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娘問他,鱉膽在哪裏。


    離方告訴她,已經弄破將膽汁塗在鱉肉上了。


    如此,燒出來的紅燒大鱉很鮮。


    但凡靠水而居,靠水吃飯的人家,都曉得這一點。


    張玉娘瞧著今晚有好菜,便摸出十多個銅板給木永為,讓他去村口小店打壺穀酒,再買兩板豆幹,又讓他請了村長夫婦來自家吃飯,順道喊上李家一家子。


    村長給她家一條好路子,她也有意與村長家多來往的。


    李家與木家相處不錯,兩家約定明年繼續一起養豬,隻不過,豬崽錢,這迴兩家平攤了。


    李嬸子聽說有大鱉子,早早便拎了兩副臘豬腸,一個臘豬臉過來了。


    說是給做添菜的。


    張玉娘不好意思收,自然要婉拒的。


    李嬸子樂了,笑說自家四五口人來,往桌子旁一坐,便占去“半壁江山”,怎好意思呢。


    又說兩家如此親近,張玉娘不該同她生分的。


    張玉娘隻得收下,又告訴李嬸子,她帶著兩徒兒給李家五口,一人做了一雙厚實的棉鞋呢,等下,正好讓她自己帶迴去。


    李嬸子越發高興的合不攏嘴。


    古代啥玩意最值錢,就是身上的穿戴,隻有很被重視的人,主家才會做針線活送給此人。


    譬如李家人,又如離方。


    到了晚飯邊兒,村長夫婦上門了,也沒空手來,帶了一小包芝麻片糕給木梨吃。


    木梨分了一半給李翠花。


    離方很喜歡留在木家吃飯,他總覺得木家的氣氛很好,很溫暖。


    酒過三巡,村長便和木久承閑話家常。


    不知怎地,說到了考學一事上。


    村長問木久承:“掐指一算,後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秋闈了,你家的日子越發好過,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再下場試試?”


    木久承是個純爺們,自己一輩子努力念書,就是為了光耀門楣。


    誰還不想中個舉子啥的?


    “自然想試試的。”


    村長得了答案,笑了:“你若中了舉子,可以的話,能否將村裏的一些田掛你名下,不說免稅,就是少交點稅,村鄰們的日子就要好過許多的。”


    經村長解釋,一眾小輩們才曉得,原來,大楚皇帝對讀書人很重視。


    秀才名下可有五十畝免稅田,可允許他人掛其名下,可收取一定的掛靠費用。


    而這一部分費用,可以讓秀才不至於無錢養活自己,又或是因為迫於生計,而不得不放下讀書一事。


    若中舉子,名下便可有兩百畝的免稅田,除了每年能從官府領取米糧,還能得到鄉紳們銀錢上的幫扶。


    每一次春闈前,各地舉子還可去官府領取兵部火令,再去驛站免費搭驛車又或是騎驛馬前往京城趕考。


    更是又在各州、府、縣設有義莊,供學子們免費住宿用,在舉子們報名後,憑借考籍證明在當地官府免費領取一定盤纏,像河源縣本屬富裕之地。


    木久承若中了舉子再上京趕考,能去官府領取十多兩盤纏,還有各鄉紳所贈銀錢等物。


    張玉娘聽後若有所思,木久承卻是心下歡喜,越發堅定後年去參加秋闈的事。


    離方發現木梨對此感興趣,與她悄悄咬耳朵:“你喜歡?”


    木梨知他問的是什麽,笑答:“我爹爹若是舉子,我便是舉子的閨女,我娘會很開心,我自然就開心了。”


    離方在心裏默默劃等號,張玉娘開心=木梨開心!?


    “那你覺得武人如何?”


    木梨不由樂了,笑嘻嘻地問:“怎地,你也想去考個武秀才,武舉人啥的?”


    離方又問:“不行?”


    “你想便去做啊!我很看好你的。”木梨一直認為,人不能活得太廢,要有奮鬥目標才行。


    離方抿了抿嘴,不再吭聲。


    飯桌上熱熱鬧鬧,一直鬧到深夜,眾人才散去。


    木梨因為崴傷了腳,很自覺,很老實的待在家裏,哪裏都去不了。


    到是讓張家兩姐妹以及李翠花撿了大便宜。


    她越發有空指點這三人了。


    三個小姑娘與木梨走的近,又得她指點,言談舉止變化頗大。


    一日,木梨偶然得知,張夏花已有人上門求娶了,對方還是一戶家境殷實的富戶,據說,家中有良田五十畝,隻有兄弟兩個,大的已成親,是秀才老爺,小的前年下場試過一次,沒中,聽說這一迴很有把握了。


    對方比張夏花略大兩歲。


    張秋花同木梨說這事時,不免歎氣:“梨梨啊,說真個兒的,要不是小姑疼我們,你又是個和善的,我姐,未必能說到這麽一門好親。”


    木梨驚訝的合不攏嘴,問:“你爹娘答應了?”


    張秋花點頭,答:“那媒婆一上門,才說了這事,我爹娘就高興的暈頭轉向了,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我不放心,便多嘴問了那媒婆一句,才曉得,不知那家怎地打聽到,曉得我姐姐識點字,又會些女紅的,更是曉得我姐學女紅才幾個月呢,就已經能繡出很不錯的荷包了。”


    木梨不懂古人的擇偶標準。


    便問張玉娘。


    張玉娘不覺得奇怪:“那樣的人家屬耕讀之家,肯定想找個識字的姑娘做兒媳婦,更不要提什麽紅袖添香,舉案齊眉的話了,若小兩口處不來,不是結好親,而是結仇恨,夏花雖不怎麽出門,可好名聲還是傳出去了的,勤快會持家,又識字,跟我學了一手好女紅。”


    這事兒不難打聽,從定親到成親,至少還要一兩年光陰,這麽長的時間,足夠張夏花出師了。


    她又接著道:“說明這家人是用了心的,而且眼光不錯,並不因為你二舅家的家境現在困難了點,就瞧不上,覺得不是門當戶對。”


    木梨心裏不舒服了:“這不跟集市上賣果瓜一樣嗎?那家人看到我夏花姐有掙錢的本事了,才想結親的吧。”


    張玉娘怕她鑽牛角尖:“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那家人有眼光,看的長遠,這本沒錯啊,況且,以你二舅家現在的家境,的確是高攀了,人家不來求娶夏花,就沒有人看上那家的孩子?你們挑人家的同時,人家就不能挑你們?”


    張玉娘沒有直白的告訴她,就算成親講究門當戶對,這其中又涉及了多少利益。


    所以,木久承才會那般糾結,即想把木梨嫁入好人家,又盼著自己未來女婿能無父無母,說白了,還不是有自己的私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悍女:撩夫成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清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清薇並收藏農門悍女:撩夫成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