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亮等人完成任務,啟程迴去了,而草原卻留下了一陣“邪風”,吹得人們有些迷茫。
可似乎是為了證明這股邪風正確性,就在盛夏之時,突然又降下了更加嚴重霜災。氣溫從三十多度突降至四五度,致使草原大範圍的植被遭到十分嚴重的迫害,牛、羊等牲畜,以及老弱死傷無數。
而這陣“邪風”也在人們有心或者無心的推動下迅速在草原上蔓延,將這天災人禍的矛頭直指向頡利可汗。頡利可汗的威望下降到了極點,而叛軍氣焰更勝,反叛的人更多,內亂也更加嚴重。
與此同時,李世民得到長生天庇護的言論也在草原上傳播著。
當然這也就草原上的人相信,而中原人卻開始有人明目張膽的指責李世民不是上天之子,而且,這種殺兄囚父、得位不正的言論越來越盛。
因為關中長期的幹旱,六月初又來了一次蝗災,這次蝗災規模空前,蝗蟲振翅有遮天蔽日的感覺,而且蝗蟲過境,真是寸草不生,更別說田裏的莊家了。
李世民在書房裏很是焦急和煩躁,召集的一眾大臣在宮苑視察,宮苑種的莊家也已經被蝗蟲吃的不像樣子了,而此時眾人卻還沒討論出一個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來。
“都啞巴了?平時在朝堂之上不是很能說的麽,怎麽到了這宮苑就都不說話了?”
李世民此時的怒氣很盛,更沒人敢吱聲。
“朕下令捕殺蝗蟲,你們卻非要攔著。那你們就忍心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蝗蟲一點一點的吃了百姓的糧食嗎?是不是你們一個個都倉實糧多,不懼挨餓?”
有一老臣出班,忠言道:“陛下,百姓受災,我等願意捐錢捐糧,以助其困。但陛下萬萬不可再動殺念啊。”
有一帶頭的,其他人也跟著附和:“是啊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蝗災乃是由蝗神統領,滅殺惹怒蝗神,陛下應焚香膜拜設祭蝗神……”
“是啊陛下,萬萬不可再動殺念……”
“你們……”
李世民氣憤至極,胸口起伏劇烈,大聲道:“糧食乃是百姓的身家性命,吃了糧食就是在害朕子民的性命,若是真的有罪,那統統應在朕身上好了!”
說著,立時隨手抓起幾隻蝗蟲,瞪著眼睛看著蝗蟲良久,惡狠狠的道:“倘若你真的有靈,那就吞了朕的心,不要傷害百姓!”說完之後,便將手中的蝗蟲塞到嘴裏。
身邊的大臣立即驚叫出聲:“陛下,這蝗蟲吃不得啊。”
“是啊陛下,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
李世民道:“朕真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朕一個人!若可以,朕得了疾病有如何?”隨後又嚼了兩口吞了下去。
生蝗蟲真的不好吃。
而眾臣看著李世民也吃的綠汁恆流,嘴裏爆漿,也是一陣惡心……
可皇帝吃了,自己怎麽也得表忠心把,所以大臣們也都隨手抓起一個螞蚱,擰著眉、咬著牙、閉上眼,扔進嘴裏。雖然感覺到胃部一陣翻湧卻沒有人敢吐出來。
……
“陛下,不是說好吃炸好的蝗蟲麽,你怎麽真的生吃,嘔……”長孫皇後也快到預產期了,聽到這消息,胃部是一陣不適。
“觀音婢莫急,朕已經讓太醫看了,沒什麽大礙。朕也是讓那群大臣氣的,竟然也跟著逼朕,那朕就讓他們也嚐嚐這……哼,看他們是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為國為民。”
李世民怕說出那幾個字惹得長孫動了胎氣,便直接跳過。說完這句話,倒像是鬥氣贏了般,身體一陣舒坦。
皇帝和大臣親自吃蝗蟲的事情被傳播了出去,有在有心人的傳播下說蝗蟲不可怕,然後陸陸續續的見到有人開始抓蝗蟲拿到公主府設立的收購點換糧食。有人換糧食得到了好處,就有更多人眼紅,隨後眾人都開始參與到了抓蝗蟲的大軍中。
百姓們不知道那所謂的蝗仙會不懲罰自己,但他們知道自己的莊稼被蝗蟲都快吃了,若不做點什麽,今年冬天可真要買二賣女的餓死了。而且有皇帝在前麵頂著,蝗仙要懲罰也要先罰了皇帝才是。皇帝都罰了,自己一屁民還怕罰麽。
百姓們開始踴躍抓蝗蟲,公主府收購蝗蟲交付糧食也是足金足兩,倒是出現了一些人質疑公主府糧食不夠。
成才及時站出來,表示糧食不夠可以換錢,有多少換多少。
臨川公主府有錢是眾所周知的,但很多人都希望換得糧食,所以抓蝗蟲人更積極了,生怕糧食都被換走了。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兩者互惠互利,現在路邊還能看到不少烤螞蚱、炸螞蚱的小攤,也有不少小孩拿著一串串的螞蚱在吃。全民戰蝗蟲,蝗蟲成了盤中餐,隻要百姓們不去懼怕蝗蟲,李世民那緊繃著的神經,也就鬆下來了。
貞觀二年六月十五庚寅日。剛鬆了口氣的李世民當然要在朝堂上大肆表揚自己的正確性,同時嚴厲批評造謠者和跟風者。李世民被某些人逼著生吃了蝗蟲,這小本本上可都是記著呢。
大臣們都是人精,自然不會在這時候觸李世民的黴頭,隻能順著耳朵聽著。
見李世民吼了半天,也應該痛快了,時任禮部尚書的河間郡王李孝恭出班道:“陛下,西突厥的肆葉護可汗和莫賀咄可汗派遣使者向大唐求親。”
李世民有些不解的道:“這是怎麽迴事,西突厥不是一直以統葉護為可汗的嗎?朕記得去年還派人來迎娶公主,隻是受到頡利的威脅而未成,怎麽今年又變成兩個可汗來求親。”
“迴陛下,據使者說,自西突厥強盛以後,統葉護可汗性情大變,開始作威作福,欺淩百姓,引起部眾怨恨,年初時被他的伯父殺死。他的伯父自立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然而莫賀咄原先僅為一小可汗,他自稱大可汗後國人不服。弩失畢部共同推舉泥孰莫賀設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統葉護可汗子咥力特勤,是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肆葉護可汗和莫賀咄可汗互相攻擊,現向大唐求婚,一來是想讓大唐履行太上皇武德八年允喏的聯姻,二來是想得到大唐的承認和幫助。”
李世民道:“這泥孰莫賀設朕到記得,前些年來長安,朕還與其結為盟兄。有些意思,能得到眾人的擁護卻不當可汗,想來也是一代梟雄人物,不愧是朕當年看好的人物。”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兒,心道:“這嫁女兒就要賠錢,更何況還是兩個,連年災荒,國庫本就不富,還是以後再說吧。什麽,隻要一個?朕是那種偏心的人嗎?”
“這國序紛亂,君臣未定,戰爭不息,何得言婚?告訴他們,讓他們各守轄境,停止彼此征伐後再說。”
李孝恭明白李世民這是不樂意,讓兩國停戰又怎麽定君臣?唱了聲“喏”後便迴去繼續閉目養神。
可似乎是為了證明這股邪風正確性,就在盛夏之時,突然又降下了更加嚴重霜災。氣溫從三十多度突降至四五度,致使草原大範圍的植被遭到十分嚴重的迫害,牛、羊等牲畜,以及老弱死傷無數。
而這陣“邪風”也在人們有心或者無心的推動下迅速在草原上蔓延,將這天災人禍的矛頭直指向頡利可汗。頡利可汗的威望下降到了極點,而叛軍氣焰更勝,反叛的人更多,內亂也更加嚴重。
與此同時,李世民得到長生天庇護的言論也在草原上傳播著。
當然這也就草原上的人相信,而中原人卻開始有人明目張膽的指責李世民不是上天之子,而且,這種殺兄囚父、得位不正的言論越來越盛。
因為關中長期的幹旱,六月初又來了一次蝗災,這次蝗災規模空前,蝗蟲振翅有遮天蔽日的感覺,而且蝗蟲過境,真是寸草不生,更別說田裏的莊家了。
李世民在書房裏很是焦急和煩躁,召集的一眾大臣在宮苑視察,宮苑種的莊家也已經被蝗蟲吃的不像樣子了,而此時眾人卻還沒討論出一個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來。
“都啞巴了?平時在朝堂之上不是很能說的麽,怎麽到了這宮苑就都不說話了?”
李世民此時的怒氣很盛,更沒人敢吱聲。
“朕下令捕殺蝗蟲,你們卻非要攔著。那你們就忍心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蝗蟲一點一點的吃了百姓的糧食嗎?是不是你們一個個都倉實糧多,不懼挨餓?”
有一老臣出班,忠言道:“陛下,百姓受災,我等願意捐錢捐糧,以助其困。但陛下萬萬不可再動殺念啊。”
有一帶頭的,其他人也跟著附和:“是啊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蝗災乃是由蝗神統領,滅殺惹怒蝗神,陛下應焚香膜拜設祭蝗神……”
“是啊陛下,萬萬不可再動殺念……”
“你們……”
李世民氣憤至極,胸口起伏劇烈,大聲道:“糧食乃是百姓的身家性命,吃了糧食就是在害朕子民的性命,若是真的有罪,那統統應在朕身上好了!”
說著,立時隨手抓起幾隻蝗蟲,瞪著眼睛看著蝗蟲良久,惡狠狠的道:“倘若你真的有靈,那就吞了朕的心,不要傷害百姓!”說完之後,便將手中的蝗蟲塞到嘴裏。
身邊的大臣立即驚叫出聲:“陛下,這蝗蟲吃不得啊。”
“是啊陛下,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
李世民道:“朕真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朕一個人!若可以,朕得了疾病有如何?”隨後又嚼了兩口吞了下去。
生蝗蟲真的不好吃。
而眾臣看著李世民也吃的綠汁恆流,嘴裏爆漿,也是一陣惡心……
可皇帝吃了,自己怎麽也得表忠心把,所以大臣們也都隨手抓起一個螞蚱,擰著眉、咬著牙、閉上眼,扔進嘴裏。雖然感覺到胃部一陣翻湧卻沒有人敢吐出來。
……
“陛下,不是說好吃炸好的蝗蟲麽,你怎麽真的生吃,嘔……”長孫皇後也快到預產期了,聽到這消息,胃部是一陣不適。
“觀音婢莫急,朕已經讓太醫看了,沒什麽大礙。朕也是讓那群大臣氣的,竟然也跟著逼朕,那朕就讓他們也嚐嚐這……哼,看他們是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為國為民。”
李世民怕說出那幾個字惹得長孫動了胎氣,便直接跳過。說完這句話,倒像是鬥氣贏了般,身體一陣舒坦。
皇帝和大臣親自吃蝗蟲的事情被傳播了出去,有在有心人的傳播下說蝗蟲不可怕,然後陸陸續續的見到有人開始抓蝗蟲拿到公主府設立的收購點換糧食。有人換糧食得到了好處,就有更多人眼紅,隨後眾人都開始參與到了抓蝗蟲的大軍中。
百姓們不知道那所謂的蝗仙會不懲罰自己,但他們知道自己的莊稼被蝗蟲都快吃了,若不做點什麽,今年冬天可真要買二賣女的餓死了。而且有皇帝在前麵頂著,蝗仙要懲罰也要先罰了皇帝才是。皇帝都罰了,自己一屁民還怕罰麽。
百姓們開始踴躍抓蝗蟲,公主府收購蝗蟲交付糧食也是足金足兩,倒是出現了一些人質疑公主府糧食不夠。
成才及時站出來,表示糧食不夠可以換錢,有多少換多少。
臨川公主府有錢是眾所周知的,但很多人都希望換得糧食,所以抓蝗蟲人更積極了,生怕糧食都被換走了。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兩者互惠互利,現在路邊還能看到不少烤螞蚱、炸螞蚱的小攤,也有不少小孩拿著一串串的螞蚱在吃。全民戰蝗蟲,蝗蟲成了盤中餐,隻要百姓們不去懼怕蝗蟲,李世民那緊繃著的神經,也就鬆下來了。
貞觀二年六月十五庚寅日。剛鬆了口氣的李世民當然要在朝堂上大肆表揚自己的正確性,同時嚴厲批評造謠者和跟風者。李世民被某些人逼著生吃了蝗蟲,這小本本上可都是記著呢。
大臣們都是人精,自然不會在這時候觸李世民的黴頭,隻能順著耳朵聽著。
見李世民吼了半天,也應該痛快了,時任禮部尚書的河間郡王李孝恭出班道:“陛下,西突厥的肆葉護可汗和莫賀咄可汗派遣使者向大唐求親。”
李世民有些不解的道:“這是怎麽迴事,西突厥不是一直以統葉護為可汗的嗎?朕記得去年還派人來迎娶公主,隻是受到頡利的威脅而未成,怎麽今年又變成兩個可汗來求親。”
“迴陛下,據使者說,自西突厥強盛以後,統葉護可汗性情大變,開始作威作福,欺淩百姓,引起部眾怨恨,年初時被他的伯父殺死。他的伯父自立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然而莫賀咄原先僅為一小可汗,他自稱大可汗後國人不服。弩失畢部共同推舉泥孰莫賀設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統葉護可汗子咥力特勤,是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肆葉護可汗和莫賀咄可汗互相攻擊,現向大唐求婚,一來是想讓大唐履行太上皇武德八年允喏的聯姻,二來是想得到大唐的承認和幫助。”
李世民道:“這泥孰莫賀設朕到記得,前些年來長安,朕還與其結為盟兄。有些意思,能得到眾人的擁護卻不當可汗,想來也是一代梟雄人物,不愧是朕當年看好的人物。”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兒,心道:“這嫁女兒就要賠錢,更何況還是兩個,連年災荒,國庫本就不富,還是以後再說吧。什麽,隻要一個?朕是那種偏心的人嗎?”
“這國序紛亂,君臣未定,戰爭不息,何得言婚?告訴他們,讓他們各守轄境,停止彼此征伐後再說。”
李孝恭明白李世民這是不樂意,讓兩國停戰又怎麽定君臣?唱了聲“喏”後便迴去繼續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