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建安城,有些許火光閃爍,山風輕輕吹拂,將城裏的聲音帶到半山坡,正在半山坡潛伏著的高句麗士兵,聽著風中那若有若無的哭喊聲,一個個咬牙切齒。
建安城淪陷後,城中軍民悉數被俘,敵寇必然百般蹂躪,所以現在才會有哭喊聲傳出來。
想到這裏,許多士兵恨得牙齒咯咯作響,恨不得馬上潛入建安城,將那些可惡的敵寇碎屍萬段。
但現在入夜不久,敵寇的警惕性必然很高,此時他們貿然靠近,很容易被對方察覺,所以還得等。
想著還得等,許多士兵強壓著怒火,趴在草叢裏琢磨著,想著一會要如何給敵人一個好看,以便報仇。
當然要報仇,這將近一年來,周國在遼東幹了許多事,就是不幹人事,什麽壞事都做盡了,一件兩件、三件四件還有許多件事,大家都記得清清楚楚。
所以高句麗的軍民都把來襲的周國軍隊稱為“周寇”。
去年秋天,周寇攻占了半島末端的卑沙城等要地,然後以此為據點,開始向半島北部地區大肆襲擾,所幸冬天很快來臨,周寇的侵襲很快消停。
待到今年開春,周寇再度活躍起來,乘船北上,開始襲擾建安附近地區。
一開始,這種海寇作風的襲擾,大家都沒有真的往心裏去,嚴密警戒的同時,隻當對方是聞見肉腥的蒼蠅。
未曾料這些蒼蠅越來越大膽,也越來越多,後來,在建安城西海岸上直接登陸的人竟然過萬,還有許多騎兵。
建安城的駐軍不算多,僅能自保,所以在向北麵的安市城派出求援使者後,軍民便據城死守,等待援兵的到來。
安市城、遼東城很快便派出援兵,在增援建安的同時,要將這股敵寇擊退,結果一場大戰之後,官軍敗北,那支敵軍便愈發囂張起來。
他們圍住建安城卻沒有攻打,而是在周邊燒殺搶掠,又將許多田地裏剛種下不久的莊稼損毀,然後北上,開始襲擾安市城。
安市城守軍與其野戰交鋒,接連吃了幾次虧後閉門自守,周寇便毀壞城外農田以及水利設施,還拖著俘虜在城外馳騁。
此舉激得城中兵馬出戰,多次交鋒,官軍依舊吃了許多虧,於是隻能眼睜睜看著敵人破壞農田卻無計可施。
這些周寇也不攻城,破壞完城外農田後便撤軍,一番折騰下來,建安、安市地區的春耕完全被破壞得一塌糊塗。
兩地駐軍組織城中百姓補種莊稼,卻錯過了最好的春耕時機,待到秋天時糧食產量必然大減。
結果到了夏末,周軍又乘著海船來了,依舊在建安附近登陸,擊敗出擊的官軍,四處燒殺搶掠,逼得百姓躲入建安城,然後這些周軍又開始破壞農田。
安市、遼東城派來的援軍,兵力比上一次多了許多,卻依舊在野戰之中被周寇擊敗。
周寇隨後襲擾安市,將城外農田本就不多的莊稼損毀一空,此舉可謂惡毒至極。
周國這兩次入寇,目的就是破壞農田、損毀莊稼,人為製造歉收、絕收,其手段之惡劣、用心之卑鄙、暴行之令人發指,讓高句麗將士恨得咬牙切齒。
而這次周國入寇,大家以為對方大肆破壞一番後就會撤退,結果建安城竟然被周寇攻破了。
建安城陷落,意味著周寇的意圖很危險:對方是要對遼東動手,而不是滿足於搶劫、搞破壞。
若把遼東半島比喻成一隻手臂,卑沙城就是手腕,而位於腋窩處的城池,東麵(半島東海岸)是位於鴨綠水畔的大行城,西麵(半島西海岸)就是位於海、河交匯處的建安城。
一旦周軍占據建安城並就此長期駐軍,不僅威脅到建安北麵的安市城,也會讓高句麗完全失去收複遼東半島的可能。
雖然現在是夏末,距離冬天不算太遠,周國即便對遼東有想法,也不可能這個時候才開始大舉進犯,但高句麗在遼東的傉薩(高句麗官職,相當於中原的都督)們意識到不能任由周國為所欲為,於是調集大軍南下,要收複建安。
這支軍隊的兵馬有數萬之眾,浩浩蕩蕩南下,沿途大張旗鼓,此舉就是要讓周軍細作探得明白。
而與此同時,又有小股精銳士兵先行出發,要趁著建安周寇以為官軍尚有幾日抵達之際,來個出其不意。
如今夜色漸濃,已是深夜時分,準備良久的高句麗士兵,開始向山上建安城摸去。
建安城築在南北兩條起伏的山脊上,周迴十餘裏,城牆為土石築成,呈不規則的長方形,西寬東窄,他們隻要從“腰部”摸進城,很快就能將城內周寇一分為二。
城內宛若窪地,東高西低,中間有一小山,頂部比較平坦,是全城的防禦核心,在那上麵可以很方便的指揮全城防守,想來會是敵人主帥紮營的地方。
這就是高句麗精銳的主要進攻目標,隻要趁夜摸進城,突擊小山頂部營帳,就一定能將敵軍主將抓獲或者幹掉,到時候周寇沒了首領,必然大亂。
去年,周寇趁著大雨摸了卑沙城,這次,他們要以牙還牙。
。。。。。。
清晨,陽光灑在血跡斑斑的地麵上,已經凝固的血跡紅裏帶黑,而倒在地上的士兵,身上兜鍪、鎧甲都已經被剝下來,身上任何值錢的東西,也都被搜刮得一幹二淨。
一個個胸懷怒火的高句麗士兵,如今都已沒了氣息,光溜溜躺在冰冷的地上,宛若一隻隻被割喉、放血的野豬。
戰鬥在半夜爆發,在淩晨時結束,獵人變成了獵物,獵物變成了獵人,戰鬥結果一邊倒,沒有什麽懸念。
高句麗大軍南下,聲勢浩大,按其行軍速度尚有數日才能抵達建安城外,一場惡戰那時才會打響,然而對方很有可能派出小股精銳提前出發,乘著己方不備實行偷襲。
這是周國將領們戰前的預測,如今化為現實,半夜摸進城的高句麗精銳,被守株待兔的周軍士兵輕易擊潰,然後就是一邊倒的“砍瓜切菜”。
黑燈瞎火的抓俘虜麻煩,所以周軍士兵下了死手,隻要雙肩沒有綁著白布帶作為標誌的人,統統往死裏射,待得天亮之後,建安城內外到處都是死去的高句麗士兵。
也許有些許漏網之魚逃了,但周軍將士不在乎,至於殺掉跪地求饒的高句麗士兵,此舉可能會被朝廷裏的“有識之士”發難,但他們才不會管。
殺俘太殘暴,這隻是對於官軍將士而言,而如今建安城內的周軍,實際上不是官軍,他們是北洋貿易公司雇傭的武裝人員,和保護商隊的保鏢差不多。
既然不是官軍,大家就不是正經軍人,那些官軍必須嚴格遵守的軍紀,就沒必要講究太多。
處置戰俘是這樣,處置其他戰利品也是如此,北洋貿易公司,有自己的“規矩”。
城內小山上響起鍾聲,那是主將發號施令,讓大家趕緊收拾收拾,馬上撤軍,放棄建安城,帶著戰利品下山,到海邊登船,打道迴府。
從建安城裏搜刮的金銀珠寶、錢糧布帛,如今都已裝車,等待啟運,而被勝利者分配並“享用”的女人們,如今頭散發、雙腿發軟,被新主人們扛上車,蜷縮著身體,驚恐的看著四周。
馬車緩緩動起來,沿著小路下山,將她們帶離建安,前往異國他鄉。
隨行的武裝人員,看著各種戰利品,又看看一個個帶著鐐銬的俘虜,還有車上那低頭哭泣的女人們,大家都覺得心滿意足。
公司有規定,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大家靠本事搶來的戰利品,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
北洋貿易公司對高句麗建安城發動的進攻,目的是“搶劫”,搶夠了,隊伍自然就撤了,沒必要和高句麗大軍死磕。
大家給北洋貿易公司賣命,不是為了什麽聽不懂的“國家大義”,純粹是為了北洋貿易公司許下的“買命錢”,還有那一句口號:
“到遼東去,憑本事搶錢、搶糧、搶女人!”
建安城淪陷後,城中軍民悉數被俘,敵寇必然百般蹂躪,所以現在才會有哭喊聲傳出來。
想到這裏,許多士兵恨得牙齒咯咯作響,恨不得馬上潛入建安城,將那些可惡的敵寇碎屍萬段。
但現在入夜不久,敵寇的警惕性必然很高,此時他們貿然靠近,很容易被對方察覺,所以還得等。
想著還得等,許多士兵強壓著怒火,趴在草叢裏琢磨著,想著一會要如何給敵人一個好看,以便報仇。
當然要報仇,這將近一年來,周國在遼東幹了許多事,就是不幹人事,什麽壞事都做盡了,一件兩件、三件四件還有許多件事,大家都記得清清楚楚。
所以高句麗的軍民都把來襲的周國軍隊稱為“周寇”。
去年秋天,周寇攻占了半島末端的卑沙城等要地,然後以此為據點,開始向半島北部地區大肆襲擾,所幸冬天很快來臨,周寇的侵襲很快消停。
待到今年開春,周寇再度活躍起來,乘船北上,開始襲擾建安附近地區。
一開始,這種海寇作風的襲擾,大家都沒有真的往心裏去,嚴密警戒的同時,隻當對方是聞見肉腥的蒼蠅。
未曾料這些蒼蠅越來越大膽,也越來越多,後來,在建安城西海岸上直接登陸的人竟然過萬,還有許多騎兵。
建安城的駐軍不算多,僅能自保,所以在向北麵的安市城派出求援使者後,軍民便據城死守,等待援兵的到來。
安市城、遼東城很快便派出援兵,在增援建安的同時,要將這股敵寇擊退,結果一場大戰之後,官軍敗北,那支敵軍便愈發囂張起來。
他們圍住建安城卻沒有攻打,而是在周邊燒殺搶掠,又將許多田地裏剛種下不久的莊稼損毀,然後北上,開始襲擾安市城。
安市城守軍與其野戰交鋒,接連吃了幾次虧後閉門自守,周寇便毀壞城外農田以及水利設施,還拖著俘虜在城外馳騁。
此舉激得城中兵馬出戰,多次交鋒,官軍依舊吃了許多虧,於是隻能眼睜睜看著敵人破壞農田卻無計可施。
這些周寇也不攻城,破壞完城外農田後便撤軍,一番折騰下來,建安、安市地區的春耕完全被破壞得一塌糊塗。
兩地駐軍組織城中百姓補種莊稼,卻錯過了最好的春耕時機,待到秋天時糧食產量必然大減。
結果到了夏末,周軍又乘著海船來了,依舊在建安附近登陸,擊敗出擊的官軍,四處燒殺搶掠,逼得百姓躲入建安城,然後這些周軍又開始破壞農田。
安市、遼東城派來的援軍,兵力比上一次多了許多,卻依舊在野戰之中被周寇擊敗。
周寇隨後襲擾安市,將城外農田本就不多的莊稼損毀一空,此舉可謂惡毒至極。
周國這兩次入寇,目的就是破壞農田、損毀莊稼,人為製造歉收、絕收,其手段之惡劣、用心之卑鄙、暴行之令人發指,讓高句麗將士恨得咬牙切齒。
而這次周國入寇,大家以為對方大肆破壞一番後就會撤退,結果建安城竟然被周寇攻破了。
建安城陷落,意味著周寇的意圖很危險:對方是要對遼東動手,而不是滿足於搶劫、搞破壞。
若把遼東半島比喻成一隻手臂,卑沙城就是手腕,而位於腋窩處的城池,東麵(半島東海岸)是位於鴨綠水畔的大行城,西麵(半島西海岸)就是位於海、河交匯處的建安城。
一旦周軍占據建安城並就此長期駐軍,不僅威脅到建安北麵的安市城,也會讓高句麗完全失去收複遼東半島的可能。
雖然現在是夏末,距離冬天不算太遠,周國即便對遼東有想法,也不可能這個時候才開始大舉進犯,但高句麗在遼東的傉薩(高句麗官職,相當於中原的都督)們意識到不能任由周國為所欲為,於是調集大軍南下,要收複建安。
這支軍隊的兵馬有數萬之眾,浩浩蕩蕩南下,沿途大張旗鼓,此舉就是要讓周軍細作探得明白。
而與此同時,又有小股精銳士兵先行出發,要趁著建安周寇以為官軍尚有幾日抵達之際,來個出其不意。
如今夜色漸濃,已是深夜時分,準備良久的高句麗士兵,開始向山上建安城摸去。
建安城築在南北兩條起伏的山脊上,周迴十餘裏,城牆為土石築成,呈不規則的長方形,西寬東窄,他們隻要從“腰部”摸進城,很快就能將城內周寇一分為二。
城內宛若窪地,東高西低,中間有一小山,頂部比較平坦,是全城的防禦核心,在那上麵可以很方便的指揮全城防守,想來會是敵人主帥紮營的地方。
這就是高句麗精銳的主要進攻目標,隻要趁夜摸進城,突擊小山頂部營帳,就一定能將敵軍主將抓獲或者幹掉,到時候周寇沒了首領,必然大亂。
去年,周寇趁著大雨摸了卑沙城,這次,他們要以牙還牙。
。。。。。。
清晨,陽光灑在血跡斑斑的地麵上,已經凝固的血跡紅裏帶黑,而倒在地上的士兵,身上兜鍪、鎧甲都已經被剝下來,身上任何值錢的東西,也都被搜刮得一幹二淨。
一個個胸懷怒火的高句麗士兵,如今都已沒了氣息,光溜溜躺在冰冷的地上,宛若一隻隻被割喉、放血的野豬。
戰鬥在半夜爆發,在淩晨時結束,獵人變成了獵物,獵物變成了獵人,戰鬥結果一邊倒,沒有什麽懸念。
高句麗大軍南下,聲勢浩大,按其行軍速度尚有數日才能抵達建安城外,一場惡戰那時才會打響,然而對方很有可能派出小股精銳提前出發,乘著己方不備實行偷襲。
這是周國將領們戰前的預測,如今化為現實,半夜摸進城的高句麗精銳,被守株待兔的周軍士兵輕易擊潰,然後就是一邊倒的“砍瓜切菜”。
黑燈瞎火的抓俘虜麻煩,所以周軍士兵下了死手,隻要雙肩沒有綁著白布帶作為標誌的人,統統往死裏射,待得天亮之後,建安城內外到處都是死去的高句麗士兵。
也許有些許漏網之魚逃了,但周軍將士不在乎,至於殺掉跪地求饒的高句麗士兵,此舉可能會被朝廷裏的“有識之士”發難,但他們才不會管。
殺俘太殘暴,這隻是對於官軍將士而言,而如今建安城內的周軍,實際上不是官軍,他們是北洋貿易公司雇傭的武裝人員,和保護商隊的保鏢差不多。
既然不是官軍,大家就不是正經軍人,那些官軍必須嚴格遵守的軍紀,就沒必要講究太多。
處置戰俘是這樣,處置其他戰利品也是如此,北洋貿易公司,有自己的“規矩”。
城內小山上響起鍾聲,那是主將發號施令,讓大家趕緊收拾收拾,馬上撤軍,放棄建安城,帶著戰利品下山,到海邊登船,打道迴府。
從建安城裏搜刮的金銀珠寶、錢糧布帛,如今都已裝車,等待啟運,而被勝利者分配並“享用”的女人們,如今頭散發、雙腿發軟,被新主人們扛上車,蜷縮著身體,驚恐的看著四周。
馬車緩緩動起來,沿著小路下山,將她們帶離建安,前往異國他鄉。
隨行的武裝人員,看著各種戰利品,又看看一個個帶著鐐銬的俘虜,還有車上那低頭哭泣的女人們,大家都覺得心滿意足。
公司有規定,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大家靠本事搶來的戰利品,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
北洋貿易公司對高句麗建安城發動的進攻,目的是“搶劫”,搶夠了,隊伍自然就撤了,沒必要和高句麗大軍死磕。
大家給北洋貿易公司賣命,不是為了什麽聽不懂的“國家大義”,純粹是為了北洋貿易公司許下的“買命錢”,還有那一句口號:
“到遼東去,憑本事搶錢、搶糧、搶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