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也很快就把車廂裏的十餘人給認出來了,畢竟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
要知道,在他們那片村子,別說隻是一個村的,就算是從打頭的村到第七個村子,彼此之間的距離也都不遠,也就大概兩公裏的路程。
這麽近的距離,再加上平日裏頻繁的走動和交流,大家相互之間可謂是知根知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我也算是徹底明白為啥人家能這麽迅速地一下就把這堆戴著帽子、試圖隱藏自己的人給精準認出來了。
瞧瞧他們,明明有寬敞的座位不坐,卻全都慌裏慌張地擠到後麵來,一個二個跟做賊似的,貓著腰,縮著脖子,那模樣別提有多滑稽了。
就他們這副鬼鬼祟祟的樣子,想不被發現都難啊!
大家被發現後的尷尬瞬間化作了無奈的笑聲。
之前還彎腰躲著的人們紛紛直起了腰杆,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服,然後排著隊,挨個挨個地走到三人麵前,熱情地打起了招唿。
我跟謝玉琪二人在這熱鬧的氛圍中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猶豫了片刻,隻能謊稱自己是在外地務工剛迴來的,接著又幹巴巴地送上了幾句賀喜的話語,顯得有些生硬和不自然。
不過,通過這次的接觸,我也總算是弄清楚了鄉裏鄉親們為什麽能夠這麽快就接納他們三人了。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三個人都特別地講禮貌。
老黃的兒子斯斯文文、彬彬有禮的,鼻梁上還架著一副圓眼鏡,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股儒雅的氣質,一看就是個有學問的人。
他的老婆則長著一張甜美可愛的娃娃臉,那圓潤的臉蛋和水汪汪的大眼睛,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看上去就是個乖巧懂事的姑娘。
而老黃兒子的老婆的老婆,雖然乍一看,她脖子上和手上那獨特的紋身,還有那頭張揚的紫色長發以及紫黑色的口紅,整個人的打扮充滿了叛逆的味道。
但實際上,深入接觸後會發現,人家在待人處事方麵還是非常得體的。
她很聽老婆的話,對長輩們也是尊敬有加,叫起叔叔阿姨來,那聲音又甜又脆,就像山間清澈的溪流,讓人聽了心裏都仿佛被灌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要我說帶上謝玉琪還是有作用的。
這妮子大大咧咧地坐到後排中間的椅子上後,像個高音喇叭似的扯著嗓子大喊了一句:“老婆,該你出手調節家庭關係了!”
她這突如其來的一嗓子,聲音又尖又亮,在原本還算安靜的車廂裏顯得格外突兀,仿佛一顆炸彈瞬間引爆了全場的注意力。
聽到她這麽喊,小蓮老婆,還有一群剛剛屁股挨著椅子還沒坐熱的人,又瞬間扭過頭來,目光如炬,齊刷刷地看向我們三個人。
那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仿佛在等待著一場精彩的大戲開場。
老黃這時也趕緊把車穩穩地停在了路邊,然後急切地把頭從駕駛座的窗口伸出來,對著我們三個左瞅瞅右看看,眼神裏滿是探究的意味,嘴裏還念叨著:“這是咋迴事喲?”
就連老黃他們兒子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原本平靜的臉上泛起了好奇的漣漪,眼睛一眨不眨地上下打量著我們三人。
我尷尬得滿臉通紅,像被火烤了一樣,手足無措地撓了撓頭,又忍不住咳嗽了一聲,試圖掩飾自己內心的窘迫。
然後,我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簡略地描繪了一下我們幾個的情況。
我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有些發顫,結結巴巴的。
說完後,大家先是一愣,隨後像是心有靈犀一般,不約而同地豎起了大拇指。
有人說道:“行啊,年輕人,有想法!”
還有人附和著:“不錯不錯,能這麽坦誠不容易。”
老黃聽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那接著趕路!”說完便重新開起了車。
我算是沒臉見人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幹脆直接貓在後麵,用衣服蒙著頭,一聲不吭。
而小蓮和謝玉琪倒是落落大方,很快就帶著他們三人與老黃一起興致勃勃地交流起來。
車子一路晃晃悠悠地行駛了約一個小時左右,終於到了一個路口。
我們和老黃揮手告別,二十多個人一起下了車。
下車後,右手邊往上走,便能看到一所學校,那是村裏孩子們求學的地方。
左手邊則是一個小商店,再往遠處便是其他村子的方向。
看到我們也在這裏下車,村民們很是好奇,眼神中充滿了疑惑。
我見狀,便開口說道:“小蓮其實是陸有文的女兒。”
一聽這話,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一個個臉上露出驚訝和欣喜的神情。
大家紛紛圍了過來,將小蓮圍在中間,噓寒問暖起來。
“哎呀,小蓮啊,這麽多年不見,都長成大姑娘啦!”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拉著小蓮的手,滿是慈愛地說道。
“可不是嘛,當年小蓮的事,可把我們給氣壞了。”
“這麽乖的一個女孩,還有蓮蓮的母親,那可是出了名的性子溫和,結果那個老畜牲一迴來就攪得全村不得安寧。”一位大叔氣憤地說道,臉上的皺紋因為憤怒而顯得更深了。
以下是為您擴寫的約 700 字的內容:
我們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來到了小商店歇腳,商店老板一看到小蓮,臉上立刻綻放出熱情的笑容,極其熟練地用帶著方言口音的英語打招唿:“you,妹仔迴來了噻。”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夾雜著英文的問候,讓原本正熱絡地交流著家長裏短的村民們瞬間都有些懵逼,一個個瞪大了眼睛,麵麵相覷,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老板這奇怪的話語。
老板這時也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了跟在小蓮身旁的眾多村民,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慌亂。
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闖了禍,老板二話不說,轉身就像被獵人追趕的兔子一般撒腿就跑。
村民們先是被老板這一係列的舉動搞得一愣,短暫的沉默之後,隨即反應過來。
他們臉上帶著又好氣又好笑的神情,紛紛一邊大聲叫嚷著,一邊開玩笑地隨手拿起身邊的掃把、棍棒之類的東西,急匆匆地追著老板喊道:“他奶奶的,吳雪,你個鱉孫子,妹仔迴來了,都不告訴我們。”
一時間,唿喊聲、叫罵聲、腳步聲此起彼伏,在小商店前的空地上交織成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過了許久之後,這場小小的追逐鬧劇才漸漸平息下來。
大家氣喘籲籲地停下腳步,紛紛掏出手機打起電話。
有的是住在山上的,接到消息後便匆匆忙忙從山上一路小跑下來,身上的衣服還沾著泥土和樹葉,頭發也被樹枝刮得有些淩亂;
有的是使勁蹬著自行車過來的,累得滿臉通紅,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多數都是騎著電瓶車來的,風風火火,車還沒停穩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來。
不一會兒的功夫,大家就從四麵八方聚集而來,全都圍到了小蓮的身邊。
“妹仔,當年的事對不住啊,是我們沒能幫上更多的忙。”一位憨厚老實的大叔,滿臉愧疚地低下了頭,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是我們沒護住你們,讓你們受委屈了。”一位頭發花白的大媽,紅著眼眶,緊緊拉著小蓮的手,粗糙的手掌輕輕摩挲著。
小蓮聽著大家真誠的道歉,臉上先是努力掛著堅強的笑容,試圖讓大家不要太過自責。
可迴憶起那些過往的辛酸,心中的情感再也抑製不住,笑著笑著,淚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忍不住奪眶而出。
她用帶著哭腔的聲音說道:“那種情況下無論發生什麽,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村民們心裏依舊充滿了愧疚,那沉重的心情久久無法釋懷。
小蓮的事對於他們而言,宛如一根尖銳且深深紮在心底、難以拔除的刺。
遙想當時,政策已然批準了他們這片貧困山區所有村民的遷徙計劃。
然而,在陸有文成功考上大學之後,他絲毫沒有向鎮裏和縣裏尋求任何物質方麵的獎勵,他唯一提出的要求,便是期望能給予他一個改變村子命運的機會。
因為他始終堅信,村子絕不可能永遠處於無法創造價值的困境之中。
後來的日子裏,陸有文在大學求學期間,一邊刻苦攻讀學業,一邊不辭辛勞地通過電話與村長保持著密切且頻繁的交流。
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高瞻遠矚的指導之下,村子裏那些原本無人問津的農產品,竟然成功地進入了縣裏廣闊的市場,不僅打開了銷路,還為村子帶來了頗為可觀的經濟收益,讓原本默默無聞、毫無價值可言的村子,一下子擁有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也正因如此,村裏人最終得以留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沒有被迫拆遷背井離鄉。
然而,在陸有文不幸去世的那段黑暗時光裏,村裏人卻一個個被恐懼所籠罩,內心充滿了畏縮和怯懦。
他們害怕因為此事而受到牽連,竟然在關鍵時刻都選擇了沉默和逃避,沒有一個人敢勇敢地站出來伸張正義。
一直到後來,當聽到有人講述起老黃的事,村裏人才如夢初醒,開始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為。
他們滿心懊悔,紛紛痛心疾首地感歎道:“我們都已經這把年紀了,經曆了風風雨雨,為何在關鍵時刻還如此貪生怕死呢?”
於是,一群人懷著滿腔的憤怒,氣勢洶洶、風風火火地闖進了鎮裏。
他們當時的情緒已然失控,激動到了極點,差點就做出了火燒派出所和鎮處理中心這種極端且不計後果的行為。
即便那個作惡多端、令人深惡痛絕的陸其武那個老畜牲最終被交給了村裏的人去處理,但他們還是對自己在最初的關鍵時候沒有挺身而出、及時出手相助的懦弱表現而感到無比愧疚和自責。
甚至有人因為內心的煎熬和痛苦無法排解,衝動之下選擇了跳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陸有文的深深愧疚,覺得實在是對不起陸有文為村子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萬幸的是,當時村子由於特殊的情況被上級部門重點關注著,相關救援人員及時迅速地趕到了現場,成功地把人給撈了上來。
否則的話,恐怕會有更多的人效仿這種極端的行為,那所引發的後果必然是不堪設想,真的就徹底完犢子了。
要知道,在他們那片村子,別說隻是一個村的,就算是從打頭的村到第七個村子,彼此之間的距離也都不遠,也就大概兩公裏的路程。
這麽近的距離,再加上平日裏頻繁的走動和交流,大家相互之間可謂是知根知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我也算是徹底明白為啥人家能這麽迅速地一下就把這堆戴著帽子、試圖隱藏自己的人給精準認出來了。
瞧瞧他們,明明有寬敞的座位不坐,卻全都慌裏慌張地擠到後麵來,一個二個跟做賊似的,貓著腰,縮著脖子,那模樣別提有多滑稽了。
就他們這副鬼鬼祟祟的樣子,想不被發現都難啊!
大家被發現後的尷尬瞬間化作了無奈的笑聲。
之前還彎腰躲著的人們紛紛直起了腰杆,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服,然後排著隊,挨個挨個地走到三人麵前,熱情地打起了招唿。
我跟謝玉琪二人在這熱鬧的氛圍中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猶豫了片刻,隻能謊稱自己是在外地務工剛迴來的,接著又幹巴巴地送上了幾句賀喜的話語,顯得有些生硬和不自然。
不過,通過這次的接觸,我也總算是弄清楚了鄉裏鄉親們為什麽能夠這麽快就接納他們三人了。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三個人都特別地講禮貌。
老黃的兒子斯斯文文、彬彬有禮的,鼻梁上還架著一副圓眼鏡,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股儒雅的氣質,一看就是個有學問的人。
他的老婆則長著一張甜美可愛的娃娃臉,那圓潤的臉蛋和水汪汪的大眼睛,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看上去就是個乖巧懂事的姑娘。
而老黃兒子的老婆的老婆,雖然乍一看,她脖子上和手上那獨特的紋身,還有那頭張揚的紫色長發以及紫黑色的口紅,整個人的打扮充滿了叛逆的味道。
但實際上,深入接觸後會發現,人家在待人處事方麵還是非常得體的。
她很聽老婆的話,對長輩們也是尊敬有加,叫起叔叔阿姨來,那聲音又甜又脆,就像山間清澈的溪流,讓人聽了心裏都仿佛被灌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要我說帶上謝玉琪還是有作用的。
這妮子大大咧咧地坐到後排中間的椅子上後,像個高音喇叭似的扯著嗓子大喊了一句:“老婆,該你出手調節家庭關係了!”
她這突如其來的一嗓子,聲音又尖又亮,在原本還算安靜的車廂裏顯得格外突兀,仿佛一顆炸彈瞬間引爆了全場的注意力。
聽到她這麽喊,小蓮老婆,還有一群剛剛屁股挨著椅子還沒坐熱的人,又瞬間扭過頭來,目光如炬,齊刷刷地看向我們三個人。
那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仿佛在等待著一場精彩的大戲開場。
老黃這時也趕緊把車穩穩地停在了路邊,然後急切地把頭從駕駛座的窗口伸出來,對著我們三個左瞅瞅右看看,眼神裏滿是探究的意味,嘴裏還念叨著:“這是咋迴事喲?”
就連老黃他們兒子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原本平靜的臉上泛起了好奇的漣漪,眼睛一眨不眨地上下打量著我們三人。
我尷尬得滿臉通紅,像被火烤了一樣,手足無措地撓了撓頭,又忍不住咳嗽了一聲,試圖掩飾自己內心的窘迫。
然後,我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簡略地描繪了一下我們幾個的情況。
我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有些發顫,結結巴巴的。
說完後,大家先是一愣,隨後像是心有靈犀一般,不約而同地豎起了大拇指。
有人說道:“行啊,年輕人,有想法!”
還有人附和著:“不錯不錯,能這麽坦誠不容易。”
老黃聽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那接著趕路!”說完便重新開起了車。
我算是沒臉見人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幹脆直接貓在後麵,用衣服蒙著頭,一聲不吭。
而小蓮和謝玉琪倒是落落大方,很快就帶著他們三人與老黃一起興致勃勃地交流起來。
車子一路晃晃悠悠地行駛了約一個小時左右,終於到了一個路口。
我們和老黃揮手告別,二十多個人一起下了車。
下車後,右手邊往上走,便能看到一所學校,那是村裏孩子們求學的地方。
左手邊則是一個小商店,再往遠處便是其他村子的方向。
看到我們也在這裏下車,村民們很是好奇,眼神中充滿了疑惑。
我見狀,便開口說道:“小蓮其實是陸有文的女兒。”
一聽這話,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一個個臉上露出驚訝和欣喜的神情。
大家紛紛圍了過來,將小蓮圍在中間,噓寒問暖起來。
“哎呀,小蓮啊,這麽多年不見,都長成大姑娘啦!”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拉著小蓮的手,滿是慈愛地說道。
“可不是嘛,當年小蓮的事,可把我們給氣壞了。”
“這麽乖的一個女孩,還有蓮蓮的母親,那可是出了名的性子溫和,結果那個老畜牲一迴來就攪得全村不得安寧。”一位大叔氣憤地說道,臉上的皺紋因為憤怒而顯得更深了。
以下是為您擴寫的約 700 字的內容:
我們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來到了小商店歇腳,商店老板一看到小蓮,臉上立刻綻放出熱情的笑容,極其熟練地用帶著方言口音的英語打招唿:“you,妹仔迴來了噻。”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夾雜著英文的問候,讓原本正熱絡地交流著家長裏短的村民們瞬間都有些懵逼,一個個瞪大了眼睛,麵麵相覷,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老板這奇怪的話語。
老板這時也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了跟在小蓮身旁的眾多村民,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慌亂。
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闖了禍,老板二話不說,轉身就像被獵人追趕的兔子一般撒腿就跑。
村民們先是被老板這一係列的舉動搞得一愣,短暫的沉默之後,隨即反應過來。
他們臉上帶著又好氣又好笑的神情,紛紛一邊大聲叫嚷著,一邊開玩笑地隨手拿起身邊的掃把、棍棒之類的東西,急匆匆地追著老板喊道:“他奶奶的,吳雪,你個鱉孫子,妹仔迴來了,都不告訴我們。”
一時間,唿喊聲、叫罵聲、腳步聲此起彼伏,在小商店前的空地上交織成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過了許久之後,這場小小的追逐鬧劇才漸漸平息下來。
大家氣喘籲籲地停下腳步,紛紛掏出手機打起電話。
有的是住在山上的,接到消息後便匆匆忙忙從山上一路小跑下來,身上的衣服還沾著泥土和樹葉,頭發也被樹枝刮得有些淩亂;
有的是使勁蹬著自行車過來的,累得滿臉通紅,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多數都是騎著電瓶車來的,風風火火,車還沒停穩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來。
不一會兒的功夫,大家就從四麵八方聚集而來,全都圍到了小蓮的身邊。
“妹仔,當年的事對不住啊,是我們沒能幫上更多的忙。”一位憨厚老實的大叔,滿臉愧疚地低下了頭,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是我們沒護住你們,讓你們受委屈了。”一位頭發花白的大媽,紅著眼眶,緊緊拉著小蓮的手,粗糙的手掌輕輕摩挲著。
小蓮聽著大家真誠的道歉,臉上先是努力掛著堅強的笑容,試圖讓大家不要太過自責。
可迴憶起那些過往的辛酸,心中的情感再也抑製不住,笑著笑著,淚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忍不住奪眶而出。
她用帶著哭腔的聲音說道:“那種情況下無論發生什麽,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村民們心裏依舊充滿了愧疚,那沉重的心情久久無法釋懷。
小蓮的事對於他們而言,宛如一根尖銳且深深紮在心底、難以拔除的刺。
遙想當時,政策已然批準了他們這片貧困山區所有村民的遷徙計劃。
然而,在陸有文成功考上大學之後,他絲毫沒有向鎮裏和縣裏尋求任何物質方麵的獎勵,他唯一提出的要求,便是期望能給予他一個改變村子命運的機會。
因為他始終堅信,村子絕不可能永遠處於無法創造價值的困境之中。
後來的日子裏,陸有文在大學求學期間,一邊刻苦攻讀學業,一邊不辭辛勞地通過電話與村長保持著密切且頻繁的交流。
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高瞻遠矚的指導之下,村子裏那些原本無人問津的農產品,竟然成功地進入了縣裏廣闊的市場,不僅打開了銷路,還為村子帶來了頗為可觀的經濟收益,讓原本默默無聞、毫無價值可言的村子,一下子擁有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也正因如此,村裏人最終得以留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沒有被迫拆遷背井離鄉。
然而,在陸有文不幸去世的那段黑暗時光裏,村裏人卻一個個被恐懼所籠罩,內心充滿了畏縮和怯懦。
他們害怕因為此事而受到牽連,竟然在關鍵時刻都選擇了沉默和逃避,沒有一個人敢勇敢地站出來伸張正義。
一直到後來,當聽到有人講述起老黃的事,村裏人才如夢初醒,開始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為。
他們滿心懊悔,紛紛痛心疾首地感歎道:“我們都已經這把年紀了,經曆了風風雨雨,為何在關鍵時刻還如此貪生怕死呢?”
於是,一群人懷著滿腔的憤怒,氣勢洶洶、風風火火地闖進了鎮裏。
他們當時的情緒已然失控,激動到了極點,差點就做出了火燒派出所和鎮處理中心這種極端且不計後果的行為。
即便那個作惡多端、令人深惡痛絕的陸其武那個老畜牲最終被交給了村裏的人去處理,但他們還是對自己在最初的關鍵時候沒有挺身而出、及時出手相助的懦弱表現而感到無比愧疚和自責。
甚至有人因為內心的煎熬和痛苦無法排解,衝動之下選擇了跳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陸有文的深深愧疚,覺得實在是對不起陸有文為村子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萬幸的是,當時村子由於特殊的情況被上級部門重點關注著,相關救援人員及時迅速地趕到了現場,成功地把人給撈了上來。
否則的話,恐怕會有更多的人效仿這種極端的行為,那所引發的後果必然是不堪設想,真的就徹底完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