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鸞當年學馬球時還是他親自指點的。
哪怕後來淑妃得寵,魏鸞也年紀漸長有了君臣之分,後宮相見時永穆帝也頗關愛。直到前世敬國公府被章家推出來擋箭,闔家灰飛煙滅。
而此刻,殿中的氛圍頗為融洽。
永穆帝隻字未提太子的事,隻賀她夫妻倆新婚之喜,叮囑盛煜不可委屈了新婦,魏鸞亦須敬重公婆,與盛家眾人和睦相處。
魏鸞恭敬受教。
閑談片刻,夫妻倆既已謝恩,自不能耽誤皇帝太久的功夫,遂起身辭行。卻見內侍趨步入內,行禮通稟道:「啟稟皇上,女官芳苓在外候命,說皇後娘娘聽聞盛少夫人進了宮,意欲請去一見,遣芳苓來接。」
永穆帝聞言瞥了眼魏鸞,便見她躬身垂首,慣常的乖順模樣。
今日夫妻入宮是承召於皇帝,兩人之中,一位是皇帝的親信寵臣,一位是皇後是嫡親侄女。皇後這般公然來請,自是為魏鸞撐腰之意,當真是不願皇帝有半點偏袒。
永穆帝遂向盛煜道:「皇後為了這門婚事費心良多,她既有空,你便一道去謝恩。」
「微臣遵旨。」盛煜沉聲。
……
入秋後氣候漸涼,章皇後遂從含涼殿搬迴慣常居住的蓬萊殿裏。
魏鸞與盛煜過去時,周驪音竟也到了。她是帝後萬般寵愛的天之驕女,自幼沒吃過半點苦頭,雖身在宮廷,性情裏卻仍存幾分爛漫直率。那日婚禮道賀時沒能跟魏鸞說上話,今日聽聞魏鸞要來,早早便來皇後宮裏伴駕。
隔窗見得魏鸞蹤影,周驪音便快步出來,喜滋滋挽著她手,上下打量。
魏鸞端正行禮,盛煜亦拱手道:「拜見公主。」
「盛統領客氣。」周驪音敷衍著,湊在魏鸞耳邊道:「他沒欺負你吧?」
魏鸞莞爾,「怎麽會呢。」
周驪音便瞥了盛煜一眼,道:「過兩天我去盛府看你,可不許閉門謝客!」
後半句自然不是說給魏鸞聽的。
魏鸞新婚初嫁,對這位夫君的性情了解有限,尚存幾分忌憚,不由瞥向身側的盛煜。便見他唇角微動,道:「公主駕臨寒舍,自會恭敬迎候。」
說著話進了殿,章皇後宮裝雍容,靠在短榻上啜茶。
見盛煜端然進來,她麵上微露詫色。
派芳苓去麟德殿接人時,章皇後自然篤定魏鸞會來謝恩,隻是沒想到,這位素日裏麵冷心硬、唯皇帝之命是從的玄鏡司統領竟也會跟過來。這可真是稀奇事了,章皇後不自覺將身子坐得更直些,唇角浮起滿意的笑,瞥向自家侄女。
少女新婚初嫁,雖隻兩日而已,卻似比在閨中時多了幾分柔婉。
那眼神含笑瞥過來,嫵媚流波,招人喜歡。
白日裏天暖,她穿得也單薄,衣裳光彩,浮花堆繡,寸縷綺羅覆在胸前,露出柔□□致的鎖骨。高堆的青絲間花鈿為飾,斜簪了支金釵,細股纖秀,釵首是飛舞的雙碟,尾翼綴了金玉細珠,離披紛垂。
盈盈而行時,蝶尾輕顫,更見婉麗。
章皇後笑意愈深,命人賜了座,關懷了幾句後又朝仍端然侍立的盛煜道:「盛統領這迴是有福氣了。咱們鸞鸞是美人兒,最玲瓏剔透招人喜歡的,本宮疼愛多年,視她如同己出。盛統領,你可得好生待她。」
雍容眉眼帶笑,頗有幾分親近。
盛煜雙手斂於袖中,站在魏鸞身側,眉間紋絲未動,隻拱手道:「微臣明白。」
章皇後見他今日肯來,便知這男人雖麵冷心硬,待魏鸞終是與眾不同的,也不急著立時拉攏,便又拉著魏鸞細細叮囑。
自然都是說給盛煜聽的好話,要魏鸞好生侍奉公婆,友睦姑嫂雲雲。
末了,又命人端來錦盒,賜予魏鸞權作賀禮。
錦盒中是支九玉釵,雕琢成鸞鳥形狀。鸞是九色神鳥,自口、頸至尾、足,顏色各不相同,彼此相接暈染,煌煌輝彩。如此質地的美玉世間難得,必是交予名匠潛心打磨,雕鏤得極為精緻。
這般賞賜自是籠絡,章皇後懷裏揣著怎樣的打算,姨侄倆心知肚明。
魏鸞忙起身歡喜謝恩,恭敬收了。
而後夫妻辭行,拜別皇後。
出蓬萊殿時,盛煜的腳步似比平常遲緩些許,低垂的眉眼盯著腳下,看不出半點情緒。隻在出了殿門後,迴望了眼中宮朱漆金鏤的奢豪端貴,眼底的冷銳憤恨轉瞬即逝,而後神色如常地踏上朱牆夾峙的宮廊。
夫妻間仍然無話,習慣之後,倒也不覺得尷尬。
臨近宮門時,魏鸞叫住他,「夫君,我既嫁了過來,別的事不敢擅自做主,北朱閣裏卻得打理妥當,免得給你添亂。隻是幾位嬤嬤年事頗高,興許是長輩所賜,抑或對盛家有功之人,不便擅自安排。夫君能否抽空到北朱閣裏交代幾句?」
盛煜覷著她,目光從眉眼挪到唇瓣又挪迴去,猜出她的意思。
遂頷首道:「今晚我去用飯吧。」
「好,我等夫君迴來。」魏鸞很滿意,出宮後由隨車等候的染冬扶上馬車,轆轆迴府。
至於盛煜麽,自是撥轉馬頭,徑直往玄鏡司去了。
……
當晚,魏鸞備了頓頗豐盛的晚飯,靜候盛煜。
到酉時將盡,盛煜才孑然歸來。
曲園裏地勢寬敞,壘石環山,鑿池引水,算是京城裏一處名園。如此闊朗的所在,安置主人住的以北朱閣、南朱閣為主,自是極費匠心,修得軒敞壯麗。北朱閣前庭院闊朗,兩側是安置貼身僕婢的廂房,穿兩側菱花門而過,則是抱廈涼台,花圃亭堂。
哪怕後來淑妃得寵,魏鸞也年紀漸長有了君臣之分,後宮相見時永穆帝也頗關愛。直到前世敬國公府被章家推出來擋箭,闔家灰飛煙滅。
而此刻,殿中的氛圍頗為融洽。
永穆帝隻字未提太子的事,隻賀她夫妻倆新婚之喜,叮囑盛煜不可委屈了新婦,魏鸞亦須敬重公婆,與盛家眾人和睦相處。
魏鸞恭敬受教。
閑談片刻,夫妻倆既已謝恩,自不能耽誤皇帝太久的功夫,遂起身辭行。卻見內侍趨步入內,行禮通稟道:「啟稟皇上,女官芳苓在外候命,說皇後娘娘聽聞盛少夫人進了宮,意欲請去一見,遣芳苓來接。」
永穆帝聞言瞥了眼魏鸞,便見她躬身垂首,慣常的乖順模樣。
今日夫妻入宮是承召於皇帝,兩人之中,一位是皇帝的親信寵臣,一位是皇後是嫡親侄女。皇後這般公然來請,自是為魏鸞撐腰之意,當真是不願皇帝有半點偏袒。
永穆帝遂向盛煜道:「皇後為了這門婚事費心良多,她既有空,你便一道去謝恩。」
「微臣遵旨。」盛煜沉聲。
……
入秋後氣候漸涼,章皇後遂從含涼殿搬迴慣常居住的蓬萊殿裏。
魏鸞與盛煜過去時,周驪音竟也到了。她是帝後萬般寵愛的天之驕女,自幼沒吃過半點苦頭,雖身在宮廷,性情裏卻仍存幾分爛漫直率。那日婚禮道賀時沒能跟魏鸞說上話,今日聽聞魏鸞要來,早早便來皇後宮裏伴駕。
隔窗見得魏鸞蹤影,周驪音便快步出來,喜滋滋挽著她手,上下打量。
魏鸞端正行禮,盛煜亦拱手道:「拜見公主。」
「盛統領客氣。」周驪音敷衍著,湊在魏鸞耳邊道:「他沒欺負你吧?」
魏鸞莞爾,「怎麽會呢。」
周驪音便瞥了盛煜一眼,道:「過兩天我去盛府看你,可不許閉門謝客!」
後半句自然不是說給魏鸞聽的。
魏鸞新婚初嫁,對這位夫君的性情了解有限,尚存幾分忌憚,不由瞥向身側的盛煜。便見他唇角微動,道:「公主駕臨寒舍,自會恭敬迎候。」
說著話進了殿,章皇後宮裝雍容,靠在短榻上啜茶。
見盛煜端然進來,她麵上微露詫色。
派芳苓去麟德殿接人時,章皇後自然篤定魏鸞會來謝恩,隻是沒想到,這位素日裏麵冷心硬、唯皇帝之命是從的玄鏡司統領竟也會跟過來。這可真是稀奇事了,章皇後不自覺將身子坐得更直些,唇角浮起滿意的笑,瞥向自家侄女。
少女新婚初嫁,雖隻兩日而已,卻似比在閨中時多了幾分柔婉。
那眼神含笑瞥過來,嫵媚流波,招人喜歡。
白日裏天暖,她穿得也單薄,衣裳光彩,浮花堆繡,寸縷綺羅覆在胸前,露出柔□□致的鎖骨。高堆的青絲間花鈿為飾,斜簪了支金釵,細股纖秀,釵首是飛舞的雙碟,尾翼綴了金玉細珠,離披紛垂。
盈盈而行時,蝶尾輕顫,更見婉麗。
章皇後笑意愈深,命人賜了座,關懷了幾句後又朝仍端然侍立的盛煜道:「盛統領這迴是有福氣了。咱們鸞鸞是美人兒,最玲瓏剔透招人喜歡的,本宮疼愛多年,視她如同己出。盛統領,你可得好生待她。」
雍容眉眼帶笑,頗有幾分親近。
盛煜雙手斂於袖中,站在魏鸞身側,眉間紋絲未動,隻拱手道:「微臣明白。」
章皇後見他今日肯來,便知這男人雖麵冷心硬,待魏鸞終是與眾不同的,也不急著立時拉攏,便又拉著魏鸞細細叮囑。
自然都是說給盛煜聽的好話,要魏鸞好生侍奉公婆,友睦姑嫂雲雲。
末了,又命人端來錦盒,賜予魏鸞權作賀禮。
錦盒中是支九玉釵,雕琢成鸞鳥形狀。鸞是九色神鳥,自口、頸至尾、足,顏色各不相同,彼此相接暈染,煌煌輝彩。如此質地的美玉世間難得,必是交予名匠潛心打磨,雕鏤得極為精緻。
這般賞賜自是籠絡,章皇後懷裏揣著怎樣的打算,姨侄倆心知肚明。
魏鸞忙起身歡喜謝恩,恭敬收了。
而後夫妻辭行,拜別皇後。
出蓬萊殿時,盛煜的腳步似比平常遲緩些許,低垂的眉眼盯著腳下,看不出半點情緒。隻在出了殿門後,迴望了眼中宮朱漆金鏤的奢豪端貴,眼底的冷銳憤恨轉瞬即逝,而後神色如常地踏上朱牆夾峙的宮廊。
夫妻間仍然無話,習慣之後,倒也不覺得尷尬。
臨近宮門時,魏鸞叫住他,「夫君,我既嫁了過來,別的事不敢擅自做主,北朱閣裏卻得打理妥當,免得給你添亂。隻是幾位嬤嬤年事頗高,興許是長輩所賜,抑或對盛家有功之人,不便擅自安排。夫君能否抽空到北朱閣裏交代幾句?」
盛煜覷著她,目光從眉眼挪到唇瓣又挪迴去,猜出她的意思。
遂頷首道:「今晚我去用飯吧。」
「好,我等夫君迴來。」魏鸞很滿意,出宮後由隨車等候的染冬扶上馬車,轆轆迴府。
至於盛煜麽,自是撥轉馬頭,徑直往玄鏡司去了。
……
當晚,魏鸞備了頓頗豐盛的晚飯,靜候盛煜。
到酉時將盡,盛煜才孑然歸來。
曲園裏地勢寬敞,壘石環山,鑿池引水,算是京城裏一處名園。如此闊朗的所在,安置主人住的以北朱閣、南朱閣為主,自是極費匠心,修得軒敞壯麗。北朱閣前庭院闊朗,兩側是安置貼身僕婢的廂房,穿兩側菱花門而過,則是抱廈涼台,花圃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