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陽,和順興分號內,議事廳裏,數名男子正圍在一張大圖邊熱烈討論,人人手中拿著資料,議論著當前黃河水情,時不時提筆在紙上寫著什麽,又或者撥動算盤。
他們手中的資料,來自官府,其上記載著黃河中下遊地區、永濟渠、通濟渠的水文數據,都是最近幾日統計上來的。
自從通濟渠黃河船閘開閘分洪已有五日,這五日來通濟渠的水位逐步上升,不過還在安全線內,而黃河水位也在上漲,不過上漲速度已經減緩。
很明顯,隨著通濟渠、永濟渠的開閘分洪,黃河下遊河段水情稍微好轉,但隻要中遊地區又下起大雨,黃河水位上漲速度必然會恢複。
當然,各地降雨量的統計數字也會及時送到和順興等幾家保險商社手中,他們雖然是民間商社,但靠山硬的好處,現在就顯露無疑。
從官府那裏獲得水文數據,這種行為倒不是泄密,畢竟各家商社是花錢(集資)買數據,時值黃河即將發大水的時候,他們“賣保險”的行為,對於穩定人心多少都有些作用,這是官府樂於看到的。
天災,非人力可以抗衡,真要發了大水,遭受重大損失的災民除了欲哭無淚別無選擇,不過手裏拿著“保險單”的人還能索賠,多少心裏會好受些,戾氣自然就不會那麽大。
而商社拿到了“實時數據”,可以更好地進行“風險評估”,及時采取各種應對措施。
現在身處議事廳的人,都是幾家保險商社的“技術骨幹”,共同對當前黃河水情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測,尤其要判斷洪峰大概何時、何處出現。
洪峰是一個水文詞匯,指的是洪水爆發時,一次洪水或整個汛期水位或流量過程中的最高點,形象點說就是一道大波浪。
這道大波浪經過哪處河段,哪處河段的河堤就麵臨最大的考驗,熬過去了,那當地官府就可以鬆一口氣,若熬不過去,潰堤,破口而入的洪水會淹沒一切。
所以,如何預判洪峰的位置、經過各地的可能時間,是防汛、抗洪時官府需要做到的。
洪峰的出現和河水水位、流速有關,需要大量的“實時數據”來進行判斷,但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基本完善的水文觀測體係。
自明德元年起,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成體係的水文觀測站,使得觀察各主要河流汛期洪峰成為可能。
但也隻是可能,因為這需要各地觀測站不斷地觀察水文參數(水位、流速等),官府才能勉強判斷發大水的河流裏,洪峰大概出現在什麽位置,其移動速度也隻能靠估算。
整體而言,當前水文觀測體係對於洪峰的預測,早不了幾天,若某處河段的河堤確實不行,即便官府提前知道洪峰要過境,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加固到扛住洪水的程度。
即便如此,對於從事保險業務的商社來說,能夠預測洪峰的位置,對於己方是很有好處的。
和順興等商社敢吃“保險”這碗飯,靠的當然不僅僅是膽大,沒有看家本領,誰也端不起這種飯碗,否則遲早破產。
他們的底氣之一,是算數。
確切的說,是一種複雜的算數,賣保險形同賭博,但不是單純的賭博,首先商社要有靠山,同時還能有效進行“風險評估”,以此擬定相應的“賠率”。
“風險評估”不光靠經驗,還涉及到大量數字的搜集、匯總和計算,以便對各種風險進行大概估計,然後劃定不同的風險級別,擬定不同的“賠率”。
通過算數等綜合手段,確保商社在“賣保險”這個經營活動之中避免大量賠付,隻要精密布局,就能確保利潤。
如今雨還在下,各地還在防汛,這個時候許多心中惴惴的莊園主,是極有可能購買保險的潛在客戶,所以對於和順興等商社而言,如何更好地從這些把他們當傻瓜的莊園主身上賺錢,是必須把握的商機。
而關鍵點就在洪峰。
隻要洪峰一日不出現,意味著黃河下遊發大水的風險依舊存在,隻要有風險,就會有商機,賣保險的商家要把握商機,就得把握洪峰的出現時機。
那麽,洪峰出現了麽?
沒有。
雖然通濟渠和永濟渠已經開閘分洪,黃河熒州河段的水位上漲速度雖然放慢,但依舊在上漲,上遊地區依舊有零星降雨,看樣子水位還有得漲。
通濟渠沿線的幾個大型堰壩(水庫),如今已開始蓄水,再過一段時間,為了保障通濟渠沿岸地區安全,很可能通濟渠的分洪流量會縮減,永濟渠亦是如此,屆時新增加的黃河水就隻能往下遊而去。
到時候,朝廷為了顧全大局,往泄洪區開閘泄洪是大概率事件。
屆時,各家商社在擬定泄洪區出售的保險,都要“理賠”。
這樣的結果會出現麽?
如今在研究黃河水情的人們暫時還不知道,因為天威難測,老天下多少雨,不是凡人能過問的。
但他們對各地修建的水利設施有信心,對朝廷防汛、抗洪的決心有信心。
也對自己事前的判斷有信心。
靠著做海貿保險起家的商社們,已經習慣了“玩心跳”,和航海的巨大風險比起來,黃河發大水的風險再高也就那樣。
他們既然能從海貿保險上賺錢,自然就能從黃河水情裏賺錢,隻要最後的結果不是黃河下遊地區全都變成一片汪洋,各家商社就不會虧錢。
這就是保險的魅力,十分刺激,但卻不是單純的賭博。
當黃河發大水已經變成人所共知的“事實”,若有人兜售“保險”,那麽對於各地莊園主來說,這就是傻子送錢上門,沒道理有便宜不占。
對方惦記的是“賠償”,而商社們惦記的是對方的“保費”,相互算計之下,似乎機會平等,但事前做過“風險評估”、精心擬定“賠率”的商社們,從總體而言是絕對不會虧的。
如何靠賣保險賺大錢,可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許多人不明白其中道理,還以為和順興等商社都是膽大包天的賭徒,卻不知時代已經變了:
賣保險,刺激歸刺激,卻可以賺大錢!
正討論間,有人匆匆趕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河北永濟渠流域地區有大範圍降雨,永濟渠轉運司為了確保運河沿岸地區安全,已經關閉永濟渠黃河船閘,停止分洪。
黃河下遊分洪重任,現在基本上都壓在通濟渠“肩上”了。
那麽這個重任,通濟渠還能扛多久?
--上拉加載下一章s-->
他們手中的資料,來自官府,其上記載著黃河中下遊地區、永濟渠、通濟渠的水文數據,都是最近幾日統計上來的。
自從通濟渠黃河船閘開閘分洪已有五日,這五日來通濟渠的水位逐步上升,不過還在安全線內,而黃河水位也在上漲,不過上漲速度已經減緩。
很明顯,隨著通濟渠、永濟渠的開閘分洪,黃河下遊河段水情稍微好轉,但隻要中遊地區又下起大雨,黃河水位上漲速度必然會恢複。
當然,各地降雨量的統計數字也會及時送到和順興等幾家保險商社手中,他們雖然是民間商社,但靠山硬的好處,現在就顯露無疑。
從官府那裏獲得水文數據,這種行為倒不是泄密,畢竟各家商社是花錢(集資)買數據,時值黃河即將發大水的時候,他們“賣保險”的行為,對於穩定人心多少都有些作用,這是官府樂於看到的。
天災,非人力可以抗衡,真要發了大水,遭受重大損失的災民除了欲哭無淚別無選擇,不過手裏拿著“保險單”的人還能索賠,多少心裏會好受些,戾氣自然就不會那麽大。
而商社拿到了“實時數據”,可以更好地進行“風險評估”,及時采取各種應對措施。
現在身處議事廳的人,都是幾家保險商社的“技術骨幹”,共同對當前黃河水情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測,尤其要判斷洪峰大概何時、何處出現。
洪峰是一個水文詞匯,指的是洪水爆發時,一次洪水或整個汛期水位或流量過程中的最高點,形象點說就是一道大波浪。
這道大波浪經過哪處河段,哪處河段的河堤就麵臨最大的考驗,熬過去了,那當地官府就可以鬆一口氣,若熬不過去,潰堤,破口而入的洪水會淹沒一切。
所以,如何預判洪峰的位置、經過各地的可能時間,是防汛、抗洪時官府需要做到的。
洪峰的出現和河水水位、流速有關,需要大量的“實時數據”來進行判斷,但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基本完善的水文觀測體係。
自明德元年起,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成體係的水文觀測站,使得觀察各主要河流汛期洪峰成為可能。
但也隻是可能,因為這需要各地觀測站不斷地觀察水文參數(水位、流速等),官府才能勉強判斷發大水的河流裏,洪峰大概出現在什麽位置,其移動速度也隻能靠估算。
整體而言,當前水文觀測體係對於洪峰的預測,早不了幾天,若某處河段的河堤確實不行,即便官府提前知道洪峰要過境,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加固到扛住洪水的程度。
即便如此,對於從事保險業務的商社來說,能夠預測洪峰的位置,對於己方是很有好處的。
和順興等商社敢吃“保險”這碗飯,靠的當然不僅僅是膽大,沒有看家本領,誰也端不起這種飯碗,否則遲早破產。
他們的底氣之一,是算數。
確切的說,是一種複雜的算數,賣保險形同賭博,但不是單純的賭博,首先商社要有靠山,同時還能有效進行“風險評估”,以此擬定相應的“賠率”。
“風險評估”不光靠經驗,還涉及到大量數字的搜集、匯總和計算,以便對各種風險進行大概估計,然後劃定不同的風險級別,擬定不同的“賠率”。
通過算數等綜合手段,確保商社在“賣保險”這個經營活動之中避免大量賠付,隻要精密布局,就能確保利潤。
如今雨還在下,各地還在防汛,這個時候許多心中惴惴的莊園主,是極有可能購買保險的潛在客戶,所以對於和順興等商社而言,如何更好地從這些把他們當傻瓜的莊園主身上賺錢,是必須把握的商機。
而關鍵點就在洪峰。
隻要洪峰一日不出現,意味著黃河下遊發大水的風險依舊存在,隻要有風險,就會有商機,賣保險的商家要把握商機,就得把握洪峰的出現時機。
那麽,洪峰出現了麽?
沒有。
雖然通濟渠和永濟渠已經開閘分洪,黃河熒州河段的水位上漲速度雖然放慢,但依舊在上漲,上遊地區依舊有零星降雨,看樣子水位還有得漲。
通濟渠沿線的幾個大型堰壩(水庫),如今已開始蓄水,再過一段時間,為了保障通濟渠沿岸地區安全,很可能通濟渠的分洪流量會縮減,永濟渠亦是如此,屆時新增加的黃河水就隻能往下遊而去。
到時候,朝廷為了顧全大局,往泄洪區開閘泄洪是大概率事件。
屆時,各家商社在擬定泄洪區出售的保險,都要“理賠”。
這樣的結果會出現麽?
如今在研究黃河水情的人們暫時還不知道,因為天威難測,老天下多少雨,不是凡人能過問的。
但他們對各地修建的水利設施有信心,對朝廷防汛、抗洪的決心有信心。
也對自己事前的判斷有信心。
靠著做海貿保險起家的商社們,已經習慣了“玩心跳”,和航海的巨大風險比起來,黃河發大水的風險再高也就那樣。
他們既然能從海貿保險上賺錢,自然就能從黃河水情裏賺錢,隻要最後的結果不是黃河下遊地區全都變成一片汪洋,各家商社就不會虧錢。
這就是保險的魅力,十分刺激,但卻不是單純的賭博。
當黃河發大水已經變成人所共知的“事實”,若有人兜售“保險”,那麽對於各地莊園主來說,這就是傻子送錢上門,沒道理有便宜不占。
對方惦記的是“賠償”,而商社們惦記的是對方的“保費”,相互算計之下,似乎機會平等,但事前做過“風險評估”、精心擬定“賠率”的商社們,從總體而言是絕對不會虧的。
如何靠賣保險賺大錢,可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許多人不明白其中道理,還以為和順興等商社都是膽大包天的賭徒,卻不知時代已經變了:
賣保險,刺激歸刺激,卻可以賺大錢!
正討論間,有人匆匆趕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河北永濟渠流域地區有大範圍降雨,永濟渠轉運司為了確保運河沿岸地區安全,已經關閉永濟渠黃河船閘,停止分洪。
黃河下遊分洪重任,現在基本上都壓在通濟渠“肩上”了。
那麽這個重任,通濟渠還能扛多久?
--上拉加載下一章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