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已經重新翻修過了,煥然一新的模樣和以前大不相同,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到處都是破補丁。
下了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方形的花壇,裏麵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為校園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
花壇的最右邊是 1、2 年級老師的辦公室。
以前右手邊的那個地方是食堂,不過現在已經改成初中生的寢室樓了。
而食堂則改到了左手邊。我們順著左手邊往下走,前方有一個台階。
下了台階之後,往左走就是食堂,陣陣飯菜的香氣時不時從裏麵飄出來。
右邊則是教師寢室,教師寢室沒有進行翻修,依舊保持著以前的老式風格。
綠色的鐵柵門緊閉著,鎖在裏麵。
如果要開門,得將手從綠色的鐵柵門的縫隙把手伸進去,費力地摸到裏麵的鎖把,然後才能把門打開。
學生樓和教師寢室中間存在著一道不太顯眼的縫隙,以前這裏矗立著一座堅固的鐵門,將其牢牢攔住。
在過去,下麵的區域是被封禁的,屬於不開放的地帶。
隻有在特定的時刻,當學生們肩負起打掃垃圾的任務時,才會來到這裏。
順著一條長長的台階緩緩而下,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起來。
幾條略顯陳舊的長凳子安靜地擺放在那裏,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一旁,一棵高大粗壯的大柳樹傲然挺立,它那繁茂的枝葉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為這片區域帶來了一片清涼與寧靜。
大樹的周邊環繞著一個不大不小的操場,沒錯,這裏如今已被巧妙地改造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小操場。
不得不說,這塊地的麵積著實有限,就這麽不大的一塊兒地方,能改造成如今這番模樣,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沿著小路一直走到盡頭,便能看到那個備受爭議的垃圾站。
說實話,對於垃圾站的改造,確實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之處。
想當初,垃圾站位於食堂的角落,學生和教職工們倒垃圾都十分便捷,無需長途跋涉。
而現在,卻要走過長長的一段路程,才能完成倒垃圾的任務,這無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不便。
校長一邊帶著我們參觀,一邊向我們介紹道:“學校整體改動的地方其實不算多,其中比較顯著的大變化,就是新修建的初中生寢室樓了。”
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們跟隨他的腳步踏入了寢室樓。
一進入其中,便能明顯感覺到這裏與學校裏其他建築的差異,仿佛完全不屬於同一個年代。
寢室樓內部鋪設了幹淨整潔的地磚,讓人走在上麵感到格外舒適。
床鋪也全部換成了那種更為寬敞的上下鋪,為學生們提供了更舒適的睡眠空間。
而且,還貼心地增加了衣櫃,方便學生們存放衣物和個人物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洗澡間也進行了升級改造,不再是那種多人共用的群體洗澡間,而是變成了獨立分隔的小間,極大地保護了學生們的隱私,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從寢室樓下來時,時間剛好過去了 30 來分鍾。
外麵的三輛公交車已經整齊地排列在那裏,準備就緒。
因為這所學校是中學和小學的集合體,小學生的放學時間比較早,下午 5 點 40 就放學了,而中學生們則要一直學習到晚上九點。
所以,這些公交車主要是為小學生準備的。
公交車的路線最遠能到達大觀音廟,而且全程隻需要一塊錢,不得不說,這價格可以說是十分實惠的了。
這時候,小蓮有些驚訝地發現,進大門的右手處的那個小賣鋪竟然還依然存在,沒有被拆除。
校長點了點頭,解釋道:“學生們也就這麽點愛好,把小賣部拆了,他們就更沒精神學習了。”
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小賣部,一股濃濃的熟悉感頓時撲麵而來。
鋪在櫃子上的是各式各樣的辣條、令人心動的抽獎活動,還有戳戳樂以及一些小巧可愛的玩具等等。
雖然物品還是那些熟悉的物品,但曾經熟悉的小賣部老板已經換了人。
校長熱情地向小賣部老板介紹了我們,小賣部老板也微笑著伸出手與我們一一握手,還大方地讓我們隨便挑,說不要錢。
我們拿了些辣條以及那種充滿迴憶的西瓜泡泡糖。
我身上此時已經沒有現金了,也就謝玉琪身上還揣了一點。
不過,這次是校長搶先一步,爭著把錢給付了。
從小賣部出來的時候,夕陽的餘暉灑在校園裏,學生們早已在樓下那寬敞的空地上集合完畢。
從左到右依次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的,分別是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可愛身影。
六年級的學生由於需要留校繼續學習,所以此刻並未出現在放學的隊伍中。
我們一群人輕手輕腳地默默走到了隊伍的最後排,盡量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以往像這樣的場合,通常都是校長親自站在前麵講話,用他那充滿威嚴又不失慈愛的聲音給學生們叮囑各種事項。
然而今天,站在前方的卻是年級主任。
按理來說,在一般的中小學裏,是不太會專門設置年級主任這個職位的。
但這所學校的情況有些特殊,校長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考慮到自己和弟弟行事都不太靠譜,而且極有可能會出現兩人雙雙都不在校的情況。
在這種時候,如果沒有一個能臨時主持大局的人,學校的很多工作可能就會陷入混亂。
所以,經過慎重的抉擇,校長任命了一個年級主任和一個副年級主任。
雖說被稱為年級主任,但實際上這位也是學校裏普普通通的老師。
隻不過在校長不在學校的時候,他肩負起了代替校長處理一些緊急事務和無法及時處理的重要工作的責任。
此時,聽著年級主任滔滔不絕的講話,我的內心充滿了新鮮感。
畢竟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是那種封閉式管理的,很少有這樣輕鬆活潑的放學場景。
而小蓮的臉上則流露出了深深的懷念之情,她的眼神格外專注,全神貫注地仔細傾聽著每一個字,仿佛想要把這熟悉的場景和話語深深地刻在心底。
一旁的謝玉琪則顯得格外悠閑自在,她嘴裏大口嚼著香辣可口的辣條,手中還握著一瓶可樂,時不時地喝上一口。
那副模樣,怎麽看都像是那種在學習上不太上心、成績不太好的學生。
然而此刻,誰也沒有心思去在意她。
再看校長,他雙手背在身後,身姿挺拔,神情嚴肅莊重。
隨著年級主任講話的節奏,他不時地點著頭,臉上的表情時而凝重,時而欣慰。
那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看就是十足的領導做派。
謝玉琪這家夥也是夠讓人無奈的,讓她站在後麵好好聽講都安分不了,竟然直接撒腿跑人家孩童人群中去了。
她那一米八的大高個,在一群小孩子當中顯得尤為顯眼,簡直就是鶴立雞群。
正是她的這一番突兀舉動,讓我一下子從愣神中迴過了神來。
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人群中的孩子們,這些小家夥們也是一點兒都不老實。
有幾個孩子一臉認真地聽講,那專注的神情讓人忍不住點讚;
有兩個調皮鬼在偷偷傳辣條,動作鬼鬼祟祟的;
還有幾個悄悄靠攏在一起,交頭接耳說悄悄話,臉上洋溢著神秘的笑容;
更有甚者蹲在地上,不知道在擺弄著什麽;還有的孩子搓著自己的手,時不時地哈上兩口氣。
就這樣大約過了 20 來分鍾,主任的長篇大論總算講完了。
在人堆裏溜達了一大圈的謝玉琪也慢悠悠地走了迴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也不知道她在裏麵玩得有多開心。
我們四個人則是十分熟練地退到了側邊,不想擋住孩子們的路。
隨後便聽到年級主任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後轉!”那聲音洪亮而有力,在校園裏迴蕩著。
放學的音樂激昂地響了起來,仿佛在為孩子們歡快地送行。
隻見一年級的學生像一群勇敢的小戰士,第一個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去。
緊接著,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依次跟上,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
而這時候我們也發現,門外的景象可謂是五花八門。
其實並不是隻有公交車在等候,還有不少電瓶車、三輪車等等。
不過,汽車在這裏卻很少見,或許是因為道路狹窄,不太方便通行。
我的好奇心此時被徹底勾了起來,竟然不自覺地跟著這群孩子一路走到了學校門外,就像一個好奇的孩子想要一探究竟。
看著他們逐漸散場,有的奔向家長的懷抱,
有的三五成群結伴而行,還有的歡唿雀躍地跑向自己熟悉的車輛。
謝玉琪忍不住“哇”了一聲,感歎道:“好熱鬧啊!”我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也被這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場景所感染。
觀看完小學生們放學那熱鬧而有序的場景後,我們讓校長帶著我們去六年級的教室聽課。
校長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隻見他健步走到樓梯的那個狹小空隙裏,彎下腰,費勁地搬出了三張桌子和三張椅子。
桌椅重重地堆疊在一起,看起來份量可不輕,校長深吸一口氣,緊緊抱住它們,步伐略顯沉重地往樓上走去。
我們見校長如此吃力,趕忙走上前,伸手想要接過桌椅,說道:“讓我們來搬吧!”
校長卻微笑著連連擺手,迴答道:“不用不用,這點小事難不倒我,我正好借此機會減減肥呢!”說完,繼續抱著桌椅堅定地往樓上走去。
好不容易來到了五樓的六年級教室,這裏距離校長辦公室不遠。
我們走進的是六年級三班,教室裏正在上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寫著複雜的算式,同學們則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
校長細心地為我們找了個靠窗、光線良好的位置,然後動作麻利地把三張桌子依次擺放好。
之後,校長轉身朝著前麵的幾個學生走去,硬是跟他們擠著坐了下去。
那幾個學生被突然擠過來的校長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身體不由自主地往旁邊挪動,臉上露出既無奈又覺得有趣的神情。
而就在這時,我們不經意間透過窗戶向外望去,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我們驚訝不已。
原來,在這棟樓的後麵竟然還有一棟樓。
校長似乎察覺到了我們的驚訝,他扭過頭來,麵帶微笑,耐心地向我們介紹:“那裏就是 7、8、9 年級所在的地方,是一棟三層的小樓。”
“初中宿舍就在左側圍牆那裏,有個不太起眼的小缺口,從那裏就能直接通往那邊了。”
我們順著校長所指的方向仔細觀察著那片區域,說實話,第一感覺是很壓抑。
由於那堵高高的圍牆矗立在那裏,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一樓原本寬敞的院落空間硬生生地擠壓得極為狹小,其長度更是短得讓人感到驚訝不已。
遠遠望去,這個院落就像是一個被束縛住手腳的巨人,無法盡情伸展自己的身軀。
當我們看到眼前如此局促的景象時,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流露出一絲不滿和困惑。就在這時,校長似乎察覺到了我們的心思,他,進一步向我們解釋道:
“可能覺得這裏看起來有些擁擠不堪,但實際上孩子們一般都會選擇到這邊來活動玩耍。”
“你們看,那邊還有一片較為開闊的空地!”說著,校長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另一個方向。
接著,校長又繼續補充道:“咱們初中部學生的下課時間僅有短短的 15 分鍾。”
“如果把活動區域設置得太遠,他們在這麽有限的時間內根本來不及趕到,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
“因此,這樣的布局安排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聽完校長的這一番詳細解釋,我恍然大悟般地點了點頭,心中原先的那些疑惑瞬間煙消雲散。
此時此刻,我對於學校的整體布局以及這種精心設計背後所蘊含的深意有了更為深刻、全麵的認識和理解。
下了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方形的花壇,裏麵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為校園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
花壇的最右邊是 1、2 年級老師的辦公室。
以前右手邊的那個地方是食堂,不過現在已經改成初中生的寢室樓了。
而食堂則改到了左手邊。我們順著左手邊往下走,前方有一個台階。
下了台階之後,往左走就是食堂,陣陣飯菜的香氣時不時從裏麵飄出來。
右邊則是教師寢室,教師寢室沒有進行翻修,依舊保持著以前的老式風格。
綠色的鐵柵門緊閉著,鎖在裏麵。
如果要開門,得將手從綠色的鐵柵門的縫隙把手伸進去,費力地摸到裏麵的鎖把,然後才能把門打開。
學生樓和教師寢室中間存在著一道不太顯眼的縫隙,以前這裏矗立著一座堅固的鐵門,將其牢牢攔住。
在過去,下麵的區域是被封禁的,屬於不開放的地帶。
隻有在特定的時刻,當學生們肩負起打掃垃圾的任務時,才會來到這裏。
順著一條長長的台階緩緩而下,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起來。
幾條略顯陳舊的長凳子安靜地擺放在那裏,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一旁,一棵高大粗壯的大柳樹傲然挺立,它那繁茂的枝葉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為這片區域帶來了一片清涼與寧靜。
大樹的周邊環繞著一個不大不小的操場,沒錯,這裏如今已被巧妙地改造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小操場。
不得不說,這塊地的麵積著實有限,就這麽不大的一塊兒地方,能改造成如今這番模樣,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沿著小路一直走到盡頭,便能看到那個備受爭議的垃圾站。
說實話,對於垃圾站的改造,確實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之處。
想當初,垃圾站位於食堂的角落,學生和教職工們倒垃圾都十分便捷,無需長途跋涉。
而現在,卻要走過長長的一段路程,才能完成倒垃圾的任務,這無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不便。
校長一邊帶著我們參觀,一邊向我們介紹道:“學校整體改動的地方其實不算多,其中比較顯著的大變化,就是新修建的初中生寢室樓了。”
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們跟隨他的腳步踏入了寢室樓。
一進入其中,便能明顯感覺到這裏與學校裏其他建築的差異,仿佛完全不屬於同一個年代。
寢室樓內部鋪設了幹淨整潔的地磚,讓人走在上麵感到格外舒適。
床鋪也全部換成了那種更為寬敞的上下鋪,為學生們提供了更舒適的睡眠空間。
而且,還貼心地增加了衣櫃,方便學生們存放衣物和個人物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洗澡間也進行了升級改造,不再是那種多人共用的群體洗澡間,而是變成了獨立分隔的小間,極大地保護了學生們的隱私,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從寢室樓下來時,時間剛好過去了 30 來分鍾。
外麵的三輛公交車已經整齊地排列在那裏,準備就緒。
因為這所學校是中學和小學的集合體,小學生的放學時間比較早,下午 5 點 40 就放學了,而中學生們則要一直學習到晚上九點。
所以,這些公交車主要是為小學生準備的。
公交車的路線最遠能到達大觀音廟,而且全程隻需要一塊錢,不得不說,這價格可以說是十分實惠的了。
這時候,小蓮有些驚訝地發現,進大門的右手處的那個小賣鋪竟然還依然存在,沒有被拆除。
校長點了點頭,解釋道:“學生們也就這麽點愛好,把小賣部拆了,他們就更沒精神學習了。”
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小賣部,一股濃濃的熟悉感頓時撲麵而來。
鋪在櫃子上的是各式各樣的辣條、令人心動的抽獎活動,還有戳戳樂以及一些小巧可愛的玩具等等。
雖然物品還是那些熟悉的物品,但曾經熟悉的小賣部老板已經換了人。
校長熱情地向小賣部老板介紹了我們,小賣部老板也微笑著伸出手與我們一一握手,還大方地讓我們隨便挑,說不要錢。
我們拿了些辣條以及那種充滿迴憶的西瓜泡泡糖。
我身上此時已經沒有現金了,也就謝玉琪身上還揣了一點。
不過,這次是校長搶先一步,爭著把錢給付了。
從小賣部出來的時候,夕陽的餘暉灑在校園裏,學生們早已在樓下那寬敞的空地上集合完畢。
從左到右依次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的,分別是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可愛身影。
六年級的學生由於需要留校繼續學習,所以此刻並未出現在放學的隊伍中。
我們一群人輕手輕腳地默默走到了隊伍的最後排,盡量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以往像這樣的場合,通常都是校長親自站在前麵講話,用他那充滿威嚴又不失慈愛的聲音給學生們叮囑各種事項。
然而今天,站在前方的卻是年級主任。
按理來說,在一般的中小學裏,是不太會專門設置年級主任這個職位的。
但這所學校的情況有些特殊,校長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考慮到自己和弟弟行事都不太靠譜,而且極有可能會出現兩人雙雙都不在校的情況。
在這種時候,如果沒有一個能臨時主持大局的人,學校的很多工作可能就會陷入混亂。
所以,經過慎重的抉擇,校長任命了一個年級主任和一個副年級主任。
雖說被稱為年級主任,但實際上這位也是學校裏普普通通的老師。
隻不過在校長不在學校的時候,他肩負起了代替校長處理一些緊急事務和無法及時處理的重要工作的責任。
此時,聽著年級主任滔滔不絕的講話,我的內心充滿了新鮮感。
畢竟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是那種封閉式管理的,很少有這樣輕鬆活潑的放學場景。
而小蓮的臉上則流露出了深深的懷念之情,她的眼神格外專注,全神貫注地仔細傾聽著每一個字,仿佛想要把這熟悉的場景和話語深深地刻在心底。
一旁的謝玉琪則顯得格外悠閑自在,她嘴裏大口嚼著香辣可口的辣條,手中還握著一瓶可樂,時不時地喝上一口。
那副模樣,怎麽看都像是那種在學習上不太上心、成績不太好的學生。
然而此刻,誰也沒有心思去在意她。
再看校長,他雙手背在身後,身姿挺拔,神情嚴肅莊重。
隨著年級主任講話的節奏,他不時地點著頭,臉上的表情時而凝重,時而欣慰。
那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看就是十足的領導做派。
謝玉琪這家夥也是夠讓人無奈的,讓她站在後麵好好聽講都安分不了,竟然直接撒腿跑人家孩童人群中去了。
她那一米八的大高個,在一群小孩子當中顯得尤為顯眼,簡直就是鶴立雞群。
正是她的這一番突兀舉動,讓我一下子從愣神中迴過了神來。
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人群中的孩子們,這些小家夥們也是一點兒都不老實。
有幾個孩子一臉認真地聽講,那專注的神情讓人忍不住點讚;
有兩個調皮鬼在偷偷傳辣條,動作鬼鬼祟祟的;
還有幾個悄悄靠攏在一起,交頭接耳說悄悄話,臉上洋溢著神秘的笑容;
更有甚者蹲在地上,不知道在擺弄著什麽;還有的孩子搓著自己的手,時不時地哈上兩口氣。
就這樣大約過了 20 來分鍾,主任的長篇大論總算講完了。
在人堆裏溜達了一大圈的謝玉琪也慢悠悠地走了迴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也不知道她在裏麵玩得有多開心。
我們四個人則是十分熟練地退到了側邊,不想擋住孩子們的路。
隨後便聽到年級主任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後轉!”那聲音洪亮而有力,在校園裏迴蕩著。
放學的音樂激昂地響了起來,仿佛在為孩子們歡快地送行。
隻見一年級的學生像一群勇敢的小戰士,第一個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去。
緊接著,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依次跟上,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
而這時候我們也發現,門外的景象可謂是五花八門。
其實並不是隻有公交車在等候,還有不少電瓶車、三輪車等等。
不過,汽車在這裏卻很少見,或許是因為道路狹窄,不太方便通行。
我的好奇心此時被徹底勾了起來,竟然不自覺地跟著這群孩子一路走到了學校門外,就像一個好奇的孩子想要一探究竟。
看著他們逐漸散場,有的奔向家長的懷抱,
有的三五成群結伴而行,還有的歡唿雀躍地跑向自己熟悉的車輛。
謝玉琪忍不住“哇”了一聲,感歎道:“好熱鬧啊!”我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也被這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場景所感染。
觀看完小學生們放學那熱鬧而有序的場景後,我們讓校長帶著我們去六年級的教室聽課。
校長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隻見他健步走到樓梯的那個狹小空隙裏,彎下腰,費勁地搬出了三張桌子和三張椅子。
桌椅重重地堆疊在一起,看起來份量可不輕,校長深吸一口氣,緊緊抱住它們,步伐略顯沉重地往樓上走去。
我們見校長如此吃力,趕忙走上前,伸手想要接過桌椅,說道:“讓我們來搬吧!”
校長卻微笑著連連擺手,迴答道:“不用不用,這點小事難不倒我,我正好借此機會減減肥呢!”說完,繼續抱著桌椅堅定地往樓上走去。
好不容易來到了五樓的六年級教室,這裏距離校長辦公室不遠。
我們走進的是六年級三班,教室裏正在上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寫著複雜的算式,同學們則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
校長細心地為我們找了個靠窗、光線良好的位置,然後動作麻利地把三張桌子依次擺放好。
之後,校長轉身朝著前麵的幾個學生走去,硬是跟他們擠著坐了下去。
那幾個學生被突然擠過來的校長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身體不由自主地往旁邊挪動,臉上露出既無奈又覺得有趣的神情。
而就在這時,我們不經意間透過窗戶向外望去,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我們驚訝不已。
原來,在這棟樓的後麵竟然還有一棟樓。
校長似乎察覺到了我們的驚訝,他扭過頭來,麵帶微笑,耐心地向我們介紹:“那裏就是 7、8、9 年級所在的地方,是一棟三層的小樓。”
“初中宿舍就在左側圍牆那裏,有個不太起眼的小缺口,從那裏就能直接通往那邊了。”
我們順著校長所指的方向仔細觀察著那片區域,說實話,第一感覺是很壓抑。
由於那堵高高的圍牆矗立在那裏,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一樓原本寬敞的院落空間硬生生地擠壓得極為狹小,其長度更是短得讓人感到驚訝不已。
遠遠望去,這個院落就像是一個被束縛住手腳的巨人,無法盡情伸展自己的身軀。
當我們看到眼前如此局促的景象時,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流露出一絲不滿和困惑。就在這時,校長似乎察覺到了我們的心思,他,進一步向我們解釋道:
“可能覺得這裏看起來有些擁擠不堪,但實際上孩子們一般都會選擇到這邊來活動玩耍。”
“你們看,那邊還有一片較為開闊的空地!”說著,校長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另一個方向。
接著,校長又繼續補充道:“咱們初中部學生的下課時間僅有短短的 15 分鍾。”
“如果把活動區域設置得太遠,他們在這麽有限的時間內根本來不及趕到,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
“因此,這樣的布局安排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聽完校長的這一番詳細解釋,我恍然大悟般地點了點頭,心中原先的那些疑惑瞬間煙消雲散。
此時此刻,我對於學校的整體布局以及這種精心設計背後所蘊含的深意有了更為深刻、全麵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