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對視,周令淵的手指終於鬆了鬆。
魏鸞趁勢掙脫,迅速退了兩步。
「是他們逼你的,對不對?」周令淵的怒氣在瞧見她眼底的不悅後消弭了大半,自知方才行事莽撞,或許是弄疼她了,目光落向她手腕。垂落的衣袖遮住手腕,唯有纖秀的手微微蜷縮,他忍不住道:「疼嗎?」
魏鸞搖頭,繼而道:「沒人逼迫,是我心甘情願。」
「你說謊。」
「確實是我心甘情願。」魏鸞重申,不閃不避地迎著他目光,緩聲道:「皇上賜婚之前差人問過我的意思,是我答應的。如今木已成舟,殿下有章表姐陪伴在側,盛煜待我也很好,殿下從前的照拂魏鸞很感激,但往後各自婚嫁,還請殿下能拋開舊事。」
殿裏死靜,周令淵沒出聲。
魏鸞目光挪向帳底燃香的玉鼎,續道:「今日是皇後娘娘寬宏大量。但若此事落在旁人眼中,對殿下、太子妃殿下,盛煜和我,都沒半點好處。殿下身在東宮,盛煜也是朝中重臣,往後還須留意言行。」
她說得沉靜和緩,語氣裏卻藏著堅決。
周令淵眼底的怒火一分分熄滅下去,代之以心疼。
他原以為她會難過,會像幼時那樣受了委屈找他哭,至少不會平靜地接受這荒唐至極的賜婚。可如今她卻是認命的姿態,甚至欺瞞、強撐。兩月有餘的時間,他輾轉難眠,她嫁入盛府時也未必好過。畢竟那個時候魏嶠還被關在獄中,而他遠在數百裏外,未能為她解難。
即便皇親貴胄,也有許多的不得已。
周令淵的眼底浮起痛苦,「是我沒能及時救出姨父。鸞鸞,我會救他出來!」
魏鸞眼睫顫了顫。
前世,這樣的話他曾說過無數遍,每迴都是出自真心,卻也始終有心無力。永穆帝有意拿魏嶠來引出章家的罪行,章皇後婆媳齊心,費盡心思地把魏家拉出來當擋箭牌,帝後都朝著魏嶠使力,太子兩處碰壁,哪還有迴天之力?
她嗅到殿裏淡淡的桂花甜香,心裏有點難過,為周令淵這份本不該有的執拗,亦為如今魏家和章家的處境。
遂屈膝為禮,勸道:「這件事有皇後娘娘在,殿下不必費心。殿下既是儲君,該將心思放在正事上,以百姓江山為重,幫皇上排憂解難。盛煜是我的夫君,還望殿下別再為私事攪擾他,往後各自保重。」
說罷,掀簾走出側殿。
章皇後端坐在短榻上,興許是隱約聽見了裏麵的言辭,眉眼含笑。
魏鸞走到跟前,低垂眉目行禮拜辭。
章皇後拍了拍她的手,滿是慈和親近之態,「迴吧,我讓芳苓送你。」
……
盛煜是在麟德殿外的宮廊上遠遠看到周令淵的。
那位似是有急事,腳步匆促,寬袖搖動,也沒帶隨從在側,孤身一人直奔後宮,看方向應該是去蓬萊殿。他不到十歲便得了儲君之位,有章太後和章皇後傾力扶持籌謀,一路順風順水,也養得舉止貴重從容,甚少如此急迫。
盛煜有些詫異,卻未動聲色。
旁邊鬚髮花白的中書令不像他眼尖,沒瞧見周令淵的身影,仍說著方才在麟德殿裏商議的事——據南邊的越州急報,合浦縣有珠戶暴民鬧事,因對催促採珠的縣令不滿,竟暗中勾結,衝進縣衙殺了縣令,膽大妄為。
這事以密報急送到京城,尚未驚動旁人。
永穆帝大為震動。
那縣令是章家保舉的,先前玄鏡司在越州的暗線也曾稟報,說此人仗著有章家當靠山,在合浦大肆侵吞珍珠後賄賂給章家,屢屢逼得珠戶家破人亡,在百姓間口碑極差。如今珠戶怒殺朝廷民官,顯然是民憤已極。
永穆帝當即召了中書令時從道和盛煜入宮議事。
此刻,對策雖已議定,盛煜想著章家驕橫跋扈的行徑,眼底陰沉。
時從道身在相位,眉間亦布滿憂慮。
兩人在岔路口分開,時從道自迴衙署,盛煜則出宮迴玄鏡司。出得宮門,初冬的日頭照得和暖,波光粼粼的河畔垂柳逶迤,有輛華蓋香車停在那裏,四角懸垂瓔珞,車身漆繪鏤雕,門扇緊掩著,上麵有曲園的徽記。
盛煜一愣,迴頭望向巍峨宮闕。
魏鸞今日竟入宮了?
那麽方才周令淵倉促趕往蓬萊殿,自然是奔著她去的。
那位迴京城後上躥下跳,先是到玄鏡司找他的麻煩,又安排東宮的人暗裏在曲園周遭窺頭窺腦,被他盡數揪出來送去東宮後才消停,如今趁著蓬萊殿裏沒外人趕過去,意圖未免太過明顯!
盛煜皺眉,便欲折身進宮,才邁了兩步,想起魏鸞這陣子安居府中不肯拋頭露麵的行徑,不由頓住腳步。陰沉的目光在城樓駐留了片刻後,他暫未插手,隻翻身上馬,迴衙署安排越州合浦的事。
忙碌至傍晚,騎馬漸近曲園,公事暫且拋開後,白日裏的情形再度浮入腦海。
蓬萊殿是章氏的地盤,魏鸞必定遇見了周令淵。
章家跋扈弄權,終是要連根拔除的,他既娶了魏鸞,自不願她再捲入其中。但以今日的事來看,章皇後和太子顯然沒打算放開魏鸞,而她與太子又自□□厚,傳聞裏互許深情……盛煜心裏有些酸溜溜的,想去北朱閣探問解惑,轉念又覺得專程趕去未免小題大做——
顯得他心胸多狹隘似的。
魏鸞趁勢掙脫,迅速退了兩步。
「是他們逼你的,對不對?」周令淵的怒氣在瞧見她眼底的不悅後消弭了大半,自知方才行事莽撞,或許是弄疼她了,目光落向她手腕。垂落的衣袖遮住手腕,唯有纖秀的手微微蜷縮,他忍不住道:「疼嗎?」
魏鸞搖頭,繼而道:「沒人逼迫,是我心甘情願。」
「你說謊。」
「確實是我心甘情願。」魏鸞重申,不閃不避地迎著他目光,緩聲道:「皇上賜婚之前差人問過我的意思,是我答應的。如今木已成舟,殿下有章表姐陪伴在側,盛煜待我也很好,殿下從前的照拂魏鸞很感激,但往後各自婚嫁,還請殿下能拋開舊事。」
殿裏死靜,周令淵沒出聲。
魏鸞目光挪向帳底燃香的玉鼎,續道:「今日是皇後娘娘寬宏大量。但若此事落在旁人眼中,對殿下、太子妃殿下,盛煜和我,都沒半點好處。殿下身在東宮,盛煜也是朝中重臣,往後還須留意言行。」
她說得沉靜和緩,語氣裏卻藏著堅決。
周令淵眼底的怒火一分分熄滅下去,代之以心疼。
他原以為她會難過,會像幼時那樣受了委屈找他哭,至少不會平靜地接受這荒唐至極的賜婚。可如今她卻是認命的姿態,甚至欺瞞、強撐。兩月有餘的時間,他輾轉難眠,她嫁入盛府時也未必好過。畢竟那個時候魏嶠還被關在獄中,而他遠在數百裏外,未能為她解難。
即便皇親貴胄,也有許多的不得已。
周令淵的眼底浮起痛苦,「是我沒能及時救出姨父。鸞鸞,我會救他出來!」
魏鸞眼睫顫了顫。
前世,這樣的話他曾說過無數遍,每迴都是出自真心,卻也始終有心無力。永穆帝有意拿魏嶠來引出章家的罪行,章皇後婆媳齊心,費盡心思地把魏家拉出來當擋箭牌,帝後都朝著魏嶠使力,太子兩處碰壁,哪還有迴天之力?
她嗅到殿裏淡淡的桂花甜香,心裏有點難過,為周令淵這份本不該有的執拗,亦為如今魏家和章家的處境。
遂屈膝為禮,勸道:「這件事有皇後娘娘在,殿下不必費心。殿下既是儲君,該將心思放在正事上,以百姓江山為重,幫皇上排憂解難。盛煜是我的夫君,還望殿下別再為私事攪擾他,往後各自保重。」
說罷,掀簾走出側殿。
章皇後端坐在短榻上,興許是隱約聽見了裏麵的言辭,眉眼含笑。
魏鸞走到跟前,低垂眉目行禮拜辭。
章皇後拍了拍她的手,滿是慈和親近之態,「迴吧,我讓芳苓送你。」
……
盛煜是在麟德殿外的宮廊上遠遠看到周令淵的。
那位似是有急事,腳步匆促,寬袖搖動,也沒帶隨從在側,孤身一人直奔後宮,看方向應該是去蓬萊殿。他不到十歲便得了儲君之位,有章太後和章皇後傾力扶持籌謀,一路順風順水,也養得舉止貴重從容,甚少如此急迫。
盛煜有些詫異,卻未動聲色。
旁邊鬚髮花白的中書令不像他眼尖,沒瞧見周令淵的身影,仍說著方才在麟德殿裏商議的事——據南邊的越州急報,合浦縣有珠戶暴民鬧事,因對催促採珠的縣令不滿,竟暗中勾結,衝進縣衙殺了縣令,膽大妄為。
這事以密報急送到京城,尚未驚動旁人。
永穆帝大為震動。
那縣令是章家保舉的,先前玄鏡司在越州的暗線也曾稟報,說此人仗著有章家當靠山,在合浦大肆侵吞珍珠後賄賂給章家,屢屢逼得珠戶家破人亡,在百姓間口碑極差。如今珠戶怒殺朝廷民官,顯然是民憤已極。
永穆帝當即召了中書令時從道和盛煜入宮議事。
此刻,對策雖已議定,盛煜想著章家驕橫跋扈的行徑,眼底陰沉。
時從道身在相位,眉間亦布滿憂慮。
兩人在岔路口分開,時從道自迴衙署,盛煜則出宮迴玄鏡司。出得宮門,初冬的日頭照得和暖,波光粼粼的河畔垂柳逶迤,有輛華蓋香車停在那裏,四角懸垂瓔珞,車身漆繪鏤雕,門扇緊掩著,上麵有曲園的徽記。
盛煜一愣,迴頭望向巍峨宮闕。
魏鸞今日竟入宮了?
那麽方才周令淵倉促趕往蓬萊殿,自然是奔著她去的。
那位迴京城後上躥下跳,先是到玄鏡司找他的麻煩,又安排東宮的人暗裏在曲園周遭窺頭窺腦,被他盡數揪出來送去東宮後才消停,如今趁著蓬萊殿裏沒外人趕過去,意圖未免太過明顯!
盛煜皺眉,便欲折身進宮,才邁了兩步,想起魏鸞這陣子安居府中不肯拋頭露麵的行徑,不由頓住腳步。陰沉的目光在城樓駐留了片刻後,他暫未插手,隻翻身上馬,迴衙署安排越州合浦的事。
忙碌至傍晚,騎馬漸近曲園,公事暫且拋開後,白日裏的情形再度浮入腦海。
蓬萊殿是章氏的地盤,魏鸞必定遇見了周令淵。
章家跋扈弄權,終是要連根拔除的,他既娶了魏鸞,自不願她再捲入其中。但以今日的事來看,章皇後和太子顯然沒打算放開魏鸞,而她與太子又自□□厚,傳聞裏互許深情……盛煜心裏有些酸溜溜的,想去北朱閣探問解惑,轉念又覺得專程趕去未免小題大做——
顯得他心胸多狹隘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