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告訴楊一清:“寧夏安化王叛亂,成國公朱剛全軍覆沒,軍情十萬火急,李東陽準備在正德皇帝麵前推舉你前往寧夏征討叛軍,這是他給你的密信。”


    楊一清看過密信後說:“我在寧夏養馬時就看出,安化王早就有叛逆篡位之心,寧夏地處偏遠,窮山惡水,兵力有限,財力不足,所以他早就暗暗地招兵買馬,私藏兵器,屯積糧晌。”


    顧擷岡說:“安化王拜相士殷五為軍師,丁廣為都督,總兵周昂為大將軍,不知都禦史有何對策?”


    楊一清說:“狗頭軍師殷五隻會相麵、吹噓,真到戰場用兵打仗就沒有本事了,至於丁廣、周昂隻有匹夫之勇,不堪一擊。”


    文昌君說:“想必都禦史早就胸有成竹,運籌帷幄,我們兄弟倆願意隨軍助一臂之力。”


    楊一清說:“兩位小將智勇雙全,隻須在我的軍帳中作個參謀、督糧就行,不勞你們親自出馬參戰。”


    於是楊一清打點行裝,立即出發,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三天後就到達京城,在家坐等禦前群臣軍事會議的決定。


    幾天後正德皇帝親自召開禦前群臣軍事會議,李東陽、楊廷和、顧鼎臣等都極力主張前都禦史、三邊總製楊一清官複原職,領兵前往寧夏征討安化王叛亂。


    劉瑾雖然極力反對,但是他也提不出合適人選,為了防止楊一清獨掌兵權,擅自決斷,危及他的兵權,劉瑾提議由八虎之一的內監張永為督軍。


    正德皇帝下旨擢升楊一清為右都禦史兼提督軍務,以內監張永為監軍,即日出師征戰。


    顧履方見文昌君和顧擷岡要跟隨楊一清出征寧夏,也想一起去。


    顧擷岡說:“三弟要參加鄉試考舉人,還是在家好好攻讀四書五經吧。”


    顧鼎臣說:“他們哥倆隻是在楊一清軍帳中做個參謀而已,作為李東陽的信使,在緊急時來迴傳遞軍情。”


    文昌君說:“我們隻是想見識見識楊一清在塞北荒漠如何打仗用兵,並不直接參與作戰。為誅殺閹奴劉瑾的計劃助一臂之力,我們今年不能參加科舉考舉人了,到明再說。如今東南沿海倭寇猖獗,如果倭患禍害昆山百姓,到時我們仨兄弟一起去昆山抗擊倭寇。”


    翌日楊一清奉旨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寧夏。他文武雙全,又熟悉邊塞軍情,安營紮寨後第一陣戰役就把丁廣、周昂殺得落花流水,大獲全勝,一舉收複了十幾座城鎮。


    楊一清乘勝前進,接二連三又打了幾次勝仗,斬了何錦,生擒了安化王朱寊鐇,狗頭軍師殷五和楊六楊七見勢不妙,落荒而逃。捷報飛傳京城,正德皇帝大喜,授楊一清為陝甘總督,坐鎮塞北待命,由張永統帥大軍,押送安化王朱寊鐇班師迴京。


    楊一清與李東陽、楊廷和、顧鼎臣等事先已經密謀過如何爭取張永迴京後協同除掉奸臣劉瑾。他們知道張永雖然是與劉瑾同黨,本是臭名昭著的八虎之一,但是因為爭權奪利,怨仇已經結得很深,甚至於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因此可以利用這次討伐安化王叛亂時機,讓他們的矛盾激化,敦促張永協力除掉劉瑾。


    臨行楊一清設宴送行,席間文昌君和顧擷岡帶頭列舉劉瑾種種罪狀,其他將領也紛紛指責,在眾人一致譴責聲中,張永也附和著責備劉瑾如何專橫跋扈,如何獨攬大權,言辭相當激憤。


    楊一清見張永確實是真情表露,便因勢利導勸說張永迴京後,乘向正德皇帝獻交叛賊安化王的機會,密稟劉瑾所犯種種叛亂罪行,促使皇上下旨嚴懲劉瑾。


    文昌君和顧擷岡見誅殺閹奴劉瑾的時機已經成熟,與楊一清商議後,快馬加鞭火速迴京,向義父匯報策反張永的情況。在研究誅殺劉瑾對策時,仨兄弟充分發表意見,顧擷岡說:“閹奴劉瑾生性奸詐,氣焰囂張,光憑這些罪狀還不至於讓正德皇帝下決心處死劉瑾,必須找到他叛逆謀反的鐵證。”


    文昌君說:“我看劉瑾早有謀反之心,我和擷岡老弟今夜潛入閹奴宅第,必能找到他陰謀篡位的證據。”


    顧履方說:“如今錢寧深得正德皇帝寵愛,他又與劉瑾有殺兄之仇,應該勸說錢寧一同彈劾劉瑾,他在關鍵時刻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HX天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HX天馬並收藏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