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慈母多敗兒,棘郎又不是出征塞外,到秦州走一走,看一看,體察民情,你有什麽好擔心的?”
“妾沒..沒什麽的....”
“沒什麽?那明月怎麽說你偷偷抹眼淚?”
“唉,妾就知道她藏不住話...“
寢殿,宇文溫正和尉遲熾繁交談,繼前幾日宇文維翰出遠門去營州之後,昨日皇太子宇文維城也拜別父母,前往秦州總管府,巡視隴右。
皇太子離京出巡,非同小可,但宇文溫不以為意,沒讓宇文維城擺出大排場,除了必要的儀仗隊伍、佐官,隨行人員基本上都是士兵,沒有什麽閑雜人等。
他的兒子“出差”,是去做事,不是去花天酒地,無論是皇子還是皇太子,出行都要有軍旅風範。
要知道,這年頭想要坐穩位置,就得會掌兵,不止高官們要做到出將入相,皇族也要文武雙全。
一般來說,太子應該常駐京城,不能輕易遠離中樞,以防有變,宇文溫如今把兩個接近成年(以二十歲為標準)的兒子都派出去,按說不太合適。
萬一他自己出了什麽意外,局勢很容易突變。
宇文溫不怕,因為他已做了各種安排,萬一太子不在長安時,自己崩了或者昏迷不醒,誰敢矯詔說“先帝遺命傳位xx皇子”,就會被火炮轟成渣。
儲君,不能做籠中鳥,要四處走走看看,盡可能看到真實的情況,而不是成日裏聽人說,畢竟謊言重複一千遍就變成了真理。
他是不擔心,但有兩個女人擔心,這幾日茶飯不思的,甚至偷偷抹眼淚,讓宇文溫知道後十分無語。
尉遲熾繁聽宇文溫說她“慈母多敗兒”,心裏有些委屈,她覺得自己作為母親,兒子出遠門,心裏難受很正常,怎麽就“慈母多敗兒”了?
想著想著,想到宇文溫一直不給宇文維城立太子妃,又不讓宇文維城搬去東宮住,尉遲熾繁隻道宇文溫對兒子不滿意,有意換太子,眼眶一紅,眼淚水馬上就往外流。
宇文溫見狀心中叫苦,趕緊問:“你怎麽又哭了..”
“棘郎如今連個太子妃都沒有...”
“哎..這事急什麽嘛..”
宇文溫有些無奈,坐在尉遲熾繁身邊,撫背說道:“為夫不是說過了麽,不急....”
他和家人在非正式場合相處時,不會自稱“朕”,見著皇後心病又犯了,除了“動之以情”,隻能“曉之以理”。
宇文溫讓人拿來一本書,遞給尉遲熾繁:“看看,看看兒子不成器的後果是什麽。”
尉遲熾繁接過一看,隻見封麵寫著《宋書》。
宇文溫示意她翻到《文帝本紀》:“南朝劉宋,看看,宋文帝劉義隆的兒子們是什麽德性。”
南朝宋,國祚不到一甲子,曆八帝,武帝劉裕稱帝兩年後就去世,兒子劉義符繼位,沒多久就被廢,劉裕的另一個兒子劉義隆繼位,好不容易坐穩禦座,勵精圖治,最後卻被太子劉劭所弑。
劉劭弑父,讓劉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劉宋宗室開始自相殘殺,殺到最後,江山為人所奪。
而自劉劭起,劉宋諸帝行事毫無道德下限,讓人看了隻覺後背發涼。
尉遲熾繁仔細看了一會,有些不敢相信:“這..這都是真的?”
“嗯,如何,精彩吧?”宇文溫拿過書,隨意翻了翻:“你看,劉義隆養的好兒子,太子劉劭弑父,皇子劉駿起兵討逆戡亂,接著呢?”
“他做了皇帝,設典簽欺淩宗室,自己奢侈無度,而太子劉子業,繼位後是什麽德性?”
“劉子業納姑為妃,和同胞姊私通,又讓左右侍臣奸淫叔叔建安王劉休仁的生母楊太妃,這種獸行,居然是一國之君做出來的,你敢信?”
“再看看,劉駿的女兒山陰公主,置麵首三十人,嘖嘖....”
“你想想,問題出在哪裏?”
“呃....”
麵對宇文溫的提問,尉遲熾繁哪裏答得出來,她是第一次看到《宋書》,不太相信上麵所寫自劉義隆後劉宋諸帝的事跡。
“劉義隆還算是個好皇帝,結果養出來的兒子,你看看是什麽東西。”
“棘郎不會的....”
“且不管他會不會,首先,我得亡羊補牢!”
宇文溫說著說著有些激動,他一直都在擔心兒子變成敗家子,所以絞盡腦汁想辦法預防。
兒子不爭氣,老子掙下多少家產都不夠敗的,為此宇文溫要汲取“曆史教訓”,確保兒子們能健康成長。
他覺得劉宋的問題,就是家教不行:缺失了父親這一關鍵環節。
出身微寒的劉裕,年輕時家徒四壁,到了四十出頭才有兒子,而那時候是他拚事業的“關鍵期”,不可能有精力管兒子。
父愛的缺失,讓劉裕的兒子們隻能“自由生長”。
所幸其中之一的劉義隆,沒有長歪,但他繼位後,也許是因為自身經曆,忽略了父親在兒子成長之中的關鍵作用,覺得做父親的沒必要親自管兒子。
他自己就是這麽過來的,所以覺得隻要給兒子錦衣玉食、安排“名師輔導”就好了。
於是缺乏父親關愛的太子劉劭長歪了,寵幸小人,然後弄出巫蠱之禍,最後鋌而走險弑父。
劉劭長歪了,劉駿也長歪了,然後劉駿養出來的子女,長得更歪。
宇文溫覺得,這就是家教缺失了父親這一環節後造成的惡果。
宋國是這樣,周國又何嚐不是?
太祖宇文泰,忙著拚事業,沒太多精力管兒子,宇文邕、宇文憲這兩個異母兄弟,繈褓時就被寄養在大臣李賢家,兄弟倆的童年,根本就沒有父親這一角色。
結果宇文家祖墳冒青煙,宇文泰有了兩個出色的兒子,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自由生長”的宇文邕,忽略了父親這一角色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宇文邕棍棒教育下教出的兒子,一個比一個差。
即便是相對較好的那個兒子宇文贇,依舊敗家敗得極快。
“以史為鑒”的宇文溫,覺得自己有重蹈覆轍的危險,因為他在之前的十幾年,都是忙著拚事業,常年出征在外,無法對兒子的成長施加太多影響。
即便他已經盡力彌補,隻要有空就會陪兒子,但始終無法兼顧,一直拖到現在。
雖然尉遲熾繁、楊麗華也很注意教育兒子,但宇文溫擔心分量不足的父愛,會讓兒子們有長歪的可能,他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江山,日後被兒子敗光。
現在,他貴為天子,不需要在外征戰,所以要亡羊補牢,親自主導兒子們“三觀”的形成,為此,需要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
宇文維翰、宇文維城已經到了適婚年紀,宇文溫卻覺得這是“早婚”,所以不用急,雖然他本人就是“早婚”。
宇文維翰作為太子,應該有太子妃,應該搬出皇宮,入住東宮,早日生下兒子,也好穩定地位,但宇文溫頂住壓力,就是不給太子定親,就是不給太子搬出去住。
他要讓兒子每一天都有充足的時間和自己說話,要讓兒子心裏有什麽疑問,都有機會向他求助。
他要讓兒子的“三觀”和自己類似,不能被腐儒帶壞,不能被小人引入歧途。
吃喝玩樂,宇文溫自己懂的花樣就很多,所以適當的帶著兒子“浪”,甚至帶著兒子微服出宮,隱去身份後到樂坊喝花酒。
僅限於喝花酒,沒有嫖。
當父親的帶著兒子去樂坊花天酒地,即便沒有嫖,此舉卻依舊“令人發指”,此事厚臉皮父親瞞得住,麵皮博的兒子根本就瞞不住母親。
尉遲熾繁和楊麗華知道實情後氣得七竅生煙,又不能聲張,於是各自和宇文溫慪氣慪了一個多月才消停,尉遲熾繁如今想起來,又開始抱怨了。
“當父親的,怎麽能帶著兒子去.去....”
尉遲熾繁提起舊事就來氣,宇文溫臉皮厚,無所謂:“那又如何,又沒嫖不是?風月場,總要去見識一下的嘛。”
如此歪理,讓尉遲熾繁啞口無言,宇文溫又道:“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我的兒子,是最棒的,那些庸脂俗粉,哪裏看得上眼!”
“你莫要著急,雀哥和棘郎,再曆練幾年,必然玉樹臨風,風靡萬千少女!”宇文溫大言不慚,把《宋書》放到案上。
“我讓雀哥和棘郎出去曆練,又不是常年不迴來,你擔心什麽?他們兩個成日裏悶在宮中就好了?出去走走,我看好得很。”
尉遲熾繁收拾心情,問:“那...為何不讓雀哥出鎮呢?”
“出鎮?長史管嚴了,他日後逆反得更厲害,管鬆了,直接就肆無忌憚,欺男霸女,到時候你說該怎麽辦?”
“這....”
尉遲熾繁不知該怎麽說,因為她說不過宇文溫。
讓皇子出鎮地方,這做法倒也合理,但宇文溫覺得要視情況而定,因為十幾歲年紀的少年,正是處於叛逆期的時候,麵對外界的各種誘惑,必然把持不住自己。
如果有良師在一旁引導,倒不要緊,就怕有小人在一旁攛掇,這可就不妙了。
宇文溫要親自引導兒子們,所以選擇讓兒子住在宮裏,然後時不時掛個使職“出差”,去外麵曆練一下,如果“三觀”受到什麽衝擊,他也好及時化解。
宇文溫覺得自己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所以不急著給兒子定親,因為早婚的年輕父親,自己的玩心還沒收起來,一旦有了小孩,哪裏會認真去教育?
缺乏父愛的孩子,很容易長歪,劉義隆、劉駿、劉子業祖孫三人的素質變化,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尉遲熾繁覺得宇文溫說得頗有道理,漸漸不那麽糾結了,不過她還是關心兒子的婚事,見著宇文溫心情不錯,便試探著問:
“那,棘郎何時定親為好?”
“嗯,我覺著吧,二十五歲以後比較合適。”
尉遲熾繁聽到這裏,音調都高了幾分:“哈?二十五歲以後!!”
“妾沒..沒什麽的....”
“沒什麽?那明月怎麽說你偷偷抹眼淚?”
“唉,妾就知道她藏不住話...“
寢殿,宇文溫正和尉遲熾繁交談,繼前幾日宇文維翰出遠門去營州之後,昨日皇太子宇文維城也拜別父母,前往秦州總管府,巡視隴右。
皇太子離京出巡,非同小可,但宇文溫不以為意,沒讓宇文維城擺出大排場,除了必要的儀仗隊伍、佐官,隨行人員基本上都是士兵,沒有什麽閑雜人等。
他的兒子“出差”,是去做事,不是去花天酒地,無論是皇子還是皇太子,出行都要有軍旅風範。
要知道,這年頭想要坐穩位置,就得會掌兵,不止高官們要做到出將入相,皇族也要文武雙全。
一般來說,太子應該常駐京城,不能輕易遠離中樞,以防有變,宇文溫如今把兩個接近成年(以二十歲為標準)的兒子都派出去,按說不太合適。
萬一他自己出了什麽意外,局勢很容易突變。
宇文溫不怕,因為他已做了各種安排,萬一太子不在長安時,自己崩了或者昏迷不醒,誰敢矯詔說“先帝遺命傳位xx皇子”,就會被火炮轟成渣。
儲君,不能做籠中鳥,要四處走走看看,盡可能看到真實的情況,而不是成日裏聽人說,畢竟謊言重複一千遍就變成了真理。
他是不擔心,但有兩個女人擔心,這幾日茶飯不思的,甚至偷偷抹眼淚,讓宇文溫知道後十分無語。
尉遲熾繁聽宇文溫說她“慈母多敗兒”,心裏有些委屈,她覺得自己作為母親,兒子出遠門,心裏難受很正常,怎麽就“慈母多敗兒”了?
想著想著,想到宇文溫一直不給宇文維城立太子妃,又不讓宇文維城搬去東宮住,尉遲熾繁隻道宇文溫對兒子不滿意,有意換太子,眼眶一紅,眼淚水馬上就往外流。
宇文溫見狀心中叫苦,趕緊問:“你怎麽又哭了..”
“棘郎如今連個太子妃都沒有...”
“哎..這事急什麽嘛..”
宇文溫有些無奈,坐在尉遲熾繁身邊,撫背說道:“為夫不是說過了麽,不急....”
他和家人在非正式場合相處時,不會自稱“朕”,見著皇後心病又犯了,除了“動之以情”,隻能“曉之以理”。
宇文溫讓人拿來一本書,遞給尉遲熾繁:“看看,看看兒子不成器的後果是什麽。”
尉遲熾繁接過一看,隻見封麵寫著《宋書》。
宇文溫示意她翻到《文帝本紀》:“南朝劉宋,看看,宋文帝劉義隆的兒子們是什麽德性。”
南朝宋,國祚不到一甲子,曆八帝,武帝劉裕稱帝兩年後就去世,兒子劉義符繼位,沒多久就被廢,劉裕的另一個兒子劉義隆繼位,好不容易坐穩禦座,勵精圖治,最後卻被太子劉劭所弑。
劉劭弑父,讓劉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劉宋宗室開始自相殘殺,殺到最後,江山為人所奪。
而自劉劭起,劉宋諸帝行事毫無道德下限,讓人看了隻覺後背發涼。
尉遲熾繁仔細看了一會,有些不敢相信:“這..這都是真的?”
“嗯,如何,精彩吧?”宇文溫拿過書,隨意翻了翻:“你看,劉義隆養的好兒子,太子劉劭弑父,皇子劉駿起兵討逆戡亂,接著呢?”
“他做了皇帝,設典簽欺淩宗室,自己奢侈無度,而太子劉子業,繼位後是什麽德性?”
“劉子業納姑為妃,和同胞姊私通,又讓左右侍臣奸淫叔叔建安王劉休仁的生母楊太妃,這種獸行,居然是一國之君做出來的,你敢信?”
“再看看,劉駿的女兒山陰公主,置麵首三十人,嘖嘖....”
“你想想,問題出在哪裏?”
“呃....”
麵對宇文溫的提問,尉遲熾繁哪裏答得出來,她是第一次看到《宋書》,不太相信上麵所寫自劉義隆後劉宋諸帝的事跡。
“劉義隆還算是個好皇帝,結果養出來的兒子,你看看是什麽東西。”
“棘郎不會的....”
“且不管他會不會,首先,我得亡羊補牢!”
宇文溫說著說著有些激動,他一直都在擔心兒子變成敗家子,所以絞盡腦汁想辦法預防。
兒子不爭氣,老子掙下多少家產都不夠敗的,為此宇文溫要汲取“曆史教訓”,確保兒子們能健康成長。
他覺得劉宋的問題,就是家教不行:缺失了父親這一關鍵環節。
出身微寒的劉裕,年輕時家徒四壁,到了四十出頭才有兒子,而那時候是他拚事業的“關鍵期”,不可能有精力管兒子。
父愛的缺失,讓劉裕的兒子們隻能“自由生長”。
所幸其中之一的劉義隆,沒有長歪,但他繼位後,也許是因為自身經曆,忽略了父親在兒子成長之中的關鍵作用,覺得做父親的沒必要親自管兒子。
他自己就是這麽過來的,所以覺得隻要給兒子錦衣玉食、安排“名師輔導”就好了。
於是缺乏父親關愛的太子劉劭長歪了,寵幸小人,然後弄出巫蠱之禍,最後鋌而走險弑父。
劉劭長歪了,劉駿也長歪了,然後劉駿養出來的子女,長得更歪。
宇文溫覺得,這就是家教缺失了父親這一環節後造成的惡果。
宋國是這樣,周國又何嚐不是?
太祖宇文泰,忙著拚事業,沒太多精力管兒子,宇文邕、宇文憲這兩個異母兄弟,繈褓時就被寄養在大臣李賢家,兄弟倆的童年,根本就沒有父親這一角色。
結果宇文家祖墳冒青煙,宇文泰有了兩個出色的兒子,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自由生長”的宇文邕,忽略了父親這一角色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宇文邕棍棒教育下教出的兒子,一個比一個差。
即便是相對較好的那個兒子宇文贇,依舊敗家敗得極快。
“以史為鑒”的宇文溫,覺得自己有重蹈覆轍的危險,因為他在之前的十幾年,都是忙著拚事業,常年出征在外,無法對兒子的成長施加太多影響。
即便他已經盡力彌補,隻要有空就會陪兒子,但始終無法兼顧,一直拖到現在。
雖然尉遲熾繁、楊麗華也很注意教育兒子,但宇文溫擔心分量不足的父愛,會讓兒子們有長歪的可能,他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江山,日後被兒子敗光。
現在,他貴為天子,不需要在外征戰,所以要亡羊補牢,親自主導兒子們“三觀”的形成,為此,需要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
宇文維翰、宇文維城已經到了適婚年紀,宇文溫卻覺得這是“早婚”,所以不用急,雖然他本人就是“早婚”。
宇文維翰作為太子,應該有太子妃,應該搬出皇宮,入住東宮,早日生下兒子,也好穩定地位,但宇文溫頂住壓力,就是不給太子定親,就是不給太子搬出去住。
他要讓兒子每一天都有充足的時間和自己說話,要讓兒子心裏有什麽疑問,都有機會向他求助。
他要讓兒子的“三觀”和自己類似,不能被腐儒帶壞,不能被小人引入歧途。
吃喝玩樂,宇文溫自己懂的花樣就很多,所以適當的帶著兒子“浪”,甚至帶著兒子微服出宮,隱去身份後到樂坊喝花酒。
僅限於喝花酒,沒有嫖。
當父親的帶著兒子去樂坊花天酒地,即便沒有嫖,此舉卻依舊“令人發指”,此事厚臉皮父親瞞得住,麵皮博的兒子根本就瞞不住母親。
尉遲熾繁和楊麗華知道實情後氣得七竅生煙,又不能聲張,於是各自和宇文溫慪氣慪了一個多月才消停,尉遲熾繁如今想起來,又開始抱怨了。
“當父親的,怎麽能帶著兒子去.去....”
尉遲熾繁提起舊事就來氣,宇文溫臉皮厚,無所謂:“那又如何,又沒嫖不是?風月場,總要去見識一下的嘛。”
如此歪理,讓尉遲熾繁啞口無言,宇文溫又道:“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我的兒子,是最棒的,那些庸脂俗粉,哪裏看得上眼!”
“你莫要著急,雀哥和棘郎,再曆練幾年,必然玉樹臨風,風靡萬千少女!”宇文溫大言不慚,把《宋書》放到案上。
“我讓雀哥和棘郎出去曆練,又不是常年不迴來,你擔心什麽?他們兩個成日裏悶在宮中就好了?出去走走,我看好得很。”
尉遲熾繁收拾心情,問:“那...為何不讓雀哥出鎮呢?”
“出鎮?長史管嚴了,他日後逆反得更厲害,管鬆了,直接就肆無忌憚,欺男霸女,到時候你說該怎麽辦?”
“這....”
尉遲熾繁不知該怎麽說,因為她說不過宇文溫。
讓皇子出鎮地方,這做法倒也合理,但宇文溫覺得要視情況而定,因為十幾歲年紀的少年,正是處於叛逆期的時候,麵對外界的各種誘惑,必然把持不住自己。
如果有良師在一旁引導,倒不要緊,就怕有小人在一旁攛掇,這可就不妙了。
宇文溫要親自引導兒子們,所以選擇讓兒子住在宮裏,然後時不時掛個使職“出差”,去外麵曆練一下,如果“三觀”受到什麽衝擊,他也好及時化解。
宇文溫覺得自己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所以不急著給兒子定親,因為早婚的年輕父親,自己的玩心還沒收起來,一旦有了小孩,哪裏會認真去教育?
缺乏父愛的孩子,很容易長歪,劉義隆、劉駿、劉子業祖孫三人的素質變化,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尉遲熾繁覺得宇文溫說得頗有道理,漸漸不那麽糾結了,不過她還是關心兒子的婚事,見著宇文溫心情不錯,便試探著問:
“那,棘郎何時定親為好?”
“嗯,我覺著吧,二十五歲以後比較合適。”
尉遲熾繁聽到這裏,音調都高了幾分:“哈?二十五歲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