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使邸,宇文溫正在房裏研究東西,他擺弄著案上一個木盒,裏麵有一枚疑似三棱鏡,還有兩片琉璃碗殘片組成的透鏡組,這就是煉丹道士劉楊鼓搞出來的分光鏡。


    分光鏡是進行光譜分析的必要設備,在經曆了最初的興奮之後,宇文溫也冷靜下來,畢竟以這個時代的理論、技術水平,即便是出現了光譜分析,其作用也有限。


    也就是說,這個分光術(光譜分析),對他來說是雞肋。


    化學分析一是定性,二是定量,定性就是確定樣品裏有什麽物質,定量就是確定樣品裏的物質含量有多少,可有生之年內,宇文溫不敢奢望這種原始的分光鏡能做到定量那一步。


    這需要化學、物理(光學)、數學相關領域的強力支撐,他不是學霸,化學、物理、數學的知識水平停留在高中階段,而且能迴憶起多少都是問題。


    光譜分析術出現在十九世紀,那是工業時代,還有諸多化學、物理學的技術大能進行研究,光譜分析法才逐漸完善,所以身處農業時代的宇文溫有自知之明,要看菜下飯。


    定量,精確分析礦石、合金中的金屬成分含量,也許這輩子都不可能實現。


    即便定量做不到,也不會影響煉鐵煉鋼,反正又不是要做滲碳裝甲,建造多鉚蒸鋼的神器,製作刀槍箭鏃還有鐵犁、鏟、鋤、鎬以目前的冶煉水平也夠用了。


    關鍵是定性,宇文溫覺得定性就有用處,至少能知道礦石裏有沒有鐵、銅、鉛或金銀,也就是協助探礦,這總好過諱莫如深的古法探礦。


    但是靜靜一想,又覺得靠光譜分析來協助探礦有些雞肋,這跨時代的光譜分析似乎遠水解不了近渴。


    古代對各類礦石有五花八門的稱唿,很難和後世的礦物名稱‘無縫對接’,宇文溫也不打算變成探礦專家,他唯一關心的,隻有四種金屬:金銀銅鐵,所以需要探的就是這四種礦。


    金銀銅就是錢,沒誰和錢過不去,而鐵則是打造兵器工具必不可少的資源,宇文溫隻覺得多少鐵都不夠用。


    其中鐵最優先,但即便如此,他也不用去探礦,‘已知’有一座超大規模的鐵山和一定規模的銅山,就在巴州附近,而他遲早要搶過來。


    大冶,超級鐵礦山,從唐代起大規模開采了將近千年,直到晚清洋務運動,漢冶萍公司便是以大冶的鐵礦為原料煉鋼。


    大冶附近的白雉山富含銅礦,曆史上隋平陳後,晉王楊廣便在白雉山煉銅鑄錢,這兩個地方就在巴州對麵、陳國郢州武昌郡地界,是宇文溫夢寐以求的地方。


    結果陳國卻對這寶藏無動於衷,沒有大規模開發的跡象,這讓他覺得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有了超級鐵礦,不要說軍隊武器、防具全鐵器化成為現實,民用工具鐵器化也不是夢,鐵犁、鐵鏟、鐵鐮、鐵鋤、鐵鎬全麵普及,無論是種田還是興修水利都是事半功倍。


    這樣一來,光譜分析法唯一的用途,就是找金銀礦,綿延的大別山脈,怎麽都會有些金銀礦,發動山民四處探尋,然後把礦石帶來分析,至少能確定裏麵有沒有金銀。


    金銀礦沒人嫌棄,但從勘探到開采需要時間,這對於憑著玻璃鏡賺錢的宇文溫來說,不是很急切的事情,同樣是賺錢,兩者的地位沒法比。


    玻璃鏡對於宇文溫來說是雪中送炭,讓他以極小的成本短時間賺迴大量錢財,獨力支撐了發軍餉養兵的重任,而尋找金銀礦是錦上添花。


    看著原始的分光鏡,宇文溫有些無奈,但是煉丹道士劉楊無意中發現的分光術,他覺得好歹要傳承下去,所以得找事情來做。


    “就當是花錢辦慈善了...不對,要是做出分光鏡的成品,賣給那些煉丹的道士,搞不好是一筆大買賣啊!”


    宇文溫想到這裏不由得麵露喜色,他覺得自己找到一條新財路,雖然利潤未必有多高,但螞蟻雖小也是肉,沒人會嫌錢多。


    煉丹圖的是什麽?長生不老啊!這年頭誰不想長生不老,就算不能真的長生不老,那益壽延年總該可以吧,那就是個巨大的‘市場需求’。


    丹藥哪裏有得賣呢?自然是找煉丹術士了,麵對這麽巨大的市場需求,煉丹術士自然也是苦心鑽研煉丹術,要煉出好丹藥‘為客戶服務’。


    這個時代的煉丹術士,類似於後世的化學家,搞化學研究、生產的自然需要設備、科研儀器,宇文溫覺得自己可以做儀器供應商,做出‘高科技’儀器賣給這些煉丹術士。


    丹藥煉不成、丹藥吃了拉肚子、丹藥吃了死人!怎麽辦?


    這位道長,想知道丹藥裏多了什麽不該多的東西麽?想知道丹藥裏少了什麽不該少的東西麽?這有寶物分光鏡,可以幫道長明察秋毫!


    這寶貝不貴,才幾千貫嘛,能窺破天機的寶貝,道長不想要麽?


    錢不夠就賣腎...賣仙丹就夠了!錢還是不夠?讓香客買了再捐嘛,反正信徒捐田捐地都不在話下,捐個分光鏡也沒問題不是?


    一想到這熱血沸騰的廣告詞,宇文溫似乎看見無數的銅錢向自己湧來,想想煉丹術士們排隊搶購的樣子,那得有多帶勁。


    煉丹術士窮不窮?窮!煉丹術士富不富?富!


    正如世人分貧富,煉丹術士也分貧富,像劉楊這種連個破道觀都沒有的道士很多,可是那些有祖傳道觀、有大量香客上供香油錢的道士也不少,所以裏麵商機很大。


    一想到商機,宇文溫笑得眼睛都眯起來,腦子飛快的轉動著。


    分光鏡的原理很簡單,一枚三棱鏡負責分光,兩片透鏡組成的小望遠鏡負責放大光譜,當然具體結構還得研究優化,把性能提升上來。


    最重要的是包裝,分光鏡的外殼要拉風,鑲金嵌玉太俗,最好是各種玄幻風,得有仙氣,道士們追求長生不老,品味很高也很刁鑽,不好伺候。


    什麽仙鶴啦,靈芝啦這些圖案都得有,最好還有裸女...呃,仙女之類,總之分光鏡質量要過硬,耐摔耐碰,畢竟這寶貝搞不好要師徒相授,一代代傳下去的。


    不對,不許一代代傳下去,要不每個道觀買了一個分光鏡就不買了,找誰說理去?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分光鏡會被山寨,別人不會做玻璃,難免土法上馬直接磨水晶,所以核心部件要一體化,一拆就壞,壞了就得再買...


    光賣分光鏡還不行,煉丹用品也得賣,那種土不拉幾的煉丹爐(丹鼎、丹釜)太挫了,宇文溫決定花點時間,設計出“二十一世紀玄幻風”的煉丹爐,讓那些煉丹道士見了就想買。


    名字也得拉風,什麽虛天鼎、神農鼎、乾坤鼎、盤龍鼎都行,怎麽大氣怎麽用,質量不能太好,免得買了個就夠用了,但質量不能太差,這是要砸招牌的。


    想到這裏,宇文溫忽然腦海裏靈光一閃:煉丹術士就是古代化學家,那麽玻璃實驗器皿同樣可以用。


    什麽燒杯、平底/圓底燒瓶、試管、錐形瓶這都可以賣,還有溫度計,這些東西宇文溫的工坊裏都已經小批量製作,給自己的實驗室做試驗用,要提高產量沒有問題。


    但是他又擔心這些東西會讓人如虎添翼,萬一給哪個天才用的爐火純青,做出什麽不得了的東西出來禍害他,那可就得不償失。


    雖然不太可能,可萬一哪個天才批量製作出了白磷,白磷燃燒彈那可是要命的!


    宇文溫越想越多,思緒一放開就差點收不迴來,不過有一點他已經肯定,就是要賺錢,把劉楊及其徒弟養起來,每日就研究這分光術,優化分光鏡,再加派人手一起研究,區區十來人他養得起。


    什麽玻璃實驗器皿都用上,組建一個煉丹實驗...化學實驗室,分光術(光譜分析)能達到分辨常見金屬的水準就行,技術上能夠簡單協助探礦,那他就滿足了。


    然後就是把分光鏡商品化,賣給那些執著煉丹的牛鼻子老道,這才是‘正道’,也算是為中原的煉丹事業添磚加瓦。


    然後搭配售賣一本秘籍,就叫做《窺破天機分光術》,把光譜分析的原理粗略介紹一遍,配上常見幾種金屬的簡單譜圖,最主要是列出觀測這幾種金屬的具體方法,讓使用者能夠做實驗自己觀測出來。


    正如武俠所述,光有神兵利器還不行,得有同步的心法口訣配合,所以秘籍的商機無限,舍得花錢買分光鏡的土豪道士,根本不在乎再多掏錢買秘籍。


    那麽下一個問題來了:這麽好的東西,哪裏有得賣呢?


    也就是廣告的問題,這年頭要‘廣而告之’的難度不小,尤其煉丹這種行業,尋常百姓關心得少,要想讓天下的道士都知道分光鏡這寶貝,那可不太容易。


    不知道有,那就沒有購買的想法,怎麽讓煉丹的‘從業人員’知道世上有分光鏡這寶貝,是宇文溫要麵臨的問題,他總不能雇人滿大街找道士,然後神秘兮兮的問:“道長,聽說過分光鏡麽...”


    這樣做的逼格太低,會砸牌子的,所以宇文溫又開始想著如何打廣告,在煉丹業掀起一陣搶購分光鏡的潮流,自己賺得盆滿缽滿。


    似乎是雞肋的分光術,如今轉換思路變成商品,那就是雞腿了!


    宇文溫正暗自高興間,聽得外麵有些喧囂,似乎是有人在爭吵,於是叫來張魚問道:“外麵怎麽迴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