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在義子關平的扶保下,帶傷衝出重圍,直奔華縣而去。
那五千步卒死的死,逃的逃,大多當場跪地投降。
畢竟這些軍兵都是新招募的,對劉備並沒有多少歸屬感。
相反,山陽郡是劉琦祖地。
他們對劉氏父子更為認同。
劉琦整頓軍馬之後,便繼續向華縣逼近。
話說關羽僅帶領十餘騎兵,倉皇出逃。
他看到來時五千人,歸時僅剩十幾人,感到十分愧疚。
他的戰敗,必然會導致劉琦長驅直入。
他兄長進攻華縣,奪取泰山郡的計劃,恐怕要落空了。
事已至此,後悔也沒用。
他硬著頭皮,帶領殘兵敗將,迴到華縣城外的劉備軍大營。
在中軍大帳中,見到劉備。
劉備不由大吃一驚道:“雲長,為兄讓你守十日,為何三日便歸?”
關羽臉上滾燙,單膝跪倒在地道:“末將疏忽大意,為敵軍所敗,還請兄長治罪?”
劉備心中一沉,問道:“雲長可是跟那呂布決戰去了?
臨行前為兄千叮嚀,萬囑咐,莫要與那呂布比拚血勇,賢弟為何不聽?”
關羽道:“呂布雖多有挑釁,但末將未曾與其交戰。
隻是……末將沒用,被其他將領擊敗。”
劉備詫異道:“除了呂布,還有誰能擊敗雲長?”
“魏延,張遼,黃忠,”關羽將魏延如何侮辱他,他如何被迫出戰,最後卻敗在了黃忠手下,這些事詳細敘述一遍。
“魏延張遼黃忠,”劉備重複念叨了一下這三個名字,捋著胡須微微沉吟道:“如此說來,前來援助華縣者,並非呂布,而是劉琦。
原來劉琦早已率軍進入兗州,此戰不能再進行下去了。
停止攻城,早些退迴山陽,方為上策。”
他說著,又雙手攙扶起關羽道:“勝敗乃兵家常事。
既然麵對劉琦麾下戰將,雲長能連戰三人,何罪之有?
快請郎中前來治傷。”
關羽起身愧疚道:“固然劉琦前來,小弟也犯了輕敵冒進之過。
若是當時小弟采用穩守之策,當能守住十日。
那時,兄長也早已攻下華縣,不至於功敗垂成。”
“雲長說的哪裏話?
那等辱及令堂之語,莫說雲長,就算為兄聽到,也會不顧一切前去拚命。
雲長出去與之決戰,做的沒錯。”
劉備本身也是個性如烈火之人,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鞭打都郵了。
他繼續道:“劉琦麾下兵多將廣。
既然他已經進入兗州,就算我等攻下華縣,必然也守不住。
還是早些撤退為妙。”
關羽聽到兄長如此開解,總算鬆了一口氣。
隨即,劉備趕忙下令,收迴攻城軍,先退迴山陽郡,跟曹操合兵一處再說。
他的命令剛傳出去,就見帳外有一員渾身是血的白袍將領匆匆走了進來,正是趙雲……
……
太史慈甘寧陳武三將,奉命去取任城、樊縣兩縣。
這兩座縣城,是山陽郡通往泰山郡的咽喉要道。
隻要控製了這兩座城池,不止將切斷劉備軍的歸途。
而且還能斬斷劉軍的運糧通道。
所以隻要拿下這兩座城,並在中間布防。
攻打華縣的劉備軍將不戰自潰。
固然此戰重要,不容有失,但三將卻不以為然。
這不止源自於,他們對自己統兵能力的高度自信,而且他們前來,帶領了兩萬精銳荊州兵。
這些軍兵當初跟隨劉琦轉戰西北,平定涼州,早已變成百戰精兵。
如今休整完畢之後,又重新調了迴來。
有三員身經百戰的將領,有訓練有素的軍士,固然劉琦諸般提醒,但他們依然將這場戰爭,當做手拿把攥之戰。
有了這些優勢,似乎還嫌不足。
他們突然想到,主將劉琦,祖籍便是山陽郡,高平縣。
高平劉氏,先祖乃是漢景帝四子劉餘,被封為魯王,封地在魯國。
經過數百年繁衍生息,高平劉氏成為魯王一脈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到了這一世,更是出了荊州牧劉表,清河王劉琦這樣的大人物。
讓高平劉氏,乃至整個山陽郡都蓬蓽生輝,感到與有榮焉。
所以三將率領軍馬,剛剛到達任城附近,當地的豪紳便主動聯合起來,逐除劉備派來的縣令,迎接太史慈三將入城。
樊縣也是如此,當地士紳豪族,大都跟劉氏有故舊關係。
聽說劉琦軍隊到了,他們很快就組織起來,開門投降,並獻上糧食勞軍。
三將不費吹灰之力,便輕取二城,心裏更是誌得意滿。
如此一來,根本就懶得偷襲劉備運糧隊。
直接大大方方,在通往華縣必經之路上擺下陣勢,等待劉軍的運糧車即可。
他們等了不到兩天,便聽到斥候來報,劉備軍運糧車到了,負責押運糧草的將領姓趙。
太史慈甘寧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道:“這位姓趙的,莫非就是大王口中的趙雲?”
陳武憤然道:“大王說,此人乃是萬人敵,讓我等小心。
要我說,他也不過是兩隻耳朵,一個鼻子。
咱們兩萬人馬在此聚集,還能怕他一人不成?”
甘寧道:“他趙雲是運糧官,咱們用兩萬人馬對付他,有以眾欺寡之嫌。
到時誰也別出手,讓甘某一人先去會會他。
看看大王口中的萬人敵,到底是否名副其實。”
當初劉琦敘述劉備手下戰將,雖然比較屬實,但在眾將聽來,卻像是激將法一般。
誰都想去試試這幾人的成色。
陳武道:“興霸將軍,陳某現在身上還背著過失,正想將功贖罪。
您莫要跟陳某搶功。”
甘寧笑了笑道:“好說,你先出馬即可。
若那趙雲徒有虛名,也省的甘某出手了。”
太史慈撓了撓腦袋道:“難道我便沒有出手機會?”
說話間,斥候來報,運糧隊在距此十裏的地方停下,顯然已經發現了此地駐守的軍馬。
三將正擔心趙雲不敢前來,倉皇退迴去。
他們商議,是否派出人手去追。
正在這時,從對麵飛馳而來一隊騎兵。
那騎兵不過百十騎,但每一個人都騎著白馬,甚為壯觀。
為首一員青年將領,更是銀盔銀甲,手中亮銀槍,看起來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太史慈冷笑道:“他還敢來,膽子真不小!”
那五千步卒死的死,逃的逃,大多當場跪地投降。
畢竟這些軍兵都是新招募的,對劉備並沒有多少歸屬感。
相反,山陽郡是劉琦祖地。
他們對劉氏父子更為認同。
劉琦整頓軍馬之後,便繼續向華縣逼近。
話說關羽僅帶領十餘騎兵,倉皇出逃。
他看到來時五千人,歸時僅剩十幾人,感到十分愧疚。
他的戰敗,必然會導致劉琦長驅直入。
他兄長進攻華縣,奪取泰山郡的計劃,恐怕要落空了。
事已至此,後悔也沒用。
他硬著頭皮,帶領殘兵敗將,迴到華縣城外的劉備軍大營。
在中軍大帳中,見到劉備。
劉備不由大吃一驚道:“雲長,為兄讓你守十日,為何三日便歸?”
關羽臉上滾燙,單膝跪倒在地道:“末將疏忽大意,為敵軍所敗,還請兄長治罪?”
劉備心中一沉,問道:“雲長可是跟那呂布決戰去了?
臨行前為兄千叮嚀,萬囑咐,莫要與那呂布比拚血勇,賢弟為何不聽?”
關羽道:“呂布雖多有挑釁,但末將未曾與其交戰。
隻是……末將沒用,被其他將領擊敗。”
劉備詫異道:“除了呂布,還有誰能擊敗雲長?”
“魏延,張遼,黃忠,”關羽將魏延如何侮辱他,他如何被迫出戰,最後卻敗在了黃忠手下,這些事詳細敘述一遍。
“魏延張遼黃忠,”劉備重複念叨了一下這三個名字,捋著胡須微微沉吟道:“如此說來,前來援助華縣者,並非呂布,而是劉琦。
原來劉琦早已率軍進入兗州,此戰不能再進行下去了。
停止攻城,早些退迴山陽,方為上策。”
他說著,又雙手攙扶起關羽道:“勝敗乃兵家常事。
既然麵對劉琦麾下戰將,雲長能連戰三人,何罪之有?
快請郎中前來治傷。”
關羽起身愧疚道:“固然劉琦前來,小弟也犯了輕敵冒進之過。
若是當時小弟采用穩守之策,當能守住十日。
那時,兄長也早已攻下華縣,不至於功敗垂成。”
“雲長說的哪裏話?
那等辱及令堂之語,莫說雲長,就算為兄聽到,也會不顧一切前去拚命。
雲長出去與之決戰,做的沒錯。”
劉備本身也是個性如烈火之人,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鞭打都郵了。
他繼續道:“劉琦麾下兵多將廣。
既然他已經進入兗州,就算我等攻下華縣,必然也守不住。
還是早些撤退為妙。”
關羽聽到兄長如此開解,總算鬆了一口氣。
隨即,劉備趕忙下令,收迴攻城軍,先退迴山陽郡,跟曹操合兵一處再說。
他的命令剛傳出去,就見帳外有一員渾身是血的白袍將領匆匆走了進來,正是趙雲……
……
太史慈甘寧陳武三將,奉命去取任城、樊縣兩縣。
這兩座縣城,是山陽郡通往泰山郡的咽喉要道。
隻要控製了這兩座城池,不止將切斷劉備軍的歸途。
而且還能斬斷劉軍的運糧通道。
所以隻要拿下這兩座城,並在中間布防。
攻打華縣的劉備軍將不戰自潰。
固然此戰重要,不容有失,但三將卻不以為然。
這不止源自於,他們對自己統兵能力的高度自信,而且他們前來,帶領了兩萬精銳荊州兵。
這些軍兵當初跟隨劉琦轉戰西北,平定涼州,早已變成百戰精兵。
如今休整完畢之後,又重新調了迴來。
有三員身經百戰的將領,有訓練有素的軍士,固然劉琦諸般提醒,但他們依然將這場戰爭,當做手拿把攥之戰。
有了這些優勢,似乎還嫌不足。
他們突然想到,主將劉琦,祖籍便是山陽郡,高平縣。
高平劉氏,先祖乃是漢景帝四子劉餘,被封為魯王,封地在魯國。
經過數百年繁衍生息,高平劉氏成為魯王一脈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到了這一世,更是出了荊州牧劉表,清河王劉琦這樣的大人物。
讓高平劉氏,乃至整個山陽郡都蓬蓽生輝,感到與有榮焉。
所以三將率領軍馬,剛剛到達任城附近,當地的豪紳便主動聯合起來,逐除劉備派來的縣令,迎接太史慈三將入城。
樊縣也是如此,當地士紳豪族,大都跟劉氏有故舊關係。
聽說劉琦軍隊到了,他們很快就組織起來,開門投降,並獻上糧食勞軍。
三將不費吹灰之力,便輕取二城,心裏更是誌得意滿。
如此一來,根本就懶得偷襲劉備運糧隊。
直接大大方方,在通往華縣必經之路上擺下陣勢,等待劉軍的運糧車即可。
他們等了不到兩天,便聽到斥候來報,劉備軍運糧車到了,負責押運糧草的將領姓趙。
太史慈甘寧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道:“這位姓趙的,莫非就是大王口中的趙雲?”
陳武憤然道:“大王說,此人乃是萬人敵,讓我等小心。
要我說,他也不過是兩隻耳朵,一個鼻子。
咱們兩萬人馬在此聚集,還能怕他一人不成?”
甘寧道:“他趙雲是運糧官,咱們用兩萬人馬對付他,有以眾欺寡之嫌。
到時誰也別出手,讓甘某一人先去會會他。
看看大王口中的萬人敵,到底是否名副其實。”
當初劉琦敘述劉備手下戰將,雖然比較屬實,但在眾將聽來,卻像是激將法一般。
誰都想去試試這幾人的成色。
陳武道:“興霸將軍,陳某現在身上還背著過失,正想將功贖罪。
您莫要跟陳某搶功。”
甘寧笑了笑道:“好說,你先出馬即可。
若那趙雲徒有虛名,也省的甘某出手了。”
太史慈撓了撓腦袋道:“難道我便沒有出手機會?”
說話間,斥候來報,運糧隊在距此十裏的地方停下,顯然已經發現了此地駐守的軍馬。
三將正擔心趙雲不敢前來,倉皇退迴去。
他們商議,是否派出人手去追。
正在這時,從對麵飛馳而來一隊騎兵。
那騎兵不過百十騎,但每一個人都騎著白馬,甚為壯觀。
為首一員青年將領,更是銀盔銀甲,手中亮銀槍,看起來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太史慈冷笑道:“他還敢來,膽子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