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越打越快,從廳中鬥到了院中,眾人隻能跟隨出來觀戰。吳中英身為丐幫八袋長老,一靠資曆,二靠武功。兩人都是丐幫中的高手,武功也在伯仲之間,數十招過後,仍難分出勝負。


    兩人各懷心事,吳中英為總舵長老,心想如若武功輸在下屬手中,今後如何在幫中立足。蔡小飛有意要挫吳中英的銳氣,讓他知道分舵中也大有人才,兩人全力施為,使出渾身解數,開始隻是比高低,漸漸地變成了以性命相搏。


    一時隻見棍影重重,爪影翻飛。吳中英的棍法屬少林一脈,是福建小普彌寺分支棍法,與少林棍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用的是小小的竹棍,但威力絲毫不亞於粗壯的木棍,隻見他揮動起竹棍來,輕靈盈動時如同飛蛇,沉穩凝重時如山臥虎,打、敲、纏、戳,棍法繁雜變幻多端。而蔡小飛則是一雙肉爪,每一抓出,都有裂木破革之功,他自八歲便習練大力鷹爪功,日常練習,碗口粗細的鬆樹可以一抓便斷,如今已三十餘年,每一招出手,隻要被碰到,但會皮開肉綻,身受重傷,但二人都是數得上的好手,要想傷到對方,均不是易事。


    鬥到六七十招,吳中英求勝心切,手中竹棍招法一變,從上而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朝蔡小飛頭上直擊下去,蔡小飛身形一轉,向左躍出,吳中英竹棍使到中途,突然變為上撩,直撩蔡小飛的下陰,這招名叫“撩天式”,名字好聽,實則惡辣,專攻敵人下陰,一般正派有德之士除非生死關頭,否則絕不輕用。如今吳中英為了速勝,竟用這等陰損的招式,在場之人都不由得看得眉頭微蹙。


    蔡小飛剛避過他的一擊,這一撩便接踵而到,隻得雙足一點,躍起近丈,吳中英竹棍陡長,直向蔡小飛小腹捅去,他這一擊一撩一捅,原本就是一招,隻不過循序漸進的招式。


    蔡小飛見對方招式狠辣,人在半空,急智之下,右爪猛抓而出,剛好抓住了吳中英的竹棍棍頭,兩人功力相若,如此一來,吳中英竹棍捅不進也抽不迴,而蔡小飛的鷹爪招數也撤不迴撒不了,二人畢生功力全部凝聚在右手右爪之上,身上其餘之處等同廢物。


    二人各運內勁,聚畢生功力於棍爪之上,隻見吳中英手中竹棍一點點變彎,彎得幾近如同一個圓圈,又再慢慢一點點張開,如此往複,奇怪的是哪根細細的竹棍卻不曾斷折。可觀戰的人卻知道二人正在比鬥內力,哪竹棍彎曲伸直也由內力催動所致。


    二人陷入了僵持狀態,都是汗如雨下,可沒有敢誰先收招撤去內力,一旦誰先收了內力,必將被對方內力衝擊,輕則身受重傷,重則吐血身亡。又苦於不能開口說話,因而雖然痛苦萬分,但還是苦苦支撐,隻待誰的內力先耗盡了,誰便輸了。但不論誰贏誰輸,最終結果均是兩敗俱傷。


    司馬孤雲焦急萬分,一方麵是總舵派來的上級,另一方麵是自己分舵的長老,無論誰受了傷,自己作為雲南分舵舵主,都有不可推禦的責任。


    吳蔡比鬥內力,形成了進退維穀的局麵。司馬孤雲數次想上前將二人分開,叵耐好手比試到了此等境地,要想將兩人安全分開,須得調解之人有極為深厚的內力,遠遠高於比拚的二人;如若內力不若二人,強行介入,反會令調和者和比鬥者三者皆受重傷。


    司馬孤雲深知此理,但蔡小飛的武功內力和自己不分上下,加之吳中英內力不遜色於他,他想要將二人成功分開,簡直是難比登天。如果硬要介入,說不定要搭上自己的性命,情急之下,不由得冷汗直流。


    旁觀的丐幫弟子功力更是遠遠不如司馬孤雲,也隻有幹著急的分。秦漢邦的情形和司馬孤雲差不多,如果二人合力,內力與吳蔡相若,可要想將二人安全分開,實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朱相如觀察了眼前情勢,知道如果再不出手,便會造成無法挽迴的損失。當即上前兩步,運起《無為心法》的內功,伸開兩掌,牢牢握住竹棍棍身,當即兩人的兩股內力便排山倒海般湧向朱相如。


    《無為心法》的內功本是武當心法源出一脈,都是借力化力,四輛撥千斤的功效。蔡吳二人的內力以竹棍為載體源源湧入他的體力,朱相如以《無為心法》法門施為,將手中竹棍高高舉起,揚到半空,隻聽“喀嚓”一聲脆響,那竹棍從中斷為三截,在巨大內力的牽引之下,蔡小飛、吳中英手中的斷棍都“嗖”地飛上了半空,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得不見了蹤影。與此同時,吳中英、蔡小飛內力未消,控製不了,兩人的拳掌齊齊擊在了朱相如身上。吳中英的右掌打在了朱相如左肋,蔡小飛的右爪抓在了朱相如的右肩之上。


    朱相如全身真氣流動,兩人的掌爪落到身上,如遇敗革,擊中的力量便如泥牛如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兩人如釋重負,癱倒在地。秦漢邦忙將吳中英扶起,丐幫弟子也將蔡小飛攙了起來。朱相如肩膀微聳,將真氣收了。


    璿規和秦桑若趕緊走上前去,問道:“你沒事吧!”朱相如笑笑:“沒事,我很好。”眾人進入廳中。將蔡小飛和吳中英扶了坐下。適才朱相如出手將危局化解,並且毫發無損,在場的人都是身具武功之人,特別是司馬孤雲和秦漢邦等人均深知非有絕頂內力不可為之,當下均感佩服。


    秦漢邦問司馬孤雲道:“司馬舵主,敢問這位公子貴姓大名?”司馬孤雲道:“迴秦長老,這位便是少主,朱相如。”秦漢邦大吃一驚,產上前兩步,單膝跪下道:“丐幫秦漢幫參見少主。”朱相如忙伸手將他扶住,說道:“秦長老多禮了,快快請起。”


    秦長老站起身來,偷眼打量朱相如,隻見他長身玉立,麵目清秀,年紀二十出頭,絲毫不像是身懷絕世武功的樣子,不由心中暗暗稱奇。


    原來他倆赴雲南分舵之前,宋子期便和他們有所交待,言道前明三太子之子便在昆明分舵,十月份舉辦的驅滿英雄會一是要聚籠複明之力,二是要公開少主身份,推為核心人物。但這相見的場麵過於尷尬,吳中英的舉動過於無禮,以致造成這場爭鬥。心中不由得惶恐不安。


    這時吳中英和蔡小飛都已經緩過勁來。吳中英性格素來跋扈自負,以為在丐幫民地位高兼之武功好,便沒將天下英雄放在眼裏,可與蔡小飛一戰,不過打了個平手,若非朱相如出手解救,後果不堪設想,經這一挫折,驕矜之氣大減,聞得眼前這位年紀輕輕的救命恩人朱相如便是前明少主,大吃一驚,忙掙紮著起身向朱相如行禮,口中說道:“在下適才多有冒犯,請少主責罰。”朱相如迴禮道:“不知者不怪,我倒喜歡吳長老這份直爽的性格。”吳中英和秦漢邦見朱相如絲毫沒有架子,這才放下心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南劍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劍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劍心並收藏天南劍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