關於蘇雲卿提出的軍隊的問題,自然是由呂不韋來解答:“如果傾盡全國之力,大概能拿出八十萬人來。”
“八十萬?”蘇雲卿皺著眉頭:“就不能更多了嗎?”
八十萬看起來不少,可實際上他們還要防備齊國,雖然大家都覺得齊國沒膽子和秦國瞎bb,但齊國也同樣是個土地廣闊的國家,再加上由於一直沒打什麽仗,齊國的軍隊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損耗,拿出一二十萬人來肯定是沒問題的,這麽一算想要防備齊國,派的人就肯定不能少了。
看著齊國要人手,攻打楚國要人手,而秦國也必須要留下一部分人作為機動部隊,大概類似一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
畢竟哪家打仗都沒有說把軍隊全派出去,手裏一點不留的,萬一出點啥意外狀況,你想救都沒力氣救呀。
所以說,這手上肯定還要額外留一支部隊作為預備。
這麽一算的話,看起來很多的八十萬人其實真用起來那還真是緊巴巴的。
呂不韋對這個問題也很為難:“八十萬確實是極限了,畢竟邊境要留人防備匈奴等外族,各地也得留下城防的部隊,總不能國內一點人都不留呀。”
真全給派出去了,國內的安全咋辦?
可沒見過哪家打仗是把國內所有駐紮的部隊都抽調一空的。
蘇雲卿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可以改一下,國內的城防部隊要留,但不必須要留太多,這一點你去計算下最低限度,多餘的人就全部都調出來,然後把鹹陽的人馬也算進去。”
呂不韋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蘇雲卿話裏的意思,他立刻反對道:“此事不可!”
便是李牧也搖頭道:“太後,此舉太過冒險,壓縮各地的城防我沒有意見,但鹹陽的兵馬卻萬萬不能調動,這關係到您與大王的安危。”
蘇雲卿接手後把原本的兵馬給改了改建製,目前步兵騎兵什麽的全部加起來,鹹陽衛戍部隊大概能湊出近十萬人來。
一旦出現意外,作為守城的一方,又占據著鹹陽這樣一座高大堅固的城池,十萬人幾乎可以把鹹陽守的固若金湯。
因此可以說鹹陽衛戍部隊是秦國保護著國家心髒的最後一道防線,考慮下鹹陽城裏住的都是些什麽人呀,秦國的王公貴族以及高官們基本都在鹹陽,再加上蘇雲卿和嬴政也都在鹹陽,如果鹹陽有失,那麽秦國就真的是完蛋了。
……這一點放哪個國家其實都一樣。
滅趙國的時候蘇雲卿攻下邯鄲於是戰爭結束,滅燕國的時候打下了薊城於是戰爭結束,滅韓國的時候是搞定了新鄭,滅魏國的時候搞定了大梁……
總之,基本都是以攻破對方國都來結束一場戰爭的。
如今的鹹陽也一樣,如果鹹陽出事了,如果蘇雲卿和嬴政兩人被人一鍋端了,那麽秦國也就可以不用蹦躂了,打什麽楚國呀,自己都要滅國了好嗎!
因此不管是呂不韋還是李牧都是反對調動鹹陽的兵馬的。
可蘇雲卿卻不這麽認為:“鹹陽隻要給我留下兩萬人我就有能力保證無人能夠攻破了,雖然我覺得其實連這兩萬人都是多餘的。”
“現在我們的對手隻剩下兩個,一個楚國一個齊國,難道你們覺得楚國能夠在兩國交戰的時候分兵一路深入秦國最後直接打到鹹陽城下嗎?如果連楚國都做不到這一點,齊國就更做不到了。”
所以說蘇雲卿覺得其實鹹陽很安全啊,真的很安全啊!
然而這話並沒有能夠說服李牧,他依舊持反對意見:“太後這話說的是沒錯,但威脅鹹陽的又何止是齊國和楚國呢?我們去年才剛攻下魏國和燕國,這兩國如今並不能算是安分,原本的舊勢力依舊強大,誰能夠保證他們當中不會有人趁機作亂呢?”
平日裏秦軍強大自然是沒人敢蹦躂,但如果秦國的軍隊大部分都被抽調,國內的軍隊少少,就連國都鹹陽都不剩多少人了,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孤注一擲的拚一把?
即便他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這種事根本不能拿來冒險啊,那可是一個國家的存亡,他們需要說的不是這樣大概沒問題,而是一定要萬無一失才行。
這不是膽子小膽子大的問題,關係到國家存亡的事情,再怎麽小心都不為過呀。
可蘇雲卿問了一個更簡單的問題:“之前鹹陽也並沒有這麽多部隊呀。”
之所以現在有十萬人,那是因為現在這支部隊歸蘇雲卿管呀,換了以前直屬鹹陽的根本沒這麽多人,以前秦國的那麽多代國君不也好好的?
秦國還沒被人打到鹹陽城門口過吧?
李牧和呂不韋皺著眉頭,他們承認蘇雲卿這話說的不假,鹹陽的兵馬全在蘇雲卿手上,而蘇雲卿這些年確實擴充了不少,原本直屬的隻有五萬多人,現在卻有十萬人,簡直是翻了一倍。
……別說以前的人太少,這算的是直屬鹹陽直接握在王室手中隨時調動的軍隊,而不是說鹹陽就隻靠著五萬人做最後防線了。
你把鹹陽的城防部隊給忘記了呀!
而且鹹陽作為國都所在,是整個國家的心髒,各種林林總總的加起來確實有不少人。
……其實蘇雲卿剛接手的時候連五萬人都不到,之所以照著五萬算了是因為蘇雲卿陸陸續續的又扒拉了不少全給算進去了,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擴充。
這也是為啥子楚死後嬴政繼位簡直風平浪靜半點不和諧的因素都沒有的原因。
整個鹹陽就被蘇雲卿握在手中,自然是她說什麽就是什麽,有人敢反對的話,恐怕早上提出的意見晚上就得被那些士卒們闖進家門了。
本身手握軍隊就是個非常好的威懾力量,蘇雲卿又把這人數擴充到了十萬人,這就直接造成了如今鹹陽城裏隻有一個聲音。
“我敢說我的兵馬隻比以前更加精壯不會更差,既然以往沒那麽多人的時候都能夠保護鹹陽的安全沒道理現在就不行吧?”
雖然大家都很想說這情況不同了,當年的秦國可沒把其他國家都給滅了,可對著蘇雲卿誰也說不出這話來。
因為蘇雲卿也會說當年的軍隊也沒現在這麽強大呀。
這強大不僅僅是士卒強悍,裝備也不一樣了呀,墨家的黑科技成功的給秦國的軍隊集體升級了一下裝備,再加上秦國那堪比現代流水線作業的精密製造水平,真要說起來,秦國的軍隊應當算得上是這個時代裝備最為精良的部隊了。
所以說,秦軍不僅僅是等級高,裝備也比以前好,這肯定不能簡單的同日而語呀。
於是李牧和呂不韋不得不做出退步,但其實這兩位也沒有退太多,照著蘇雲卿說的那樣隻給她留兩萬肯定不行,最後大家就跟菜市場買菜似的討價還價,最後終於把人數定在了六萬人,另外抽調出去四萬人。
然後呂不韋大致算算,覺得這樣再加上各地擠壓出來的,應該還能湊出十萬人來,加上之前的八十萬,那就是九十萬人。
發動一場牽扯到九十萬人的戰爭,就算戰國末期戰爭規模越來越大,但這依舊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了。
而且呂不韋也必須提醒蘇雲卿:“九十萬人已經是極限,如果人數再多的話其實也沒用了。”
打仗雖然人多有優勢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無腦拚人數的,如果單純的拚人數有用的話,大家也別打仗了,在一起比比誰家軍隊多就好了嘛。
九十萬人就是呂不韋給蘇雲卿的極限,再多的話,他表示秦國的後勤就撐不住了。
秦國這些年雖然因為重用百家的緣故在各方麵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大家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富裕了,但之前才剛打過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搞定了燕國和魏國,這兩國雖然後期作的一比,但也不可能打起來沒消耗沒損失呀。
去年才剛打了一仗,今年就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這對於秦國的壓力其實還是很大的。
畢竟他們打得戰爭並不僅僅是掠奪,秦國是要治理占據的土地的,既然如此就不能搶奪百姓的東西,他們唯一能搶的隻有各國的貴族王室之類而已。
即便這些人確實占據了大量的財富,可秦國幹啥不花錢呀,再加上由於國情不同,占據之後各地都得照著秦國要求的標準重新建設,典型的比如各國的水利工程,比如各國的農具耕牛種子,再比如修建統一的官道,這都得花錢呀!
考慮下各國與秦國在這方麵的重視程度不同,這水平的差距真不是一點兩點,習慣了秦國的,再讓湊合著用其他國家的,呂不韋表示那真是連湊合都不想湊合簡直不能忍好嗎?
於是這些全部都要重新建設,再加上各地的政府部門,學館等等,算起來可不都是錢麽。
從一個國家的王宮裏搜刮出來的財寶能滿足一個國家的重新建設需要呂不韋都得笑了,有時候根本就是倒貼錢進去呀。
所以說,打仗要錢,派軍隊出去也要錢,沒錢就不能保證充足的後勤供應,而不能滿足這一點的話,再多的軍隊都是個笑話。
你派一百萬人出去結果一百萬人全餓死了,這有個卵用!
所以說,呂不韋算來算去表示九十萬人就很好,再多咱就得等著餓死了。
於是蘇雲卿便也不盤算著再從哪裏摳點兵馬出來了。
當然,總人數是能夠確定了,接下來就是做各路的安排了,知道了底線好做安排嘛。
這事嬴政是不說話的,他一般也就聽著,反正蘇雲卿也能安排好。
蘇雲卿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這次她自己就不上前線了,轉而把總指揮的位置給了李牧,而除了李牧之外,蘇雲卿又把蒙驁給加上了。
蒙驁和李牧兩人一起攻打楚國,如果這樣都能出問題,那秦國還是早點收拾東西迴老家,關上函穀關的大門再也別出來吧。
而在這一路,蘇雲卿表示留下十萬人應急用,還有十萬人守著齊國,剩下的再給李牧那邊六十萬人,至於說這六十萬人怎麽分配那是李牧的事情了。
“這件事就由將軍全權負責吧。”
她沒打過楚國那塊地方,對那邊也不了解,自己又不上前線,還是不要瞎指揮比較好。
蘇雲卿一向覺得不了解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
“我隻要求將軍滅楚國,至於說怎麽滅,這一仗怎麽打,將軍可全權做主。”
想了想蘇雲卿又補充了一句:“這期間但凡有事,隻要是事關滅楚的,也全都交由將軍處理,若是前線臨時有什麽變故,將軍也可先斬後奏,總之,你可以全權處理所有相關的事情,事後給我個報告就好了。”
這放權是真的放的徹底,大家都覺得蘇雲卿這樣做的太過了。
“太後,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李牧自己也覺得這不太合適。
雖然蘇雲卿讓他作總指揮那肯定是要給他權力的,但所有的事情都讓他全權處理且遇上緊急的事情也完全可以先斬後奏,這完全就是說李牧想幹啥都行啊。
蘇雲卿卻沒覺得這有什麽不好。她對李牧說道:“在戰爭期間,將軍手下各部如果有什麽問題的,讓他們匯報到你那裏解決,這期間我不接前線除了你之外其他任何人的匯報,而如果有命令我會直接下達到你那裏,至於怎麽完成任務,那也是你的事情了。”
說白了,李牧就是一堵牆,蘇雲卿攙和前線的事情全部通過李牧,有什麽命令有什麽想法也直接對李牧說,然後交給李牧處理,而前線也是一樣,任何事情都去跟李牧說,不允許越級上報。
說到這裏,蘇雲卿看向呂不韋:“丞相那裏也是一樣,我知道你手下有人,但如果有人請示你,你也給我把消息送去李牧那裏,任何人不得越級上報也不得越級指揮。”
這話頓時就讓呂不韋眉頭一皺:“太後,這……有必要這樣嗎?”
“當然有必要,”蘇雲卿這話並不是假的:“作為前線的總指揮,沒有人會比李牧更加清楚前線的情況,因此有事自然要找他,至於說不能越級的事情,這麽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牽扯到的人自然不是少數,一人一個想法,一人一個命令,這仗不就打亂了?”
比如說李牧今天給張三下了個命令,可張三不滿意呀,他有自己的想法,更何況他和呂不韋的關係好,於是他就越過李牧上報到呂不韋那裏,然後呂不韋給了他一道命令,張三照著呂不韋的命令做了,李牧那邊怎麽辦?難道呂不韋能比李牧更能清楚前線的事情?再加上呂不韋和李牧的大腦又不互通,萬一等李牧那邊要用人的時候卻發現這地方原本擺著的部隊早被呂不韋一道命令調走了,李牧咋辦?仗還打不打了?
如果張三和呂不韋這樣的情況再多一點,那還打個啥,直接亂成一鍋粥了好嗎。
所以說,指揮隻能有一個,既然蘇雲卿任命了李牧,那麽她便不能再越過李牧去指揮軍隊,否則這就要亂套。
有蘇雲卿的話放在這裏,呂不韋便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隻是……
“太後隻安排了八十萬人,還有十萬人呢?”
對呀,預留十萬人,齊國十萬人,楚國六十萬人,這是八十萬人呀!
還有十萬呢!
“還有十萬不急,”蘇雲卿的指尖敲了敲桌子:“楚國的戰爭不是一天兩天能結束的,可戰爭就會有傷亡,我是打算以這十萬人為基礎,作為後續補充的預備隊的。”
以老帶新培養預備部隊,哪怕是一對一的教導,這也能再多出十萬預備隊呢,到時候再把部隊混編一下,在盡量不削弱戰鬥力的前提下為前線提供補充不是比臨時拉一些沒經過訓練的農夫補充上戰場要好得多?
至於說這次不上戰場的蘇雲卿自己,她自然是有另外的事情要做的。
講真,麵對著一個太後一個國君居然能睡著,呂不韋顯然也是真的困,畢竟這年代當著蘇雲卿和嬴政的麵睡著可不像是現代對著老師又或者領導睡著那麽簡單呀。
後者最多挨幾句批評,前者卻是可以治罪的。
然而蘇雲卿看看自己手上的東西再看看下麵睡得毫無知覺的呂不韋,最終還是決定體諒一下下屬。
怎麽說當初把李斯帶走的就是她呀,也不好太過分,對吧?
想了想,蘇雲卿說道:“要不就給丞相放兩天假好好休息一下吧,他這些日子也確實辛苦。”
至於說其他的……
“這兩天李斯你暫時接手一下好了。”
反正兩天的時間也不太可能出什麽大事。
李斯:“……”
麵對李斯那頓時黑掉的一張臉,蘇雲卿沒多說什麽,隻是揮揮手讓他離開了。
蘇雲卿和嬴政自己也要走,但她到底還算比較有良心,臨走之前還吩咐人好好照顧呂不韋,別睡的著涼了。
在這一點上李斯可比蘇雲卿積極,在蘇雲卿和嬴政離開之後李斯還特意又給細細的囑咐了一遍。
別問為啥李斯這麽關心呂不韋,畢竟呂不韋要是真的生病了,給他頂班的事情不還得砸李斯頭上麽。
所以說,呂不韋還是好好的吧。
李斯看著趴在桌上睡的死死的呂不韋終究還是歎了口氣,算了吧,頂兩天班那就頂兩天唄,他陪著蘇雲卿出去浪了幾個月期間都是呂不韋頂著的,這麽算起來他也不虧。
然而等李斯轉身離開之後,趴在桌上睡得香甜的呂不韋,緩緩的露出一絲笑容。
叫你坑我!該!
但不管怎麽說,呂不韋拿到了兩天的假期倒是真的好好休息了一下,兩天之後便精神飽滿的去上班了。
至於說李斯,反正他有個疼他的師弟,這事不用擔心。
給李斯幹活兒,韓非的效率可高了好嗎。
於是兩天之後,蘇雲卿看見的就是精神飽滿的李斯和呂不韋兩人,順帶著,這次來的還有一個李牧。
關於攻打楚國的事情,蘇雲卿並不放心交給別人,還是李牧更讓她放心一點。
畢竟楚國這些年國力雖然大不如前,但他到底還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且還有個名將項燕在,不管怎麽說都比燕國什麽的要更值得重視。
攻略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啊。
至於說攻打楚國的事情,這是蘇雲卿一早就定下的,因此這時候再提也不是很讓人意外,之前呂不韋之所以那麽忙就是因為要為攻打楚國做準備呀。
否則你真以為平日裏那些日常事務能讓呂不韋那麽勞心勞力的?
而這幾個月過來呂不韋也算是做了不少準備,他前兩天給蘇雲卿遞上去的報告裏就重點講了這個。
但今天呂不韋帶過來的東西更加詳細,再說了,還有個李牧在,這顯然也不僅僅是做點戰前準備了,蘇雲卿這次是真打算定下攻打楚國的基本方針了。
蘇雲卿和嬴政是在入冬之前出門的,真算起來,幾個月過去馬上都得到春耕了,而春耕過後蘇雲卿立刻就會發動戰爭。
所以說這種時候確實很有必要討論下細節了。
而說起這個,最重要的其實隻有一件事情。
“春耕之後最多能準備多少軍隊?”
雖然打楚國你派個二十萬三十萬的過去也不是不能打,但那簡直就跟鬧著玩似的。
如果蘇雲卿的目的僅僅是欺負一下楚國,那麽二三十萬就足夠了,可如果她是想要滅掉楚國,那麽軍隊的數量至少要往上翻一倍。
畢竟楚國那麽大的地方呢。
而關於蘇雲卿提出的軍隊的問題,自然是由呂不韋來解答:“如果傾盡全國之力,大概能拿出八十萬人來。”
“八十萬?”蘇雲卿皺著眉頭:“就不能更多了嗎?”
八十萬看起來不少,可實際上他們還要防備齊國,雖然大家都覺得齊國沒膽子和秦國瞎bb,但齊國也同樣是個土地廣闊的國家,再加上由於一直沒打什麽仗,齊國的軍隊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損耗,拿出一二十萬人來肯定是沒問題的,這麽一算想要防備齊國,派的人就肯定不能少了。
看著齊國要人手,攻打楚國要人手,而秦國也必須要留下一部分人作為機動部隊,大概類似一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
畢竟哪家打仗都沒有說把軍隊全派出去,手裏一點不留的,萬一出點啥意外狀況,你想救都沒力氣救呀。
所以說,這手上肯定還要額外留一支部隊作為預備。
這麽一算的話,看起來很多的八十萬人其實真用起來那還真是緊巴巴的。
呂不韋對這個問題也很為難:“八十萬確實是極限了,畢竟邊境要留人防備匈奴等外族,各地也得留下城防的部隊,總不能國內一點人都不留呀。”
真全給派出去了,國內的安全咋辦?
可沒見過哪家打仗是把國內所有駐紮的部隊都抽調一空的。
蘇雲卿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可以改一下,國內的城防部隊要留,但不必須要留太多,這一點你去計算下最低限度,多餘的人就全部都調出來,然後把鹹陽的人馬也算進去。”
呂不韋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蘇雲卿話裏的意思,他立刻反對道:“此事不可!”
便是李牧也搖頭道:“太後,此舉太過冒險,壓縮各地的城防我沒有意見,但鹹陽的兵馬卻萬萬不能調動,這關係到您與大王的安危。”
蘇雲卿接手後把原本的兵馬給改了改建製,目前步兵騎兵什麽的全部加起來,鹹陽衛戍部隊大概能湊出近十萬人來。
一旦出現意外,作為守城的一方,又占據著鹹陽這樣一座高大堅固的城池,十萬人幾乎可以把鹹陽守的固若金湯。
因此可以說鹹陽衛戍部隊是秦國保護著國家心髒的最後一道防線,考慮下鹹陽城裏住的都是些什麽人呀,秦國的王公貴族以及高官們基本都在鹹陽,再加上蘇雲卿和嬴政也都在鹹陽,如果鹹陽有失,那麽秦國就真的是完蛋了。
……這一點放哪個國家其實都一樣。
滅趙國的時候蘇雲卿攻下邯鄲於是戰爭結束,滅燕國的時候打下了薊城於是戰爭結束,滅韓國的時候是搞定了新鄭,滅魏國的時候搞定了大梁……
總之,基本都是以攻破對方國都來結束一場戰爭的。
如今的鹹陽也一樣,如果鹹陽出事了,如果蘇雲卿和嬴政兩人被人一鍋端了,那麽秦國也就可以不用蹦躂了,打什麽楚國呀,自己都要滅國了好嗎!
因此不管是呂不韋還是李牧都是反對調動鹹陽的兵馬的。
可蘇雲卿卻不這麽認為:“鹹陽隻要給我留下兩萬人我就有能力保證無人能夠攻破了,雖然我覺得其實連這兩萬人都是多餘的。”
“現在我們的對手隻剩下兩個,一個楚國一個齊國,難道你們覺得楚國能夠在兩國交戰的時候分兵一路深入秦國最後直接打到鹹陽城下嗎?如果連楚國都做不到這一點,齊國就更做不到了。”
所以說蘇雲卿覺得其實鹹陽很安全啊,真的很安全啊!
然而這話並沒有能夠說服李牧,他依舊持反對意見:“太後這話說的是沒錯,但威脅鹹陽的又何止是齊國和楚國呢?我們去年才剛攻下魏國和燕國,這兩國如今並不能算是安分,原本的舊勢力依舊強大,誰能夠保證他們當中不會有人趁機作亂呢?”
平日裏秦軍強大自然是沒人敢蹦躂,但如果秦國的軍隊大部分都被抽調,國內的軍隊少少,就連國都鹹陽都不剩多少人了,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孤注一擲的拚一把?
即便他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這種事根本不能拿來冒險啊,那可是一個國家的存亡,他們需要說的不是這樣大概沒問題,而是一定要萬無一失才行。
這不是膽子小膽子大的問題,關係到國家存亡的事情,再怎麽小心都不為過呀。
可蘇雲卿問了一個更簡單的問題:“之前鹹陽也並沒有這麽多部隊呀。”
之所以現在有十萬人,那是因為現在這支部隊歸蘇雲卿管呀,換了以前直屬鹹陽的根本沒這麽多人,以前秦國的那麽多代國君不也好好的?
秦國還沒被人打到鹹陽城門口過吧?
李牧和呂不韋皺著眉頭,他們承認蘇雲卿這話說的不假,鹹陽的兵馬全在蘇雲卿手上,而蘇雲卿這些年確實擴充了不少,原本直屬的隻有五萬多人,現在卻有十萬人,簡直是翻了一倍。
……別說以前的人太少,這算的是直屬鹹陽直接握在王室手中隨時調動的軍隊,而不是說鹹陽就隻靠著五萬人做最後防線了。
你把鹹陽的城防部隊給忘記了呀!
而且鹹陽作為國都所在,是整個國家的心髒,各種林林總總的加起來確實有不少人。
……其實蘇雲卿剛接手的時候連五萬人都不到,之所以照著五萬算了是因為蘇雲卿陸陸續續的又扒拉了不少全給算進去了,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擴充。
這也是為啥子楚死後嬴政繼位簡直風平浪靜半點不和諧的因素都沒有的原因。
整個鹹陽就被蘇雲卿握在手中,自然是她說什麽就是什麽,有人敢反對的話,恐怕早上提出的意見晚上就得被那些士卒們闖進家門了。
本身手握軍隊就是個非常好的威懾力量,蘇雲卿又把這人數擴充到了十萬人,這就直接造成了如今鹹陽城裏隻有一個聲音。
“我敢說我的兵馬隻比以前更加精壯不會更差,既然以往沒那麽多人的時候都能夠保護鹹陽的安全沒道理現在就不行吧?”
雖然大家都很想說這情況不同了,當年的秦國可沒把其他國家都給滅了,可對著蘇雲卿誰也說不出這話來。
因為蘇雲卿也會說當年的軍隊也沒現在這麽強大呀。
這強大不僅僅是士卒強悍,裝備也不一樣了呀,墨家的黑科技成功的給秦國的軍隊集體升級了一下裝備,再加上秦國那堪比現代流水線作業的精密製造水平,真要說起來,秦國的軍隊應當算得上是這個時代裝備最為精良的部隊了。
所以說,秦軍不僅僅是等級高,裝備也比以前好,這肯定不能簡單的同日而語呀。
於是李牧和呂不韋不得不做出退步,但其實這兩位也沒有退太多,照著蘇雲卿說的那樣隻給她留兩萬肯定不行,最後大家就跟菜市場買菜似的討價還價,最後終於把人數定在了六萬人,另外抽調出去四萬人。
然後呂不韋大致算算,覺得這樣再加上各地擠壓出來的,應該還能湊出十萬人來,加上之前的八十萬,那就是九十萬人。
發動一場牽扯到九十萬人的戰爭,就算戰國末期戰爭規模越來越大,但這依舊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了。
而且呂不韋也必須提醒蘇雲卿:“九十萬人已經是極限,如果人數再多的話其實也沒用了。”
打仗雖然人多有優勢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無腦拚人數的,如果單純的拚人數有用的話,大家也別打仗了,在一起比比誰家軍隊多就好了嘛。
九十萬人就是呂不韋給蘇雲卿的極限,再多的話,他表示秦國的後勤就撐不住了。
秦國這些年雖然因為重用百家的緣故在各方麵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大家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富裕了,但之前才剛打過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搞定了燕國和魏國,這兩國雖然後期作的一比,但也不可能打起來沒消耗沒損失呀。
去年才剛打了一仗,今年就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這對於秦國的壓力其實還是很大的。
畢竟他們打得戰爭並不僅僅是掠奪,秦國是要治理占據的土地的,既然如此就不能搶奪百姓的東西,他們唯一能搶的隻有各國的貴族王室之類而已。
即便這些人確實占據了大量的財富,可秦國幹啥不花錢呀,再加上由於國情不同,占據之後各地都得照著秦國要求的標準重新建設,典型的比如各國的水利工程,比如各國的農具耕牛種子,再比如修建統一的官道,這都得花錢呀!
考慮下各國與秦國在這方麵的重視程度不同,這水平的差距真不是一點兩點,習慣了秦國的,再讓湊合著用其他國家的,呂不韋表示那真是連湊合都不想湊合簡直不能忍好嗎?
於是這些全部都要重新建設,再加上各地的政府部門,學館等等,算起來可不都是錢麽。
從一個國家的王宮裏搜刮出來的財寶能滿足一個國家的重新建設需要呂不韋都得笑了,有時候根本就是倒貼錢進去呀。
所以說,打仗要錢,派軍隊出去也要錢,沒錢就不能保證充足的後勤供應,而不能滿足這一點的話,再多的軍隊都是個笑話。
你派一百萬人出去結果一百萬人全餓死了,這有個卵用!
所以說,呂不韋算來算去表示九十萬人就很好,再多咱就得等著餓死了。
於是蘇雲卿便也不盤算著再從哪裏摳點兵馬出來了。
當然,總人數是能夠確定了,接下來就是做各路的安排了,知道了底線好做安排嘛。
這事嬴政是不說話的,他一般也就聽著,反正蘇雲卿也能安排好。
蘇雲卿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這次她自己就不上前線了,轉而把總指揮的位置給了李牧,而除了李牧之外,蘇雲卿又把蒙驁給加上了。
蒙驁和李牧兩人一起攻打楚國,如果這樣都能出問題,那秦國還是早點收拾東西迴老家,關上函穀關的大門再也別出來吧。
而在這一路,蘇雲卿表示留下十萬人應急用,還有十萬人守著齊國,剩下的再給李牧那邊六十萬人,至於說這六十萬人怎麽分配那是李牧的事情了。
“這件事就由將軍全權負責吧。”
她沒打過楚國那塊地方,對那邊也不了解,自己又不上前線,還是不要瞎指揮比較好。
蘇雲卿一向覺得不了解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
“我隻要求將軍滅楚國,至於說怎麽滅,這一仗怎麽打,將軍可全權做主。”
想了想蘇雲卿又補充了一句:“這期間但凡有事,隻要是事關滅楚的,也全都交由將軍處理,若是前線臨時有什麽變故,將軍也可先斬後奏,總之,你可以全權處理所有相關的事情,事後給我個報告就好了。”
這放權是真的放的徹底,大家都覺得蘇雲卿這樣做的太過了。
“太後,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李牧自己也覺得這不太合適。
雖然蘇雲卿讓他作總指揮那肯定是要給他權力的,但所有的事情都讓他全權處理且遇上緊急的事情也完全可以先斬後奏,這完全就是說李牧想幹啥都行啊。
蘇雲卿卻沒覺得這有什麽不好。她對李牧說道:“在戰爭期間,將軍手下各部如果有什麽問題的,讓他們匯報到你那裏解決,這期間我不接前線除了你之外其他任何人的匯報,而如果有命令我會直接下達到你那裏,至於怎麽完成任務,那也是你的事情了。”
說白了,李牧就是一堵牆,蘇雲卿攙和前線的事情全部通過李牧,有什麽命令有什麽想法也直接對李牧說,然後交給李牧處理,而前線也是一樣,任何事情都去跟李牧說,不允許越級上報。
說到這裏,蘇雲卿看向呂不韋:“丞相那裏也是一樣,我知道你手下有人,但如果有人請示你,你也給我把消息送去李牧那裏,任何人不得越級上報也不得越級指揮。”
這話頓時就讓呂不韋眉頭一皺:“太後,這……有必要這樣嗎?”
“當然有必要,”蘇雲卿這話並不是假的:“作為前線的總指揮,沒有人會比李牧更加清楚前線的情況,因此有事自然要找他,至於說不能越級的事情,這麽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牽扯到的人自然不是少數,一人一個想法,一人一個命令,這仗不就打亂了?”
比如說李牧今天給張三下了個命令,可張三不滿意呀,他有自己的想法,更何況他和呂不韋的關係好,於是他就越過李牧上報到呂不韋那裏,然後呂不韋給了他一道命令,張三照著呂不韋的命令做了,李牧那邊怎麽辦?難道呂不韋能比李牧更能清楚前線的事情?再加上呂不韋和李牧的大腦又不互通,萬一等李牧那邊要用人的時候卻發現這地方原本擺著的部隊早被呂不韋一道命令調走了,李牧咋辦?仗還打不打了?
如果張三和呂不韋這樣的情況再多一點,那還打個啥,直接亂成一鍋粥了好嗎。
所以說,指揮隻能有一個,既然蘇雲卿任命了李牧,那麽她便不能再越過李牧去指揮軍隊,否則這就要亂套。
有蘇雲卿的話放在這裏,呂不韋便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隻是……
“太後隻安排了八十萬人,還有十萬人呢?”
對呀,預留十萬人,齊國十萬人,楚國六十萬人,這是八十萬人呀!
還有十萬呢!
“還有十萬不急,”蘇雲卿的指尖敲了敲桌子:“楚國的戰爭不是一天兩天能結束的,可戰爭就會有傷亡,我是打算以這十萬人為基礎,作為後續補充的預備隊的。”
以老帶新培養預備部隊,哪怕是一對一的教導,這也能再多出十萬預備隊呢,到時候再把部隊混編一下,在盡量不削弱戰鬥力的前提下為前線提供補充不是比臨時拉一些沒經過訓練的農夫補充上戰場要好得多?
至於說這次不上戰場的蘇雲卿自己,她自然是有另外的事情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