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城外。


    看著手中的聖旨,傅皓軒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自己在前麵拚命開疆擴土,後方那幫家夥,卻在不斷敗家。


    先是丟了廣西,接著又葬送了廣東,現在官軍又殺進了湖廣。


    按照這種局勢發展下去,他就算拿下整個江南,也會被聖國那幫敗家子折騰完。


    內心深處,他對白蓮聖皇的怨念,一下子上升到了頂點。


    沒有能力,那就老實當個精神領袖得了,四處指手畫腳不是招人恨嘛!


    如果不是顧全大局,他恨不得立即罷免史榮軒,自己上去撥亂反正。


    “聖國策劃的永州會戰,以失敗告終,現在長沙陷入危機。


    聖皇下旨,讓我們看著辦。


    大家有什麽意見,都提出來吧!”


    傅皓軒沒好氣的說道。


    能夠忍著不罵娘,已經是他有修養,稱讚的話實在說不出來。


    有君臣名分的大義約束,做事免不了束手束腳。


    內心深處,傅皓軒不斷提醒自己要冷靜,唯恐一時失態直接痛罵史榮軒是廢物。


    “王爺,對聖國來說,長沙確實不容有失。


    可安慶之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如果此時分兵長沙,那就前功盡棄了。


    何況我們距離長沙太遠,就算立即出兵,恐怕時間上也來不及。


    眼下最適合出兵增援長沙的是西王,從袁州府出發到長沙不過數百裏。


    戰場上兵貴神速,想要保住長沙,現在隻能靠西王。”


    長史楊敬仁率先開口道。


    作為傅皓軒的心腹,他一眼就能看出來,自己王爺不想去長沙趟渾水。


    站在白蓮聖國的立場上,長沙府確實是不可丟失的軍事要地。


    可對南王個人來說,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跑迴去替白蓮聖皇收拾爛攤子,不光影響前線戰事,還是出力不討好的活兒。


    幹得再漂亮,也獲得不了任何實質性收益。


    “江西和湖廣之間,隔著一條羅霄山脈。


    西王看似距離長沙最近,真要是調動大軍,消耗的時間反而是最長的。


    何況此前的永州會戰,西王派出的十萬大軍,還折損在了戰場上。


    現在這種時候,他多半不會立即響應。


    想要保住長沙的話,還是需要我們和東王出力。


    現在聖國上下都在看著,越是這種時候,就越需要顧全大局。


    甭管能不能保住長沙,我們都必須做出全力增援長沙的姿態,給各方一個交代。”


    左丞相鈄瑞宇開口提醒道。


    白蓮聖國這麽大的攤子,裏麵的派係自然不會隻有聖皇和三大異姓王,他們幾家隻是其中最大的團體。


    往下還有各種政治團體和個人,依附在聖國這顆大樹下麵。


    放眼整個聖國,這些不起眼的小團體和個人,才是數量最多的。


    這些人依附於四大派係生存,卻又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


    無論是白蓮聖皇,還是三大異姓王,都需要拉攏這些中立陣營。


    高層之間的鬥爭,本質上還是權力。


    想要掌控聖國的權力,就不能把攤子折騰散了。


    大虞尚未崩潰,還沒有到群雄逐鹿的時候。


    維係一個統一的白蓮聖國,對反虞大業至關重要。


    “丞相說的不錯,確實需要做出一個姿態來。


    長史起草文書,告訴聖皇陛下,就說本王不日將出兵二十萬增援長沙。


    那些投降我們的官軍,立即加快整編步伐。


    安排人繼續征兵,等湊夠了十萬人,就向長沙方向進軍。”


    傅皓軒當即下令道。


    能不能救迴長沙不重要,反正政治姿態,他要做足了。


    相比長沙保衛戰,他更關心江南戰場。


    安慶久攻不下,為了給敵人施壓,前些日子他分兵向寧國府進軍。


    前期進展非常順利,輕鬆占據了大片的土地。


    不過在靠近應天府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原本隔岸觀火的各路官軍,紛紛向他殺了過來,雖然不是他們的對手,卻遲滯了進軍速度。


    現在到了比拚速度的時候。


    如果不能趕在京營抵達前,攻克安慶拿下應天府,眼下的大好局勢就會不複存在。


    同奪取應天,攻占南京的政治影響相比,長沙府也要往後靠。


    ……


    永州城。


    做出了撤離準備後,白蓮聖國立即行動起來。


    考慮到雲貴地區貧困,很難籌集到足夠多的糧草,大量的糧草、金銀珠寶被裝上了車。


    從粗糙的做工可以看出來,這些車輛多是臨時趕製出來的。


    二三十萬人的搬遷,絕非一項輕鬆活。


    要攜帶的東西又多,牲口根本不夠用,隻能靠人力來完成。


    此刻的永州城,就像是一個大工地。


    為了趕製更多的運輸工具,就連史榮軒的臨時行宮,都沒有逃脫被拆的命運。


    在城中巡視一圈後,史榮軒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起來。


    按照現在這樣撤離,隊伍實在是太龐大了。


    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想要悄然殺入蜀地,純粹就是在做夢。


    從決定入蜀之後,他就惡補了不少關於蜀地的知識。


    四川盆地被群山環繞,北有劍門險關阻隔,東有夔門和長江天險攔路,南有婁山關拱衛。


    從貴州借道入蜀,走的是婁山關。


    曆史上在這裏折戟沉沙的大人物多得去了。


    無法隱藏戰略目的,要強行殺入蜀地,難度不是一星半點兒。


    一旦入蜀失敗,後果他都不敢想象。


    “聖皇,郴州岌岌可危,不能再拖下去了。”


    丞相吳澤楷上前勸說道。


    一旦郴州淪陷,廣東的三萬官軍就騰出了手。


    光這些官軍,他們還可以應付,問題是撤離需要時間。


    一旦被這些軍隊纏上,搞不好進攻長沙的李牧,又調頭殺了迴來。


    封建王朝,造反稱帝是最拉仇恨的玩法。


    在大虞朝廷眼中,幹掉偽帝史榮軒,才是最重要的。


    “嗯!”


    “傳令下去,明日啟程。


    能夠帶走的東西,全部都帶走,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


    城中的百姓,一並給我帶上。


    如果官軍追了過來……”


    說到一半,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不一樣了,史榮軒果斷選擇了閉嘴。


    作為邪教教主的時候,他什麽事都可以幹,誰也不會覺得奇怪。


    可現在是做皇帝的人了,總得裝裝樣子。


    一些見不光的事,已經不適合他的身份。


    就算是要幹,也該是下屬自行領悟,替他處理髒活。


    “遵旨!”


    吳澤楷當即迴答道。


    聖皇肯聽勸就好,至於其他的事,都是一些旁枝末節。


    亂世之中,各種血腥的場麵多得去了。


    在眾多起義軍中,白蓮聖國已經算是好的,最少有自己的律法規則。


    雖然是照抄的大虞律,執行上也不那麽徹底,但再爛的秩序也比沒有秩序強。


    帶著民眾一起跑路,利用民眾阻擋追兵,曆史上又不是沒人幹過。


    隻要奪取了天下,到時候自有大儒站出來幫他們洗白。


    ……


    中軍大營。


    “大人,剛剛收到消息,永州城的叛軍出動了。


    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留守城外的部隊,象征性阻攔之後就選擇了撤退。


    您看我們是否立即出兵,剿滅這夥叛軍?”


    項星翰欣喜的匯報道。


    為了誘使叛軍上鉤,他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拉著南方多省官軍一起合力布局,才營造出了現在的局麵。


    “不用著急,敵人這才剛出城。


    先給他們兩天時間,等他們遠離了永州城,我們再出兵去追。


    現在動手,萬一敵人發現不對勁又給縮了迴去,那就麻煩了。”


    李牧笑著說道。


    他不怕叛軍離開,二三十萬人想要撤離,速度注定快不起來。


    如果敵人往北邊跑,他們恰好攔在去路上,直接以逸待勞即可。


    敵人進入雲貴,那邊的官軍自然會出手攔截。


    甭管能否擋住,拖延時間肯定沒問題。


    兩廣更是絕地,桂林地區有一萬留守部隊,廣東有景逸風所部在前麵擋著。


    叛軍想要一路橫掃是不可能的,隻要耽擱幾天時間,大軍就追了上去。


    叛軍終歸有十三萬大軍,還是拱衛白蓮聖皇的,其中肯定有精銳部隊。


    正麵和敵人廝殺,付出一定代價在所難免。


    為了減少損失,李牧特意給敵人設計了:前有敵人擋路,後有追兵殺來的劇本。


    以叛軍的複雜結構,遇上這種地獄模式,軍心士氣很容易崩潰。


    “大人,叛軍恐怕迴不去了。


    我們的人看到永州城燃起了熊熊烈火,應該是叛軍在撤離後,放火燒毀了城池。


    現在全城都是火海,敵人就算是想撤迴去,也沒有容身之地。”


    項星翰笑著解釋道。


    跟著李牧效力,可比在錦衣衛中輕鬆多了。


    雖然一樣要搜集情報,但少了錦衣衛中的內部傾軋。


    不用擔心知道了不該知道的消息,稀裏糊塗的死於非命。


    最關鍵的是換了新身份之後,仕途發展一點兒也不慢。


    含權量確實趕不上做錦衣衛的時候,可架不住官升的快。


    錦衣衛令百官聞風喪膽,但上限其實並不高,錦衣衛指揮使也隻有正三品。


    衙門的上限鎖死,想要向上升遷,難度自然不會小。


    地方衛所部隊存在感更低,但衙門上限更高,擁有的官員編製更多。


    不到兩年時間,他就從百戶變成了千戶。


    “哦!”


    “看來賊首這是想破釜沉舟,提前斷了所有人的念想。


    既然是這樣,那就如了他的意。


    傳令下去,讓各部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出征。


    讓下麵的弟兄們辛苦一下,密切關注敵軍動向,我要時刻掌握敵軍的位置。


    等這一仗打完之後,本將親自為他們請功!”


    下達命令的同時,李牧還不忘畫出了一個大餅。


    事實上,基層官兵的獎賞、升遷,他完全可以一言而決。


    “請功”,純粹是表示重視。


    百戶以上將領的任命,才需要上報兵部。


    更下麵的小旗、總旗,每次大戰都要死上一堆。


    很多時候,名單剛送出去,軍中又換了人。


    全部都要上報的話,兵部的官員就算累死,也忙活不過來。


    因為戰爭的緣故,兵部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對前線的將領進行背調。


    基本上都是前線主將,或者是總督巡撫的舉薦後,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查驗沒有明顯問題,就上報給皇帝。


    這也是勳貴子弟升官快的主要原因,相比那些陌生的草根將領,皇帝也喜歡任用熟悉的。


    ……


    “聖皇,先歇息一下吧!


    我們離開永州都第五天了,還沒有看到敵人的追兵。


    按照現在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進入貴州地界。”


    史啟川上前勸說道。


    出於安全上的考慮,撤離永州之後,他們一直處於急行軍狀態。


    當然,這個急行軍是相對而言的。


    拖家帶口的一起行動,還攜帶了大量的物資,就注定了隊伍的速度快不起來。


    能夠日行三十裏,已經非常考驗他們的組織能力。


    “罷了,誰讓朕體恤婦孺呢!


    傳旨下去,原地歇息一刻鍾,再繼續上……”


    “聖皇,大事不好!”


    “官軍……追……追上來了!”


    “可知道追上來的是哪一支官軍?”


    聽到這個消息,史榮軒也顧不上打斷自己說話的事,當即詢問道。


    大虞官軍的水準,那是天差地別。


    厲害的是當世精銳,拉垮的就和亂民一個水準。


    如果是普通官軍敢來追擊,史榮軒定要讓這些人知道,他這位白蓮聖皇不是浪得虛名。


    “聖皇,從旗幟上判斷,應該是李牧那賊子的部將。


    此刻敵人距離我們後軍,僅有不到三十裏。


    以敵軍的速度,今天晚上就會追上我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