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悶笑了兩聲,“嫣然,你真好笑。”

    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剛才的口號是小學時候廣播操比賽的時候念的,不記得自己的記性什麽時候這麽好了,都幾十年了……“功課做完了?康熙的話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隻聽四阿哥點點頭,迴答說”是“,康熙又道:”今日難得聚在一起,應時應景!不如,朕來考考你們。“我一聽這話,淺意識就想先走,考他的兒子好象不關我什麽事情吧!”那奴婢先告退了。“我彎腰。康熙思量了一小會兒,”你就留下吧,前兒個聽德妃說,你還教胤禵讀書識字,恩……“好!留,反正他也吃不了我。

    “朕命你們各自以”雪“為題,作詩一首!”

    什麽?詩?我雖然在寶月樓學得一手功夫,但不代表我會作詩!“嗬嗬……皇上,奴婢想到一個法子。”我低頭說,“奴婢想,作詩就不必了。可以背詩句中含有”雪“字的古詩,這樣也可以讓漢人知道咱們滿人推崇漢化。”康熙笑了笑,“說得對!那就依嫣然而言,背詩。朕先來,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到處爇紅爐,周迴下羅冪。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這是唐末的政治家張孜生所做,四阿哥接著道:“門前洛陽客,下馬拂征衣。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餘暉。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是王維的《喜祖三至留宿》。十三阿哥雖然隻有五歲,卻也不甘示弱,張口便說:“兒子的是盧綸的《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康熙笑道:“朕的兒子果然聰明!哈哈……”該我了,說什麽好呢?低頭看到鬥篷角的梅花,我吟聲:“有梅無詩不精神,有詩無雪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幹梅並作十分春。”十三阿哥朝我點點頭,我忙道:“奴婢失禮了。”康熙拉了拉身上的明黃鬥篷,“說的好!何來失禮啊?”

    幾個迴合下來,四人的詩趣越來越濃,忘卻了寒意,偶爾傳出幾聲讚許之聲……“嫣然,該你了。”十三阿哥提醒道,我當時想也沒想,張口便說:“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聽了“我的詩”,他們父子先是一愣,隨即馬上讚道:“嫣然的這首詞氣魄宏偉,妙筆生花,竟不像一個女子寫的。”是是,我把毛爺爺的詞都搬出來了……

    正不知道該說什麽,有人朗聲道:“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複斜斜。風迴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清絕戀:莫相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曉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曉七並收藏滿清絕戀:莫相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