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孤雲道:“少主的身份極為隱秘,目下舵中也隻是我五人知道。接下來不知少主有何安排和打算?”朱相如道:“我初來乍到,情況不熟,一切都茫然無緒,不知司馬舵主有何高見?”
司馬孤雲遲疑不答,朱相如道:“司馬舵主有話盡管說,勿須多慮。我初出江湖,很多事情不懂,希望諸位多提建議,我必定虛心采納和接受。”
司馬孤雲這才說道:“少主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我便直話直說了。”朱相如道:“舵主請說便是。”司馬孤雲道:“其實幫主在來信中還說:‘少主對江湖中事所知不多,希望分舵協助幫主多多結識江湖朋友,聯絡誌在反清複明的幫會誌士,待得時機一到,便可大興義旗,奪迴我漢人江山。隻是無論何事,必須唯少主馬首是瞻。少主有何吩咐,我們便是刀山火海,也不皺一下眉頭。”
朱相如道:“敢問你們幫主姓甚名誰?”佘元剛道:“我們幫主姓宋名子期,於三年多前才任的幫主。”朱相如失聲說道:“原來是宋大哥。”司馬孤雲奇道:“原來少主與我們幫主相識。”李相如心想:“我還曾是你們代理幫主呢,隻不過你們不認識我罷了。”其實十餘年前在京城西郊推選代理幫主時,司馬孤雲及副舵主陳一舟也在當場,隻不過當時是晚上,人數眾多,對台上的情形看不分時,加之朱相如當時隻有十歲,隻當了數月的代理幫主便莫名其妙地失了蹤,時隔十餘年,早已經不認得他了。
朱相如此時也不便說明,隻道:“多年前我與宋幫主有一麵之緣,不過很久沒有見麵了。”司馬孤雲道:“少主和宋幫主不久便可見麵,屆時便可暢談契闊。”朱相如喜道:“宋大哥要來雲南嗎?”司馬孤雲道:“少主,幫主的意思是以丐幫之名廣發英雄貼,定於半年之後的十月初一,在滇東的神轎峰舉行武林大會,到時少主便可公開身份,正式以朱氏子孫名譽領袖群倫,驅除韃子,匡複大明江山。不知少主意下如何?”
朱相如沉吟道:“如此甚好,丐幫乃武林第一大幫,幫眾遍布天下,加之丐幫素以俠義著稱,如果發出武林貼,江湖中的各幫各派必如約前來,屆時聲勢浩大,天下英雄同氣連枝,定能有一番新氣象。”司馬孤雲道:“這麽說少主同意了?”朱相如道:“同意,我也可在這段時間暗中與雲南的各門各派多多結交,先與各路英豪交交朋友,屆時行事便可事半功倍。”
蔡小飛道:“少主心有謀劃,我們便心安了許多。”他言下之意是生怕朱相如年輕經驗不足,加之出身高貴,來自名門,心高氣傲,不肯下交,難成大事,得知朱相如的打算,心中這才有了幾分底。他卻不知朱相如經曆複雜,非一般王室貴胄可比。
朱相如知他心意,淡淡一笑,說道:“司馬舵主,各位長老,為了避免他人生疑,引來不必要麻煩,請以後不要稱我作少主,稱我為公子便行。”司馬孤雲站起身來,幾人拱手齊聲說道:“遵命!”
幾人又談了些江湖上的掌故,司馬孤雲道:“公子久居這小店之中,十分不便,不如便搬到丐幫分舵居住,我們早晚可侍奉公子。”朱相如搖了搖頭道:“不妥。分舵中突然住進一個幫外的陌生人,豈不更令人生疑。你們不用理會我的行蹤,我自有主張。如有需要,我自會與你們聯絡。”司馬孤雲道:“如果我們有要事要找公子,該如何找法?”朱相如道:“我記得翠湖東畔的有一座橋名為彩雲橋,不知那橋還在不在?”蔡小飛等人聽他居然認得彩雲橋,相互看了一眼,臉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司馬孤雲點頭道:“那是一坐百年老橋,本地人人皆知,自然是在的。”朱相如道:“如果你們有急事要找我,便在彩雲橋下的第在個涵洞上方用白粉筆畫一幅圖案,這是一幅雙魚圖案,是武當太極的標誌,這樣我便會來分舵找你們。”武當太極圖案廣傳於江湖,江湖中人都是識得的。陳一舟道:“但是公子怎知我們何時要找你,你何時知道我們在橋上畫了圖案?”
朱相如微微一笑道:“你們不用擔心,我自有分寸,保證誤不了事。”司馬孤雲道:“我們分舵便在城東王家營一帶。”接著將詳細所在告訴了朱相如。朱相如聽了一遍後便已經記得。
眼看已至午時,五丐起身告辭,朱相如將他們送到門口,迴到房中,命小二端來飯菜吃了。上床睡了一覺,一覺便睡到了天黑,起了床來,結束停當,攜了長劍,便直往城北平西王府而來。
他要到平西王府,砍下吳三桂的人頭,為父母報血海深仇。他一路按照記憶尋來,約摸過了半個多時辰,便來到了平西王府外。
他迴想起十幾年前,自己為了營救爹娘,在王府外麵察看轉悠了好多天,然後才從圍牆外側的大槐樹上爬了進去,不料被那狠心的小郡主抓到,命藏獒將自己咬得鮮血淋漓,傷痕累累,然後命人將自己扔在了城外的樹林裏,自生自滅;他迴想起爹娘被吳三桂關在監牢裏,受盡折磨,最後押在囚車裏送到京城,斬於街市;他迴想起那自己曾經信任的“王叔叔”王世豪為了榮華富貴,出賣了爹娘,同時也出賣了良心,害得自己有破人亡。他想著,想著,淚水奪眶而出。
我已經不是以前那任人欺辱宰割的鄉下野孩子了。今天的我,是堂堂大明皇子,武當高足,身負絕頂的武功。今天的我,便要砍下所有仇人的狗頭,以祭父母的在天之靈。
朱相如咬緊牙關,想著。然後伸袖抹幹了眼中的淚水。從圍牆外輕輕鬆鬆躍進了圍牆。
進入王府之中,但他發覺整個王府黑漆漆一片,沒有一絲光亮,四處長滿了人高的雜草,便如一個無人涉及的墓地。
朱相如心中奇怪,心想:“從外麵看,這王府氣象仍然宏偉,但裏麵為何如此荒涼破敗?”沿石徑向前一路走來,來到一處樓房前麵,借著微光可看見門頭的牌匾上寫著“白虎廳”三個大字,這原來是吳三桂議事的地方,如今房門緊閉,再也看不到半點以往的莊嚴輝煌的氣象。
朱相如正在納悶之時,忽聽東側有腳步聲傳來。他身形一晃,便閃到了廊柱的後麵。隻見一個身著侍衛服飾的人提著一盞燈籠走了過來,口中還嘀咕道:“這鬼地方連鬼影都沒有一個,偏偏還要派老子守在這兒,真她娘的晦氣。”口中說著,舉著燈籠往房屋的四周瞧了一瞧,轉身便離開了。
朱相如彎腰揀起一塊小石,輕輕一彈,那小石飛至,便將那侍衛手中的燈籠打滅,那侍衛以為是風將燈籠吹滅了,口中罵了一句,將燈籠放在地上,蹲下身子從懷中掏出火折來,想將燈籠重新點上。忽然隻覺頭上一涼,頭頂上的帽子不翼而飛。
那侍衛驚得毛骨悚然,以為碰上了鬼,一溜冷汗順前脊背上流了下來,再也顧不得地上的燈籠和飛走的帽子,起身便想逃跑。剛走出兩步,隻覺麵前寒光一閃,一柄冷森森的寶劍早已經搭在自己的咽喉之上,劍刃在星光之下熠熠閃亮。
司馬孤雲遲疑不答,朱相如道:“司馬舵主有話盡管說,勿須多慮。我初出江湖,很多事情不懂,希望諸位多提建議,我必定虛心采納和接受。”
司馬孤雲這才說道:“少主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我便直話直說了。”朱相如道:“舵主請說便是。”司馬孤雲道:“其實幫主在來信中還說:‘少主對江湖中事所知不多,希望分舵協助幫主多多結識江湖朋友,聯絡誌在反清複明的幫會誌士,待得時機一到,便可大興義旗,奪迴我漢人江山。隻是無論何事,必須唯少主馬首是瞻。少主有何吩咐,我們便是刀山火海,也不皺一下眉頭。”
朱相如道:“敢問你們幫主姓甚名誰?”佘元剛道:“我們幫主姓宋名子期,於三年多前才任的幫主。”朱相如失聲說道:“原來是宋大哥。”司馬孤雲奇道:“原來少主與我們幫主相識。”李相如心想:“我還曾是你們代理幫主呢,隻不過你們不認識我罷了。”其實十餘年前在京城西郊推選代理幫主時,司馬孤雲及副舵主陳一舟也在當場,隻不過當時是晚上,人數眾多,對台上的情形看不分時,加之朱相如當時隻有十歲,隻當了數月的代理幫主便莫名其妙地失了蹤,時隔十餘年,早已經不認得他了。
朱相如此時也不便說明,隻道:“多年前我與宋幫主有一麵之緣,不過很久沒有見麵了。”司馬孤雲道:“少主和宋幫主不久便可見麵,屆時便可暢談契闊。”朱相如喜道:“宋大哥要來雲南嗎?”司馬孤雲道:“少主,幫主的意思是以丐幫之名廣發英雄貼,定於半年之後的十月初一,在滇東的神轎峰舉行武林大會,到時少主便可公開身份,正式以朱氏子孫名譽領袖群倫,驅除韃子,匡複大明江山。不知少主意下如何?”
朱相如沉吟道:“如此甚好,丐幫乃武林第一大幫,幫眾遍布天下,加之丐幫素以俠義著稱,如果發出武林貼,江湖中的各幫各派必如約前來,屆時聲勢浩大,天下英雄同氣連枝,定能有一番新氣象。”司馬孤雲道:“這麽說少主同意了?”朱相如道:“同意,我也可在這段時間暗中與雲南的各門各派多多結交,先與各路英豪交交朋友,屆時行事便可事半功倍。”
蔡小飛道:“少主心有謀劃,我們便心安了許多。”他言下之意是生怕朱相如年輕經驗不足,加之出身高貴,來自名門,心高氣傲,不肯下交,難成大事,得知朱相如的打算,心中這才有了幾分底。他卻不知朱相如經曆複雜,非一般王室貴胄可比。
朱相如知他心意,淡淡一笑,說道:“司馬舵主,各位長老,為了避免他人生疑,引來不必要麻煩,請以後不要稱我作少主,稱我為公子便行。”司馬孤雲站起身來,幾人拱手齊聲說道:“遵命!”
幾人又談了些江湖上的掌故,司馬孤雲道:“公子久居這小店之中,十分不便,不如便搬到丐幫分舵居住,我們早晚可侍奉公子。”朱相如搖了搖頭道:“不妥。分舵中突然住進一個幫外的陌生人,豈不更令人生疑。你們不用理會我的行蹤,我自有主張。如有需要,我自會與你們聯絡。”司馬孤雲道:“如果我們有要事要找公子,該如何找法?”朱相如道:“我記得翠湖東畔的有一座橋名為彩雲橋,不知那橋還在不在?”蔡小飛等人聽他居然認得彩雲橋,相互看了一眼,臉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司馬孤雲點頭道:“那是一坐百年老橋,本地人人皆知,自然是在的。”朱相如道:“如果你們有急事要找我,便在彩雲橋下的第在個涵洞上方用白粉筆畫一幅圖案,這是一幅雙魚圖案,是武當太極的標誌,這樣我便會來分舵找你們。”武當太極圖案廣傳於江湖,江湖中人都是識得的。陳一舟道:“但是公子怎知我們何時要找你,你何時知道我們在橋上畫了圖案?”
朱相如微微一笑道:“你們不用擔心,我自有分寸,保證誤不了事。”司馬孤雲道:“我們分舵便在城東王家營一帶。”接著將詳細所在告訴了朱相如。朱相如聽了一遍後便已經記得。
眼看已至午時,五丐起身告辭,朱相如將他們送到門口,迴到房中,命小二端來飯菜吃了。上床睡了一覺,一覺便睡到了天黑,起了床來,結束停當,攜了長劍,便直往城北平西王府而來。
他要到平西王府,砍下吳三桂的人頭,為父母報血海深仇。他一路按照記憶尋來,約摸過了半個多時辰,便來到了平西王府外。
他迴想起十幾年前,自己為了營救爹娘,在王府外麵察看轉悠了好多天,然後才從圍牆外側的大槐樹上爬了進去,不料被那狠心的小郡主抓到,命藏獒將自己咬得鮮血淋漓,傷痕累累,然後命人將自己扔在了城外的樹林裏,自生自滅;他迴想起爹娘被吳三桂關在監牢裏,受盡折磨,最後押在囚車裏送到京城,斬於街市;他迴想起那自己曾經信任的“王叔叔”王世豪為了榮華富貴,出賣了爹娘,同時也出賣了良心,害得自己有破人亡。他想著,想著,淚水奪眶而出。
我已經不是以前那任人欺辱宰割的鄉下野孩子了。今天的我,是堂堂大明皇子,武當高足,身負絕頂的武功。今天的我,便要砍下所有仇人的狗頭,以祭父母的在天之靈。
朱相如咬緊牙關,想著。然後伸袖抹幹了眼中的淚水。從圍牆外輕輕鬆鬆躍進了圍牆。
進入王府之中,但他發覺整個王府黑漆漆一片,沒有一絲光亮,四處長滿了人高的雜草,便如一個無人涉及的墓地。
朱相如心中奇怪,心想:“從外麵看,這王府氣象仍然宏偉,但裏麵為何如此荒涼破敗?”沿石徑向前一路走來,來到一處樓房前麵,借著微光可看見門頭的牌匾上寫著“白虎廳”三個大字,這原來是吳三桂議事的地方,如今房門緊閉,再也看不到半點以往的莊嚴輝煌的氣象。
朱相如正在納悶之時,忽聽東側有腳步聲傳來。他身形一晃,便閃到了廊柱的後麵。隻見一個身著侍衛服飾的人提著一盞燈籠走了過來,口中還嘀咕道:“這鬼地方連鬼影都沒有一個,偏偏還要派老子守在這兒,真她娘的晦氣。”口中說著,舉著燈籠往房屋的四周瞧了一瞧,轉身便離開了。
朱相如彎腰揀起一塊小石,輕輕一彈,那小石飛至,便將那侍衛手中的燈籠打滅,那侍衛以為是風將燈籠吹滅了,口中罵了一句,將燈籠放在地上,蹲下身子從懷中掏出火折來,想將燈籠重新點上。忽然隻覺頭上一涼,頭頂上的帽子不翼而飛。
那侍衛驚得毛骨悚然,以為碰上了鬼,一溜冷汗順前脊背上流了下來,再也顧不得地上的燈籠和飛走的帽子,起身便想逃跑。剛走出兩步,隻覺麵前寒光一閃,一柄冷森森的寶劍早已經搭在自己的咽喉之上,劍刃在星光之下熠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