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雖然氣衰力竭,不過勉力支撐,但群梟見識過他的厲害,不敢過分近逼,隻團團圍在他的身畔,伺機進攻,隻等他精力一點點枯竭,便可束手就擒。唐文鶴看在眼裏,喜在心頭,手按劍柄,蠢蠢欲動。
群梟中有性子急的,見到玉樹腳步踉蹌,身子歪斜,搖搖欲墜,貪功心切,從中路搶進,想將他一舉擒獲,這人人稱“占山狼“朱惡來,性子兇殘貪婪,是個十足十的惡棍,但他天生神力,武功高強,雖然幹了很多惡事,卻並未得到應有的懲罰和下場。目下見玉樹連舞劍的力氣都沒有了,以為有機可乘,手中提著鬼頭刀,旋風般衝近前去,竟劈頭向玉樹砍去。
玉樹雖然手上無力,見到朱惡來來勢兇猛,當即身形微側,劍尖直指中路,正迎向朱惡來胸腹。朱惡來不及收勢,直直往劍尖上撞去,雖然手中刀堪堪擦著玉樹身邊砍落,但肚腹卻被玉樹手中長劍刺穿,鮮血湧出,狂嗥一聲,頹然倒地。
群梟都相顧失色,以為玉樹已經是油盡燈枯,但仍一劍便將一個好手刺死,個個駭然心驚,不由得齊齊後退。玉樹長劍劍尖垂地,劍上的血跡沿劍刃慢慢流下,一滴滴滴落在地,刹那間,沒有人說話,靜寂中隻聽鮮血滴落地的“得、得”之聲,玉樹握劍的手微微顫抖,此時想要將劍再次舉起,已經是十分困難。群梟懼於他的威勢,竟無一人敢上前強攻,他們卻不知玉樹將朱惡來刺死,三分是因為劍招的精妙,七分倒屬僥幸,隻因朱惡來過於輕敵大意疏忽,他忽略了自己所麵對的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即便隻剩得一口氣,也不可等閑視之,因而才稀裏糊塗送了性命。
廳中的唐文鶴是個中行家,他自小隨玉樹長大,對玉樹的武功路數、習慣性格了然於胸,玉樹的一舉一動他全看在眼中,心知玉樹在危難時刻殺了兩人,但已經是強駑之末,作殊死掙紮,已經不足為懼。大喝一聲:“讓開,讓我來對付他!”
眾人聽到他的喝聲,當下齊齊退到一旁。唐文鶴足尖一點,如同一隻大鳥般飛起丈餘,居高臨下,手中長劍直向玉樹迎麵刺來。他這一招名為“暗香浮動”,一招之中暗含了十六式後著,是武當劍法中的進攻性最為強烈的一招。想當年玉樹傳授給他時,整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一劍一式,才教會了他。而今他卻用這絕妙的一招來取玉樹的性命,實在是滑稽之極、荒唐之至。這招劍式靈感取自宋代林和靖《山園小梅》一詩中的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招既然名為“暗香浮動”,顧名思義背後一定蘊藏了很多殺著,唐文鶴看到玉樹已經奄奄待斃,一出手便是殺著,想要一招取了他的性命。一時間,劍氣籠罩了方圓了數丈之內,群梟為劍氣所逼,不由自主連續後退。唐文鶴這招雖然練得極為熟練,但火候到底還差了幾分,要是在平日裏,玉樹便可使出“疏影橫斜”一招,劍橫削上撩,將其破解了,可現在他連手臂都抬不起來,提劍運招更是萬萬不能做到,刹那間隻覺寒意逼人,劍風中微帶著幾分血腥,死神已經迫近。玉樹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二十年前,在鄂北的大道之旁,看到一個身著破衣爛衫的小男孩昏倒在草叢中,自己將他救起,憐憫他父母雙亡,無依無靠,於是將其帶迴了武當養育成人,並將一身武功傾囊相授。就是這個男孩,二十年的今天,竟然手執長劍,用自己傳受他的驚世劍法,取自己的性命。想到這裏,玉樹真想大笑出來,笑曾經的愚蠢,笑世事多變、人生無常,自然中將手鬆開,手中劍墜落於地上,靜靜闔上了雙眼,等待著那一劍的鋒利。
唐文鶴鐵了心要將玉樹除了,他知道玉樹武功之高非己所能企及,故而一出手便盡了全力,勢必要一招將其殺死。正當要得手之際,隻見一物黑乎乎飛來,正擊在唐文鶴的劍刃之上,那物來得又快又急,勢挾嘯聲,唐文鶴手臂一震,長劍便歪了寸許,隻見一個黑影閃電般竄進人群之中,向唐文鶴擊出一掌,掌力雄渾,潮水般湧了過來,唐文鶴不得不側身避讓,如此一來,長劍隻不過在玉樹刺入前胸兩寸,那黑影趁勢抓起玉樹,便向外闖。
群梟大聲唿喝,紛紛向前攔截。那人影在人群中東竄西竄,身子歪歪斜斜,看似不成章法,奇怪的是總在間不容發之際,如同一條遊魚,從人群的縫隙之中穿出穿進,群梟卻抓他不著。唐文鶴見那人是個中年男人,身上的衣服全是補釘,頭發亂蓬蓬的,心中一驚,心道:“這人莫非是丐幫中人?丐幫幫主素來與玉樹有不淺的交情,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中人插手,如若讓他們逃脫,這事情便更加麻煩了。”心中這麽一想,便先自怯了三分,將心一渾,大叫道:“不能放他們跑了,這乞丐若將玉樹救走了,我們所有人都有大麻煩。”群梟被他一慫恿,甚覺有理,裏外三層將那乞丐團團攔截,要合力將二人殺了。
那乞丐武功高強,他何時進入了聚英堂,竟無一人察覺,但苦於玉樹一方麵要保護玉樹,另一方麵要對付數十高手,要逃出這龍潭虎穴,真的是困難之極。好在他輕功卓絕,步法又極為巧妙,雖然一時之間逃脫不了,但群梟想要傷他,也不容易。但見他拉著玉樹,忽爾向東,忽爾向西,忽爾向左,忽爾向右,群梟被他繞得頭暈腦脹,眼花繚亂,不經意間,漸漸地向東側的牆角靠近。
聚英堂廣場東側圍牆邊有棵高大的槐樹,高逾數丈,枝幹虯結,百須叢生,那乞丐護著玉樹,東繞西拐,偶爾掌擊腳踢,傷了幾名好手,一步步從重圍中突出,到了槐樹近前,突然從懷中拿出一棵飛索,“嗖”地向樹上一拋,提起玉樹雙手,然後抓住繩索一蕩,便到了樹上,然後抓住繩索再是一蕩,借著這一蕩之力,飄出七、八丈,便出了聚英堂圍牆,輕輕落於後巷子的一塊空地之上。
這幾個動作極快,隻在兔起鶻落之間,想來他之前早已經看好了逃走的路線,待得群梟明白過來,他已經將玉樹救出了“聚英堂”。
群梟中有性子急的,見到玉樹腳步踉蹌,身子歪斜,搖搖欲墜,貪功心切,從中路搶進,想將他一舉擒獲,這人人稱“占山狼“朱惡來,性子兇殘貪婪,是個十足十的惡棍,但他天生神力,武功高強,雖然幹了很多惡事,卻並未得到應有的懲罰和下場。目下見玉樹連舞劍的力氣都沒有了,以為有機可乘,手中提著鬼頭刀,旋風般衝近前去,竟劈頭向玉樹砍去。
玉樹雖然手上無力,見到朱惡來來勢兇猛,當即身形微側,劍尖直指中路,正迎向朱惡來胸腹。朱惡來不及收勢,直直往劍尖上撞去,雖然手中刀堪堪擦著玉樹身邊砍落,但肚腹卻被玉樹手中長劍刺穿,鮮血湧出,狂嗥一聲,頹然倒地。
群梟都相顧失色,以為玉樹已經是油盡燈枯,但仍一劍便將一個好手刺死,個個駭然心驚,不由得齊齊後退。玉樹長劍劍尖垂地,劍上的血跡沿劍刃慢慢流下,一滴滴滴落在地,刹那間,沒有人說話,靜寂中隻聽鮮血滴落地的“得、得”之聲,玉樹握劍的手微微顫抖,此時想要將劍再次舉起,已經是十分困難。群梟懼於他的威勢,竟無一人敢上前強攻,他們卻不知玉樹將朱惡來刺死,三分是因為劍招的精妙,七分倒屬僥幸,隻因朱惡來過於輕敵大意疏忽,他忽略了自己所麵對的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即便隻剩得一口氣,也不可等閑視之,因而才稀裏糊塗送了性命。
廳中的唐文鶴是個中行家,他自小隨玉樹長大,對玉樹的武功路數、習慣性格了然於胸,玉樹的一舉一動他全看在眼中,心知玉樹在危難時刻殺了兩人,但已經是強駑之末,作殊死掙紮,已經不足為懼。大喝一聲:“讓開,讓我來對付他!”
眾人聽到他的喝聲,當下齊齊退到一旁。唐文鶴足尖一點,如同一隻大鳥般飛起丈餘,居高臨下,手中長劍直向玉樹迎麵刺來。他這一招名為“暗香浮動”,一招之中暗含了十六式後著,是武當劍法中的進攻性最為強烈的一招。想當年玉樹傳授給他時,整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一劍一式,才教會了他。而今他卻用這絕妙的一招來取玉樹的性命,實在是滑稽之極、荒唐之至。這招劍式靈感取自宋代林和靖《山園小梅》一詩中的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招既然名為“暗香浮動”,顧名思義背後一定蘊藏了很多殺著,唐文鶴看到玉樹已經奄奄待斃,一出手便是殺著,想要一招取了他的性命。一時間,劍氣籠罩了方圓了數丈之內,群梟為劍氣所逼,不由自主連續後退。唐文鶴這招雖然練得極為熟練,但火候到底還差了幾分,要是在平日裏,玉樹便可使出“疏影橫斜”一招,劍橫削上撩,將其破解了,可現在他連手臂都抬不起來,提劍運招更是萬萬不能做到,刹那間隻覺寒意逼人,劍風中微帶著幾分血腥,死神已經迫近。玉樹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二十年前,在鄂北的大道之旁,看到一個身著破衣爛衫的小男孩昏倒在草叢中,自己將他救起,憐憫他父母雙亡,無依無靠,於是將其帶迴了武當養育成人,並將一身武功傾囊相授。就是這個男孩,二十年的今天,竟然手執長劍,用自己傳受他的驚世劍法,取自己的性命。想到這裏,玉樹真想大笑出來,笑曾經的愚蠢,笑世事多變、人生無常,自然中將手鬆開,手中劍墜落於地上,靜靜闔上了雙眼,等待著那一劍的鋒利。
唐文鶴鐵了心要將玉樹除了,他知道玉樹武功之高非己所能企及,故而一出手便盡了全力,勢必要一招將其殺死。正當要得手之際,隻見一物黑乎乎飛來,正擊在唐文鶴的劍刃之上,那物來得又快又急,勢挾嘯聲,唐文鶴手臂一震,長劍便歪了寸許,隻見一個黑影閃電般竄進人群之中,向唐文鶴擊出一掌,掌力雄渾,潮水般湧了過來,唐文鶴不得不側身避讓,如此一來,長劍隻不過在玉樹刺入前胸兩寸,那黑影趁勢抓起玉樹,便向外闖。
群梟大聲唿喝,紛紛向前攔截。那人影在人群中東竄西竄,身子歪歪斜斜,看似不成章法,奇怪的是總在間不容發之際,如同一條遊魚,從人群的縫隙之中穿出穿進,群梟卻抓他不著。唐文鶴見那人是個中年男人,身上的衣服全是補釘,頭發亂蓬蓬的,心中一驚,心道:“這人莫非是丐幫中人?丐幫幫主素來與玉樹有不淺的交情,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中人插手,如若讓他們逃脫,這事情便更加麻煩了。”心中這麽一想,便先自怯了三分,將心一渾,大叫道:“不能放他們跑了,這乞丐若將玉樹救走了,我們所有人都有大麻煩。”群梟被他一慫恿,甚覺有理,裏外三層將那乞丐團團攔截,要合力將二人殺了。
那乞丐武功高強,他何時進入了聚英堂,竟無一人察覺,但苦於玉樹一方麵要保護玉樹,另一方麵要對付數十高手,要逃出這龍潭虎穴,真的是困難之極。好在他輕功卓絕,步法又極為巧妙,雖然一時之間逃脫不了,但群梟想要傷他,也不容易。但見他拉著玉樹,忽爾向東,忽爾向西,忽爾向左,忽爾向右,群梟被他繞得頭暈腦脹,眼花繚亂,不經意間,漸漸地向東側的牆角靠近。
聚英堂廣場東側圍牆邊有棵高大的槐樹,高逾數丈,枝幹虯結,百須叢生,那乞丐護著玉樹,東繞西拐,偶爾掌擊腳踢,傷了幾名好手,一步步從重圍中突出,到了槐樹近前,突然從懷中拿出一棵飛索,“嗖”地向樹上一拋,提起玉樹雙手,然後抓住繩索一蕩,便到了樹上,然後抓住繩索再是一蕩,借著這一蕩之力,飄出七、八丈,便出了聚英堂圍牆,輕輕落於後巷子的一塊空地之上。
這幾個動作極快,隻在兔起鶻落之間,想來他之前早已經看好了逃走的路線,待得群梟明白過來,他已經將玉樹救出了“聚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