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梨又道:“娘,良田一個村統共就那麽多,我家已經有了八十畝,雖是下等田,可也不少了,能買到手的也就這些,剩下的,多半是些零零碎碎很難打理的,到不如以後多添些荒地呢。”
張玉娘笑了:“這個主意好,我們娘倆不稀罕那點養豬的錢。”
她的心裏,終究有根刺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娘,那才能賺幾個錢,以後,閨女我給您養老,包我身上了,哈!”
張玉娘伸手戳她腦門子:“你又想找離方那小子幫忙了,他這三天兩頭不在家的,也不大好呢。”
她擔心自家閨女以後會長期守活寡。
“娘,男兒誌在四方,我是請他多幫忙,但我也不想過多的依靠他,最適合的人選,也隻有他,爹不讓鄉鄰們曉得,也是對的。”
張玉娘到底不再說什麽。
“做女醫有好處也有壞處,我不想你長久的幹那個!”
木梨點頭,又同張玉娘說起那些好的種子來。
張玉娘又道:“我不會弄這個,你爹已經找村長幫忙泡種了,橫豎村長也分去不少這種子。”
木梨又問:“咱家的田整平了麽?農書上說要把田整平育苗,再請人插秧,這樣產量才會高。”
張玉娘再答:“我平日不出門,也不曉得哪家的本事更利害,隻與你李嬸,還有村長的婆娘打了招唿,請兩人留意一下。”
“隻要出的起工錢,還是能請得到人的,娘莫要擔心,再過個十天左右,又可以挖草藥了,我到時多挖點,賺多點錢拿來給娘做開銷。”
張玉娘不樂意了,笑罵道:“蠢閨女,娘手頭還有點錢,你不用幹這個,沒事兒還是練練女紅吧。”
木梨眼珠子一轉,說道:“娘,我突然想起來,需得請人弄點青草丟豬糞池裏,即有豬肥,又有綠肥,待到秧苗返青,尺把長的時候,可以兌了水灌到秧田裏的。”
張玉娘問,為何要如此。
木梨告訴她,隻有吃足肥了,秧苗才長得好,到了打花苞時,她還要給田裏再灌不少肥水,到時,打的花苞多,穀粒飽滿,自然產量要提高不少的。
“娘,可要記得買些鴨子迴來,五十隻差不多了。”
她把在李百戶家看到的情況,告訴了張玉娘。
“秧插的齊整,一條條的小渠,鴨子從中間鑽進去,也不會傷到秧苗,隻吃水裏的蟲子呢,如此一來,拉的粑粑即肥了田,又能叫秧苗少蟲害,不影響收成。”
張玉娘皺眉想了想,又道:“這事兒還挺多的,要不,多買點鴨子吧,還有,看來要請長工幫忙了。”
木家人都是清閑命,不會下地幹活的那種。
張玉娘覺得閨女受了驚嚇,需補一補,便要宰隻雞燉湯。
木梨忙阻止她:“娘,藥書上說,雞與芹菜同食,會傷元氣的。”
“那我燒個蒜苗子臘肉,再燒個野芹菜,也就這個時節能用得吃。”
野芹菜炒的時候擱點水,燒出來很鮮嫩,隻放少許量的鹽,清清淡淡,木梨很喜歡這道菜。
張玉娘中午送飯的時候,跟木久承說了一嘴,木久承反而說道:“你二哥橫豎平日要去外頭打短工,我瞧他是個老實肯幹的,不如請了他來幫忙吧。”
“也行,我下午去我二哥家問問。”
張玉娘去張水牛家尋他,他家統共就一畝地,早已經伺弄得差不多了。
隻等穀子催芽育苗了。
她去的時候,張水牛兩口子正在家。
張夏花和張秋花兩人,坐在台階處做繡活。
木梨喜歡飯後小歇一會兒,兩姐妹不會去木家太早。
見她來了,很熱情拿招待她,又是炒瓜子,又是芝麻豆子泡茶的。
“玉娘,你今日來可是有事?”
張水牛坐那裏邊搓草繩邊問她。
張玉娘開門見山地道:“也沒旁的事,就是有事想跟二哥商量一下。”
她把自家有八十畝下等田的事說了。
張水牛驚掉手裏的草繩,八十畝?
他妹妹幾時成了地主婆:“咋沒聽你說起呢?”
張玉娘歎氣,答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叫爹娘曉得了,我還能有安穩日子過?”
張水牛想起自家爹娘的偏心,不由跟著歎氣。
“你是想找我幫忙吧,盡管說,我曉得你們一家子都不懂農活的。”
張玉娘道:“我閨女懂些,但她也隻會紙上談兵,不會動手的,我跟我當家的商量過了,想請二哥去我家做幫工,每月給二哥一百文錢,到了農忙時,總還要請短工幫忙的,就是平日裏一些碎活,也累不著人。”
在長工裏頭,一百文錢是不少了。
張水牛皺眉答道:“我去幫忙沒問題,隻是田有點多,我一個人怕是忙不過來的。”
“八十畝,要幾個人?”
張水牛答:“平日農閑時,最少要三個,要施肥,要捉蟲,要扯野草,三個都不一定夠,我是估算的。”
一側的嚴金菊忙道:“可以請我家兄弟來幫忙嗎?我娘上迴還說,佃那麽多田,也不過才勉強養飽肚子,再說了,除了雙搶和秋季收晚稻,平日也不累,就是事多,費時日。”
她總覺得這樣會是件好事。
張水牛讚成:“金菊的兩個哥哥的確很能幹活,人手一多,平日也不耽誤家裏佃的那點田裏的事,再說了,也不會日日忙不過來的。”
她沒提,自家閨女的一些想法真管用,總要輕鬆許多,便隻先打算請這三人幫忙。
張玉娘又道:“隻是還有五十隻要放養。”
張水牛不同意,忙道:“田裏?不怕把秧苗吃掉啊?你可千萬別幹這事,那鴨子太討嫌了,誰家養幾隻鴨子,一到灑穀子時,還不得把鴨子關起來。”
張玉娘再答:“到時你們就曉得了,放養的時日也不會太長。”
她選擇相信自己的閨女。
眼見為實。
這事兒算這麽說定了,張玉娘又跟張水牛打聽了,長工的其他待遇是怎樣的。
嚴家兩兄弟和張水牛都不必住在木家。
隻需木家管一日三餐就行。
張玉娘對此無異議。
張水牛又要她迴去後,讓木久承去把田裏要用的工具都準備好,譬如鐵鍬啥的。
張玉娘都一一記下。
她打算迴頭拿了錢,請張水牛幫忙去鎮上打鐵鋪子裏買迴來。
這事算是就這麽說定了,嚴金菊當時就去娘家送信去了。
木梨事後覺得挺奇怪的,嚴家兩兄弟不是才跟她的大舅、三舅打過架嗎?
她不理解。
張玉娘道:“打斷骨頭連著筋,再如何不對付,你二舅媽是他倆的親妹子,便是不想讓她夾在中間為難,才會咽下這口氣,再說,你二舅當時也沒有幫忙打架的。”
張玉娘笑了:“這個主意好,我們娘倆不稀罕那點養豬的錢。”
她的心裏,終究有根刺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娘,那才能賺幾個錢,以後,閨女我給您養老,包我身上了,哈!”
張玉娘伸手戳她腦門子:“你又想找離方那小子幫忙了,他這三天兩頭不在家的,也不大好呢。”
她擔心自家閨女以後會長期守活寡。
“娘,男兒誌在四方,我是請他多幫忙,但我也不想過多的依靠他,最適合的人選,也隻有他,爹不讓鄉鄰們曉得,也是對的。”
張玉娘到底不再說什麽。
“做女醫有好處也有壞處,我不想你長久的幹那個!”
木梨點頭,又同張玉娘說起那些好的種子來。
張玉娘又道:“我不會弄這個,你爹已經找村長幫忙泡種了,橫豎村長也分去不少這種子。”
木梨又問:“咱家的田整平了麽?農書上說要把田整平育苗,再請人插秧,這樣產量才會高。”
張玉娘再答:“我平日不出門,也不曉得哪家的本事更利害,隻與你李嬸,還有村長的婆娘打了招唿,請兩人留意一下。”
“隻要出的起工錢,還是能請得到人的,娘莫要擔心,再過個十天左右,又可以挖草藥了,我到時多挖點,賺多點錢拿來給娘做開銷。”
張玉娘不樂意了,笑罵道:“蠢閨女,娘手頭還有點錢,你不用幹這個,沒事兒還是練練女紅吧。”
木梨眼珠子一轉,說道:“娘,我突然想起來,需得請人弄點青草丟豬糞池裏,即有豬肥,又有綠肥,待到秧苗返青,尺把長的時候,可以兌了水灌到秧田裏的。”
張玉娘問,為何要如此。
木梨告訴她,隻有吃足肥了,秧苗才長得好,到了打花苞時,她還要給田裏再灌不少肥水,到時,打的花苞多,穀粒飽滿,自然產量要提高不少的。
“娘,可要記得買些鴨子迴來,五十隻差不多了。”
她把在李百戶家看到的情況,告訴了張玉娘。
“秧插的齊整,一條條的小渠,鴨子從中間鑽進去,也不會傷到秧苗,隻吃水裏的蟲子呢,如此一來,拉的粑粑即肥了田,又能叫秧苗少蟲害,不影響收成。”
張玉娘皺眉想了想,又道:“這事兒還挺多的,要不,多買點鴨子吧,還有,看來要請長工幫忙了。”
木家人都是清閑命,不會下地幹活的那種。
張玉娘覺得閨女受了驚嚇,需補一補,便要宰隻雞燉湯。
木梨忙阻止她:“娘,藥書上說,雞與芹菜同食,會傷元氣的。”
“那我燒個蒜苗子臘肉,再燒個野芹菜,也就這個時節能用得吃。”
野芹菜炒的時候擱點水,燒出來很鮮嫩,隻放少許量的鹽,清清淡淡,木梨很喜歡這道菜。
張玉娘中午送飯的時候,跟木久承說了一嘴,木久承反而說道:“你二哥橫豎平日要去外頭打短工,我瞧他是個老實肯幹的,不如請了他來幫忙吧。”
“也行,我下午去我二哥家問問。”
張玉娘去張水牛家尋他,他家統共就一畝地,早已經伺弄得差不多了。
隻等穀子催芽育苗了。
她去的時候,張水牛兩口子正在家。
張夏花和張秋花兩人,坐在台階處做繡活。
木梨喜歡飯後小歇一會兒,兩姐妹不會去木家太早。
見她來了,很熱情拿招待她,又是炒瓜子,又是芝麻豆子泡茶的。
“玉娘,你今日來可是有事?”
張水牛坐那裏邊搓草繩邊問她。
張玉娘開門見山地道:“也沒旁的事,就是有事想跟二哥商量一下。”
她把自家有八十畝下等田的事說了。
張水牛驚掉手裏的草繩,八十畝?
他妹妹幾時成了地主婆:“咋沒聽你說起呢?”
張玉娘歎氣,答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叫爹娘曉得了,我還能有安穩日子過?”
張水牛想起自家爹娘的偏心,不由跟著歎氣。
“你是想找我幫忙吧,盡管說,我曉得你們一家子都不懂農活的。”
張玉娘道:“我閨女懂些,但她也隻會紙上談兵,不會動手的,我跟我當家的商量過了,想請二哥去我家做幫工,每月給二哥一百文錢,到了農忙時,總還要請短工幫忙的,就是平日裏一些碎活,也累不著人。”
在長工裏頭,一百文錢是不少了。
張水牛皺眉答道:“我去幫忙沒問題,隻是田有點多,我一個人怕是忙不過來的。”
“八十畝,要幾個人?”
張水牛答:“平日農閑時,最少要三個,要施肥,要捉蟲,要扯野草,三個都不一定夠,我是估算的。”
一側的嚴金菊忙道:“可以請我家兄弟來幫忙嗎?我娘上迴還說,佃那麽多田,也不過才勉強養飽肚子,再說了,除了雙搶和秋季收晚稻,平日也不累,就是事多,費時日。”
她總覺得這樣會是件好事。
張水牛讚成:“金菊的兩個哥哥的確很能幹活,人手一多,平日也不耽誤家裏佃的那點田裏的事,再說了,也不會日日忙不過來的。”
她沒提,自家閨女的一些想法真管用,總要輕鬆許多,便隻先打算請這三人幫忙。
張玉娘又道:“隻是還有五十隻要放養。”
張水牛不同意,忙道:“田裏?不怕把秧苗吃掉啊?你可千萬別幹這事,那鴨子太討嫌了,誰家養幾隻鴨子,一到灑穀子時,還不得把鴨子關起來。”
張玉娘再答:“到時你們就曉得了,放養的時日也不會太長。”
她選擇相信自己的閨女。
眼見為實。
這事兒算這麽說定了,張玉娘又跟張水牛打聽了,長工的其他待遇是怎樣的。
嚴家兩兄弟和張水牛都不必住在木家。
隻需木家管一日三餐就行。
張玉娘對此無異議。
張水牛又要她迴去後,讓木久承去把田裏要用的工具都準備好,譬如鐵鍬啥的。
張玉娘都一一記下。
她打算迴頭拿了錢,請張水牛幫忙去鎮上打鐵鋪子裏買迴來。
這事算是就這麽說定了,嚴金菊當時就去娘家送信去了。
木梨事後覺得挺奇怪的,嚴家兩兄弟不是才跟她的大舅、三舅打過架嗎?
她不理解。
張玉娘道:“打斷骨頭連著筋,再如何不對付,你二舅媽是他倆的親妹子,便是不想讓她夾在中間為難,才會咽下這口氣,再說,你二舅當時也沒有幫忙打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