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的緬甸,局勢變得異常動蕩不安。


    丹老地區的武裝力量迅速崛起並成功組建起軍隊。


    他們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第一時間清除了隱藏在各個角落的政府眼線。


    之所以之前沒有對這些眼線動手,隻是因為不想引起政府的警覺,但現在既然已經引起了政府的注意,那麽就無需再顧慮緬甸政府的態度了。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一隊身著黑衣、全副武裝的身影悄然包圍了一棟兩層樓的建築。


    為首的正是武二,他手持已經上膛的手槍,眼神帶著一絲興奮。


    隻見他猛地一腳踹開房門,身形一閃便衝進屋內,身後的隊員們也魚貫而入,手中的衝鋒槍紛紛指向屋內的三個目標人物,並齊聲高喊:“雙手抱頭蹲下!”


    這次武二帶領手下突襲的這個據點,是經過長時間偵查和確認的緬甸政府人員的主要活動場所,同時也是武二重點關注之地。


    然而當他們成功控製住現場後,卻驚訝地發現這裏竟然隻有三個人。


    武二的眉頭緊緊皺起,看著在場的一些人,心中湧起一絲憤怒,果然就不能信任當地人,連人少了都不知道。


    他徑直走到一張凳子前坐下,目光冷冽地盯著跪在地上的那三個人,開口問道:“其他的人都到哪裏去了?”聲音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三人聽到武二的詢問,眼神紛紛看向武二,但又很快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


    武二目光如炬,僅僅通過三人的眼神變化,便直接指著其中一人說道:“把這個人留下,其他兩個先拉出去。”


    得到命令後的隊員們迅速行動起來,毫不猶豫地抓起另外兩人並將他們拖出房間。


    由於這兩人不斷掙紮並大聲喊叫,隊員們甚至不耐煩地給了他們一槍托,以確保順利完成任務。


    等到那兩人被帶走之後,武二看著留下來的人,平靜地開口道:“你聽得懂中文嗎?”


    被留下的人渾身顫抖著迴答道:“懂,聽得懂。”


    事實上,他不僅聽得懂中文,而且還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緬族人。


    因為長期生活在大城市裏,所以經常與華人打交道,並有著頻繁的交流。


    正因為如此,隻有像他這樣有文化背景的人才會被選派出來擔任眼線,如果派出的人什麽都不懂不會,那麽根本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很好,既然你聽得懂,那就直說吧,其他那些人都去哪裏了?”武二手握著手槍,語氣輕鬆地問道,同時漫不經心地擺弄著手中的武器。


    然而麵對武二的質問,那個人卻用顫抖的聲音迴答道:“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啊!”


    他的身體因恐懼而不停顫抖著,似乎害怕自己會遭遇不測。


    哢嚓!清脆而尖銳的手槍上膛聲,在寂靜的房間裏迴蕩不止。


    那個人驚恐萬狀,雙眼瞪得渾圓,仿佛要從眼眶中掉出來一般。他的聲音顫抖著,慌忙地繼續說道:\"我真的不知道啊!我們三個人隻是留守在這裏而已,另外五個家夥一大早就動身離開了。聽說他們要向上麵匯報這裏的動態,估計這會兒早就已經離開丹老了。\"


    武二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心中暗自懊惱。這次抓捕行動確實有些倉促,但既然族長已經下達命令,要求所有人員立刻展開行動,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執行任務。


    能抓住幾個就算幾個吧,總不能在前方激戰正酣的時候,還要擔心後方有敵對勢力潛伏吧。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和追捕,此次幾座城市聯合開展的抓捕行動共成功捕獲了 74 名人,其中 19 人身亡,但是經過了解還有 21 人仍然在逃。


    王澤得知這個消息後,對這次行動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強調對於在逃人員的追捕工作必須持續下去,絕不能有絲毫鬆懈。


    此時此刻,身為丹那沙林地區的領袖,王澤站在新城的辦公室裏,專注地凝視著牆上掛著的緬甸地圖。


    王繼新就在一旁,這位可是個身經百戰的老手!


    雖然沒參加過那種數萬人級別的大戰役,但像這種幾千人規模的戰鬥,他可是經曆的也不少。


    不僅如此,王繼新還曾經在東進隊伍裏學習進修過!


    在王繼新詳細地解說下,王澤終於弄清楚了丹那沙林省耶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這座小城雖然麵積不大,但它可是進入山區的關鍵關卡啊!


    隻要能牢牢占據這裏,就能夠對整個緬甸核心區域構成威脅。


    隻要過了耶城,便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幾乎沒有什麽天險可守。


    正因如此,這裏成了此次戰鬥中緬甸政府勢在必得之地,也是他們必須守住的地方。


    為了確保能夠守住耶城,王澤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手中所有的部隊共計三千人全都派了上去。


    武一則負責指揮前方的戰鬥。


    他本身就是從軍隊裏走出來的,又接受了輕靈的加持,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學習和曆練,帶領幾千人的隊伍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武二,則肩負著在後方繼續征兵的重任。


    畢竟丹那沙林全省都是臨海的,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鎮守沿海防線才行。


    而五輛超級輕鋼製造的坦克也被緊急送往前線,這讓王澤對守住耶城充滿了信心。


    可以說,有這五輛坦克的存在,耶城必然不會失手,要不是他們人員實在太少,就算讓武一直接打到仰光都沒問題。


    隻是打下來容易,未來的治理就很麻煩了,人力根本不夠,也無法統治這麽大一個國家。


    另一邊緬甸政府也得知了丹老的征兵行動後,也迅速派遣了 5000 人的部隊,企圖武力踏平丹老。


    隻不過當他們一路步行抵達耶城時,卻讓他們沒想到遇到了抵抗,在他們看來,這個小勢力應該在丹老等著他們去圍剿才對,竟然還敢主動出擊占領了耶城。


    而後雙方便圍繞著耶城直接打了起來,在武一帶領的行動隊指揮下,3000 人的隊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王澤緊急製造的伽蘭德步槍成為了戰士們手中的利器。


    雖然這些戰士僅僅訓練了一周,但在武一等人的指導下,他們迅速掌握了各種武器使用方法。


    相比之下,緬甸政府軍的裝備顯得陳舊落後,不少人甚至還在使用一戰時期的武器。


    這種裝備上的巨大差距,讓丹老的武裝力量哪怕訓練不足也在戰鬥中占據了上風。


    一次軍事衝突後,在五輛坦克的衝擊下,緬軍直接潰敗,短短的幾個小時,五千人的隊伍被當場打死600人,俘虜一千多人,其他的人四散直接跑了。


    等他們再次被緬甸軍官組織起來就剩下兩千多人了,這下可好,別說圍剿,他們生怕自己等人反被剿滅。


    然而這個消息被緬甸政府得知後大發雷霆,但是再大的怒火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現在緬甸的主力軍力都在北邊,甚至還請了印度雇傭兵一起對金三角地區作戰。


    那邊的部隊都是當年逃到緬甸的國軍,一個個雖然在國內打的不行,但是跑到緬甸就稱王稱霸了,緬甸政府多次剿滅都已失敗告終。


    他們沒想到北邊的事情還沒解決,國家中心地帶卻出現了這個變故。


    “命令科尼,再給他補充2000人部隊,他們必須守住啊寧,決不能讓丹老勢力衝出來。”


    吳奈溫在軍方會議上麵憤怒的說道。


    說完之後更是氣憤地一拍桌子繼續說到:“他要是守不住,就讓他別迴來了,給我死在前線。”


    吳奈溫剛接過緬甸政府權力,這次對金三角的圍剿就是他第一次行動,沒想到卻出現這種變故,這種挫折讓他非常憤怒。


    但是怒歸怒,他還是理智的交代道:“通知第一第二軍,放棄對金三角的圍剿,由第一軍駐防前線,讓第二軍和印度雇傭軍撤迴仰光。”


    說完便不管滿場軍官直接離開了會場,他怕在待一會他會忍不住槍斃幾個人。


    在耶城前線,經過補充的緬軍在阿寧駐防,雙方小規模的戰鬥不斷爆發。


    武一行動隊的成員們憑借著精準的槍法,一次次擊退了緬甸政府軍的進攻。


    每一次交火,都讓緬甸政府軍損失不小。


    緬甸政府軍也並非毫無還手之力,他們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也試圖尋找丹老武裝力量的防線漏洞。


    武一因為王澤的命令不讓主動出擊消滅這些緬軍,也隻好隻守不攻。


    雙方在戰場上僵持不下,緬甸政府軍現在不敢輕易前進,因為他們深知前方的防線他們根本無法突破,反而因為這一陣的戰鬥又損失好幾百人;


    但科尼也不敢撤軍,害怕受到吳奈溫的責罰,軍事政府的做事風格可不是嘴上說說,那是真的說槍斃就槍斃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僵持局麵依然沒有打破。


    王澤在後方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戰況,思考著破局之策。


    他需要讓緬甸政府放棄對於丹老的軍事行動,但是也不能把對方逼急了,丹那沙林現在的人力根本經不住長期的戰爭損耗。


    和王繼新仔細商量過後,王澤還是決定拿下前線這支部隊,必須要讓緬甸政府知道自己這邊的戰鬥力,以戰止戈才是他的目的。


    這個命令很快傳達給了武一,在他的精心策劃下,行動隊成員帶領一支1000人的隊伍成功地迂迴到了敵人的後方。


    當他們發起攻擊時,緬甸政府軍頓時陷入了混亂。


    前線的武一帶著的武裝力量趁機發起衝鋒,一舉打破了僵持的局麵。


    在丹老武裝力量的猛烈攻擊下,緬甸政府軍開始潰敗。


    他們紛紛丟盔棄甲,逃離戰場。


    雖然拿下了阿寧城,但是武一卻沒有在此地駐守,而是撤迴到了耶城布防。


    耶城保衛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丹老的武裝力量成功地守住了這座重要的小城。


    然而王澤也明白,這隻是暫時的勝利。


    緬甸政府不會善罷甘休,他們一定會卷土重來。


    但此刻戰士們的歡唿聲在耶城上空迴蕩,他們對殲滅了政府軍隊伍都感到自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雯織天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雯織天華並收藏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