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寧平故城附近,土丘四周一片忙碌景象,士兵們和青壯們正打掃戰場,將一切可迴收的資源迴收,而敵軍戰歿者的屍體已經被收斂,堆積在剛挖好不久的大坑裏等待掩埋。
大戰之後,任由大量屍體暴露在荒野裏,很容易引起瘟疫,而那些吃了屍體的野獸甚至野狗,會對人肉的味道念念不忘,遲早變成禍害,所以隻要時間允許,勝利一方就要掩埋戰場上的屍體。
挖坑的人是戰俘,運屍體的人也是戰俘,戰敗者的屍體都堆在幾個大坑之中,而勝利一方的戰歿者,待遇會好些。
十人一排,躺在長方形的深坑內長眠,他們的頭發會被同袍剪下一撮,衣袍被剪下一角,然後用布袋裝著,寫上籍貫、姓名,由軍吏統一帶迴山南,送到遺屬手中。
屍體的處理,花費了一番功夫,而各類戰利品的整理,同樣要花費很多功夫,不光糧草輜重,不光戰歿者身上的鎧甲、兜鍪,就連到處都是的箭矢,也必須要迴收。
一場惡戰,交戰雙方射出的羽箭數以萬計,迴收的箭矢即便箭杆、箭羽受損,但箭鏃卻大多還能用,一枚箭鏃分量很輕,但上萬甚至數萬的箭鏃匯集起來再度利用,可以省下不少鐵。
這就是打掃戰場的福利,而隻有勝利者才能打掃戰場,對於勝利者來說,最大的福利是一排排等候發落的俘虜,此時此刻,大量俘虜集結場麵成了最壯觀的情景。
昨夜一戰,奇跡般出現的強光直接扭轉戰局,東南道行軍將圍攻自己的那些敵軍打崩,追出二十餘裏,俘獲無算,是一個酣暢淋漓的大捷,而現在,如何處置俘虜就是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自古殺俘不祥,如無必要,一般來說勝利者不會屠殺戰俘,能當兵或者被征發隨軍的青壯,大多是壯勞動力,殺掉的話太浪費,但集中安置又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東南道行軍的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把這些俘虜妥善處置。
被俘士兵隻要沒有殘疾,依舊是難得的兵員,可以補充到勝利者的隊伍裏,讓軍隊盡快恢複戰鬥力,或者作為奴隸集中看管,日後賞給有功將士。
不同的俘虜,根據身份有不同的處置方式:譬如戰兵,隻要服軟,就是各部將領爭奪的合格兵員,而那些部曲,則看情況而定。
那些受征召服兵役的征召兵,平日裏就是尋常百姓,戰鬥技能不怎麽樣,卻是很好的勞動力,同理,那些隨軍做苦力的青壯,也是很好的“牲口”。
如何處置俘虜,早有就了默認的規則,一般來說,是把俘虜劃為兩部分,一部分俘虜要立刻補充進隊伍裏,填補人員空缺並恢複戰鬥力,剩下的俘虜則另行看押,慢慢處置。
而勝利者中,在戰鬥裏哪個將領的隊伍出力多,就可以優先挑選俘虜補充本部兵馬,這就是所謂的“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出力多的定義有些複雜,不能說追擊戰階段俘虜、斬首多的隊伍就是出力多,而那些在消耗戰階段硬抗敵人正麵進攻的隊伍,功勞同樣也不小。
這些隊伍傷亡大,但斬首數很難統計,如果一味按俘獲、斬獲來算,反倒變成出力少的隊伍。
又有關鍵時刻堵口的精銳隊伍,是他們擋住敵軍的突擊勢頭,對付的敵人是精銳中的精銳,而己方傷亡雖小,但陣亡的都是精兵,這樣的隊伍如果劃成出力少的隊伍,同樣不公平。
還有趕來增援的援兵,不能打勝仗了就把人家當用過的廁籌扔了,好處都是要給的。
東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宇文溫,親自主持這一‘饕餮盛宴’,按照“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定義各部兵馬的“多勞”程度,然後按順序選戰俘。
為了盡可能公平,選戰俘不是一輪過,而是分很多輪,參與選戰俘的將領,每一輪可以選的戰俘是有數量限製的,免得先來者把“優質戰俘”都挑走,盡剩下歪瓜裂棗給後來者挑。
而戰馬和戰俘隻能二選一,當輪隻能選一樣,選了戰馬後想選戰俘,那就要等下一輪,戰俘分幾等,而戰馬同樣分幾等,等級越高,一次性可以選擇的數量就越少。
作為在場之人中職務、地位、身份最尊貴者,宇文溫來“主持公道”沒人有意見,他召集眾將大概商議了一下,統一意見,定下規則。
然後給出半個時辰的時間,讓各部將領去“驗貨”,以便心裏有個數,之後立刻開始處置戰俘,挑剩下的戰俘,分成幾撥分別看押。
當然,輜重、糧草等物資類戰利品,大頭還是得統一分配,不在此列。
選戰俘、戰馬的場麵很熱鬧,但不需要宇文溫及主要將領們親自出麵去選,此時此刻,他們在一旁交談,對當前戰局的發展做出判斷,以便決定接下來該怎麽辦。
根據俘虜的口供,宇文溫知道尉遲惇果真親自領兵來圍他,奈何今日淩晨對方跑得很快,行軍總管賀若弼、別將薛世雄、儀同李藥王追了大半夜,到頭來還是沒追上。
宇文溫隻歎尉遲惇逃跑功力了得,上次柴村之戰對方溜了,這次對方又溜了,如此擅長逃跑,他倒還真有些佩服。
尉遲惇北逃,必然逃迴曹州,那麽在曹州的敵軍主力,對亳州州治小黃的威脅依舊存在。
寧平故城一戰,意味著宇文溫西進與宇文明合兵共計尉遲順的計劃已經暴露,所以他隻能迴軍小黃,繼續和尉遲惇對峙。
不過對方此戰傷亡慘重,損失了大量騎兵,日後作戰範圍驟減,威脅沒有之前那麽大。
而此次來犯的敵軍之中,也包括尉遲順派來的援兵,如今算是有來無迴,尉遲順的兵力明顯損失,所以對於宇文氏一方來說,接下來的仗,會好打許多。
行軍總管賀若弼、豫州總管李允信,並不歸屬宇文溫管轄,所以此戰之後必然要各自返迴駐地,但宇文溫所部兵馬打了一天一夜的仗,疲憊不堪,需要對方護衛,緩過一夜。
宿營地依舊在這裏,待到明日,李允信返迴懸瓠時,帶走一部分俘虜,而行軍總管宇文十五要南下繼續坐鎮淮西,因為可以借助水路,就負責帶走大部分俘虜。
寧平故城南麵是沙水,沙水向東南流淌匯入淮水,宇文十五用船運俘虜,省時省力,沒了大量戰俘所形成的包袱,宇文溫可以專心致誌對付尉遲惇。
日頭偏西,宇文溫和眾將正商議間,有北麵武平城趕來的騎兵,向他匯報武平情況,今日清晨在城外敵軍浮橋南岸營寨爆發的戰鬥,也在匯報內容之中。
義兵首領田六虎在敵營外設伏,引得敵騎出營追擊,未曾料南邊又衝來數十騎,一番血戰後敵騎因為傷亡慘重沒有追擊,田六虎一行得以順利撤迴武平。
聽得這個消息,宇文溫琢磨起來,他覺得南來那數十騎,莫非就是尉遲惇一行人,其他幾位將領也有相同推斷。
但因為田六虎退迴武平,無法打掃戰場,所以對方的傷亡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看看北麵天空,宇文溫有些走神,他的神機營和田六虎所部義兵一起行動,駐紮在武平,所以此次遭遇戰神機營應該也參戰了,但尉遲惇如此能跑,大概和柴村之戰時那樣,又逢兇化吉了。
料敵從寬,宇文溫可不敢把希望寄托在尉遲惇陣亡這一可能上來製定戰略,想著對方連續幾次逢兇化吉,隻能感慨不已:奈何,奈何....
寧平故城附近,土丘四周一片忙碌景象,士兵們和青壯們正打掃戰場,將一切可迴收的資源迴收,而敵軍戰歿者的屍體已經被收斂,堆積在剛挖好不久的大坑裏等待掩埋。
大戰之後,任由大量屍體暴露在荒野裏,很容易引起瘟疫,而那些吃了屍體的野獸甚至野狗,會對人肉的味道念念不忘,遲早變成禍害,所以隻要時間允許,勝利一方就要掩埋戰場上的屍體。
挖坑的人是戰俘,運屍體的人也是戰俘,戰敗者的屍體都堆在幾個大坑之中,而勝利一方的戰歿者,待遇會好些。
十人一排,躺在長方形的深坑內長眠,他們的頭發會被同袍剪下一撮,衣袍被剪下一角,然後用布袋裝著,寫上籍貫、姓名,由軍吏統一帶迴山南,送到遺屬手中。
屍體的處理,花費了一番功夫,而各類戰利品的整理,同樣要花費很多功夫,不光糧草輜重,不光戰歿者身上的鎧甲、兜鍪,就連到處都是的箭矢,也必須要迴收。
一場惡戰,交戰雙方射出的羽箭數以萬計,迴收的箭矢即便箭杆、箭羽受損,但箭鏃卻大多還能用,一枚箭鏃分量很輕,但上萬甚至數萬的箭鏃匯集起來再度利用,可以省下不少鐵。
這就是打掃戰場的福利,而隻有勝利者才能打掃戰場,對於勝利者來說,最大的福利是一排排等候發落的俘虜,此時此刻,大量俘虜集結場麵成了最壯觀的情景。
昨夜一戰,奇跡般出現的強光直接扭轉戰局,東南道行軍將圍攻自己的那些敵軍打崩,追出二十餘裏,俘獲無算,是一個酣暢淋漓的大捷,而現在,如何處置俘虜就是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自古殺俘不祥,如無必要,一般來說勝利者不會屠殺戰俘,能當兵或者被征發隨軍的青壯,大多是壯勞動力,殺掉的話太浪費,但集中安置又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東南道行軍的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把這些俘虜妥善處置。
被俘士兵隻要沒有殘疾,依舊是難得的兵員,可以補充到勝利者的隊伍裏,讓軍隊盡快恢複戰鬥力,或者作為奴隸集中看管,日後賞給有功將士。
不同的俘虜,根據身份有不同的處置方式:譬如戰兵,隻要服軟,就是各部將領爭奪的合格兵員,而那些部曲,則看情況而定。
那些受征召服兵役的征召兵,平日裏就是尋常百姓,戰鬥技能不怎麽樣,卻是很好的勞動力,同理,那些隨軍做苦力的青壯,也是很好的“牲口”。
如何處置俘虜,早有就了默認的規則,一般來說,是把俘虜劃為兩部分,一部分俘虜要立刻補充進隊伍裏,填補人員空缺並恢複戰鬥力,剩下的俘虜則另行看押,慢慢處置。
而勝利者中,在戰鬥裏哪個將領的隊伍出力多,就可以優先挑選俘虜補充本部兵馬,這就是所謂的“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出力多的定義有些複雜,不能說追擊戰階段俘虜、斬首多的隊伍就是出力多,而那些在消耗戰階段硬抗敵人正麵進攻的隊伍,功勞同樣也不小。
這些隊伍傷亡大,但斬首數很難統計,如果一味按俘獲、斬獲來算,反倒變成出力少的隊伍。
又有關鍵時刻堵口的精銳隊伍,是他們擋住敵軍的突擊勢頭,對付的敵人是精銳中的精銳,而己方傷亡雖小,但陣亡的都是精兵,這樣的隊伍如果劃成出力少的隊伍,同樣不公平。
還有趕來增援的援兵,不能打勝仗了就把人家當用過的廁籌扔了,好處都是要給的。
東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宇文溫,親自主持這一‘饕餮盛宴’,按照“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定義各部兵馬的“多勞”程度,然後按順序選戰俘。
為了盡可能公平,選戰俘不是一輪過,而是分很多輪,參與選戰俘的將領,每一輪可以選的戰俘是有數量限製的,免得先來者把“優質戰俘”都挑走,盡剩下歪瓜裂棗給後來者挑。
而戰馬和戰俘隻能二選一,當輪隻能選一樣,選了戰馬後想選戰俘,那就要等下一輪,戰俘分幾等,而戰馬同樣分幾等,等級越高,一次性可以選擇的數量就越少。
作為在場之人中職務、地位、身份最尊貴者,宇文溫來“主持公道”沒人有意見,他召集眾將大概商議了一下,統一意見,定下規則。
然後給出半個時辰的時間,讓各部將領去“驗貨”,以便心裏有個數,之後立刻開始處置戰俘,挑剩下的戰俘,分成幾撥分別看押。
當然,輜重、糧草等物資類戰利品,大頭還是得統一分配,不在此列。
選戰俘、戰馬的場麵很熱鬧,但不需要宇文溫及主要將領們親自出麵去選,此時此刻,他們在一旁交談,對當前戰局的發展做出判斷,以便決定接下來該怎麽辦。
根據俘虜的口供,宇文溫知道尉遲惇果真親自領兵來圍他,奈何今日淩晨對方跑得很快,行軍總管賀若弼、別將薛世雄、儀同李藥王追了大半夜,到頭來還是沒追上。
宇文溫隻歎尉遲惇逃跑功力了得,上次柴村之戰對方溜了,這次對方又溜了,如此擅長逃跑,他倒還真有些佩服。
尉遲惇北逃,必然逃迴曹州,那麽在曹州的敵軍主力,對亳州州治小黃的威脅依舊存在。
寧平故城一戰,意味著宇文溫西進與宇文明合兵共計尉遲順的計劃已經暴露,所以他隻能迴軍小黃,繼續和尉遲惇對峙。
不過對方此戰傷亡慘重,損失了大量騎兵,日後作戰範圍驟減,威脅沒有之前那麽大。
而此次來犯的敵軍之中,也包括尉遲順派來的援兵,如今算是有來無迴,尉遲順的兵力明顯損失,所以對於宇文氏一方來說,接下來的仗,會好打許多。
行軍總管賀若弼、豫州總管李允信,並不歸屬宇文溫管轄,所以此戰之後必然要各自返迴駐地,但宇文溫所部兵馬打了一天一夜的仗,疲憊不堪,需要對方護衛,緩過一夜。
宿營地依舊在這裏,待到明日,李允信返迴懸瓠時,帶走一部分俘虜,而行軍總管宇文十五要南下繼續坐鎮淮西,因為可以借助水路,就負責帶走大部分俘虜。
寧平故城南麵是沙水,沙水向東南流淌匯入淮水,宇文十五用船運俘虜,省時省力,沒了大量戰俘所形成的包袱,宇文溫可以專心致誌對付尉遲惇。
日頭偏西,宇文溫和眾將正商議間,有北麵武平城趕來的騎兵,向他匯報武平情況,今日清晨在城外敵軍浮橋南岸營寨爆發的戰鬥,也在匯報內容之中。
義兵首領田六虎在敵營外設伏,引得敵騎出營追擊,未曾料南邊又衝來數十騎,一番血戰後敵騎因為傷亡慘重沒有追擊,田六虎一行得以順利撤迴武平。
聽得這個消息,宇文溫琢磨起來,他覺得南來那數十騎,莫非就是尉遲惇一行人,其他幾位將領也有相同推斷。
但因為田六虎退迴武平,無法打掃戰場,所以對方的傷亡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看看北麵天空,宇文溫有些走神,他的神機營和田六虎所部義兵一起行動,駐紮在武平,所以此次遭遇戰神機營應該也參戰了,但尉遲惇如此能跑,大概和柴村之戰時那樣,又逢兇化吉了。
料敵從寬,宇文溫可不敢把希望寄托在尉遲惇陣亡這一可能上來製定戰略,想著對方連續幾次逢兇化吉,隻能感慨不已: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