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取得了勝利,讓劉徹又激動了一把,他總感覺勝利來得那麽容易和突然。
本來,劉徹也隻是想讓衛青出塞滅滅伊稚斜的囂張氣焰,可衛青這不是滅滅氣焰那麽簡單,而是直接把伊稚斜的火都給拍滅了。
一想到剛登基兩年的伊稚斜聽聞這個消息的反應劉徹就忍不住激動。
激動一陣後,劉徹又開始考慮上了另外一件事情——封賞。
朝廷三大佬隻有禦史大夫番係在,所以對於這件事劉徹更多的是諮詢番係,更重要禦史大夫有監督和實施評定軍功爵的職責。
要知道,前任禦史大夫張鷗就是因為軍功爵而落馬的,所以番係在這件事情上麵也很謹慎,在劉徹沒問之前他就已經開始考慮,但很棘手。
第二天,
番係終於等來了內侍的傳召,說劉徹在建章宮正在焦急的等待。
番係整理了一下思路,隨內侍來到了建章宮。
此時的劉徹看上去已經從勝利的喜悅中走了出來,隨之而來的是滿臉的愁態。
“番係,可知朕今天找你何事?”劉徹想看看番係的腦袋是不是轉得快。
番係上前兩步說道:“迴陛下,軍功爵,這是方案,請陛下過目。”
劉徹欣慰,看來這家夥確實能讓工作提前,於是讓內侍接過方案問道:“這一次屬於大功,一定不能讓前方將士們心寒,重賞。”
“喏。”番係應答完之後就拱手說道:“陛下,敢問長平侯如何封賞?”
番係對所有的將士都能拿出封賞方案,可唯獨對衛青不能,因為長平侯在目前而言已經是最頂端了,再封賞就隻能加封萬戶侯,如果再上,按照以往先例就隻能拜。
劉徹聽後也是也很糾結,糾結是加封萬戶侯還是拜大將軍。
劉徹迴憶了之前衛青擒獲孜然王,張湯說衛青要謀取最高軍事權力的事,在龍閣進行了試探,結果沒那麽迴事。
“太常大人,你覺得此事如何處理?”劉徹看了看一旁的九卿之首太常。
太常也有些為難,試想,衛青的軍功都已經到達軍功爵頂端了,這該如何封賞:“陛下,此事重大,老臣覺得還是召集三公九卿商議。”
劉徹聽後鬱悶,他最討厭這種老臣,動不動就三公九卿商議,恨不得把這些廢材統統罷官,最終還是看著番係問道:“番係,你說說,如何辦?”
番係聽公孫弘說過劉徹的性格和行事作風,讓劉徹找三公九卿來商量,這不是讓龍顏不悅是什麽?還不如自己直接說。
“陛下,按軍功爵製,衛青應加封萬戶侯。”番係在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這樣的戰功隻能加封。
說到這裏,劉徹忽然就又迴到了之前的一件事情,考驗衛青為大將軍的事情,於是淡淡的問道:“除了加封?還有其他方案沒有?”
番係與一旁的太常對視,而後再次上前拱手應答:“拜,大將軍!”
“不可!”太常一聽拜就麻利兒的站出來反對:“迴陛下,當年韓信死後先帝就已經下令,不常置大將軍一職,為太尉主事。”
劉邦拜大將軍韓信是為天下,而劉徹也打算學劉邦拜衛青為大將軍是為立威,但自己都還沒發表什麽意見,太常就站出來反對,劉徹心情不爽:“那依太常呢?”
太常心裏也沒有底,很糾結的迴答:“老臣覺得封萬戶侯足矣。”
對於衛青的封賞,劉徹在內心已經定下了,就是拜衛青為大將軍,於是起身邊走邊說道:“攻陷龍城、滅孜然王、取河南地、敗右賢王,這一樁樁戰事都是開國以來沒有的,漢人之威全靠這幾場勝仗,朕決定拜衛青為大將軍。”
“陛下。”太常是老臣,當然喜歡遵守祖製:“如果拜衛青為大將軍,這是有違高祖皇帝祖製的,實在不行,老臣建議任衛青為太尉。”
“行啦!”劉徹就聽不得這個太尉官職,在他看來,太尉一點都不霸氣,與心中的宏偉目標不相符,其次,曾經的幾任太尉讓他已經失望透頂:“朕就是要拜大將軍,番係即可安排,祭祖儀式,將朕的決心傳達至衛青。”
“喏!”番係堅定的拱手應答而去。
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是為取得天下,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常置,設為太尉,也就是一般的總長職務類型。
此戰,衛青已經達到了封萬戶侯的標準,但軍功爵沒有萬戶侯這一級別,所以如果封也隻能加封,但在劉徹看來,衛青這等軍功就是加封萬戶侯也小了。
由此,劉徹決心拜衛青為大將軍。
廷尉張湯知道這等情況之後感到不可思議,當年衛青打敗孜然王,迫使孜然王成為匈奴投降漢朝的首個王後,他就以外戚謀軍權為由建議劉徹打壓衛青,事後劉徹在龍閣就以拜大將軍為由來考驗衛青,結果衛青死活不肯受拜。
而如今,張湯當年那一個舉動居然就成真了。
“廷尉,怎麽辦?要不要明日組織大臣集體諫言?”一名官員對衛家的崛起也感到不安,也參與了多次對衛青的彈劾與諫言。
張湯深思熟慮:“不,衛青現在正得寵,衛家的勢力正在逐步壯大,不能招惹。”
張湯的步伐走得很穩,衛青現在正如旭日東升,這個時候去扳倒衛青,不可能。
兩天後,
劉徹下詔,衛青加封食邑8700戶,加上之前長平侯3800戶,共多戶,名副其實的萬戶侯,他是大漢開國以來,第二位以軍功拜大將軍的武將,所有將領歸他指揮。
為了彰顯衛青的軍功,考慮到沈葭也是為強漢而去和激勵全國新一輪的滅胡士氣,衛青的三個兒子也被劉徹封為列侯,均食邑1300戶。
劉徹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宋玉軍、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吳林、李敢等人。
皇宮前門,
番係在龍閣參加完劉家祭祖儀式之後,就帶著聖旨和金印準備北上。
“番係,你轉告衛青,朕為他重置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卿以下皆拜,希衛大將軍不要辜負了朕和大漢的期望。”劉徹說完就扶起番係。
本來,劉徹也隻是想讓衛青出塞滅滅伊稚斜的囂張氣焰,可衛青這不是滅滅氣焰那麽簡單,而是直接把伊稚斜的火都給拍滅了。
一想到剛登基兩年的伊稚斜聽聞這個消息的反應劉徹就忍不住激動。
激動一陣後,劉徹又開始考慮上了另外一件事情——封賞。
朝廷三大佬隻有禦史大夫番係在,所以對於這件事劉徹更多的是諮詢番係,更重要禦史大夫有監督和實施評定軍功爵的職責。
要知道,前任禦史大夫張鷗就是因為軍功爵而落馬的,所以番係在這件事情上麵也很謹慎,在劉徹沒問之前他就已經開始考慮,但很棘手。
第二天,
番係終於等來了內侍的傳召,說劉徹在建章宮正在焦急的等待。
番係整理了一下思路,隨內侍來到了建章宮。
此時的劉徹看上去已經從勝利的喜悅中走了出來,隨之而來的是滿臉的愁態。
“番係,可知朕今天找你何事?”劉徹想看看番係的腦袋是不是轉得快。
番係上前兩步說道:“迴陛下,軍功爵,這是方案,請陛下過目。”
劉徹欣慰,看來這家夥確實能讓工作提前,於是讓內侍接過方案問道:“這一次屬於大功,一定不能讓前方將士們心寒,重賞。”
“喏。”番係應答完之後就拱手說道:“陛下,敢問長平侯如何封賞?”
番係對所有的將士都能拿出封賞方案,可唯獨對衛青不能,因為長平侯在目前而言已經是最頂端了,再封賞就隻能加封萬戶侯,如果再上,按照以往先例就隻能拜。
劉徹聽後也是也很糾結,糾結是加封萬戶侯還是拜大將軍。
劉徹迴憶了之前衛青擒獲孜然王,張湯說衛青要謀取最高軍事權力的事,在龍閣進行了試探,結果沒那麽迴事。
“太常大人,你覺得此事如何處理?”劉徹看了看一旁的九卿之首太常。
太常也有些為難,試想,衛青的軍功都已經到達軍功爵頂端了,這該如何封賞:“陛下,此事重大,老臣覺得還是召集三公九卿商議。”
劉徹聽後鬱悶,他最討厭這種老臣,動不動就三公九卿商議,恨不得把這些廢材統統罷官,最終還是看著番係問道:“番係,你說說,如何辦?”
番係聽公孫弘說過劉徹的性格和行事作風,讓劉徹找三公九卿來商量,這不是讓龍顏不悅是什麽?還不如自己直接說。
“陛下,按軍功爵製,衛青應加封萬戶侯。”番係在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這樣的戰功隻能加封。
說到這裏,劉徹忽然就又迴到了之前的一件事情,考驗衛青為大將軍的事情,於是淡淡的問道:“除了加封?還有其他方案沒有?”
番係與一旁的太常對視,而後再次上前拱手應答:“拜,大將軍!”
“不可!”太常一聽拜就麻利兒的站出來反對:“迴陛下,當年韓信死後先帝就已經下令,不常置大將軍一職,為太尉主事。”
劉邦拜大將軍韓信是為天下,而劉徹也打算學劉邦拜衛青為大將軍是為立威,但自己都還沒發表什麽意見,太常就站出來反對,劉徹心情不爽:“那依太常呢?”
太常心裏也沒有底,很糾結的迴答:“老臣覺得封萬戶侯足矣。”
對於衛青的封賞,劉徹在內心已經定下了,就是拜衛青為大將軍,於是起身邊走邊說道:“攻陷龍城、滅孜然王、取河南地、敗右賢王,這一樁樁戰事都是開國以來沒有的,漢人之威全靠這幾場勝仗,朕決定拜衛青為大將軍。”
“陛下。”太常是老臣,當然喜歡遵守祖製:“如果拜衛青為大將軍,這是有違高祖皇帝祖製的,實在不行,老臣建議任衛青為太尉。”
“行啦!”劉徹就聽不得這個太尉官職,在他看來,太尉一點都不霸氣,與心中的宏偉目標不相符,其次,曾經的幾任太尉讓他已經失望透頂:“朕就是要拜大將軍,番係即可安排,祭祖儀式,將朕的決心傳達至衛青。”
“喏!”番係堅定的拱手應答而去。
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是為取得天下,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常置,設為太尉,也就是一般的總長職務類型。
此戰,衛青已經達到了封萬戶侯的標準,但軍功爵沒有萬戶侯這一級別,所以如果封也隻能加封,但在劉徹看來,衛青這等軍功就是加封萬戶侯也小了。
由此,劉徹決心拜衛青為大將軍。
廷尉張湯知道這等情況之後感到不可思議,當年衛青打敗孜然王,迫使孜然王成為匈奴投降漢朝的首個王後,他就以外戚謀軍權為由建議劉徹打壓衛青,事後劉徹在龍閣就以拜大將軍為由來考驗衛青,結果衛青死活不肯受拜。
而如今,張湯當年那一個舉動居然就成真了。
“廷尉,怎麽辦?要不要明日組織大臣集體諫言?”一名官員對衛家的崛起也感到不安,也參與了多次對衛青的彈劾與諫言。
張湯深思熟慮:“不,衛青現在正得寵,衛家的勢力正在逐步壯大,不能招惹。”
張湯的步伐走得很穩,衛青現在正如旭日東升,這個時候去扳倒衛青,不可能。
兩天後,
劉徹下詔,衛青加封食邑8700戶,加上之前長平侯3800戶,共多戶,名副其實的萬戶侯,他是大漢開國以來,第二位以軍功拜大將軍的武將,所有將領歸他指揮。
為了彰顯衛青的軍功,考慮到沈葭也是為強漢而去和激勵全國新一輪的滅胡士氣,衛青的三個兒子也被劉徹封為列侯,均食邑1300戶。
劉徹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宋玉軍、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吳林、李敢等人。
皇宮前門,
番係在龍閣參加完劉家祭祖儀式之後,就帶著聖旨和金印準備北上。
“番係,你轉告衛青,朕為他重置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卿以下皆拜,希衛大將軍不要辜負了朕和大漢的期望。”劉徹說完就扶起番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