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雖然是涼州派係將領,但畢竟不是本地人,所以對本土勢力並不熟悉。


    於是賈詡耐心的解釋道:“那馬韓聯軍,雖看似強大,但實則是一幫烏合之眾。


    由多股勢力組成。


    其中最為強大者,乃是馬騰,韓遂次之。


    其餘諸將,不過土雞瓦狗之輩,不足為慮。


    若兩軍開戰之時,將軍隻需安排最精銳之士。


    看準時機,猛攻韓遂所部。


    韓遂不能承受,必定會向後撤退。


    到時他一腿,其餘駐軍自然也就紛紛效仿。


    如此,便可輕易擊退西羌聯軍。”


    徐榮聽了賈詡的分析,頓覺十分有理,於是信心倍增,直接向馬騰下了戰書。


    第二天。


    兩軍對陣於郊野。


    徐榮手下雖然隻有兩萬,但齊裝滿員,盔甲鮮明。


    馬騰聯軍有四萬餘眾,氣勢上要遠勝於徐榮,但軍容不整,連盔甲都不能做到人人齊備。


    大家所持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主打一個百花齊放。


    馬騰還是第一次在氣勢上壓過西涼軍主力,不免有些得意忘形,遣子馬超前去叫陣。


    馬超縱馬衝出,奔馳到徐榮軍前麵,躍馬揚槍,武武紮紮一番。


    沒人搭理他。


    兩軍對峙,武將單挑,畢竟還是少數。


    真正取得勝利的關鍵,還是軍兵是否勇猛,指揮是否得當,步騎脅從是否順暢。


    徐榮乃是西涼軍中頂級戰將。


    他曾將曹操孫堅等殺的屁滾尿流,全軍覆沒。


    說明他的取勝,並非靠個人武力,而是靠整體。


    他輕輕招了招右手,沉著的吐出兩個字:“出擊!”


    兩萬大軍排成隊列,整齊劃一的向馬騰軍壓了過去。


    快到距離五十步的時候,突然號角聲響起,軍隊開始變換陣型。


    一支軍兵突前,猛烈的衝向韓遂軍所在位置。


    其餘軍馬則分處兩翼,負責保護。


    韓遂嚇了一跳,看這形勢,明顯主攻方向是自己這邊。


    他趕忙指揮軍兵抵擋。


    可是徐榮手下率領的,是西涼軍中最精銳之師。


    突前的又是精銳中的精銳。


    很快徐榮軍就突破韓遂部下的防禦,徑直向韓遂大旗衝了過來。


    馬騰連忙指揮部下增援,但是被兩側軍兵抵擋住,一時半會兒攻不到近前。


    韓遂隻得獨自麵對徐榮軍的攻擊。


    他很快就挺不住了。


    徐榮軍的前哨說話間,就突防到他的馬前十步。


    有幾個投矛手扔出手中長矛,把韓遂身邊騎兵護衛刺死好幾個。


    有一支長矛甚至直衝著韓遂刺了過來。


    韓遂嚇了一跳,幸虧旁邊有侍從眼疾手快,用盾牌阻擋,方才令韓遂逃過一劫。


    韓遂嚇出一身冷汗,眼見敵軍越來越近,連忙衝侍從道:“撤退,暫且撤退!”


    說著,在侍從簇擁下,向軍陣後麵撤去。


    他向後撤,身邊豎著的,大旗也同時向後撤。


    遠處的軍兵不明就裏,隻看大旗行事,也紛紛跟著後退。


    而程銀楊秋等小諸侯,平常都以馬騰韓遂為尊,唯二人馬首是瞻。


    如今到了戰場上,大家看不清實情,隻能看旗幟。


    眾人一看,連二哥都撤了,別人逞什麽能?


    一起撤吧。


    於是韓遂的撤退起到連鎖反應,導致其餘中小諸侯效仿,形成兵敗如山倒之勢。


    馬騰軍力最強,並沒有受到攻擊,眼見其他兄弟都在往後退,他氣的暴跳如雷,大聲吼道:“仗還沒打,退什麽?


    誰敢撤退,老子砍了他。”


    可在這嘈雜的戰場上,就算他喊破喉嚨,也沒人搭理他。


    眼見所有軍隊都在潰敗,隻剩下他一支軍隊孤零零待在這裏,從侄馬岱在旁邊勸道:“叔父,都走了,咱們也撤吧。


    要不然隻剩咱們自己,恐怕會全軍覆沒。”


    馬騰長歎一口氣,還是吃了指揮失當的虧。


    他一支孤軍,的確不能獨自留在這裏。


    於是無奈之下,也隻能跟著向後退去。


    最終四萬大軍,被徐榮不足兩萬軍隊殺的屁滾尿流,大敗潰輸。


    逃進營寨的僅有一萬餘人,其餘均被徐榮軍斬殺殆盡。


    營寨裏。


    馬騰看著灰頭土臉的部將,有口難言,責怪韓遂道:“賢弟,陣前你逃什麽?


    你一逃,大家跟著你逃。


    其他兄弟不明所以,緊隨其後。


    這仗還沒開始,便已經敗了。”


    韓遂無奈的道:“兄長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沒看見,那徐榮軍主攻方向在我這裏。


    我要是不後退,這條命恐怕早就交代在戰場之上。”


    馬騰無言以對,他知道韓遂說的是實情,也沒法繼續怪罪。


    他們這是聯軍作戰,並無上下級關係,要是處罰太嚴厲,人心就散了。


    怪隻怪徐榮所用戰法太厲害,準確找到了聯軍的軟肋,並加以攻擊。


    所以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馬騰隻好下令嚴防死守,固守營寨。


    一連數日過去,徐榮帶有從長安搶來的大批糧食,衣食無憂,所以也不著急進攻。


    倒是馬騰軍中糧草有些捉襟見肘,從一日兩餐,改為一日一餐。


    馬騰有些心慌,趕忙找來徐庶商議對策。


    中軍大帳裏,馬騰沮喪道:“元直先生,如今我等與徐榮對峙於此,糧草方麵於我不利。


    先生可有破敵良策?


    如計無所出,我隻能先帶兄弟們迴歸西羌了。”


    他這話裏帶有威脅之意。


    徐庶卻不為所動,若有所思的問道:“徐榮麾下軍隊,可都是涼州子弟?”


    馬騰點點頭道:“那是自然,徐榮身為董卓部將,所率領軍兵,自然來自西涼。”


    徐庶又問道:“自從董卓兵進雒陽,這支軍兵離開涼州有多久了?”


    這事馬騰最有發言權。


    正是因為董卓將所有兵力抽調走,他才有機會發展起來。


    他不假思索道:“董卓是中平六年七月,率軍離開涼州,距今已有四年零兩個月了。”


    “四年多了?”


    徐庶喃喃自語道:“真是好久。


    一個普通人離家四年,難道不會想家麽?”


    馬騰道:“身為軍兵,離家四年又算什麽?


    那些衛國戍邊的軍兵,有些一離開就是幾十年。”


    “這畢竟不是衛國戍邊,更何況離家近在咫尺,思鄉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徐庶篤定道:“我有一計,可破徐榮。”


    “何計?”馬騰問。


    徐庶平靜的道:“四麵羌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荊州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之荊州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