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武當碎玉台。


    朝曦初現,風溫柔地吹拂著。


    遠山綿延,蒼翠蓊鬱,山體被一層層薄霧籠罩著,如同尚未睡醒的美女,朦朧迷人。


    碎玉台上站了兩個男人,一個是荀玉鶴,一個是李相如。


    兩人手中各執了一柄長劍。荀玉鶴對李相如說道:“世人多聞少林有七十二絕技,名揚天下,卻不知我武當有三十六神功,每一項與少林絕技相比都毫不遜色,尤其是我武當太極劍法,江湖中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太極劍法乃是本派創派祖師張三豐真人在九十高齡時於太極拳原理基礎上所創製。劍法初有六十一招,流傳至今,不知是何原因,隻餘得五十五招。相傳張祖師太極劍法剛剛練成之時,恰逢大量蒙古高手圍攻我武當派,欲以武功收服我武當為元朝效命。三豐祖師是真性情真仁義的大英雄,豈會屈服於蒙古的淫威,但其時他已經名滿天下,性情修為已經達到了相當的程度,開始為了少生事端,隻委婉拒絕,對那些蒙古武士處處忍讓。不料那些蒙古高手卻誤以為他徒為虛名,心虛膽怯,便惡語挑畔,步步進逼。”


    李相如聽到師父述及武當往事,當下凝神聆聽。隻聽荀玉鶴繼續道:“當時三豐祖師門下有七大弟子,各懷絕技,在江湖中均大有俠名,時稱‘武當七俠’,七俠看到蒙古高手個個囂張跋扈,咄咄逼人,便忍耐不住,各各與那些蒙古高手動起手來。那些蒙古高手開始不將他們放在眼裏,隻單對單與他們比武,可他們豈會是七俠的對手,不幾招,便被七俠一一打倒在地。其餘蒙古高手見狀,便顧不上什麽江湖規矩了。當下一擁而上,四五個人對七俠中的一個,七俠仍將他們打得滿地滾爬,有好幾個人還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那蒙古武士的頭領一怒之下,將手一招,所來的人盡數一擁而上,將七俠圍在垓心。七俠武功雖高,但常言道:‘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他們數十人對七個人,時間長了,七俠便漸感應對不了。”


    李相如聽到這兒,說道:“看來不論是滿清韃子還是蒙古韃子,性情都差不多,沒什麽兩樣。”荀玉鶴點頭道:“你說得對,蒙古韃子與滿洲韃子均屬外蠻夷狄,性狠好鬥,自古至今,但常入侵我漢人疆土,殺人擄貨,無所不為,誠為可恨。”


    又道:“三豐祖師一直在旁觀看七俠與蒙古武士的打鬥,他年高德劭,名滿江湖,本不屑與這些人相爭,但他們找上門來,又不講江湖道義,均是十幾個人對付七俠中的一人,並且下手狠辣,不留任何餘地。待他看到數位弟子都受了輕傷時,不能再袖手不管。當即輕嘯一聲,闖入戰陣之中,手中提了一柄木劍,隻見他舞動木劍,將新創製的太極劍法一一施展開來,當真是出神入化,驚風泣雨,巍巍乎,如崇山雄峙;浩浩乎,如浪濤海語;蕩蕩乎,如惠風和暢;茫茫乎,如陽春煙霧。止侔乎山矗壁立,行同乎雲舒水流。陰陽相推,八卦相蕩,剛柔互運,虛實滲透,蓄發相變,奇正相生,動靜渾然。造化入劍,劍奪造化,不屑屑以求工,能落落而自合。高韻深情,韻致清婉,堅質浩氣,風神秀逸,天然逸出,神逸煥然,氣象萬千,人劍合一,人即是劍,劍即是人。”


    李相如聽得如醉如癡,幻想著三豐祖師的豪邁英風,不由神思飛馳,情難自禁。


    荀玉鶴看到李相如悠然神往的樣子,微微一笑,接著道:“三豐祖師手中一把木劍夭矯如靈蛇出洞,在戰圈中指南打北,指東打西,瀟灑如行雲流水,俊逸如右軍手書,潛運內勁,力透劍尖,專以劍尖點穴、奪兵,一套劍法尚未使完,便將七八十名蒙古武士手中的兵器全部打落在地,手上的穴道均被三豐祖師以劍尖點中,而各人身上受製的穴道卻各不相同,有的是點中‘肩井’,有的點中‘璿璣’,有的點中‘幽門’,不一而足,頓時個個變得如同泥塑木雕,任人宰割。”


    “三豐祖師將一幹人製住,這才躍出戰圈,對那些蒙古武士厲聲說道:‘我漢人曆來講究的寬恕仁義,禮讓為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今天你們無故挑畔,擅加侮辱,傷我弟子,毀我道觀,逼人太甚,故才出手略予薄懲。但念在你們初來武當,姑且饒你們這一次,今後若敢再犯,定叫你們有來無還,知道嗎?”


    “那些蒙古武士何曾遇過武功如此高明之人,隻嚇得栗栗顫抖,隻一個勁點頭逞是。三豐祖師點穴的本領異於常人,加之他將內勁運於劍尖,入穴可謂三分,那些蒙古武士的穴道被他封住,氣息滯窒,血流凝固,痛苦萬分,不多時一個個豆大的汗珠從額上滲了出來。三豐祖師見將他們懲治得差不多了,這才又運劍將他們的穴道一一解開。”


    “蒙古武士吃了這番苦頭,哪敢再作多言,一個個揀起地上的兵器,灰溜溜走了。經此一役,太極劍法名震江湖,其聲譽超過了少林的達摩劍法,成為天下劍法之翹楚。而那些蒙古武士自那次後再也不敢進犯武當,在三豐祖師威名震懾之下,數十年間,也無人敢向武當挑戰。”


    荀玉鶴將太極劍法的來曆、神妙等大致向李相如講了一遍,最後道:“武當劍法雖然神妙無倫,可最重要的是在於個人修為。現下我稟承你師公的遺訓,將太極劍法傳授於你,按照門規,太極劍法隻傳未來的掌門,師父他老人家離世前有此安排,說明他有意讓我將下一代的武掌門之位傳承於你,你今後要用心學習,千萬莫辜負你師公及武當眾人的厚望,你明白嗎?”


    李相如躬身道:“弟子感師公師父大德,定會用心習劍。至於掌門之位,如今師父正當盛年,弟子不敢想,弟子也不會做,還是懇請師父從今後不要再提,免得弟子惶愧,眾師兄弟不平。”荀玉鶴沉吟片刻,道:“你說得不無道理,我本借此督促你用心練武,好,此事便暫且不提。為今之計,你學會劍法才是第一要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南劍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劍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劍心並收藏天南劍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