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勝的觀點是,來喜是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這個觀點其實是有問題的。


    即便是無心為惡,隻要造成了惡劣後果,也是要受到懲罰的。


    但是因為是無心,這個懲罰,可以適當的減輕。


    當然了,今天來喜做錯的事情,隻不過是小事而已,完全可以不追究。


    而呂勝作為一個皇子,肯為一個無辜的小太監求情,這份心性,倒是令呂布頗為滿意。


    呂布正準備說話的時候,忽然眉頭一動,不由說道:“來人,把太子叫來。”


    很快,太子便被叫了過來。


    “兒臣給父皇請安。”


    呂布點頭說道:“起來吧,朕叫你來呢,是有件事情,想聽聽你的意見。”


    嗯?


    父皇這是要考校我嗎?


    呂斌當下說道:“不知何事?還請父皇賜教!”


    呂布說道:“是這樣的,昨日皇宮張貼春聯,太監來喜負責張貼皇宮門口的福字,但是卻貼倒了。現在很多百姓都看到了,正議論紛紛,有損皇家威嚴。這件事情如果是讓你處置的話,你會如何處置啊?”


    嗯?


    果然是考校我來了。


    沉吟了片刻之後,太子呂斌心裏已有計議。


    呂斌不由說道:“啟稟父皇,如果是孩兒處理這件事情的話,孩兒首先馬上將春聯更換下來。然後主要責任人來福,必然要進行懲罰,以儆效尤。鑒於現在是過節期間,這件事情可以推緩,可以節後進行處置。”


    呂布不由問道:“可是,這件事情,已經有百姓看到,皇家的威嚴已經受損,這件事情,你該如何處置?還有,你在節後,準備如何處置來喜?”


    呂斌不由說道:“父皇,正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孩兒認為,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想要堵住百姓之後,已經不太可能。”


    “既然如此的話,索性就讓百姓去議論。相信用不幾日,便會平複下去。至於來喜,既然會貼倒春聯,以至於犯下這麽大的過錯。兒臣認為,此人當殺。”


    聽完呂斌的話,呂布不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呂斌的處理方式,呂布基本滿意。


    隻不過,最後對於來喜的處理上,呂布感覺這個處理重了。


    但是太子的整體思路,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呂布又看向呂勝,問道:“勝兒,如果讓你處理這件事情,你會如何處理呢?”


    早在太子迴答問題的時候,呂勝似乎已經想好了該如何迴答。


    聽到父皇的詢問之後,呂勝馬上說道:“父皇,兒臣剛剛在皇宮門口聽到百姓們都說,福倒了,福到了!倒和到同音,可以理解為福氣到了。”


    “所以,兒臣認為,可以向百姓解釋,福字就是要倒著貼的,取福到旨意!至於來喜,雖然貼倒了春聯,但是並非他有意犯錯。”


    “兒臣判斷,要麽來喜不識字,要麽就是粗心大意。所以,來喜並不適合他現在的工作,可以調他去園林或者其他不需要識字不需要精細的地方,作為處罰,可以處罰他一月的工錢!”


    嗯?


    聽到呂勝的判決方法之後,呂布不由眼睛一亮。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福到了這個典故,出自宋朝的王安石。


    呂布沒想到,勝兒居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反應倒是蠻快得。


    讓那個呂布眼睛一亮的地方,其實並不在這裏。


    而是對來喜的判決上麵。


    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


    並且可以看清來喜的缺點,根據他的能力來安排工作。


    當然了,來喜不識字,不精細,到園林裏麵恐怕也幹不了。


    這估計是呂勝並不了解園林工作性質的緣故。


    但是這是小節,無關緊要。


    最重要的是,呂勝處理這件事情的思路,深得呂布喜歡。


    如果呂勝就因為來喜無心為惡,執意要放過他的話,呂布會感覺非常失望。


    而現在的判罰,則是恰到好處。


    半晌之後,呂布才對太子和呂勝說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嶽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你們要謹記,當慎用重刑!不過,讓來喜去園林,有欠妥當。勝兒,給來喜重新安置一個地方,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做吧。”


    “是,兒臣謹記!”


    太子呂斌和二皇子呂勝同時應允。


    太子的臉上,似乎有不以為然之色一閃而逝。


    不過,這一絲神色,卻被暗中觀察的呂布給捕捉到了,不由在心裏暗自歎了口氣。


    太子的殺心,還是過重了啊!


    不過,似乎太子的性格,才更像是自己吧?


    如果沒有現代之旅的話,呂布本身就是嗜殺無謀之輩!


    ……


    這時候,就見呂勝撓了撓腦袋,然後不好意思地問道:“父皇,剛才你說的那一大段什麽殺之三,什麽之三的,到底是什麽意思?能不能再給兒臣講解一遍?”


    呂布本來不錯的心情,聽到呂勝這句話,臉色一下子黑了起來。


    “不學無術!還是留著去問你的老師去吧!”


    說罷,呂布便把這兩人給攆下去,自己去後花園去布置去了。


    本來這件事情隻不過是呂布一時興起,忽然間想考校兩位皇子一番,一時心血來潮而已。


    這件事情,呂布也沒想過要保密。


    結果,當天下午,這件事情便被傳出皇宮去。


    被一幹大臣所知。


    這些大臣在聽說了此事之後,各自都有不同的解讀。


    對於太子和皇子,也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


    不過,幾乎無數士子,都對皇上提出的典故抓耳撓腮。


    因為這個典故實在是太熟悉了,他們總感覺是在哪裏看過。


    但是仔細想去,卻又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


    以至於大除夕的,好多士子都在家裏翻書。


    更可氣的是,結果最後還沒翻出來。


    額,要是翻出來那就真見鬼了。


    因為這個典故,本來是蘇東坡科考的時候寫的一篇文章。


    這個典故就是他杜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呂布有扇穿越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織輕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織輕愁並收藏呂布有扇穿越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