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困、累、怕,這是楊廣如今僅剩的三種感覺,從昨日到現在,他幾乎在馬背上度過了一日,除了中途在東陽驛稍事休息之外,一直都在逃命。
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老天要滅我楊廣麽?
按照原先的計劃,楊廣從東陽驛趕往東麵的華州州治鄭城,要趕在反叛的延州軍之前入城,召集軍隊守城穩住陣腳,結果半路卻出了意外。
路過石堤水,恰逢石堤峪守軍潰敗,被從峪口衝出的周軍追殺,對方的兵力其實沒什麽優勢,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見著楊廣一行數量眾多的騎兵,竟然順勢殺了過來。
楊廣急著趕往鄭城,沒時間和這幫人糾纏,分出一部分騎兵支援後繼續趕路,結果周軍騎兵十分兇殘,不但突破了攔截還衝亂了己方隊伍。
瘋狗,一群瘋狗!
這是楊廣對這群周軍騎兵的第一印象,也是唯一印象,領頭的周將狀若瘋狗,在其麵前幾無三合之將,別人手中的馬槊,就像一根肉骨頭,讓這位瘋狂不已。
奪槊數條,一騎當先,領著周騎衝散隋軍隊形,隨後而來的步兵,先是再次擊潰石堤峪守軍,又端著長矛向他們衝鋒。
步兵竟然向騎兵徒步衝鋒,瘋狗,一群瘋狗!
局麵混亂,楊廣舉止失措,虧得虞慶則指揮得當,指揮騎兵攔住這群瘋狗,在其堵住石橋之前,護送楊廣衝過石堤水。
突如其來的周軍,阻滯了楊廣的行程,待得他們來到鄭城西郊為時已晚:延州叛軍騎兵,已經抵達城外。
鄭城守軍關了城門,而延州騎兵在城外遊蕩,楊廣已經沒有機會入城,虞慶則一咬牙護著楊廣突破對方攔截,繞城而走,向著鄭城以東的華陰前進。
入不了鄭城,到華陰也行,隻是身後依舊跟著一群瘋狗,雙方就這麽一跑逃一追,過了整整一夜。
灞橋大敗發生在中午,楊廣一行人從那時開始到次日清晨,已經騎著馬跑了兩百餘裏路,若不是在東陽驛換了馬,坐騎早就吃不消了。
騎兵晝夜兼程三百裏,襲擊敵軍大獲全勝,這種戰例楊廣在父親那裏聽說過,當時還沒什麽感覺,可當他花了大半日跑了兩百裏,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疲憊、困倦,眼皮沉重幾乎撐不開,意識模糊倦意上湧就想睡覺,騎馬時間太長,全身被顛得快要散架,沒有哪裏不難受。
而那些晝夜疾馳三百裏的騎兵,還要在這種狀態下作戰,並最終克敵製勝。
金戈鐵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好難啊!
“殿下請撐住!如今我軍過了華陰,前方是定城,再過去不遠就是渭口廣通倉,距離潼關不遠了!”
“定城?孤記得來時便經過定城,夾道各一城,想來可以召集守軍...”
“殿下!定城兵少未必來得及,與其在定城停留不如去潼關!”
虞慶則所說的定城,位於華陰東麵九裏,再往東北二十六裏即是渭口廣通倉,廣通倉往東南去往潼關也就數裏路程。
從華陰到潼關,不到四十裏,隻要跑完剩下的路程安全抵達潼關,這場距離將近三百裏的逃亡之旅,就能順利結束。
楊廣想到這裏,迴看晨曦之中的華陰城,方才來時華陰城門還未開啟,如今身後追兵雖然少了許多,但轉迴去還是太冒險,所以還是去潼關為好。
道路南側現出一片建築,楊廣隻覺得看上去有些眼熟,待得距離越來越近,他忽然想起來了:這是西嶽廟。
當年他的父親楊堅登基稱帝,曾經帶領群臣到此祭拜華山之神,祈禱國泰民安,當時剛剛被封為晉王的楊廣也隨著天子儀仗至此。
時光流逝,父母、兄長已不在人世,家、國都已瀕臨破碎的邊緣,年輕的夢想,還沒開始就即將夭折。
恍惚間已經過西嶽廟,繼續向著東麵前進,剛走出數裏,前方騎兵忽然栽倒在地,人仰馬嘶一片混亂之際,道路兩旁衝出許多人來。
個個身著鎧甲帶著兜鍪,手裏拿著長矛或者弓箭,不遠處的樹林兩側又衝出許多騎兵,唿喊聲隨後響起:“大周天兵在此,投降不殺!”
。。。。。
數十騎兵疾馳而過,後麵追著數量多上一倍的騎兵,他們向著華陰城方向而去,激起一路煙塵,待得塵土散去,有十餘人穿行在樹林深處,向著不遠處的西嶽廟跑去。
“殿下,廟裏有馬匹,雖然隻是代步用馬,但好歹堪用,趁著周兵被引開,我們趕緊去潼關。”
“好...好...”
楊廣驚魂未定,直到現在他還搞不清楚怎麽會在這附近遇伏。
他從灞橋馬不停蹄的向東跑,原本是要到鄭城,又想入華陰,實在不行才往潼關跑,他自己一開始都不知道會跑來這裏,那麽周兵怎麽知道能在這裏攔住他?
“殿下,這一定是叛變的延州軍分兵阻塞道路,攔截前往潼關報信的官軍信使,意圖拖延時間,正好遇見我軍罷了。”
虞慶則有些慶幸,對方在這裏設伏攔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不過虧得己方隨行騎兵眾多,沒有被對方前後夾擊一網打盡。
雙方混戰在一起,虞慶則本要護著楊廣向前突圍,奈何前方敵兵太多,索性掉頭往迴跑,半路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
少部分人護著楊廣半路下馬轉入樹林,到西嶽廟躲藏,其餘人引著追兵向華陰方向跑,待得追兵遠去,他們再騎上西嶽廟的馬匹繼續趕路。
外邊官道上又有騎兵向著華陰城方向追去,楊廣聽著那馬蹄聲心有餘悸的鬆了口氣,若不是虞慶則急中生智,他搞不好就沒於亂軍之中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楊廣覺著一日之內經過這麽多挫折,一定是上天對他的考驗,如今他逢兇化吉,定會時來運轉。
還有不到四十裏,迴到潼關有了兵,就不用惶惶然如喪家犬。
今日之恥,孤來日必當加倍還之!
來到西嶽廟正門,幾名雜役正在發呆,見著來者不善還沒來得及關門便被刀指著:“不許聲張!”
一行人進了廟,待得正門關上,楊廣鬆了口氣,正要問虞慶則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卻聽得有琵琶聲傳來,循聲望去,隻見大院一隅有數人正在行樂。
似乎是哪家郎君在此與友人遊玩,虞慶則生怕對方暴露行蹤,正要示意隨行人員動手,卻見周圍唿啦啦啦衝出一群甲士,手持武器將他們圍住。
琵琶聲停,一人說道:“劉郎君原來也精通琵琶,我有一曲,不知劉郎君可曾聽過?”
“劉某洗耳恭聽。”
那人接過琵琶開始自彈自唱,音調古怪,而歌詞十分悲涼:
“一曲肝腸斷,輕羽此去莫留連,更有南國花正好,莫向白蘋洲上獨歎秋水寒...”(未完待續。)
困、累、怕,這是楊廣如今僅剩的三種感覺,從昨日到現在,他幾乎在馬背上度過了一日,除了中途在東陽驛稍事休息之外,一直都在逃命。
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老天要滅我楊廣麽?
按照原先的計劃,楊廣從東陽驛趕往東麵的華州州治鄭城,要趕在反叛的延州軍之前入城,召集軍隊守城穩住陣腳,結果半路卻出了意外。
路過石堤水,恰逢石堤峪守軍潰敗,被從峪口衝出的周軍追殺,對方的兵力其實沒什麽優勢,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見著楊廣一行數量眾多的騎兵,竟然順勢殺了過來。
楊廣急著趕往鄭城,沒時間和這幫人糾纏,分出一部分騎兵支援後繼續趕路,結果周軍騎兵十分兇殘,不但突破了攔截還衝亂了己方隊伍。
瘋狗,一群瘋狗!
這是楊廣對這群周軍騎兵的第一印象,也是唯一印象,領頭的周將狀若瘋狗,在其麵前幾無三合之將,別人手中的馬槊,就像一根肉骨頭,讓這位瘋狂不已。
奪槊數條,一騎當先,領著周騎衝散隋軍隊形,隨後而來的步兵,先是再次擊潰石堤峪守軍,又端著長矛向他們衝鋒。
步兵竟然向騎兵徒步衝鋒,瘋狗,一群瘋狗!
局麵混亂,楊廣舉止失措,虧得虞慶則指揮得當,指揮騎兵攔住這群瘋狗,在其堵住石橋之前,護送楊廣衝過石堤水。
突如其來的周軍,阻滯了楊廣的行程,待得他們來到鄭城西郊為時已晚:延州叛軍騎兵,已經抵達城外。
鄭城守軍關了城門,而延州騎兵在城外遊蕩,楊廣已經沒有機會入城,虞慶則一咬牙護著楊廣突破對方攔截,繞城而走,向著鄭城以東的華陰前進。
入不了鄭城,到華陰也行,隻是身後依舊跟著一群瘋狗,雙方就這麽一跑逃一追,過了整整一夜。
灞橋大敗發生在中午,楊廣一行人從那時開始到次日清晨,已經騎著馬跑了兩百餘裏路,若不是在東陽驛換了馬,坐騎早就吃不消了。
騎兵晝夜兼程三百裏,襲擊敵軍大獲全勝,這種戰例楊廣在父親那裏聽說過,當時還沒什麽感覺,可當他花了大半日跑了兩百裏,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疲憊、困倦,眼皮沉重幾乎撐不開,意識模糊倦意上湧就想睡覺,騎馬時間太長,全身被顛得快要散架,沒有哪裏不難受。
而那些晝夜疾馳三百裏的騎兵,還要在這種狀態下作戰,並最終克敵製勝。
金戈鐵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好難啊!
“殿下請撐住!如今我軍過了華陰,前方是定城,再過去不遠就是渭口廣通倉,距離潼關不遠了!”
“定城?孤記得來時便經過定城,夾道各一城,想來可以召集守軍...”
“殿下!定城兵少未必來得及,與其在定城停留不如去潼關!”
虞慶則所說的定城,位於華陰東麵九裏,再往東北二十六裏即是渭口廣通倉,廣通倉往東南去往潼關也就數裏路程。
從華陰到潼關,不到四十裏,隻要跑完剩下的路程安全抵達潼關,這場距離將近三百裏的逃亡之旅,就能順利結束。
楊廣想到這裏,迴看晨曦之中的華陰城,方才來時華陰城門還未開啟,如今身後追兵雖然少了許多,但轉迴去還是太冒險,所以還是去潼關為好。
道路南側現出一片建築,楊廣隻覺得看上去有些眼熟,待得距離越來越近,他忽然想起來了:這是西嶽廟。
當年他的父親楊堅登基稱帝,曾經帶領群臣到此祭拜華山之神,祈禱國泰民安,當時剛剛被封為晉王的楊廣也隨著天子儀仗至此。
時光流逝,父母、兄長已不在人世,家、國都已瀕臨破碎的邊緣,年輕的夢想,還沒開始就即將夭折。
恍惚間已經過西嶽廟,繼續向著東麵前進,剛走出數裏,前方騎兵忽然栽倒在地,人仰馬嘶一片混亂之際,道路兩旁衝出許多人來。
個個身著鎧甲帶著兜鍪,手裏拿著長矛或者弓箭,不遠處的樹林兩側又衝出許多騎兵,唿喊聲隨後響起:“大周天兵在此,投降不殺!”
。。。。。
數十騎兵疾馳而過,後麵追著數量多上一倍的騎兵,他們向著華陰城方向而去,激起一路煙塵,待得塵土散去,有十餘人穿行在樹林深處,向著不遠處的西嶽廟跑去。
“殿下,廟裏有馬匹,雖然隻是代步用馬,但好歹堪用,趁著周兵被引開,我們趕緊去潼關。”
“好...好...”
楊廣驚魂未定,直到現在他還搞不清楚怎麽會在這附近遇伏。
他從灞橋馬不停蹄的向東跑,原本是要到鄭城,又想入華陰,實在不行才往潼關跑,他自己一開始都不知道會跑來這裏,那麽周兵怎麽知道能在這裏攔住他?
“殿下,這一定是叛變的延州軍分兵阻塞道路,攔截前往潼關報信的官軍信使,意圖拖延時間,正好遇見我軍罷了。”
虞慶則有些慶幸,對方在這裏設伏攔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不過虧得己方隨行騎兵眾多,沒有被對方前後夾擊一網打盡。
雙方混戰在一起,虞慶則本要護著楊廣向前突圍,奈何前方敵兵太多,索性掉頭往迴跑,半路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
少部分人護著楊廣半路下馬轉入樹林,到西嶽廟躲藏,其餘人引著追兵向華陰方向跑,待得追兵遠去,他們再騎上西嶽廟的馬匹繼續趕路。
外邊官道上又有騎兵向著華陰城方向追去,楊廣聽著那馬蹄聲心有餘悸的鬆了口氣,若不是虞慶則急中生智,他搞不好就沒於亂軍之中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楊廣覺著一日之內經過這麽多挫折,一定是上天對他的考驗,如今他逢兇化吉,定會時來運轉。
還有不到四十裏,迴到潼關有了兵,就不用惶惶然如喪家犬。
今日之恥,孤來日必當加倍還之!
來到西嶽廟正門,幾名雜役正在發呆,見著來者不善還沒來得及關門便被刀指著:“不許聲張!”
一行人進了廟,待得正門關上,楊廣鬆了口氣,正要問虞慶則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卻聽得有琵琶聲傳來,循聲望去,隻見大院一隅有數人正在行樂。
似乎是哪家郎君在此與友人遊玩,虞慶則生怕對方暴露行蹤,正要示意隨行人員動手,卻見周圍唿啦啦啦衝出一群甲士,手持武器將他們圍住。
琵琶聲停,一人說道:“劉郎君原來也精通琵琶,我有一曲,不知劉郎君可曾聽過?”
“劉某洗耳恭聽。”
那人接過琵琶開始自彈自唱,音調古怪,而歌詞十分悲涼:
“一曲肝腸斷,輕羽此去莫留連,更有南國花正好,莫向白蘋洲上獨歎秋水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