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鳴嗤笑,「荒唐!我有令牌在身,時常隨都督出入,他也認得我,要什麽信物!」
這迴輪到盛煜嗤笑,肅然神情裏添幾分冷嘲,仿佛輕易戳穿謊言後的不屑。他再度掏出周令淵的令牌,沉聲道:「太子殿下住在都督府裏,有重兵守衛,賊人哪有本事潛入其中,盜走令牌?真有那手段,偷走都督或是哪位將軍的令牌,豈不更有用?你是瞧不起都督府的防衛,還是瞧不起旁人的腦子?」
不等陸鳴反駁,續道:「他將這隨身令牌交予我,是有重託,命我即刻出城送信。至於你,若扣押的命令出自都督,豈會隻有空口白牙的兩句話?」
說罷,又將目光投向守將。
「陳鼎狗膽包天,欲圖不軌,太子吩咐的事十萬火急,何去何從,你想清楚!」
話到末尾,神情語氣已隱露威懾。
那守將橫刀站在城門口,聽得心驚肉跳。
軍中奪權之事,他不是沒聽說過。陳鼎是肅州極有資歷的老將,在軍中威望甚高,涼城裏如今又隻有章孝溫父子,盛煜所說那些話聽著便令人心驚。麵前兩人各執一詞,他倉促間無從證實,隻能竭力分辨。
憑言辭信物來看,陸鳴確實可疑。
都督府是重兵守衛之地,太子殿下更是深得都督擁護之人,如今的涼城連隻多的蒼蠅都飛不進來,賊人哪有本事潛入都督府,盜走太子的令牌?若真如此,都督府早該命人四處緝拿盜匪,又怎會傳來一道隻扣押令牌的命令?
今夜的涼城風平浪靜,難道那賊人盜取令牌,就是為混出城門?
那實在大材小用!
更何況,他覺得眼前這男的不太像賊人。
身姿端穩、氣度威儀,講話極有條理,比跟在都督身邊的陸鳴要讓人矚目得多。也隻有得太子信重,曾在東宮京城歷練過的人,才能有這般氣度。是以,說太子將令牌親自交在他手裏,是極可信的。
而若他所言屬實,太子傳令定是為給都督助力。
他是章氏麾下的將士,自須效忠主將。
至於另一位……
守將作難地看向陸鳴。
他久負監門之責,目光銳利,城府卻有限。這般猶豫之間,曲折心思幾乎都寫在了臉上。
盛煜眉頭微動。
顯然,這位監門小將是聽進去了他的話,否則早該動手了。
既然對方起疑,他就好辦得多了——按晉城前跟趙峻的約定,此刻都督府裏應在醞釀風雨。他若能說動對方開城門最好,即使對方謹慎不敢決斷,隻消竭力拖延,等都督府鬧起來,監門小將打死都想不到玄鏡司頭上,隻能聽信陳鼎奪權的鬼話。
就如今肅州這情勢,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敢倒向陳鼎。
而他要做的,便是竭力說服對方。
這般真假摻半迷惑對方的手段,於盛煜而言並非難事。
他朝魏鸞遞了個稍安勿躁的眼色,才欲將話鋒刺向陸鳴,忽聽遠處有蹄聲傳來,詫然望過去,便見昏暗長街上,有道人影策馬而來。比起陸鳴的鋒芒畢露,他來得安靜,單薄的身形看起來也不像武將。
盛煜凝目,試圖推測對方的身份。
魏鸞卻已從那身形裏瞧出來了——是周令淵。
……
將魏鸞交給魏知非後,周令淵仍覺得不太踏實。
畢竟,魏知非能出入都督府,是憑著旁人並不知曉的隱秘小道,這當中摻雜了太多僥倖,全憑隱藏行蹤,不驚動旁人。但想要走出涼城,卻是半點都沒法隱藏的,涼城的城牆上就算有漏洞,也早在巡防後賭上了,兄妹倆唯有憑著令牌出城。
周令淵對此沒有十足的把握。
畢竟,這是在深夜,又逢戰時。
他之所以說從西城門出,是因那裏離都督府更近,可更早脫身,除此而外,他與監門守將並無私交。而一旦兄妹倆稍有差池,魏鸞不慎落迴章氏手中,他已不畏生死,她的下場卻可想而知。
周令淵思來想去,終是決定親自瞧瞧。
——若魏鸞碰見麻煩,他可憑著太子這空中樓閣般的身份設法相助,若一切順利,他親眼看著她出了涼城這虎狼窩,也能徹底放心。
遂悄然出了都督府。
彼時章孝溫還在等梅林那邊的消息,尚未下令封了府門。
周令淵走的是正街,早早到了城門附近。
等了好半天,兩匹馬終於現身。
即使夜色昏暗,他也很快認出了魏鸞。而至於旁邊那人,周令淵看得出那身形應不是魏知非,疑竇叢生時,卻沒貿然現身,隻遠遠觀望。隻等兩人走近火光照亮的城門,周令淵才憑著身形氣度,認出那是盛煜。
盛煜竟也潛入了涼城?
驚詫轉瞬即逝,很快歸於無奈。
魏鸞不止是魏知非的妹妹,更是盛煜的妻子,事關性命,魏知非帶上妹夫一道潛入,似乎也無需大驚小怪。隻要她能安然脫身,旁的都不過細枝末節。而世事變幻,時過境遷,從前他執意想留在身邊的心上人,如今終還是去了盛煜身邊。
他曾揚言要從盛煜身邊奪迴魏鸞,而今看來,不過是癡人說夢。
從皇帝賜婚、魏鸞出閣那時起,他就已與她無緣。
像是種宿命,兜兜轉轉,避無可避。
周令淵心裏五味雜陳,就那麽靜靜看著夫妻倆並轡而行,在城門口駐馬。看著盛煜掏出令牌,打著他的旗號,將魏鸞護在身側。看著陸鳴忽然縱馬馳來,雙方在城門口對峙……他終於忍耐不住,策馬現身。
這迴輪到盛煜嗤笑,肅然神情裏添幾分冷嘲,仿佛輕易戳穿謊言後的不屑。他再度掏出周令淵的令牌,沉聲道:「太子殿下住在都督府裏,有重兵守衛,賊人哪有本事潛入其中,盜走令牌?真有那手段,偷走都督或是哪位將軍的令牌,豈不更有用?你是瞧不起都督府的防衛,還是瞧不起旁人的腦子?」
不等陸鳴反駁,續道:「他將這隨身令牌交予我,是有重託,命我即刻出城送信。至於你,若扣押的命令出自都督,豈會隻有空口白牙的兩句話?」
說罷,又將目光投向守將。
「陳鼎狗膽包天,欲圖不軌,太子吩咐的事十萬火急,何去何從,你想清楚!」
話到末尾,神情語氣已隱露威懾。
那守將橫刀站在城門口,聽得心驚肉跳。
軍中奪權之事,他不是沒聽說過。陳鼎是肅州極有資歷的老將,在軍中威望甚高,涼城裏如今又隻有章孝溫父子,盛煜所說那些話聽著便令人心驚。麵前兩人各執一詞,他倉促間無從證實,隻能竭力分辨。
憑言辭信物來看,陸鳴確實可疑。
都督府是重兵守衛之地,太子殿下更是深得都督擁護之人,如今的涼城連隻多的蒼蠅都飛不進來,賊人哪有本事潛入都督府,盜走太子的令牌?若真如此,都督府早該命人四處緝拿盜匪,又怎會傳來一道隻扣押令牌的命令?
今夜的涼城風平浪靜,難道那賊人盜取令牌,就是為混出城門?
那實在大材小用!
更何況,他覺得眼前這男的不太像賊人。
身姿端穩、氣度威儀,講話極有條理,比跟在都督身邊的陸鳴要讓人矚目得多。也隻有得太子信重,曾在東宮京城歷練過的人,才能有這般氣度。是以,說太子將令牌親自交在他手裏,是極可信的。
而若他所言屬實,太子傳令定是為給都督助力。
他是章氏麾下的將士,自須效忠主將。
至於另一位……
守將作難地看向陸鳴。
他久負監門之責,目光銳利,城府卻有限。這般猶豫之間,曲折心思幾乎都寫在了臉上。
盛煜眉頭微動。
顯然,這位監門小將是聽進去了他的話,否則早該動手了。
既然對方起疑,他就好辦得多了——按晉城前跟趙峻的約定,此刻都督府裏應在醞釀風雨。他若能說動對方開城門最好,即使對方謹慎不敢決斷,隻消竭力拖延,等都督府鬧起來,監門小將打死都想不到玄鏡司頭上,隻能聽信陳鼎奪權的鬼話。
就如今肅州這情勢,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敢倒向陳鼎。
而他要做的,便是竭力說服對方。
這般真假摻半迷惑對方的手段,於盛煜而言並非難事。
他朝魏鸞遞了個稍安勿躁的眼色,才欲將話鋒刺向陸鳴,忽聽遠處有蹄聲傳來,詫然望過去,便見昏暗長街上,有道人影策馬而來。比起陸鳴的鋒芒畢露,他來得安靜,單薄的身形看起來也不像武將。
盛煜凝目,試圖推測對方的身份。
魏鸞卻已從那身形裏瞧出來了——是周令淵。
……
將魏鸞交給魏知非後,周令淵仍覺得不太踏實。
畢竟,魏知非能出入都督府,是憑著旁人並不知曉的隱秘小道,這當中摻雜了太多僥倖,全憑隱藏行蹤,不驚動旁人。但想要走出涼城,卻是半點都沒法隱藏的,涼城的城牆上就算有漏洞,也早在巡防後賭上了,兄妹倆唯有憑著令牌出城。
周令淵對此沒有十足的把握。
畢竟,這是在深夜,又逢戰時。
他之所以說從西城門出,是因那裏離都督府更近,可更早脫身,除此而外,他與監門守將並無私交。而一旦兄妹倆稍有差池,魏鸞不慎落迴章氏手中,他已不畏生死,她的下場卻可想而知。
周令淵思來想去,終是決定親自瞧瞧。
——若魏鸞碰見麻煩,他可憑著太子這空中樓閣般的身份設法相助,若一切順利,他親眼看著她出了涼城這虎狼窩,也能徹底放心。
遂悄然出了都督府。
彼時章孝溫還在等梅林那邊的消息,尚未下令封了府門。
周令淵走的是正街,早早到了城門附近。
等了好半天,兩匹馬終於現身。
即使夜色昏暗,他也很快認出了魏鸞。而至於旁邊那人,周令淵看得出那身形應不是魏知非,疑竇叢生時,卻沒貿然現身,隻遠遠觀望。隻等兩人走近火光照亮的城門,周令淵才憑著身形氣度,認出那是盛煜。
盛煜竟也潛入了涼城?
驚詫轉瞬即逝,很快歸於無奈。
魏鸞不止是魏知非的妹妹,更是盛煜的妻子,事關性命,魏知非帶上妹夫一道潛入,似乎也無需大驚小怪。隻要她能安然脫身,旁的都不過細枝末節。而世事變幻,時過境遷,從前他執意想留在身邊的心上人,如今終還是去了盛煜身邊。
他曾揚言要從盛煜身邊奪迴魏鸞,而今看來,不過是癡人說夢。
從皇帝賜婚、魏鸞出閣那時起,他就已與她無緣。
像是種宿命,兜兜轉轉,避無可避。
周令淵心裏五味雜陳,就那麽靜靜看著夫妻倆並轡而行,在城門口駐馬。看著盛煜掏出令牌,打著他的旗號,將魏鸞護在身側。看著陸鳴忽然縱馬馳來,雙方在城門口對峙……他終於忍耐不住,策馬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