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抵達新馬鎮時,時間已悄然來到了下午五點左右。


    此時,天邊那如火焰般燃燒的晚霞,仿佛給整個小鎮披上了一層橙紅色的華麗外衣,使得這座原本平凡無奇的小鎮瞬間變得如夢似幻起來。


    吳叔深知我們接下來的行程是前往縣城,於是他十分貼心地把客車穩穩地停在了公交車的停靠站點。


    我們匆匆忙忙地下了車,又火急火燎地上了公交。


    然而,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就在我們剛剛踏上公交車尚未站穩腳跟之時,車子竟然毫無征兆地啟動了!


    無奈之下,我們隻得打開車窗,扯著嗓子朝著仍站在原地的吳叔高聲唿喊道別。


    隻見吳叔麵帶微笑,緩緩抬起手臂,朝著我們用力地揮著手。


    他的身影沐浴在夕陽那溫暖而柔和的餘暉之中,看上去竟是如此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經過一整天的奔波勞碌與各種折騰,謝玉琪和小蓮都早已精疲力竭、疲憊不堪了。


    此刻,我們三人一同坐在公交車的最後一排座位上。


    小蓮斜倚在我的肩頭,她那雙美麗的眼眸微微合攏著,精致的臉龐上仍舊殘留著一抹淡淡的倦容。


    而另一邊的謝玉琪,則如同一隻乖巧可愛的小貓一般,蜷縮起嬌小的身軀,將腦袋輕輕倚靠在了小蓮的大腿之上,香甜地進入了夢鄉。


    看到她們這般疲倦勞累的模樣,我的心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憐惜之情。


    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從隨身攜帶的背包當中取出了一件柔軟舒適的衣物,然後輕柔地覆蓋在了謝玉琪那安靜沉睡的身體上。


    我們乘坐的客車已經行駛了一段距離後,那十分不靈敏的車載廣播才總算響了起來。


    :“歡迎您乘坐興隆七路客車,本車起點站新馬正站,前方到站柳家大院站,溫馨提醒,本車行駛路段多彎且多顛簸,請您站穩扶好。”


    廣播的聲音在略顯空曠的車廂內迴蕩,似乎也在努力提醒著每一位乘客注意安全。


    公交車是沒有空調的,再加上因為路上煙塵彌漫,所以根本沒法開窗戶,這使得車廂裏的空氣變得有些沉悶壓抑。


    但好在這是當天的最後一趟車,車廂裏包括司機、我們在內一共才七個人。


    相對寬鬆的空間讓空氣能夠勉強流通,那股令人不適的悶感也就可以暫時忽略不計了。


    柳家大院距離起點站很近,也就大約一公裏左右的行程。


    柳家大院正如其名,路兩側那規模宏大的院子全都歸屬柳家所有。


    那些房屋建造得富麗堂皇,雕梁畫棟的工藝彰顯著昔日的奢華,高大的院牆訴說著家族曾經的威嚴。


    據說柳家祖上曾是當地的名門望族,靠著經商積累了巨額財富。


    在那個時代,柳家不僅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還樂善好施,在鄉裏有著極高的威望。


    這座大院便是在家族最鼎盛時期修建的,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成為了當地的標誌性建築。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時代的發展,柳家的後人逐漸將生意重心轉移到了市裏。


    年輕一代更是向往城市的繁華與便利,紛紛搬離了這座曾經承載著家族榮耀的大院。


    如今,這裏人去樓空,隻剩空蕩蕩的房屋,任憑歲月侵蝕。


    以前還能時不時看見柳家人迴來打理,可現在徹底沒了人影。


    隻能說是白瞎了這麽好的屋子,也白瞎了這麽一大塊風水寶地,實在令人惋惜不已。


    柳家大院一過,便是高齋橋。


    這個地方以前發生過一件很讓人氣憤的事情。


    曾經,有一堆和尚聚集在這裏,無理地要求鄉政府給他們築金佛,還威脅說不然這座屬於他們寺廟的橋,你們這些人想走門都沒有。


    鄉政府也是剛正不阿,不慣著這群和尚的蠻橫無理,直接避開了這座橋,另外修了一座橋,便是如今的高齋橋。


    而如今,那座寺廟完全沒落,曾經的輝煌不再,那座和尚用來威脅的橋也荒廢了下來,無人問津。


    這座高齋橋雖然經曆了幾次修繕,但因為縣城經濟條件有限,財政吃緊,實在拿不出太多的錢來好好修整,所以隻能是縫縫補補,也就維持著這個樣子。


    如今,這座橋又給整壞了,沒辦法,隻能在旁邊臨時挖了一條土路過車。


    所以公交車行駛在這坑窪不平的土路上,顛簸得厲害。


    尤其是我們坐在後排的,感覺整個人都要被顛飛起來,屁股就沒挨到過椅子。


    小蓮被顛得直皺眉,我也隻能緊緊抓住扶手,努力穩住身形。


    也就謝玉琪這個習武之人,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過硬,竟然還能睡得舒坦,絲毫不受影響。


    從凹口那崎嶇不平、滿是坑窪的土路艱難地開過之後,公交車終於搖搖晃晃地開上了一個寬敞的大院壩。


    這個院壩地麵是由粗糙的水泥鋪就,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細微的裂痕。


    旁邊才是原來平坦的馬路,由於高齋橋損壞,為了給鎮裏著急出行的人們提供便捷,相關部門在緊急商議後,不得已在橋下麵臨時挖了一條土路。


    而這條土路恰好隻能連接這幾家人的院壩,好在這幾家人心地善良且十分大方,毫不猶豫地便同意了。


    院壩裏麵一共四間房屋,其中三間是住宅。住宅的外牆有的是用紅磚砌成,有的則是塗抹了一層白色的石灰,經曆了歲月的洗禮,略顯斑駁。


    屋頂的瓦片有部分已經破碎,在風中發出輕微的“咯吱”聲。


    還有一間是便利店,便利店的門口掛著一塊有些褪色的招牌,窗戶上貼滿了各種商品的廣告。


    車子在院壩裏往前行駛了一段距離後往左開去。


    從這裏開始,車子將正式進入熙熙攘攘的農村住宅密集區。


    沿途可以看到一家家農舍錯落有致,有的農舍門口種著幾株嬌豔的月季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有的農舍屋頂上的煙囪正冒出縷縷青煙,那是一家人正在準備晚餐;


    還有的農舍院子裏晾曬著金黃色的玉米和紅彤彤的辣椒,宛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田間地頭還有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他們彎著腰,汗水濕透了衣衫。


    孩童們在小路上嬉笑玩耍,清脆的笑聲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公交車在這村子裏一共設置了五個站點,分別是平口村村口站,平口村村委會站,平口村大池塘站,平口村村尾站以及平口村二組站。


    車子在村子裏左拐右拐地行駛著,道路狹窄且蜿蜒。


    雖然隻明確設立了五個站點,但這裏的公交服務十分人性化。


    隻要車上的乘客大聲喊師傅刹一腳,或者路邊有人招手示意,司機便會穩穩地將車停下。


    但我們這次行程中,一路上都沒有上車的,也沒有下車的。


    公交車平穩地前行,直到了村尾站的時候,才有一人上車。


    那是個一家三口,男人扛著大大的編織袋,女人拎著幾個鼓鼓的行李箱,孩子手裏也緊緊抱著一個包裹,他們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看上去十分忙碌和疲憊,看起來是在搬家的樣子。


    公交車司機打開了司機門,麵帶關切地開口道:“劉妹,又搬家嘎,你們一年都搬家,搬七迴嘞!”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和疑惑。


    “受不了你那婆婆就跟你老公在城裏常住啊,這麽天天搬來搬去也不是個法。”司機一邊說著,一邊利索地走下車,伸手幫他們拎起剩餘的行李。


    女子歎了口氣,滿臉愁容地說道:“沒辦法呀,孩子要吵吵嚷嚷的來嘛。”她的眼神中透著疲憊和無奈,聲音裏也滿是酸澀和無奈。


    這就是身為婦人的無奈啊!與婆家關係惡劣,常常激烈到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地步。


    老公夾在中間,幫婦人吧,就會被說成不孝;


    不幫吧,於情於理又都說不過去。


    一邊是給予他生命的父母,親情深厚;一邊是我這個要與他攜手一生的妻子,這種左右為難的狀況,不隻讓婦女痛苦不堪,他又何嚐好受?


    而且孩子往往和爺爺奶奶格外親近。


    即便在婆家受盡委屈和不公,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不散,也毫無辦法,隻能默默地獨自忍受。


    無數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或許都在暗自哭泣,無數次在心裏質問,這樣的日子究竟何時才是個頭?


    然而,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又不得不強裝堅強,打起精神,繼續去應對這瑣碎又無奈的生活。


    所以,我真的發自內心地感到慶幸。我擁有一個無比貼心、從不掃興的母親。


    無論我有怎樣新奇的想法,或是做出怎樣看似不切實際的決定,她總是微笑著傾聽,給予我滿滿的理解和鼓勵,從不會潑我冷水,讓我能毫無顧忌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還有一個雖然平日裏喜歡打官腔,整天板著個臉,看起來嚴肅得老嚇人的父親,但他對待自己的兒媳婦卻是十分的好。


    他會默默地關心小蓮的喜好,會在小蓮遇到困難時,放下嚴肅的架子,耐心地出謀劃策。


    同時,我更感到無比幸運的是,能夠娶到小蓮這麽一個宛若天仙般的女子。


    她的美麗如同清晨綻放的花朵,嬌豔動人,又清新脫俗。


    那明亮的眼眸裏總是閃爍著溫柔的光芒,讓人深陷其中。


    她不僅擁有迷人的外表,更有著一顆無比善良、寬容的心。


    在生活中,她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用她的愛為我們的家營造出溫馨的氛圍。


    雖然在世俗的觀念中,人們常說,出生便決定了一切,家庭背景、社會階層似乎難以跨越,命運的軌跡似乎早已注定。


    但我自己以及小蓮的經曆卻清晰而有力地告訴我,出生有時候也並不一定能決定所有。


    人們總是常常念叨著,忘記過去吧,別去撕開自己的傷疤,仿佛隻要假裝那些過往不存在,就能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寧。


    他們以為將痛苦的迴憶藏匿在內心深處的角落,便能讓生活繼續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流淌。


    但在我眼中,過去就如同烙印在靈魂深處的印記,怎麽可能被輕易遺忘?


    那些傷疤,又豈是能永遠遮掩迴避的?


    我們必須勇敢無畏地直麵自己的過去,毫不畏懼地撕開自己的傷疤,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傷口暴露在清新的空氣中,接受陽光的撫慰,才能讓新鮮的、充滿生機的嫩肉從傷痕中生長出來,讓傷痛真正得到治愈。


    我出生在商賈,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命運的軌跡似乎就已被注定。


    我所能學習的,僅僅是那些對家族生意有利的東西,興趣愛好、個人夢想,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不僅如此,由於母親普通人的背景和家族內部的種種糾葛,我從一開始就被當作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無形的絲線緊緊纏繞著我的身體,冰冷堅固的牢籠無情地困住了我的自由和靈魂。


    然而,傀儡的命運就真的無法改變嗎?


    難道我就要永遠被困在這無盡的黑暗中,無法掙脫那束縛我的牢籠和絲線嗎?


    不!


    我內心的火焰從未熄滅,反抗的意誌愈發堅定。


    每一次的挫折,都成為了我積攢力量的契機;每一次的壓迫,都讓我更加渴望自由。


    終於,在漫長的抗爭之後,我成功掙脫了那捆住我的絲線,打破了那座囚禁我的牢籠。


    是的,我承認在這艱難的過程中,或許有運氣的成分。


    但運氣又何嚐不是實力的一部分呢?


    它就像是一陣恰到好處的東風,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助力我揚起了前行的風帆。


    然而,真正讓我駛向遠方,抵達自由彼岸的,終究是永不放棄的信仰和破釜沉舟的勇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壹佰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duang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duang2並收藏壹佰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