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了真相,事情反而變得更加複雜。


    坐視不理,衡陽的援軍多半要涼。在場的眾人,不認為都亭侯戚大頭所部能夠擊敗敵軍。


    如果李牧這麽容易對付,他們也不至於被人家從廣西一路趕到永州,順帶還賠上了一個廣東。


    一旦戚大頭兵敗,永州就成了孤城。援軍兵力隻要低於十萬的,根本不敢靠過來。


    以永州城中囤積的物資,足夠大軍一年所用,具備長期固守的條件。


    可惜史榮軒不是一名單純的武將,作為白蓮聖皇,他必須更多的從政治上考慮問題。


    本來聖國的三大異姓王,就有尾大不掉的趨勢。中央政府長期被圍困,隻會更加助長這種氣焰。


    史榮軒非常清楚,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


    即便是沒有野心,長期脫離中央政府的指揮後,也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困守永州,絕對是下下之策。


    主動打出去,同樣存在著風險。


    知道偽朝大軍離開,可敵人現在具體到了什麽位置,抽調走了多少兵力,完全是一無所知。


    以他對李牧的了解,對方完全有可能設局,故意引他們出城決戰。


    倘若城內的十三萬大軍,全部都是聖國的精銳,那麽無需猶豫,他早就率領大軍殺了出去。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白蓮聖國建立時間太短,目前走的是人海戰術路線。


    聖國的軍隊,一部分是招募的降軍,一部分是收編的綠林豪傑,一部分是征召的青壯。


    內部結構,可以說是相當混亂。


    現在他們是一邊打仗,一邊純化隊伍。


    “聖皇,立即下令出擊吧!


    解決掉城外的官軍,以最快的速度趕赴衡陽,沒準還能來得及!”


    戶部尚書米應博當即提議道。


    在他看來,聖國的局勢太過兇險,此時已經到了賭命的時候。


    判斷正確的話,立即就能夠扭轉危局。


    賭輸了,大不了跑路。


    白蓮聖國現在也是家大業大,會戰失敗頂多讓他們傷筋動骨,還要不了命。


    如果一直拖著,被官軍長期圍困上了,那才真的會要命。


    “米大人,事關十幾萬大軍的生死,不可不慎。


    聖國損失不起,我們更損失不起。


    聖皇,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搞清楚敵軍的位置,以及兵力分配布置。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隻有搞清楚了敵軍的兵力分配,針對性采取措施,才能夠大破敵軍!”


    丞相吳澤楷隨即反對道。


    白蓮聖國損失了十幾萬大軍,還可以繼續造反大業,但白蓮聖皇不行。


    手中最後的嫡係武裝賠了進去,就算分散在各地的將領,還願意承認他這個聖皇,也免不了大權旁落。


    縱觀整個曆史,在打天下階段丟失大權的君主,就沒有一個能善終的。


    白蓮聖皇涼了,他們這些聖皇的嫡係,也逃脫不了被清洗的命運。


    窗戶紙被捅破後,朝堂上瞬間分成了兩大陣營。


    支持聖皇的嫡係派,紛紛選擇了穩健。


    依附在三大異姓王的大臣,則支持放手一搏。


    雙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一時間朝堂上亂做一團。


    “夠了!”


    “偽朝大軍還沒打進來,怎麽你們要先自己打一架麽?”


    “傳朕的旨意,不惜代價搞清楚敵軍的情況!”


    權衡利弊之後,史榮軒最終還是選擇了最有利自己的決定。


    哪怕明知道這麽一來,可能耽擱時間,錯過了最佳的戰機。


    可到了現在的位置上,他已經不是從前那個草根教主,可以放手一搏。


    ……


    時光飛逝,距離衡陽大戰已經過去了兩天,搜捕殘敵的工作告一段落。


    看著匯聚起來的戰報,李牧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斬殺敵軍一萬八、俘虜敵軍五萬六”,這隻是得到核實的戰績。


    事實上在大戰中,還有許多叛軍士兵掉入湘江中喂了魚。


    僥幸逃過一劫的叛軍餘孽,都被打散了建製,根本不足為慮。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能夠抓到敵軍主將,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根據俘虜的叛軍士兵交代,在交戰過程中戚大頭吐血暈倒,現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如果這夥死了,那麽李牧也不介意在戰報上,加一句斬殺敵軍主將。


    左右一個偽侯,哪怕名頭再大,也入不了京中百官的眼。


    朝堂上那幫老爺們,可沒功夫關注白蓮聖國的內部情況。


    在他們眼中,最大的敵人依舊是叛軍首腦,偽帝史榮軒。


    其次才是下麵的三王,其餘叛軍頭目,那都是雜魚。


    真要是想立功,生擒偽帝史榮軒,比斬殺誰都有用。


    “衛浩宇、朱靖宇,你們兩個這次表現不錯,沒有給本將丟臉。


    功勞本將會如實上報朝廷,後續的封賞升遷,就不是本將能決定的了。


    鑒於目前的局勢,朝廷有可能在湖廣、江西、廣東等地,多設幾座軍鎮。


    以你們的功績,轉任一方參將不成問題。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光這些還不夠。


    其餘人也無需眼紅,後麵立功的機會多的去了。


    偽帝史榮軒,還在永州城等著我們。


    誰要是運氣好,活捉了這個逆賊,我看一鎮總兵也當得起!”


    李牧對著眾將畫出了大餅。


    封侯拜相之類的,太過空泛不切實際,可升官卻是能看見的。


    普通的武將,想要從衛指揮使,跨越到總兵的位置上。


    先要轉任參將,接著升遷副將、副總兵,最後才是總兵官。


    沒有十幾年的沉澱,幾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立下了顯赫戰功,也很難一步登天。


    不過對勳貴、將門世家來說,熬資曆的環節可以直接省略。


    隻要有亮眼的功績,就可以把人推到位置上。


    白蓮教叛亂鬧的這麽大,把士紳們折騰的夠嗆。


    大家都恨不過刮了史榮軒,現在活捉偽帝的功勞,更勝過幹掉十萬叛軍。


    “多謝大人提攜!”


    一眾將領齊聲說道。


    李牧的言外之意,他們都聽了出來。


    活捉偽帝的功勞,誰拿到就是誰的,主將不會跳出來爭搶。


    倒不是李牧清高,純粹是一路打來,他身上的戰功已經夠用了。


    接下來想要更進一步,最好的選擇不是繼續立下赫赫戰功,而是要把麾下的小弟扶持起來。


    功高蓋主,在曆朝曆代都沒有好結果。


    雖然李牧還沒到那份兒上,可指揮數萬大軍連戰連捷,還是免不了會受到皇帝忌憚。


    現在是戰爭時期,大家自然希望他越厲害越好。


    一旦戰爭結束,那幫文官士紳們,就會翻臉不認人。


    與其被別人動手拆分隊伍,不如自己主動出手,把小弟們都推出去。


    名義上他麾下的實力削弱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


    勳貴子弟培養速度快,可這些人和大虞綁定的太深,對皇帝的忠誠度普遍高於其他人。


    拉著他們抱團取暖,對抗朝中其他勢力,自然沒有問題。


    可一旦局勢發生變化,對手換成了皇帝和文官的聯盟,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除非把個體矛盾,轉化為群體利益衝突,不然很難讓大家鼓足勇氣同這個聯盟對著幹。


    不想被兔死狗烹,最佳選擇就是適當的收斂鋒芒,把表現的機會讓出去。


    表現亮眼的武將多了,即便是接下來朝堂上繼續打壓武將,也有人分攤火力。


    理論上來說,隻要勳貴集團重振雄風,最糟糕的情況就不會發生。


    畢竟,永寧帝不是開國之主,沒有屠戮功臣的本錢。


    “大家都是自己人,犯不著這麽客氣。


    衡陽之戰結束,接下來我們有兩個選擇。


    要麽繼續迴去圍困永州,要麽順勢奪取長沙。


    大家覺得是保守一點好,還是激進一點好呢?”


    李牧笑著問道。


    “大人,末將覺得還是先取長沙,奪取在湖廣戰場的主動權。


    永州的叛軍,我們隨時可以收拾,但攻取長沙的機會隻有一次。


    衡陽會戰勝利的消息,很難長時間保密。


    要不了多久,叛軍就會收到消息。


    白蓮聖國的那幾位異姓王,不一定會全力救援永州,但一定不會放任長沙丟失。”


    雲羽豐率先開口提議道。


    在他看來,白蓮聖皇的表現,隻能算中規中矩。


    在一眾農民起義軍中,算是出類拔萃的。


    可是對比真正的開國雄主,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行事的魄力都差的遠。


    急著稱帝,更是瞎扯淡。


    不當皇帝的時候,他可以親自率領大軍在前線征戰,牢牢把軍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了皇帝之後,就要坐鎮中樞。


    日子是舒服了,隻不過這麽一來,麾下將領就免不了功高震主。


    誰讓他稱帝時,白蓮聖國還龜縮在一隅之地,隨便一名將領打下的疆土,都比他這個聖皇多。


    更悲劇的是這夥連老家都沒守住,被官軍一路追殺著跑。


    前麵積累的威望,在遭遇一係列的失敗後,此刻已經消磨的七七八八。


    這樣的聖皇,政治價值高於軍事價值。


    幹掉了這夥之後,固然可以分裂白蓮聖國,同樣也解除了幾位異姓王頭上的枷鎖。


    沒有白蓮聖皇添亂,那三位戰功彪悍的異姓王,隻會更加難對付。


    “雲大人,此言差矣!


    陛下下達嚴令,要生擒偽帝史榮軒。


    天下士紳,對偽帝恨的咬牙切齒。


    現在機會送上門來,我們怎麽能夠輕易放棄!”


    蘇誌勇當即反對道。


    軍事正確,不等於政治正確。


    皇帝和天下士紳,都想要讓偽帝史榮軒去死。


    若是先進攻長沙,偽帝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永州地區的十三萬叛軍,對他們來說,確實不夠看。


    可是換個戰場,卻能夠打出一片新天地。


    無論是經略雲貴,還是借道入川,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放走了賊首,雖然不至於被問罪,但大家的功勞肯定會大打折扣。


    “有沒有可能,兩邊同時進行?


    長沙的守軍數量不多,我們出兵一萬足以。


    就算叛軍反擊,也可以依仗城池之利,拖延一陣子。


    如果速度快的話,我軍完全可以在這期間,擊敗永州的叛軍。”


    朱靖宇緩緩提議道。


    嚐到了偷襲衡陽的甜頭,他對奇襲長沙產生了濃鬱的興趣。


    湖廣地區雖然落入叛軍手中,但心向大虞的人,依舊不在少數。


    前麵偷襲衡陽的時候,就有人配合。


    兩軍決戰的關鍵時刻,還有人跳出來點燃叛軍糧倉。


    足以證明,大虞在湖廣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末將讚同朱指揮的提議,奪取長沙和收拾永州的叛軍並不矛盾。


    衡陽之戰的結果,已經隨著潰兵們的逃竄,不斷向外界傳開。


    永州的叛軍就算反應再遲鈍,過幾天也會知道。


    如果不能搞清楚我軍主力的位置,他們是不敢出城的。


    這些家夥龜縮在永州不動彈,我們想要強攻城池,也非常的困難。


    搞不好隻能長期圍困,慢慢耗死叛軍。


    與其空耗錢糧,不如主動放出消息,讓叛軍以為我軍主力在攻打長沙。


    隻要叛軍離開永州城,甭管他們往哪裏跑,我們都有機會追上他們,在野戰中把他們擊潰!”


    衛浩宇當即附和道。


    看得出來,他對突襲長沙同樣充滿了興趣。


    畢竟,在諸將之中,就數他和朱靖宇的偷城經驗豐富。


    如果要奇襲長沙,這個任務大概率落在他們兩人身上。


    緊接著一眾將領紛紛表明立場,大家都有充足的理由,最終決策權又迴到了李牧手中。


    “先休整一天,把捷報送給舞陽侯,然後分兵出擊長沙。


    衛浩宇、朱靖宇,命你們率領本部兵馬,負責突襲長沙城。


    不過這次不是為了奪城,而是戰術欺詐。


    長沙終歸是一座大城,有衡陽失守的前車之鑒,敵軍守將肯定會吸取教訓。


    想要混入城中,直接打開城門,幾乎不可能完成。


    所以長沙城能打則打,如果拿不下來,就佯攻城池。


    不過佯攻長沙的時候,你們務必要製造出大動靜來,讓叛軍以為我軍主力在進攻長沙。


    其餘諸將,隨我迴轉永州,生擒偽帝史榮軒!”


    權衡了一番之後,李牧還是選擇了優先政治。


    從出征到現在,他率領三省聯軍,收複了多府之地。


    足以給朝野上下一個交代,犯不著繼續拉長戰線。


    真要是收複了長沙,朝廷多半會下令讓他再接再厲,繼續收複武昌、九江等地。


    到時候白蓮聖國的所有大軍,都會趕過來和他死磕。


    理論上來說,他還有各路官軍幫忙。


    可李牧對同僚們的屎尿性,實在是太過了解。


    打順風仗的時候,要大家跟著搖旗呐喊還行。


    一旦遇上逆風局,這些同僚隊友,就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沒準這邊打的血流成河,人家在隔壁載歌載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