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聽了龐統的稟報,也不禁眉頭緊鎖,坐困愁城。
泰山小道崎嶇無比,本來運送糧草就極其困難。
曆盡千辛萬苦,運來的軍糧,勉強能夠軍隊食用。
如今突然多了這麽多饑民需要照顧,糧草自然就不夠了。
魏延憤然道:“大王,這些饑民為曹軍所造成,跟咱們沒有半點關係。
不如暫且不去管他。
我軍且先集中兵力,攻克下邳。
到時若有餘力,再來賑饑民不遲。”
大帳之內鴉雀無聲。
其實在場許多人,心裏都有這樣的想法。
饑民就算餓死,他們要怪,也怪曹軍狠毒。
總也怪不到荊州軍頭上。
更何況,這正是曹軍故意行使的疲敵之計。
若把糧食留下來賑濟饑民,豈不正中了曹軍計謀?
這時龐統在旁邊道:“大王可要記住,此時許都防備甚為空虛。
若袁紹趁機南下,恐造成萬劫不複之局麵。
故而征戰徐州,需速戰速決。
魏文長之言,也未嚐不可。”
大家沉默不語,心中暗暗認可龐統之言。
這個時候,趙雲突然站出來道:“此事萬不可行。
如今饑民數目,不下數十萬。
他們沒有半點糧食,若無救濟,恐怕連三日都支撐不住。
等我軍攻克下邳,這幾十萬饑民恐怕早就全部餓死了。
大王乃施仁政之主,若眼睜睜看著百姓餓死而不管,與他曹操有何區別?”
眾將頓時一片嘩然。
一眾功臣宿將都還沒說話,趙雲一個降將反而在此大放厥詞,持不同意見。
魏延哼了一聲道:“施仁政之主,說的輕巧。
難道就因為施仁政,便甘願受困於此,放棄大軍進攻?
所謂慈不掌兵。
哪有為了救百姓,導致自己功虧一簣的?”
典韋也甕聲甕氣的反駁道:“曹操豈能跟大王相提並論?
那夏丘周邊數十萬百姓,都是曹操親自下令屠殺的。
如今這些饑民,也是曹軍一力促成。
大王隻是無力施救,如何跟曹操等同?”
趙雲自知自己多言,默默退了迴去。
他作為一個新降之將,的確沒有多少發言權。
但劉琦若為了王圖霸業,眼睜睜看著這些饑民都餓死,也不免令他大失所望。
所謂施仁政,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
“本王以為,子龍之言不錯,”劉琦站起身,緩緩在大帳中踱著步子道:“這些饑民,雖非我等造成,但畢竟已經投奔到我等麵前。
他們都是大漢子民,若餓死在此,本王也難辭其咎。
本王寧願不要徐州,也斷不能丟下這些饑民。”
劉琦一錘定音,其他之人再也不敢多言。
趙雲聽到劉琦竟然支持自己的意見,感動的眼眶濕潤。
看來這位清河王之仁慈,並非空口說說,而是能落到實處。
“大王英明仁善,趙雲敬佩之至,”趙雲抱拳道。
龐統搖著頭,歎口氣道:“若既想拯救這些饑民,又能繼續進攻下邳,計策也不是沒有。”
“軍師有何計策?”趙雲急道:“就算千難萬難,在下也願去完成。”
他力勸劉琦拯救災民,但卻也不想看到,此次軍事行動泡湯。
最好能有兩全之策。
龐統打開輿圖,指著中間一個點道:“這是我等駐兵位置。
離此不到百裏的開陽,便是泰山賊屯兵之所。
那泰山賊有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昌豨六支,其兵力不下五六萬人。
有這麽多兵員,其駐地屯糧一定不少。
若有一員戰將,能率一支精銳軍兵閃擊開陽,奪得泰山賊之糧。
便能兩全其美,既能救饑民,又不耽誤進攻下邳。”
“雲願往!”
趙雲抱拳,對劉琦斬釘截鐵的道:“請大王撥付三千軍馬,雲必一戰拿下開陽城。”
帳中之人心中隱隱有一絲憂慮。
趙雲畢竟是一員新降之將,若撥付他一支軍馬,讓他獨立領兵前去。
要是把兵帶跑了怎麽辦?
“好!”
劉琦一拍桌案道:“兵貴神速,為節省時間,我撥付你三千騎兵。
由荀公達為你做軍師。
務必一戰勝之,將所有糧食運迴來。
如此這些饑民方能有救。”
趙雲聽到劉琦一張口就給他三千騎兵,這等信任,這等魄力,的確無人能及。
由此便加深了他,從此效忠於劉琦的決心。
計議已定,趙雲去點齊了三千精銳騎兵,跟他手下的百十名白馬義從匯合。
看著那威武雄壯的精騎,趙雲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在劉備手下,可沒有這麽闊氣,能湊足三千騎兵。
沒想到他剛剛投靠過來不過幾日,便能獨立率領這麽多騎兵出征作戰。
劉琦這位主帥,對他之信任,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除了全力以赴迴報,還能如何?
他正準備出發,突然遠處一個中年漢子,晃晃悠悠的走了過來,上下打量一番道:“你便是趙雲?”
趙雲一怔,還沒見過有如此無禮之人。
那人繼續道:“童師叔的弟子?”
原來此人正是呂布,趙雲之前並沒見過。
如今呂布在荊州軍中地位比較超然。
身為主帥的準嶽父,連諸葛亮、龐統、徐庶這些劉琦的親信,都要尊敬的稱其一聲“老大人”。
其餘眾將更是敬重有加。
哪怕此人之前行事不堪,但誰讓對方養了個好女兒?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便是如此。
誰敢對大王的老丈人無禮?
趙雲聽到呂布這樣稱唿,頓時猜到對方身份,趕忙下馬抱拳道:“可是呂師兄在上?”
“我便是呂布,”呂布擺了擺手道:“起來吧,不用這麽多規矩。
早就聽說過童師叔晚年,收了一位關門弟子,資質遠在張任張繡等人之上。
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趙雲慚愧道:“在下駑鈍,不敢與兩位師兄相比。”
呂布冷笑道:“你不用往他們臉上貼金。
那張任我雖沒見過,但張繡有幾斤幾兩,我還是知道的。
童師叔武力若有十成,他連七成都沒學全。
就這鳥樣,還敢號稱北地槍王,簡直讓人可笑。”
呂布的師父李彥,跟趙雲張繡等人的師父童淵,乃是同門師兄弟。
所以他們是師門之中極其親近的關係。
呂布無論如何貶低張繡,趙雲也插不上嘴。
呂布頓了頓道:“既然如今你也投靠朝廷,從此你我師兄弟,便共同輔佐一主了。
你這是準備出征?
我這些日子手癢的很,跟你一起去吧。”
泰山小道崎嶇無比,本來運送糧草就極其困難。
曆盡千辛萬苦,運來的軍糧,勉強能夠軍隊食用。
如今突然多了這麽多饑民需要照顧,糧草自然就不夠了。
魏延憤然道:“大王,這些饑民為曹軍所造成,跟咱們沒有半點關係。
不如暫且不去管他。
我軍且先集中兵力,攻克下邳。
到時若有餘力,再來賑饑民不遲。”
大帳之內鴉雀無聲。
其實在場許多人,心裏都有這樣的想法。
饑民就算餓死,他們要怪,也怪曹軍狠毒。
總也怪不到荊州軍頭上。
更何況,這正是曹軍故意行使的疲敵之計。
若把糧食留下來賑濟饑民,豈不正中了曹軍計謀?
這時龐統在旁邊道:“大王可要記住,此時許都防備甚為空虛。
若袁紹趁機南下,恐造成萬劫不複之局麵。
故而征戰徐州,需速戰速決。
魏文長之言,也未嚐不可。”
大家沉默不語,心中暗暗認可龐統之言。
這個時候,趙雲突然站出來道:“此事萬不可行。
如今饑民數目,不下數十萬。
他們沒有半點糧食,若無救濟,恐怕連三日都支撐不住。
等我軍攻克下邳,這幾十萬饑民恐怕早就全部餓死了。
大王乃施仁政之主,若眼睜睜看著百姓餓死而不管,與他曹操有何區別?”
眾將頓時一片嘩然。
一眾功臣宿將都還沒說話,趙雲一個降將反而在此大放厥詞,持不同意見。
魏延哼了一聲道:“施仁政之主,說的輕巧。
難道就因為施仁政,便甘願受困於此,放棄大軍進攻?
所謂慈不掌兵。
哪有為了救百姓,導致自己功虧一簣的?”
典韋也甕聲甕氣的反駁道:“曹操豈能跟大王相提並論?
那夏丘周邊數十萬百姓,都是曹操親自下令屠殺的。
如今這些饑民,也是曹軍一力促成。
大王隻是無力施救,如何跟曹操等同?”
趙雲自知自己多言,默默退了迴去。
他作為一個新降之將,的確沒有多少發言權。
但劉琦若為了王圖霸業,眼睜睜看著這些饑民都餓死,也不免令他大失所望。
所謂施仁政,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
“本王以為,子龍之言不錯,”劉琦站起身,緩緩在大帳中踱著步子道:“這些饑民,雖非我等造成,但畢竟已經投奔到我等麵前。
他們都是大漢子民,若餓死在此,本王也難辭其咎。
本王寧願不要徐州,也斷不能丟下這些饑民。”
劉琦一錘定音,其他之人再也不敢多言。
趙雲聽到劉琦竟然支持自己的意見,感動的眼眶濕潤。
看來這位清河王之仁慈,並非空口說說,而是能落到實處。
“大王英明仁善,趙雲敬佩之至,”趙雲抱拳道。
龐統搖著頭,歎口氣道:“若既想拯救這些饑民,又能繼續進攻下邳,計策也不是沒有。”
“軍師有何計策?”趙雲急道:“就算千難萬難,在下也願去完成。”
他力勸劉琦拯救災民,但卻也不想看到,此次軍事行動泡湯。
最好能有兩全之策。
龐統打開輿圖,指著中間一個點道:“這是我等駐兵位置。
離此不到百裏的開陽,便是泰山賊屯兵之所。
那泰山賊有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昌豨六支,其兵力不下五六萬人。
有這麽多兵員,其駐地屯糧一定不少。
若有一員戰將,能率一支精銳軍兵閃擊開陽,奪得泰山賊之糧。
便能兩全其美,既能救饑民,又不耽誤進攻下邳。”
“雲願往!”
趙雲抱拳,對劉琦斬釘截鐵的道:“請大王撥付三千軍馬,雲必一戰拿下開陽城。”
帳中之人心中隱隱有一絲憂慮。
趙雲畢竟是一員新降之將,若撥付他一支軍馬,讓他獨立領兵前去。
要是把兵帶跑了怎麽辦?
“好!”
劉琦一拍桌案道:“兵貴神速,為節省時間,我撥付你三千騎兵。
由荀公達為你做軍師。
務必一戰勝之,將所有糧食運迴來。
如此這些饑民方能有救。”
趙雲聽到劉琦一張口就給他三千騎兵,這等信任,這等魄力,的確無人能及。
由此便加深了他,從此效忠於劉琦的決心。
計議已定,趙雲去點齊了三千精銳騎兵,跟他手下的百十名白馬義從匯合。
看著那威武雄壯的精騎,趙雲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在劉備手下,可沒有這麽闊氣,能湊足三千騎兵。
沒想到他剛剛投靠過來不過幾日,便能獨立率領這麽多騎兵出征作戰。
劉琦這位主帥,對他之信任,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除了全力以赴迴報,還能如何?
他正準備出發,突然遠處一個中年漢子,晃晃悠悠的走了過來,上下打量一番道:“你便是趙雲?”
趙雲一怔,還沒見過有如此無禮之人。
那人繼續道:“童師叔的弟子?”
原來此人正是呂布,趙雲之前並沒見過。
如今呂布在荊州軍中地位比較超然。
身為主帥的準嶽父,連諸葛亮、龐統、徐庶這些劉琦的親信,都要尊敬的稱其一聲“老大人”。
其餘眾將更是敬重有加。
哪怕此人之前行事不堪,但誰讓對方養了個好女兒?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便是如此。
誰敢對大王的老丈人無禮?
趙雲聽到呂布這樣稱唿,頓時猜到對方身份,趕忙下馬抱拳道:“可是呂師兄在上?”
“我便是呂布,”呂布擺了擺手道:“起來吧,不用這麽多規矩。
早就聽說過童師叔晚年,收了一位關門弟子,資質遠在張任張繡等人之上。
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趙雲慚愧道:“在下駑鈍,不敢與兩位師兄相比。”
呂布冷笑道:“你不用往他們臉上貼金。
那張任我雖沒見過,但張繡有幾斤幾兩,我還是知道的。
童師叔武力若有十成,他連七成都沒學全。
就這鳥樣,還敢號稱北地槍王,簡直讓人可笑。”
呂布的師父李彥,跟趙雲張繡等人的師父童淵,乃是同門師兄弟。
所以他們是師門之中極其親近的關係。
呂布無論如何貶低張繡,趙雲也插不上嘴。
呂布頓了頓道:“既然如今你也投靠朝廷,從此你我師兄弟,便共同輔佐一主了。
你這是準備出征?
我這些日子手癢的很,跟你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