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四年底,大宋有幾樁重要的晉封升遷。
張美人晉封位貴妃算一個,雖隻是後宮婦人名分,卻無人敢等閑視之。
尤其是張貴妃尚且平坦的肚子,更是引發朝野關注。
會不會有皇子誕生呢?
大宋君臣都伸長了脖子,等候著,期盼著,擔憂著……
畢竟,這個孩子足以影響江山歸屬,乃至曆史走向。
連楊浩都不免有些好奇和期待,雖說曆史上趙禎無子,但保不準會有蝴蝶效應。
寵幸張貴妃的時間稍微變化,某個小蝌蚪跑的更快一丟丟,說不定會有微妙的變化也未可知。
張貴妃若是生下皇子,那汝南王府那位十三王子趙宗實,恐怕要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不過,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除了後庭,宰相人選也有所調整。
杜衍罷相,以賈昌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殿大學士;
宋庠為參知政事,王貽永為樞密使,吳育、龐籍並為樞密副使。
最後一個與慶曆黨人關係密切的宰相杜衍罷黜,標誌著慶曆新政徹底失敗。
不過有趣的是,前幾日不斷遭到彈劾的權知開封府吳育突然高升,與在西北防禦西夏,和談立功,剛剛迴京的龐籍一同執掌樞密院。
而原本的樞密使夏竦,則改判大名府。
如果從表麵職位上看,似乎是貶官,但夏竦是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身份離京,依舊是宰相銜。
而且大名府是大宋北/京,且臨近宋遼邊界,擔負防禦遼國重任,算是委以重任,當不算貶謫才是。
官家不著痕跡的調動,到底是何用意,朝野不乏揣測。
汝南王府對此甚為關注,尤其是張貴妃的肚子,宛如晴天霹靂,仿佛千鈞之重,驟然壓在胸口,難以喘息。
趙允讓的臉色沉鬱,幾個兒子情緒也頗為低沉。
宮中每逢有妃嬪有孕,對於他們便是噩耗,寄予厚望十三子趙宗實又尷尬了。
“父王莫急,張貴妃腹中未知男女…”
“是啊,即便是男孩又如何?能養大才行。”
“沒錯,前三位皇子早夭,張貴妃誕下的三位公主,也夭折了兩個……”
這些話難免僥幸,有自我安慰之意,也有“大逆不道”的成分。
“休得胡言,靜觀其變。”
趙允讓頗為淡定,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了,且先看著,興許是杞人憂天。
即便真的出現心腹之患,到時候再想辦法便是。
趙宗暉道:“父王,兒認為的當未雨綢繆。”
“何意?”
“張貴妃的身孕其實不重要,要緊的是宮裏對十三弟的態度,官家是指望不上了,但是皇後娘娘……”
趙宗暉一提,父子幾人頓時心下明了,曹皇後膝下無子。
從宮中傳出訊息,皇後一直不得寵,隨著年歲漸長,將來多半也不會有子嗣。
麵對張貴妃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勢,曹皇後豈能不擔心?
這個時候,她也需要外援,需要一個“兒子”。
就如同當年,正是曹皇後力主將年幼的趙宗實接入宮中撫養的。
“六弟所言不無道理,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十三弟年歲漸長,怕是不宜入宮,想來官家也不會同意。”
“我沒說讓十三弟入宮,但是拉近一下與皇後娘娘的關係…”
趙宗暉沉聲道:“說實在話,將來無論何人繼位,都要奉皇後為嫡母。
但對於皇後來說,這個兒子是誰,就很重要了。”
“沒錯,倘若張貴妃之子繼位,母以子貴,到時候皇後何以自處?”
趙宗懿對此深以為然,官家趙禎煞費苦心將生母李宸妃追諡為太後,等若開了個先例。
讓誕育儲君的尋常嬪妃們看到了希望,對於正宮皇後則是個莫大的威脅。
“反正都不是親生了,皇後娘娘在乎什麽?
無他,皇子生母,以及與她的親疏關係。”
趙宗暉悠悠道:“十三弟少時在宮中,是皇後娘娘親自撫育,仿若母子,且不虞有生母威脅。
庶子與侄子,對皇後而言,有區別嗎?誰對她更有利呢?”
這下,連趙允讓的目光都有些發亮了。
如果將曹皇後,甚至曹家,拉到一條船上來……
這是一個很大膽,也很誘惑的想法。
“老六,你繼續說。”
“單單是這些,恐怕不易打動皇後娘娘,但如果關係更近,更親密一些呢?”
趙宗暉笑道:“比如讓十三弟既是皇後的侄子,又是外甥女婿。
若無親子,還有比這更親密的關係嗎?”
“六弟是說,讓十三弟與高家娘子聯姻?”
“沒錯!”
趙宗暉看向一旁古井不波的趙宗實,笑問道:“十三弟,六哥給你謀劃這份親事,你覺得可好?”
趙宗實目光悠悠,神色如常,嘴唇幾動,最終低聲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宗實聽從父王安排。”
“就知道,十三弟不會反對,高家娘子滔滔也自小養在宮中,與你算是青梅竹馬。”
趙宗暉得意道:“我們兩家本就門當戶對,再有兩小無猜的情分,稍微費點功夫,婚事便可順理成章。
皇後娘娘素來疼愛外甥女,到時候愛屋及烏,對十三弟自然也會另眼相看。”
“如此曹家,甚至是…高家,都會站在十三弟這邊。”
趙宗詠一拍手,欣喜道:“妙哉!”
“這樁婚事,功效非在旦夕之間,而在長遠,隻要宮中無皇子,十三弟距離大慶殿始終最近。”
趙宗暉道:“若平時聯姻高家,官家或許猜疑,但如今張貴妃有孕,官家心裏有念想,想來不會很介意,正是絕好時機。”
“高家這邊倒是好說,但此事恐怕得皇後娘娘首肯才是。”
“不止首肯,最好是賜婚。”
趙宗暉道:“茲事體大,還得父王親自出麵,盡早促成這樁婚事才是。”
“皇後那裏倒是可以試試,要是有個人能幫著我們說話,那最好不過。”
趙宗懿思索沉吟道:“本來曹國舅是最合適的人選,但…六弟啊,曹牷之事,國舅爺恐怕還對你心存怨懟吧?”
趙宗暉笑道:“此一時,彼一時,若非曹牷冒然,成今日局麵。
以曹國舅一貫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態度,豈肯插手?”
張美人晉封位貴妃算一個,雖隻是後宮婦人名分,卻無人敢等閑視之。
尤其是張貴妃尚且平坦的肚子,更是引發朝野關注。
會不會有皇子誕生呢?
大宋君臣都伸長了脖子,等候著,期盼著,擔憂著……
畢竟,這個孩子足以影響江山歸屬,乃至曆史走向。
連楊浩都不免有些好奇和期待,雖說曆史上趙禎無子,但保不準會有蝴蝶效應。
寵幸張貴妃的時間稍微變化,某個小蝌蚪跑的更快一丟丟,說不定會有微妙的變化也未可知。
張貴妃若是生下皇子,那汝南王府那位十三王子趙宗實,恐怕要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不過,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除了後庭,宰相人選也有所調整。
杜衍罷相,以賈昌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殿大學士;
宋庠為參知政事,王貽永為樞密使,吳育、龐籍並為樞密副使。
最後一個與慶曆黨人關係密切的宰相杜衍罷黜,標誌著慶曆新政徹底失敗。
不過有趣的是,前幾日不斷遭到彈劾的權知開封府吳育突然高升,與在西北防禦西夏,和談立功,剛剛迴京的龐籍一同執掌樞密院。
而原本的樞密使夏竦,則改判大名府。
如果從表麵職位上看,似乎是貶官,但夏竦是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身份離京,依舊是宰相銜。
而且大名府是大宋北/京,且臨近宋遼邊界,擔負防禦遼國重任,算是委以重任,當不算貶謫才是。
官家不著痕跡的調動,到底是何用意,朝野不乏揣測。
汝南王府對此甚為關注,尤其是張貴妃的肚子,宛如晴天霹靂,仿佛千鈞之重,驟然壓在胸口,難以喘息。
趙允讓的臉色沉鬱,幾個兒子情緒也頗為低沉。
宮中每逢有妃嬪有孕,對於他們便是噩耗,寄予厚望十三子趙宗實又尷尬了。
“父王莫急,張貴妃腹中未知男女…”
“是啊,即便是男孩又如何?能養大才行。”
“沒錯,前三位皇子早夭,張貴妃誕下的三位公主,也夭折了兩個……”
這些話難免僥幸,有自我安慰之意,也有“大逆不道”的成分。
“休得胡言,靜觀其變。”
趙允讓頗為淡定,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了,且先看著,興許是杞人憂天。
即便真的出現心腹之患,到時候再想辦法便是。
趙宗暉道:“父王,兒認為的當未雨綢繆。”
“何意?”
“張貴妃的身孕其實不重要,要緊的是宮裏對十三弟的態度,官家是指望不上了,但是皇後娘娘……”
趙宗暉一提,父子幾人頓時心下明了,曹皇後膝下無子。
從宮中傳出訊息,皇後一直不得寵,隨著年歲漸長,將來多半也不會有子嗣。
麵對張貴妃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勢,曹皇後豈能不擔心?
這個時候,她也需要外援,需要一個“兒子”。
就如同當年,正是曹皇後力主將年幼的趙宗實接入宮中撫養的。
“六弟所言不無道理,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十三弟年歲漸長,怕是不宜入宮,想來官家也不會同意。”
“我沒說讓十三弟入宮,但是拉近一下與皇後娘娘的關係…”
趙宗暉沉聲道:“說實在話,將來無論何人繼位,都要奉皇後為嫡母。
但對於皇後來說,這個兒子是誰,就很重要了。”
“沒錯,倘若張貴妃之子繼位,母以子貴,到時候皇後何以自處?”
趙宗懿對此深以為然,官家趙禎煞費苦心將生母李宸妃追諡為太後,等若開了個先例。
讓誕育儲君的尋常嬪妃們看到了希望,對於正宮皇後則是個莫大的威脅。
“反正都不是親生了,皇後娘娘在乎什麽?
無他,皇子生母,以及與她的親疏關係。”
趙宗暉悠悠道:“十三弟少時在宮中,是皇後娘娘親自撫育,仿若母子,且不虞有生母威脅。
庶子與侄子,對皇後而言,有區別嗎?誰對她更有利呢?”
這下,連趙允讓的目光都有些發亮了。
如果將曹皇後,甚至曹家,拉到一條船上來……
這是一個很大膽,也很誘惑的想法。
“老六,你繼續說。”
“單單是這些,恐怕不易打動皇後娘娘,但如果關係更近,更親密一些呢?”
趙宗暉笑道:“比如讓十三弟既是皇後的侄子,又是外甥女婿。
若無親子,還有比這更親密的關係嗎?”
“六弟是說,讓十三弟與高家娘子聯姻?”
“沒錯!”
趙宗暉看向一旁古井不波的趙宗實,笑問道:“十三弟,六哥給你謀劃這份親事,你覺得可好?”
趙宗實目光悠悠,神色如常,嘴唇幾動,最終低聲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宗實聽從父王安排。”
“就知道,十三弟不會反對,高家娘子滔滔也自小養在宮中,與你算是青梅竹馬。”
趙宗暉得意道:“我們兩家本就門當戶對,再有兩小無猜的情分,稍微費點功夫,婚事便可順理成章。
皇後娘娘素來疼愛外甥女,到時候愛屋及烏,對十三弟自然也會另眼相看。”
“如此曹家,甚至是…高家,都會站在十三弟這邊。”
趙宗詠一拍手,欣喜道:“妙哉!”
“這樁婚事,功效非在旦夕之間,而在長遠,隻要宮中無皇子,十三弟距離大慶殿始終最近。”
趙宗暉道:“若平時聯姻高家,官家或許猜疑,但如今張貴妃有孕,官家心裏有念想,想來不會很介意,正是絕好時機。”
“高家這邊倒是好說,但此事恐怕得皇後娘娘首肯才是。”
“不止首肯,最好是賜婚。”
趙宗暉道:“茲事體大,還得父王親自出麵,盡早促成這樁婚事才是。”
“皇後那裏倒是可以試試,要是有個人能幫著我們說話,那最好不過。”
趙宗懿思索沉吟道:“本來曹國舅是最合適的人選,但…六弟啊,曹牷之事,國舅爺恐怕還對你心存怨懟吧?”
趙宗暉笑道:“此一時,彼一時,若非曹牷冒然,成今日局麵。
以曹國舅一貫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態度,豈肯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