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覺得自己運氣不錯,昨天有官差,今天遇到個胖和尚。
正麵打量過胖和尚的身形後,楊浩立即想到了四個字——絕類彌勒!
這位自稱法號曇晟的“彌勒佛”不僅救了自己,還在主持施粥,不止是楊浩一家,那個三個猥瑣男,以及很多災民都領到了食物,無需分文,更不用賣兒賣女。
災民排著隊領粥,然後狼吞虎咽地灌進肚子裏,然後抹著淚對僧人們千恩萬謝,甚至虔誠跪拜,感恩戴德。
楊田氏也不例外,一邊端著米粥喂給女兒,一邊紅著眼睛道:“三郎啊,多虧了曇晟大師,剛才駭死我了…幸好大師相救,還施了米粥,真是活菩薩啊!”
真的嗎?
楊浩不是冷酷無情,不知感恩之人,他隻是足夠理性,在危險的境地裏,總是抱著懷疑的眼光看世界。
絕類彌勒救了自己不假,在施粥也不假,但真是在行善嗎?
他們的粥很稠,或許到不了立筷不倒的地步,但切切實實能看到半碗米粒,充饑救命沒有問題。
出手比官府都闊綽,著實讓人驚歎,但是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糧食從何而來?
若非東京相國寺、洛陽白馬寺那樣的有寺產的大寺廟,尋常佛寺都是靠化緣和香客供奉維持,日子並不富裕。尤其是災荒之年,竟能運出幾大車糧食來施粥?
還有這些僧人,上至彌勒曇晟,下到押運車馬的車夫,一個個五大三粗,身材粗壯,還有點兇神惡煞,看不出一點出家人的氣質。
當然,也許是自己眼拙,可能是附近某個大寺廟的武僧吧!
潼關距離嵩山不算很遠,楊浩想到了少林寺,試圖以此說服自己。
可是……
楊浩清楚地看到,粗壯的武僧把單獨排隊的老弱婦孺揪出去趕到一邊,任由他們苦苦哀求也毫不理會。
而隻把米粥施給那些有男人的家庭,尤其是身材高大粗壯,好勇鬥狠之輩,還會特別優待。
為何要選擇性施粥?說好的慈悲為懷,眾生平等呢?
楊浩更奇怪的是,“彌勒佛”對自己拔刀護狗的舉動大為讚賞,連稱男兒血性,後生可畏。還指點自己,既然出手就不該心軟,不置人於死地,遭殃的隻會是自己。
道理沒錯,可從一個僧人嘴裏說出來,味道就變了。
還有那些領到米粥的百姓千恩萬謝,感謝佛祖的時候,僧人們齊刷刷地糾正,說什麽“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
那一刻,楊浩腦中轟的一下,想到了一句類似的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自古以來,叛亂初始往往披著宗/教外衣,以此迷惑吸納信眾,最終舉兵作亂,太平道、白蓮教之流皆是如此。
眼前這個慈眉善目的絕類彌勒恐怕也不例外,災荒之年,本就人心動蕩,最容易蠱惑人心,一口吃的便可換取一家人的信仰。
楊浩突然明白,難怪他們專門優待身材粗壯的男子,壓根就不是在施粥,分明是在——“征兵”。
適才若不是自己狠下殺手,讓絕類彌勒另眼相看,多半是領不到白粥的。
絕類彌勒笑著對眾人說他們的寺廟在南陽,彌勒佛賜了很多糧食,跟著他們一起去的信徒,都有飯吃時,頓時吸引了大量的追隨者。
對於我食不果腹的災民們而言,“有飯吃”三個字太有吸引力了,足以讓他們失去所有的思考。
反正是逃難,逃去哪裏都一樣,隻要有口飯吃。
看著災民爭先恐後相隨的情形,楊浩有個推測,南陽方向估計要生亂。
可憐這些不明就裏的災民們絲毫不知自己上了賊船,兀自千恩萬謝,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他們根本不知道,適才喝進肚的米粥是救命藥,卻也是催命符。
或許是自己想多了,以小人之心度彌勒之腹,但關乎性命大事,楊浩從來都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既然不想死,那就趕緊走。
大宋慶曆年間,沒聽說有叛亂成功的例子。楊浩不想被裹進叛軍中,那樣即便不死,也會人不人,鬼不鬼。
第二天一早,楊浩果斷帶著嬸娘與妹妹離開了。
很多人露出了詫異神色,這個傻小子,有吃的還要跑?腦子有病吧?
絕類彌勒曇晟也微微詫異,幾乎所有災民爭搶著追隨他們,那些沒領到米粥之人哭喊懇求加入而不得,這小子卻要走?
“謝過大師救命之恩,家叔在東京,我們要前去與他團聚,得往東走,不順路。”
楊浩編了個借口,楊田氏有些詫異,她不知道楊浩為何要說謊,但她覺得侄子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默許了。
曇晟有些詫異,也隱約有種感覺,這小子也許沒說實話。
不過有什麽關係呢?
他不覺得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看透什麽,也不覺得他們娘三能活下去,即便不餓死…哼哼,昨夜那三個猥瑣男應該還惦記著報複呢。
不管怎麽說,必須要告訴災民一個道理,拒絕彌勒佛感召的人,必死無疑。
……
走出很遠之後,楊田氏疑惑地問道:“三郎啊,曇晟大師施粥舍糧,有吃的哩,我們為何著急走哩?那個……你叔也不在東京啊!”
“嬸娘,我隨口編的,他們不是好人,得趕緊走。”
“啊?”楊田氏吃了一驚,施粥救命的出家人,還救了侄子一命,怎麽就不是好人了?
“他們施粥,咋不救那些快餓死的老人婦孺哩?仔細瞧起來,他們也不像和尚。”
“這……”
楊田氏迴憶起細節,也覺得有些不妥,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
“嬸娘,你瞧瞧後麵,就明白了。”
楊田氏迴頭,遠遠瞧見昨日那三個猥瑣男墜在身後不遠處,頓時緊張不已,支支吾吾道:“他們…他們怎麽跟來了?”
隻能說明一點,自己的揣測是對的!
楊浩握緊了鐵鍬,低聲道:“嬸娘,你帶著雪兒趕緊先走。”
“那怎麽行哩?”楊田氏斬釘截鐵地拒絕了,也就失去了單獨逃命的機會。
三個猥瑣男手持哨棒圍了上來,滿臉猙獰道:“小子,佛爺庇護你,你卻非要走,自尋死路,怪不得旁人啊!”
“老二,休得與他們廢話,佛爺說了,殺一人者為一往菩薩,殺了他們三人那就是三往菩薩了。”
“對了,殺了他們,再捉了黃狗獻給佛爺吃肉。”
尼瑪,果然是邪/教。
真是絕了,來大宋不過幾天時間,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讓自己遇上了,也忒倒黴了吧?
眼下這一關,能過去嗎?
也許是上輩子積德,運氣真心不錯,總能逢兇化吉。
楊浩正握著鐵鍬,正準備拚死一搏的時候,噠噠的馬蹄聲響起,幾匹快馬飛馳而來。
當先的是一個麵如冠玉,趾高氣揚的錦衣少年郎,正揮舞著手中的馬鞭,大聲喝道:“何方宵小,竟敢當街行兇?”
正麵打量過胖和尚的身形後,楊浩立即想到了四個字——絕類彌勒!
這位自稱法號曇晟的“彌勒佛”不僅救了自己,還在主持施粥,不止是楊浩一家,那個三個猥瑣男,以及很多災民都領到了食物,無需分文,更不用賣兒賣女。
災民排著隊領粥,然後狼吞虎咽地灌進肚子裏,然後抹著淚對僧人們千恩萬謝,甚至虔誠跪拜,感恩戴德。
楊田氏也不例外,一邊端著米粥喂給女兒,一邊紅著眼睛道:“三郎啊,多虧了曇晟大師,剛才駭死我了…幸好大師相救,還施了米粥,真是活菩薩啊!”
真的嗎?
楊浩不是冷酷無情,不知感恩之人,他隻是足夠理性,在危險的境地裏,總是抱著懷疑的眼光看世界。
絕類彌勒救了自己不假,在施粥也不假,但真是在行善嗎?
他們的粥很稠,或許到不了立筷不倒的地步,但切切實實能看到半碗米粒,充饑救命沒有問題。
出手比官府都闊綽,著實讓人驚歎,但是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糧食從何而來?
若非東京相國寺、洛陽白馬寺那樣的有寺產的大寺廟,尋常佛寺都是靠化緣和香客供奉維持,日子並不富裕。尤其是災荒之年,竟能運出幾大車糧食來施粥?
還有這些僧人,上至彌勒曇晟,下到押運車馬的車夫,一個個五大三粗,身材粗壯,還有點兇神惡煞,看不出一點出家人的氣質。
當然,也許是自己眼拙,可能是附近某個大寺廟的武僧吧!
潼關距離嵩山不算很遠,楊浩想到了少林寺,試圖以此說服自己。
可是……
楊浩清楚地看到,粗壯的武僧把單獨排隊的老弱婦孺揪出去趕到一邊,任由他們苦苦哀求也毫不理會。
而隻把米粥施給那些有男人的家庭,尤其是身材高大粗壯,好勇鬥狠之輩,還會特別優待。
為何要選擇性施粥?說好的慈悲為懷,眾生平等呢?
楊浩更奇怪的是,“彌勒佛”對自己拔刀護狗的舉動大為讚賞,連稱男兒血性,後生可畏。還指點自己,既然出手就不該心軟,不置人於死地,遭殃的隻會是自己。
道理沒錯,可從一個僧人嘴裏說出來,味道就變了。
還有那些領到米粥的百姓千恩萬謝,感謝佛祖的時候,僧人們齊刷刷地糾正,說什麽“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
那一刻,楊浩腦中轟的一下,想到了一句類似的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自古以來,叛亂初始往往披著宗/教外衣,以此迷惑吸納信眾,最終舉兵作亂,太平道、白蓮教之流皆是如此。
眼前這個慈眉善目的絕類彌勒恐怕也不例外,災荒之年,本就人心動蕩,最容易蠱惑人心,一口吃的便可換取一家人的信仰。
楊浩突然明白,難怪他們專門優待身材粗壯的男子,壓根就不是在施粥,分明是在——“征兵”。
適才若不是自己狠下殺手,讓絕類彌勒另眼相看,多半是領不到白粥的。
絕類彌勒笑著對眾人說他們的寺廟在南陽,彌勒佛賜了很多糧食,跟著他們一起去的信徒,都有飯吃時,頓時吸引了大量的追隨者。
對於我食不果腹的災民們而言,“有飯吃”三個字太有吸引力了,足以讓他們失去所有的思考。
反正是逃難,逃去哪裏都一樣,隻要有口飯吃。
看著災民爭先恐後相隨的情形,楊浩有個推測,南陽方向估計要生亂。
可憐這些不明就裏的災民們絲毫不知自己上了賊船,兀自千恩萬謝,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他們根本不知道,適才喝進肚的米粥是救命藥,卻也是催命符。
或許是自己想多了,以小人之心度彌勒之腹,但關乎性命大事,楊浩從來都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既然不想死,那就趕緊走。
大宋慶曆年間,沒聽說有叛亂成功的例子。楊浩不想被裹進叛軍中,那樣即便不死,也會人不人,鬼不鬼。
第二天一早,楊浩果斷帶著嬸娘與妹妹離開了。
很多人露出了詫異神色,這個傻小子,有吃的還要跑?腦子有病吧?
絕類彌勒曇晟也微微詫異,幾乎所有災民爭搶著追隨他們,那些沒領到米粥之人哭喊懇求加入而不得,這小子卻要走?
“謝過大師救命之恩,家叔在東京,我們要前去與他團聚,得往東走,不順路。”
楊浩編了個借口,楊田氏有些詫異,她不知道楊浩為何要說謊,但她覺得侄子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默許了。
曇晟有些詫異,也隱約有種感覺,這小子也許沒說實話。
不過有什麽關係呢?
他不覺得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看透什麽,也不覺得他們娘三能活下去,即便不餓死…哼哼,昨夜那三個猥瑣男應該還惦記著報複呢。
不管怎麽說,必須要告訴災民一個道理,拒絕彌勒佛感召的人,必死無疑。
……
走出很遠之後,楊田氏疑惑地問道:“三郎啊,曇晟大師施粥舍糧,有吃的哩,我們為何著急走哩?那個……你叔也不在東京啊!”
“嬸娘,我隨口編的,他們不是好人,得趕緊走。”
“啊?”楊田氏吃了一驚,施粥救命的出家人,還救了侄子一命,怎麽就不是好人了?
“他們施粥,咋不救那些快餓死的老人婦孺哩?仔細瞧起來,他們也不像和尚。”
“這……”
楊田氏迴憶起細節,也覺得有些不妥,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
“嬸娘,你瞧瞧後麵,就明白了。”
楊田氏迴頭,遠遠瞧見昨日那三個猥瑣男墜在身後不遠處,頓時緊張不已,支支吾吾道:“他們…他們怎麽跟來了?”
隻能說明一點,自己的揣測是對的!
楊浩握緊了鐵鍬,低聲道:“嬸娘,你帶著雪兒趕緊先走。”
“那怎麽行哩?”楊田氏斬釘截鐵地拒絕了,也就失去了單獨逃命的機會。
三個猥瑣男手持哨棒圍了上來,滿臉猙獰道:“小子,佛爺庇護你,你卻非要走,自尋死路,怪不得旁人啊!”
“老二,休得與他們廢話,佛爺說了,殺一人者為一往菩薩,殺了他們三人那就是三往菩薩了。”
“對了,殺了他們,再捉了黃狗獻給佛爺吃肉。”
尼瑪,果然是邪/教。
真是絕了,來大宋不過幾天時間,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讓自己遇上了,也忒倒黴了吧?
眼下這一關,能過去嗎?
也許是上輩子積德,運氣真心不錯,總能逢兇化吉。
楊浩正握著鐵鍬,正準備拚死一搏的時候,噠噠的馬蹄聲響起,幾匹快馬飛馳而來。
當先的是一個麵如冠玉,趾高氣揚的錦衣少年郎,正揮舞著手中的馬鞭,大聲喝道:“何方宵小,竟敢當街行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