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佛前,渝清還是來給阿史那葉可真上香祭奠。
至今杳無音訊,她已不知他到底是死是活了,隻不過這亂世又有誰能說得清楚。
“看娘子目中含愁,可是有心事?不如來問一支簽吧。”一個師太過來問渝清。
“謝過師太,不過······”聽到問簽時,渝清還是愣了下,才含笑迴絕,“我曾問過簽了。”下下的簽文,偏偏就是讓她給抽到了,可不就是命中注定嘛。
師太合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便出去了。
渝清又在佛前默默禱告了一番,才起身準備著迴去。
突然她聽見師太在另一側的柱子後麵跟另外兩個年輕小姑子道:“三日後宮中有貴人來上香,你們都做好準備了。”想了想她又加了一句,“貴人雖不是嬪妃,卻是天子內寵;若我們安排得不麵麵俱到,讓貴人不悅了,我們也都落不著好的。”
這話聽起來就是十分有意思了,不是嬪妃卻為天子內寵,可真是稀奇。
不過在現在的唐宮裏,什麽怪事都不足為奇了。
渝清不再去細聽,便先迴去了,反正就按照那師太說的時間,三天之後她再偷偷摸摸的來探知情況。
隻不過對於渝清來說,今天的運氣好像實在不太好,比如她也不知為何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感覺好像有什麽東西飛彈到她膝窩,一陣疼痛,就非常不端莊的摔倒了。
爬起來看了看後麵,確實是沒有人,或者還是白日見鬼了。
渝清低頭,這才看到地麵上有一團紙團,好像就是剛才彈中自己的東西。
力道如此大,也絕對不會是小孩兒玩過家家。
她便撿起紙團展開,僅匆匆瞥了一眼,就驚慌的連忙將紙條重新揉成一團藏起來,然後匆匆迴去。
直到迴到家裏關上門又把房間的四麵八方都鎖得嚴嚴實實的,渝清才小心謹慎的把剛才那團紙團拿出來;畢竟現在是在天子腳下,不比太原,還是小心為妙。
那紙團其實就是一封信,信正是寫給她的。
“大郡主,怎料闊別七載,竟在長安又見故人。”這就是信開頭的第一句。
信中說,是太原王氏家主來信,告知了渝清歸來中原並有可能已經去了長安的事,並提出約渝清三日後於長安寺廟一會。
而最後的署名,是王瀅。
王瀅······
三日後去寺廟上香的貴人,和王瀅,也有關係?
千絲萬縷的線索攪渾在一起,渝清好像有些猜到那個貴人會是誰了。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簡直就是上天都要幫助她。在剛到長安的時候,渝清就想著要尋找一個能夠幫助她收網的人,而現在這個收網的人似乎就已經自己送上門來了。
希望,結果不要讓她失望。
再出門時,渝清換上了荊釵素衣,倒是一副為亡夫守節的模樣;既然都已經給阿史那葉可真上香祭奠了,那做戲也要做全套,比如為他戴孝之類的也是應當的,還不會讓人懷疑什麽。
但是又也許,突然在有一天阿史那葉可真又出現了······
而人生在世,誰也不能獨立於紅塵,愛別離本就是人生一劫。
人之一生,兩大遺憾,莫過於愛上了不該愛的人,和與命中注定的人擦肩而過。
三日後,天晴萬裏;渝清如約去長安寺廟,與王瀅相見。
不過渝清在寺廟遇見的人卻並不是王瀅,而是昔日齊王妃楊氏。
楊氏一如故時那般年輕貌美,好似歲月永遠不會在她身上留下痕跡。隻是女人過於貌美本就是罪,永遠年輕的女人更是要被人在背後戳著脊梁罵的。
楊氏上了香後,就借口要歇息在庵房裏換了素色的衣裙出來,到原先約定的地方,果然便見渝清已候在那裏了。
她上前落落大方道:“清娘,好久不見了。”
見到楊氏,渝清既有些驚訝又在意料之中:“四嬸嬸,侄女兒渝清見過四嬸嬸。”她又往楊氏身後張望了一下,王瀅的確沒有同來。
“王女官不便頻繁出宮。”看出渝清的疑惑,楊氏解釋道。
若僅是相關楊氏的,這些年來就有很多傳言;不過她們都心照不宣,對於那些恩怨是非也就既往不提了。
李家的媳婦都是溫婉動人的女子,即使到如今,楊氏也是眸中帶著柔情。
不知為何,渝清就突然想起從前不知在何處聽來的閑話,說李世民就是喜歡溫婉柔順的女子,哦,據說還特別喜歡賢妻良母的女子。這種說法換個意思,就是說李世民特別喜歡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子。這話好像還是很多年前聽宜君講起的。
“聽王女官說大郡主迴來了,原來你真的迴來了。不管是要做什麽的,總之好好保重就是。”楊氏的表情也是一成不變的,始終微微笑著,笑著笑著就有些變態了。
“那,這麽多年,四嬸嬸,你們,可還好?”渝清想了想,就反問她。
楊氏低頭苦笑:“什麽是好?什麽是不好?至少我家五個姑娘還活著,我也還活著,還有以後。”
隻要活著,活著的人就還可以報仇,而冤死的人卻什麽也做不了了。
既然楊氏都這樣說了,渝清也就不跟她繞彎子了:“四嬸嬸恨嗎?當年羅側妃因為親眼看見孩兒亡故,自刎而亡,還未燕王落下遺書,幾乎是直接導致了後來燕王反叛。四嬸嬸也見到了幾位弟弟被害,還有淑蓉妹妹······”提到淑蓉時,她看見楊氏明顯變了臉色,她繼續道,“四嬸嬸不想報仇?”
“若我不想,我現在又豈會站在你麵前?”楊氏依然是含笑,這笑意也愈加瘮人,“娘子想了想看到,看到以後的不久,那唐宮之內永無寧日。比如,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幾位皇子都長大了,既然李世民為他的孩子們開了一個頭,那這因結下果,無論是好是壞,那也就隻能讓他自己來承擔了。”
渝清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四嬸嬸所想,也正是清娘所想。”
至今杳無音訊,她已不知他到底是死是活了,隻不過這亂世又有誰能說得清楚。
“看娘子目中含愁,可是有心事?不如來問一支簽吧。”一個師太過來問渝清。
“謝過師太,不過······”聽到問簽時,渝清還是愣了下,才含笑迴絕,“我曾問過簽了。”下下的簽文,偏偏就是讓她給抽到了,可不就是命中注定嘛。
師太合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便出去了。
渝清又在佛前默默禱告了一番,才起身準備著迴去。
突然她聽見師太在另一側的柱子後麵跟另外兩個年輕小姑子道:“三日後宮中有貴人來上香,你們都做好準備了。”想了想她又加了一句,“貴人雖不是嬪妃,卻是天子內寵;若我們安排得不麵麵俱到,讓貴人不悅了,我們也都落不著好的。”
這話聽起來就是十分有意思了,不是嬪妃卻為天子內寵,可真是稀奇。
不過在現在的唐宮裏,什麽怪事都不足為奇了。
渝清不再去細聽,便先迴去了,反正就按照那師太說的時間,三天之後她再偷偷摸摸的來探知情況。
隻不過對於渝清來說,今天的運氣好像實在不太好,比如她也不知為何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感覺好像有什麽東西飛彈到她膝窩,一陣疼痛,就非常不端莊的摔倒了。
爬起來看了看後麵,確實是沒有人,或者還是白日見鬼了。
渝清低頭,這才看到地麵上有一團紙團,好像就是剛才彈中自己的東西。
力道如此大,也絕對不會是小孩兒玩過家家。
她便撿起紙團展開,僅匆匆瞥了一眼,就驚慌的連忙將紙條重新揉成一團藏起來,然後匆匆迴去。
直到迴到家裏關上門又把房間的四麵八方都鎖得嚴嚴實實的,渝清才小心謹慎的把剛才那團紙團拿出來;畢竟現在是在天子腳下,不比太原,還是小心為妙。
那紙團其實就是一封信,信正是寫給她的。
“大郡主,怎料闊別七載,竟在長安又見故人。”這就是信開頭的第一句。
信中說,是太原王氏家主來信,告知了渝清歸來中原並有可能已經去了長安的事,並提出約渝清三日後於長安寺廟一會。
而最後的署名,是王瀅。
王瀅······
三日後去寺廟上香的貴人,和王瀅,也有關係?
千絲萬縷的線索攪渾在一起,渝清好像有些猜到那個貴人會是誰了。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簡直就是上天都要幫助她。在剛到長安的時候,渝清就想著要尋找一個能夠幫助她收網的人,而現在這個收網的人似乎就已經自己送上門來了。
希望,結果不要讓她失望。
再出門時,渝清換上了荊釵素衣,倒是一副為亡夫守節的模樣;既然都已經給阿史那葉可真上香祭奠了,那做戲也要做全套,比如為他戴孝之類的也是應當的,還不會讓人懷疑什麽。
但是又也許,突然在有一天阿史那葉可真又出現了······
而人生在世,誰也不能獨立於紅塵,愛別離本就是人生一劫。
人之一生,兩大遺憾,莫過於愛上了不該愛的人,和與命中注定的人擦肩而過。
三日後,天晴萬裏;渝清如約去長安寺廟,與王瀅相見。
不過渝清在寺廟遇見的人卻並不是王瀅,而是昔日齊王妃楊氏。
楊氏一如故時那般年輕貌美,好似歲月永遠不會在她身上留下痕跡。隻是女人過於貌美本就是罪,永遠年輕的女人更是要被人在背後戳著脊梁罵的。
楊氏上了香後,就借口要歇息在庵房裏換了素色的衣裙出來,到原先約定的地方,果然便見渝清已候在那裏了。
她上前落落大方道:“清娘,好久不見了。”
見到楊氏,渝清既有些驚訝又在意料之中:“四嬸嬸,侄女兒渝清見過四嬸嬸。”她又往楊氏身後張望了一下,王瀅的確沒有同來。
“王女官不便頻繁出宮。”看出渝清的疑惑,楊氏解釋道。
若僅是相關楊氏的,這些年來就有很多傳言;不過她們都心照不宣,對於那些恩怨是非也就既往不提了。
李家的媳婦都是溫婉動人的女子,即使到如今,楊氏也是眸中帶著柔情。
不知為何,渝清就突然想起從前不知在何處聽來的閑話,說李世民就是喜歡溫婉柔順的女子,哦,據說還特別喜歡賢妻良母的女子。這種說法換個意思,就是說李世民特別喜歡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子。這話好像還是很多年前聽宜君講起的。
“聽王女官說大郡主迴來了,原來你真的迴來了。不管是要做什麽的,總之好好保重就是。”楊氏的表情也是一成不變的,始終微微笑著,笑著笑著就有些變態了。
“那,這麽多年,四嬸嬸,你們,可還好?”渝清想了想,就反問她。
楊氏低頭苦笑:“什麽是好?什麽是不好?至少我家五個姑娘還活著,我也還活著,還有以後。”
隻要活著,活著的人就還可以報仇,而冤死的人卻什麽也做不了了。
既然楊氏都這樣說了,渝清也就不跟她繞彎子了:“四嬸嬸恨嗎?當年羅側妃因為親眼看見孩兒亡故,自刎而亡,還未燕王落下遺書,幾乎是直接導致了後來燕王反叛。四嬸嬸也見到了幾位弟弟被害,還有淑蓉妹妹······”提到淑蓉時,她看見楊氏明顯變了臉色,她繼續道,“四嬸嬸不想報仇?”
“若我不想,我現在又豈會站在你麵前?”楊氏依然是含笑,這笑意也愈加瘮人,“娘子想了想看到,看到以後的不久,那唐宮之內永無寧日。比如,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幾位皇子都長大了,既然李世民為他的孩子們開了一個頭,那這因結下果,無論是好是壞,那也就隻能讓他自己來承擔了。”
渝清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四嬸嬸所想,也正是清娘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