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役,帝後的臉皮近乎撕破。永穆帝那日當眾拂了皇後顏麵,又派禁足太子,提拔趙峻當了玄鏡司副統領,帶人直奔庭州,自不欲善罷甘休。
章太後豈會坐以待斃?
好在玄鏡司廢了,無異於斬斷皇帝最鋒銳的爪牙,許多事做起來便能少些阻礙。
章太後遂遞信於庭州的鎮國公,叫他待趙峻一行不必過於剛硬,適當推個能撫平永穆帝怒氣的人出來抵罪即可。要緊的是先解了太子的禁足,免得周令淵被永穆帝的人貼身看守禁足,令她投鼠忌器不敢擅動。
京城裏缺人手,鎮國公不妨自請馭下不嚴之罪,子代父過迴京受罰,也給她添個幫手。
分派完畢,又召來章皇後知會了聲,叮囑道:「長寧既選了明哲保身,往後咱們行事,也須防著她些,免得丫頭片子心軟走漏風聲。終歸她也沒多少本事,要緊時候能惦記你和太子,已算有用了。」
章皇後畢竟沒有太後那樣決斷狠厲的心腸,口中雖應著,念及母女離心,畢竟黯然。
——當然,這已是兩三日後的事了。
……
魏鸞在宮裏待了整夜,吐露出章皇後想聽的話,次日得以順利脫身。
迴府後跟盛煜報過平安,又套車前往敬國公府——
魏知非原定前兩日便啟程去朔州,因那日魏鸞母女進香時遇襲,隨後得知盛煜在鏡台寺被刺,魏嶠猜得背後有章家的影子,為免意外,讓兒子等兩日聽聽風聲再走。而今玄鏡司直奔庭州,太子被禁足,才稍稍放心。
遂收拾行囊,啟程赴任。
自然是沒驚動旁人的,魏嶠夫婦同乘,外加魏鸞一輛馬車,送至城外長亭。
魏知非策馬而去,眾人折道迴城。
誰知馬車從朱雀長街拐出去沒多久,前麵的路卻被堵住了。車夫無奈,隔了段距離勒馬,免得不慎撞到行人。魏鸞掀簾瞧出去,便見原本繁華寬敞的街上,不知何時熙熙攘攘地圍滿了人,裏頭甚至還有哄搶斥罵之聲。
原本寬敞的街道堵塞難行,前麵的魏嶠亦掀簾觀望。
這一瞧,卻碰見了個熟悉的麵孔。
「時公子——」魏嶠瞥見人群外圍白衣如畫,負手而立的年輕畫師,出聲招唿。瞧著馬車一時半會兒難以動彈,周圍動靜嘈雜淹沒了聲音,索性攜著魏夫人棄車而出,緩緩行至時虛白跟前,招唿了聲。
時虛白見是他,忙行禮拜見。
魏嶠顯然是為那日雲頂寺的事當麵道謝,跟他交談了幾句,迴頭朝魏鸞招了招手。待魏鸞由染冬扶著下了馬車,見那幾位進了旁邊的茶樓,遂抬步跟進去,一道往雅間走。前麵幾人融融交談,果然是魏嶠在道謝。
「……原該親自登門致謝,隻因家裏有點瑣事,又聽說時公子迴京後訪客盈門,故暫未去攪擾添亂。今日湊巧碰見,倒該一道喝杯茶,略表謝意。」
「路見不平理應拔劍相助,魏伯父不必客氣。」時虛白笑得光風霽月。
說話之間,各自入座。
魏夫人瞧著窗外的擁擠,隨口便問緣故,時虛白遂喝茶解釋。
這條街上繁華熱鬧,除了各色店麵,還有家賭坊,吸引京城裏不少紈絝光顧,定國公府的章經便是常客。今日章經手氣好,外加碰上了個京城外來的道士,覺得此事有趣,賭了好半天,將那道士帶著的金條盡數贏來。
道士雖敗得灰頭土臉,仍將金條盡數奉上。
誰知章經細瞧了那金條,忽然破口大罵起來,說道士拿假金子蒙他,命人連道士帶金條盡數轟出賭坊。道士被揍得鼻青臉腫,那些金條也在轟打時散落在地,行人見了滿地明晃晃的金子,哪有不搶的?
當即一哄而上,滿地亂搶。
隨章經出來的小管事原本在茶樓裏悠然喝茶,聽到這動靜,忙過去瞧。衝進去從那位紈絝小爺嘴裏問清楚緣故,出來瞧見鼻青臉腫的道士和地上所剩無幾的黃金,不知怎的忽然變了臉色,進屋嘀咕了幾句,又讓章經的隨從把搶走的黃金追迴來。
有些搶到金子的路人不肯給,章家隨從便打。
如此亂鬧鬧的,很快驚動了兵馬司。
這會兒章經和打人的隨從、賭錢的道士,連同搶了金子的路人一道被扣著,正掰扯不清。街上甚少有此等熱鬧,眾人紛紛圍過去瞧,便把路給堵住了。
時虛白說罷,墨染成畫的衣袖抬起,將兩枚小小的金條放在桌上。
「時某覺得有趣,也撿了兩塊。」
硬木細紋的桌麵整潔幹淨,黃澄澄的金子擺上去,魏鸞其實瞧不出端倪。畢竟她尋常過手的多是赤金打的器具首飾,無需親自過手銀錢,沒用過多少金條,不知沒摻假的是何模樣。就連魏嶠都沒看出不同,對著陽光琢磨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可章經雖紈絝霸道,卻不會無端顛倒黑白。
他是賭坊的常客,旁的未必在行,對金銀之物應極為熟悉,既說這金子是假的,未必是血口噴人。且前腳他把道士和金子轟出門,後腳小管事又讓人追迴金子,這事兒著實蹊蹺——仿佛背後有些隱情,章經不知道,小管事卻知情似的。
魏鸞如今對章家的事格外留意,琢磨了會兒,將金條在指尖掂了掂,忽而抬頭。
「有趣,這金條我能否換一塊迴去細瞧?」
「原就是出自章小公子,時某也是覺得有意思才隨手拿了兩塊,並非時某之物,少夫人隻管拿走就是。」時虛白出自相府,聲名鼎盛,隨便潑墨一副便能換得百金,對黃白之物的態度甚是隨意。
章太後豈會坐以待斃?
好在玄鏡司廢了,無異於斬斷皇帝最鋒銳的爪牙,許多事做起來便能少些阻礙。
章太後遂遞信於庭州的鎮國公,叫他待趙峻一行不必過於剛硬,適當推個能撫平永穆帝怒氣的人出來抵罪即可。要緊的是先解了太子的禁足,免得周令淵被永穆帝的人貼身看守禁足,令她投鼠忌器不敢擅動。
京城裏缺人手,鎮國公不妨自請馭下不嚴之罪,子代父過迴京受罰,也給她添個幫手。
分派完畢,又召來章皇後知會了聲,叮囑道:「長寧既選了明哲保身,往後咱們行事,也須防著她些,免得丫頭片子心軟走漏風聲。終歸她也沒多少本事,要緊時候能惦記你和太子,已算有用了。」
章皇後畢竟沒有太後那樣決斷狠厲的心腸,口中雖應著,念及母女離心,畢竟黯然。
——當然,這已是兩三日後的事了。
……
魏鸞在宮裏待了整夜,吐露出章皇後想聽的話,次日得以順利脫身。
迴府後跟盛煜報過平安,又套車前往敬國公府——
魏知非原定前兩日便啟程去朔州,因那日魏鸞母女進香時遇襲,隨後得知盛煜在鏡台寺被刺,魏嶠猜得背後有章家的影子,為免意外,讓兒子等兩日聽聽風聲再走。而今玄鏡司直奔庭州,太子被禁足,才稍稍放心。
遂收拾行囊,啟程赴任。
自然是沒驚動旁人的,魏嶠夫婦同乘,外加魏鸞一輛馬車,送至城外長亭。
魏知非策馬而去,眾人折道迴城。
誰知馬車從朱雀長街拐出去沒多久,前麵的路卻被堵住了。車夫無奈,隔了段距離勒馬,免得不慎撞到行人。魏鸞掀簾瞧出去,便見原本繁華寬敞的街上,不知何時熙熙攘攘地圍滿了人,裏頭甚至還有哄搶斥罵之聲。
原本寬敞的街道堵塞難行,前麵的魏嶠亦掀簾觀望。
這一瞧,卻碰見了個熟悉的麵孔。
「時公子——」魏嶠瞥見人群外圍白衣如畫,負手而立的年輕畫師,出聲招唿。瞧著馬車一時半會兒難以動彈,周圍動靜嘈雜淹沒了聲音,索性攜著魏夫人棄車而出,緩緩行至時虛白跟前,招唿了聲。
時虛白見是他,忙行禮拜見。
魏嶠顯然是為那日雲頂寺的事當麵道謝,跟他交談了幾句,迴頭朝魏鸞招了招手。待魏鸞由染冬扶著下了馬車,見那幾位進了旁邊的茶樓,遂抬步跟進去,一道往雅間走。前麵幾人融融交談,果然是魏嶠在道謝。
「……原該親自登門致謝,隻因家裏有點瑣事,又聽說時公子迴京後訪客盈門,故暫未去攪擾添亂。今日湊巧碰見,倒該一道喝杯茶,略表謝意。」
「路見不平理應拔劍相助,魏伯父不必客氣。」時虛白笑得光風霽月。
說話之間,各自入座。
魏夫人瞧著窗外的擁擠,隨口便問緣故,時虛白遂喝茶解釋。
這條街上繁華熱鬧,除了各色店麵,還有家賭坊,吸引京城裏不少紈絝光顧,定國公府的章經便是常客。今日章經手氣好,外加碰上了個京城外來的道士,覺得此事有趣,賭了好半天,將那道士帶著的金條盡數贏來。
道士雖敗得灰頭土臉,仍將金條盡數奉上。
誰知章經細瞧了那金條,忽然破口大罵起來,說道士拿假金子蒙他,命人連道士帶金條盡數轟出賭坊。道士被揍得鼻青臉腫,那些金條也在轟打時散落在地,行人見了滿地明晃晃的金子,哪有不搶的?
當即一哄而上,滿地亂搶。
隨章經出來的小管事原本在茶樓裏悠然喝茶,聽到這動靜,忙過去瞧。衝進去從那位紈絝小爺嘴裏問清楚緣故,出來瞧見鼻青臉腫的道士和地上所剩無幾的黃金,不知怎的忽然變了臉色,進屋嘀咕了幾句,又讓章經的隨從把搶走的黃金追迴來。
有些搶到金子的路人不肯給,章家隨從便打。
如此亂鬧鬧的,很快驚動了兵馬司。
這會兒章經和打人的隨從、賭錢的道士,連同搶了金子的路人一道被扣著,正掰扯不清。街上甚少有此等熱鬧,眾人紛紛圍過去瞧,便把路給堵住了。
時虛白說罷,墨染成畫的衣袖抬起,將兩枚小小的金條放在桌上。
「時某覺得有趣,也撿了兩塊。」
硬木細紋的桌麵整潔幹淨,黃澄澄的金子擺上去,魏鸞其實瞧不出端倪。畢竟她尋常過手的多是赤金打的器具首飾,無需親自過手銀錢,沒用過多少金條,不知沒摻假的是何模樣。就連魏嶠都沒看出不同,對著陽光琢磨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可章經雖紈絝霸道,卻不會無端顛倒黑白。
他是賭坊的常客,旁的未必在行,對金銀之物應極為熟悉,既說這金子是假的,未必是血口噴人。且前腳他把道士和金子轟出門,後腳小管事又讓人追迴金子,這事兒著實蹊蹺——仿佛背後有些隱情,章經不知道,小管事卻知情似的。
魏鸞如今對章家的事格外留意,琢磨了會兒,將金條在指尖掂了掂,忽而抬頭。
「有趣,這金條我能否換一塊迴去細瞧?」
「原就是出自章小公子,時某也是覺得有意思才隨手拿了兩塊,並非時某之物,少夫人隻管拿走就是。」時虛白出自相府,聲名鼎盛,隨便潑墨一副便能換得百金,對黃白之物的態度甚是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