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紫陽的父親\"張半仙\"帶著他的母親跟隨慈禧的步伐出逃到大西北,以躲避戰亂,
那時的紫陽已經在母親的肚子裏3年了......
時間推迴到1900年:
那時的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直隸等地興起,他們打出 “扶清滅洋” 的口號,
反抗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傳教士的壓迫。
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搖擺不定,一方麵想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另一方麵又害怕義和團勢力失控。
列強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借口,組成八國聯軍侵華......
1900 年 8 月 14 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慈禧太後驚慌失措,於 8 月 15 日清晨,帶著光緒皇帝、隆裕皇後等一行人,喬裝打扮後從北京德勝門倉皇出逃。
他們先向西逃至懷來縣,一路上風餐露宿,狼狽不堪。
之後又輾轉逃往太原、西安等地......
慈禧的出逃,標誌著清政府在麵對列強入侵時的無力和混亂。
這一事件也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同時,在出逃期間,清政府不得不任命李鴻章等人為全權代表與列強議和,
最終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
舊中國被迫向列強賠款巨額白銀,並且在軍事、外交等諸多方麵受到列強的控製......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義爆發,這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隨後全國多地響應,清政府的統治迅速瓦解......
從此告別了二千年的封建統治時期:
1912 年 1 月 1 日,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誌著中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製,開始了民主共和的新時代。
黎元洪為副總統,並成立臨時參議院。
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標誌著封建帝製的結束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建立。
但隨後,袁世凱憑借其掌握的北洋軍實力,逐漸掌握了政權......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清朝正式滅亡......
3 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也意味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1913 年,袁世凱頒布《整飭倫常令》,恢複學校祀孔,這是其複辟帝製的預演......
1915 年,袁世凱為了實現自己的皇帝夢,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並積極籌備稱帝。
同年 12 月,袁世凱宣布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
1915 年袁世凱複辟帝製的行為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這一倒行逆施的行為引發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蔡鍔、唐繼堯、李烈鈞等人在雲南宣布獨立,出兵討伐袁世凱,護國運動爆發......
護國運動得到了全國多地的響應,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
最終,袁世凱在內外壓力下取消帝製,護國運動取得勝利......
1916 年 3 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製,仍稱大總統,6 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中憂懼而死。
1917 年,前清遺臣張勳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借口,
率領辮子軍進入北京,擁立溥儀複辟。
但這場複辟鬧劇僅僅持續了十二天,就被段祺瑞率領的“討逆軍”擊敗。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拒絕恢複《臨時約法》,且對內獨裁,對外賣國。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
.......
時間大踏步來到了1916年,中華大地依然出現軍閥割據紛爭的混亂局麵.......
主要有以段祺瑞為首的皖係、
皖係:以段祺瑞為首,控製著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陝西等省。
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勢力較大,並且掌握著北京政府的部分權力,在政治上有較大的影響力。
皖係軍閥:
段祺瑞:北洋軍閥皖係首領,是北洋軍元老。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任國務院總理,憑借其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試圖控製全國。
他執政期間,與總統黎元洪之間產生 “府院之爭”,後又借張勳複辟重掌政權。
他主張參戰以獲取日本支持,通過 “西原借款” 擴充勢力,還編練參戰軍,是當時頗具影響力的軍閥將領。
徐樹錚:被稱為 “皖係四大金剛” 之一,是段祺瑞的得力幹將,極具軍事才能和政治謀略。
在皖係軍閥的發展和擴張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積極參與段祺瑞的各項決策和軍事行動。
段芝貴:皖係的重要將領,在段祺瑞掌權期間,得到重用,參與了皖係的諸多軍事和政治活動,幫助皖係鞏固和擴大勢力範圍。
盧永祥:也是皖係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地方上擁有一定的勢力,曾在浙江等地擔任重要職務,是皖係在地方上的重要代表。
......
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以馮國璋、曹錕等人為首,據有直隸、湖北、江蘇、江西等省。直係軍閥在英美的支持下,經濟和軍事實力也較為雄厚。
直係軍閥:
馮國璋:直係軍閥的早期重要首領之一。
袁世凱死後,馮國璋在直係軍閥中擁有較高的威望和影響力。
他與皖係段祺瑞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在政治和軍事上積極爭奪權力和地盤,是當時直係軍閥的核心人物。
曹錕:在這一時期已經嶄露頭角,是直係軍閥中的重要將領。
後來在直係軍閥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崛起,成為直係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
以張作霖為首的奉係:張作霖領導的奉係軍閥盤踞在東北三省。
奉係在東北有著深厚的根基,並且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能夠與其他軍閥勢力相抗衡的重要力量。
奉係軍閥:
張作霖:奉係軍閥的首領,此時的奉係軍閥已經在東北三省逐漸發展壯大。
張作霖善於經營和擴張,在歐美財團的支持下,在東北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雖然在 1916 年奉係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較大的影響力,但張作霖已經開始積極謀劃和布局,為奉係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
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等軍閥間的爭鬥不斷......
原先依附於北洋軍閥的各地軍閥也紛紛裂土稱雄,分別把持著或大或小的地方
這些不同派係的軍閥之間為了爭奪對北京中央政府的控製權,
為了保持與擴大自己占據的地盤,進行著連年不斷的紛爭,並不時引發戰爭,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除了北洋軍閥內部的分裂和爭鬥,一些地方勢力也在這一時期逐漸崛起。
山西的閻錫山,在袁世凱死後逐漸鞏固了自己在山西的統治地位,成為獨霸一方的地方軍閥。
這些軍閥們在 1916 年袁世凱死後開始,到 1924年的直皖、直奉戰爭階段:
1920 年 7 月,直皖戰爭爆發,直係和奉係聯合擊敗了皖係。北京政府由直係控製,皖係軍閥逐步被消滅。
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皖戰爭後,直奉之間因在地盤和權力分配上產生矛盾。
1922 年 4 月爆發首次直奉戰爭,結果奉軍戰敗,退出關外,
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 年 9 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10 月馮玉祥發動 “北京政變”,囚禁曹錕,吳佩孚腹背受敵,主力被殲滅,率殘部倉皇南逃,
軍閥混戰中各自為自己所屬的派係爭奪利益和權力,使得當時的中華大地全麵陷入了混亂和動蕩之中......
那時的紫陽已經在母親的肚子裏3年了......
時間推迴到1900年:
那時的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直隸等地興起,他們打出 “扶清滅洋” 的口號,
反抗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傳教士的壓迫。
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搖擺不定,一方麵想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另一方麵又害怕義和團勢力失控。
列強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借口,組成八國聯軍侵華......
1900 年 8 月 14 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慈禧太後驚慌失措,於 8 月 15 日清晨,帶著光緒皇帝、隆裕皇後等一行人,喬裝打扮後從北京德勝門倉皇出逃。
他們先向西逃至懷來縣,一路上風餐露宿,狼狽不堪。
之後又輾轉逃往太原、西安等地......
慈禧的出逃,標誌著清政府在麵對列強入侵時的無力和混亂。
這一事件也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同時,在出逃期間,清政府不得不任命李鴻章等人為全權代表與列強議和,
最終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
舊中國被迫向列強賠款巨額白銀,並且在軍事、外交等諸多方麵受到列強的控製......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義爆發,這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隨後全國多地響應,清政府的統治迅速瓦解......
從此告別了二千年的封建統治時期:
1912 年 1 月 1 日,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誌著中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製,開始了民主共和的新時代。
黎元洪為副總統,並成立臨時參議院。
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標誌著封建帝製的結束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建立。
但隨後,袁世凱憑借其掌握的北洋軍實力,逐漸掌握了政權......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清朝正式滅亡......
3 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也意味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1913 年,袁世凱頒布《整飭倫常令》,恢複學校祀孔,這是其複辟帝製的預演......
1915 年,袁世凱為了實現自己的皇帝夢,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並積極籌備稱帝。
同年 12 月,袁世凱宣布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
1915 年袁世凱複辟帝製的行為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這一倒行逆施的行為引發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蔡鍔、唐繼堯、李烈鈞等人在雲南宣布獨立,出兵討伐袁世凱,護國運動爆發......
護國運動得到了全國多地的響應,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
最終,袁世凱在內外壓力下取消帝製,護國運動取得勝利......
1916 年 3 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製,仍稱大總統,6 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中憂懼而死。
1917 年,前清遺臣張勳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借口,
率領辮子軍進入北京,擁立溥儀複辟。
但這場複辟鬧劇僅僅持續了十二天,就被段祺瑞率領的“討逆軍”擊敗。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拒絕恢複《臨時約法》,且對內獨裁,對外賣國。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
.......
時間大踏步來到了1916年,中華大地依然出現軍閥割據紛爭的混亂局麵.......
主要有以段祺瑞為首的皖係、
皖係:以段祺瑞為首,控製著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陝西等省。
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勢力較大,並且掌握著北京政府的部分權力,在政治上有較大的影響力。
皖係軍閥:
段祺瑞:北洋軍閥皖係首領,是北洋軍元老。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任國務院總理,憑借其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試圖控製全國。
他執政期間,與總統黎元洪之間產生 “府院之爭”,後又借張勳複辟重掌政權。
他主張參戰以獲取日本支持,通過 “西原借款” 擴充勢力,還編練參戰軍,是當時頗具影響力的軍閥將領。
徐樹錚:被稱為 “皖係四大金剛” 之一,是段祺瑞的得力幹將,極具軍事才能和政治謀略。
在皖係軍閥的發展和擴張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積極參與段祺瑞的各項決策和軍事行動。
段芝貴:皖係的重要將領,在段祺瑞掌權期間,得到重用,參與了皖係的諸多軍事和政治活動,幫助皖係鞏固和擴大勢力範圍。
盧永祥:也是皖係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地方上擁有一定的勢力,曾在浙江等地擔任重要職務,是皖係在地方上的重要代表。
......
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以馮國璋、曹錕等人為首,據有直隸、湖北、江蘇、江西等省。直係軍閥在英美的支持下,經濟和軍事實力也較為雄厚。
直係軍閥:
馮國璋:直係軍閥的早期重要首領之一。
袁世凱死後,馮國璋在直係軍閥中擁有較高的威望和影響力。
他與皖係段祺瑞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在政治和軍事上積極爭奪權力和地盤,是當時直係軍閥的核心人物。
曹錕:在這一時期已經嶄露頭角,是直係軍閥中的重要將領。
後來在直係軍閥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崛起,成為直係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
以張作霖為首的奉係:張作霖領導的奉係軍閥盤踞在東北三省。
奉係在東北有著深厚的根基,並且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能夠與其他軍閥勢力相抗衡的重要力量。
奉係軍閥:
張作霖:奉係軍閥的首領,此時的奉係軍閥已經在東北三省逐漸發展壯大。
張作霖善於經營和擴張,在歐美財團的支持下,在東北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雖然在 1916 年奉係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較大的影響力,但張作霖已經開始積極謀劃和布局,為奉係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
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等軍閥間的爭鬥不斷......
原先依附於北洋軍閥的各地軍閥也紛紛裂土稱雄,分別把持著或大或小的地方
這些不同派係的軍閥之間為了爭奪對北京中央政府的控製權,
為了保持與擴大自己占據的地盤,進行著連年不斷的紛爭,並不時引發戰爭,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除了北洋軍閥內部的分裂和爭鬥,一些地方勢力也在這一時期逐漸崛起。
山西的閻錫山,在袁世凱死後逐漸鞏固了自己在山西的統治地位,成為獨霸一方的地方軍閥。
這些軍閥們在 1916 年袁世凱死後開始,到 1924年的直皖、直奉戰爭階段:
1920 年 7 月,直皖戰爭爆發,直係和奉係聯合擊敗了皖係。北京政府由直係控製,皖係軍閥逐步被消滅。
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皖戰爭後,直奉之間因在地盤和權力分配上產生矛盾。
1922 年 4 月爆發首次直奉戰爭,結果奉軍戰敗,退出關外,
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 年 9 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10 月馮玉祥發動 “北京政變”,囚禁曹錕,吳佩孚腹背受敵,主力被殲滅,率殘部倉皇南逃,
軍閥混戰中各自為自己所屬的派係爭奪利益和權力,使得當時的中華大地全麵陷入了混亂和動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