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曉快速的把摺子看了一遍,心中苦笑,真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大麻煩,摺子一合,起身前往後宮,她還有些事要問問龐太妃。


    雲曉從龐太妃那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暗了,內侍稟報說長孫無忌在紫宸殿等她,雲曉又匆匆趕向紫宸殿。


    長孫無忌給雲曉帶來了一個消息,龐懷秉今天一早就給中書省遞了摺子,說是舊疾復發不能上朝,請了不定期的假。


    雲曉挑眉,「還有吧?」


    長孫無忌點頭,「今早城門一開,好幾隊人騎馬出城,這些人都是從司空府出來的,我大哥派人跟著他們,他們最終分了三隊……」


    「都是往北去的吧。」雲曉接道。


    長孫無忌詫異的看了眼雲曉,「是的,都是往北走的。」


    雲曉笑的開心,龐太妃剛剛告訴了她不少有用的消息,現在這情形就是看他龐懷秉能先人一步,還是她雲曉能後發製人。


    --------------------


    作者有話要說:


    承上啟下的兩章寫完了,兩位太妃的番外,抽空在寫吧。


    第15章 塞北漫雪卻逢春1


    出發前的兩天,雲曉把自己關在紫宸殿裏,吃住都在殿內,而這兩天的期間裏她隻見了丞相董玉白和長孫家兩兄弟,沒有人知道他們談了什麽,隻知道丞相從皇宮出來的時一臉的嚴肅。


    中秋節後的第一個早朝,大司空龐懷秉告假,同時告假的還有……秦帝雲曉!


    自內侍宣告了皇上因病無法上朝,朝中便開始了竊竊私語,世家官員私下更是交流不絕,接著又傳來皇後懿旨,由丞相和中書令長孫無忌監國,一向含糊不站隊的丞相一反常態,積極的主持朝政。


    世家弟子驚覺不對,卻因龐司空不在,群龍無首,在當日的早朝上「節節敗退」,讓長孫無忌提出了新的官員選拔製度。


    世家官員們徹底慌了,下了朝紛紛的跑向司空府,一場朝堂拉鋸戰即將開始。


    而此時的雲曉,因為星夜不停的趕路已經行過半州,按照這種不眠不休的趕路方式在過五天便能去到鎮北關,越十日,就能到達定北軍的駐紮地,湛江城。


    湛江城麵朝湛江,而湛江則是遼疆和大秦的分界線,湛江水流湍急,小船不得行駛,河道裏又布滿了尖石,高的甚至伸出水麵,大船也無法渡江。


    唯一的連通的就隻有三座長橋,是當年湛江水沒有這麽湍急的時候建造的,湛江城的百姓靠江而生,日常用度的水全是江水,偏偏湛江城這邊地勢較高,想要吃水隻能過橋從對麵打水,再用牛車運迴城中。


    這就導致湛江城內的水貴如黃金,城內更是有不少人為了吃水偷偷渡橋,運氣好的,能偷得半車,運氣不好,被遼疆人抓到,便丟了性命。


    往年有定北軍從中護衛,城中百姓多會以糧食蔬菜統一和遼疆人換取水,也算是一種基礎的置換,若是豐年,倒也還好,若遇災年,湛江城不僅要為吃水犯愁,還要提防遼疆人來打「牙祭」。


    有江水轟鳴聲和夜色掩蓋,遼疆的輕騎隊可以輕易的渡江,直奔城外周邊的沿江村落,搶掠一番,又光明正大的渡江離去。


    大秦的弓箭或者說這個時代的弓箭,射程太短,且射速太慢,根本就攔不住輕騎兵,而等步兵出擊的時候,對麵馬蹄的灰都吃不到了,為了防止遼疆用奇軍攻城,定北軍還不能駐紮的太遠太分散。


    定北軍的存在,不僅是為了守住這北域的門戶,更是兼著一城人的命,故而城外的村落若是出事,定北軍雖會馳援,但是基本上都是於事無補。


    雲曉不會騎馬,為了節省時間,中途隻休息了兩次換車,等她到湛江城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太好。


    迎接雲曉的是一隊騎兵,一號告訴雲曉,這是定北軍裏周琛的直係騎兵,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領頭的隊長對著雲曉不卑不亢的抱拳行了禮,然後便轉身引著雲曉進了城,雲曉這次帶了五十名暗衛,為了不引人矚目,隨行的隻有十幾人,剩下的皆是先一步進了城收集信息。


    雲曉進了城,目測了一下城市大小,約摸著這湛江城差不多能有國都一半的大小,騎兵隊一路沉默,隻是帶著雲曉往太守府走,路上的百姓顯然是對於騎兵們見怪不怪了,對於雲曉等人隻是看了一眼,沒有過多的在意。


    太守府位於城中心,而湛江城太守王暇就是給雲曉上書希望朝廷能支援物資的人,雲曉等人臨近太守府的時候,從另一邊也有一隊人騎行到了太守府,但是卻沒有進去,而是下馬站在了外麵。


    抵達府門,騎兵首領先行下馬,緊接著一路安靜的如同不存在的騎兵小隊也同時下馬整齊的喊了一聲「將軍!」


    雲曉聽著這整齊響亮和之前無聲相比差距甚大的聲音,心中不僅不生氣,還有點開心,下了車,一眼就看到了身穿軟甲,站在最前麵的周琛,雲曉在周琛要行禮之前出聲,「不用行禮了,又不是在朝上,這也沒人看到,君臣之禮就免了。」


    周琛擰著眉,不解的看著雲曉,雲曉坦坦蕩蕩任他打量,長孫無塵給她的摺子上第一個提到的就是定北大將軍周琛,周琛雖然出身世家,但是周家以軍武立身,和朝中那些隻會耍腔調的世家不同,周家的家史上全是累累戰功。


    隻是這周家到了周琛這一代,男丁稀缺,就周琛這麽一個男丁,上一任大將軍因病去世,周琛子承父業,替父繼續釘在這湛江之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後四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寫大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寫大綱並收藏一後四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