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起帶到大殿躲在廊柱後麵的公孫鞅聽到邊子白的話真想笑出聲來。邊子白的記憶力,恐怕隻有他領教過。老師王詡一院子的書,在邊子白翻過一遍之後,基本上就能背下七七八八。
一篇上千字的文章,這家夥竟然說要學半個月。
這話衛國的群臣倒是相信了,符合聰明人的標簽。日識百字,絕對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了。可誰能料到,邊子白還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並非真的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而是誦詠之後,一篇文章基本就能記住。對於這項技能,邊子白歸結於是穿越福利。
但是一日百字的識字速度,確實驚住了衛公。
動容之下,姬頹感慨道:“愛卿大才。”
想起自己小時候啟蒙,拿著一本《尚書》開始傻成狗一樣的求學生涯,將心比心,恐怕其他貴族的啟蒙生涯都不怎麽美好。
《尚書》,三皇五帝的仁政。
《周禮》,國家貴族的規範。
《禮儀》,各種貴族需要遵守的製度。
……
一個貴族,想要啟蒙結束,這幾本書基本上都是必讀科目。可話說迴來,這幾本書上下不連貫,很多地方用詞晦澀,用字生僻,不少字這輩子都恐怕用不上,卻放在了啟蒙讀物之中,足可見戰國的小學生有多麽不容易了。導致的直接問題就是,啟蒙教育需要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戰國的小學生紛紛表示,中文太難,求放棄。
所以,在姬頹的記憶裏,就算是貴族,頂級貴族,總會有不少幼童因為無法過啟蒙這一關,被生生的擋在了知識的大門之外。
而邊子白帶來的《千字文》卻給他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或許,幼童的啟蒙並非想象的那麽難。
姬頹有種夢想觸手可及的興奮,這輩子攻城略地,開疆擴土是沒希望了,可是完成文教大業,一樣會讓人傳頌千年,“常人入學啟蒙非十年之功不可。愛卿是否有解決之道。”
“此事易爾。”邊子白真的是心裏有底氣,後世有太多的經典啟蒙讀物可以用,《百家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選擇常用的字編輯成書籍,不僅可以讓啟蒙學子通曉古今,還能經常在平日裏用到。”
“說的輕巧,誰不知道通曉古今的好處,可這是飽學之士都很難做到的事情,你一個黃口小兒,大言不慚,豈不知朝堂之上律法森嚴?”大宗伯南豐吹胡子瞪眼,他對邊子白的印象跌入穀底。早上馬車避道是一樁;他兒子被邊子白羞辱,在城內傳的沸沸揚揚也是一樁。總之,不管邊子白對衛公來說有多對胃口,南氏還是要反對。
畢竟,南氏不用擔心衛公會因為幾句發對,家族會被衛公針對。
可邊子白卻隨意道:“這有何難?”
說著,站著在大殿之中走了幾步,這也不算僭越,“可以編輯一本書,專門介紹姓氏的書籍,一來可以讓學習者對自己家族氏族的來曆有所了解。二來,能夠通過對方的姓氏獲得對方的來曆。加上《千字文》作為基礎,然後熟讀《詩經》就可以完成啟蒙了。”
這倒是挺符合後世的教育理念,小孩子入學之前,先從《唐詩三百首》開始背起,甭管有用沒用,背了再說,總沒有壞處。
“姓氏?”子思若有所思,這是一個浩瀚的工程。說是浩瀚,主要是因為很多姓氏都很神秘,甚至缺少文字的記錄。
這會給編輯書籍的人帶來很大的困難。而通過典籍的查找更加困難,周王室、各個諸侯國的府庫之內倒是有大量的書籍。
這些書籍涉及人名、姓氏的少之又少。用蛛絲馬跡來形容也不為過。編輯一部浩瀚巨著,卻用探案的手段去尋找,著述的人會吐血的啊!
邊子白卻自信地站到了南豐的麵前,後者歪著腦袋,表示不對付,“就比如說南氏。”
“南氏的來曆就不用你操心了。”大宗伯南豐冷哼道,什麽時候一個毛頭小子有資格談論南氏了?
這也就是在大殿之上,要是在宮外,南豐一個眼神就會讓邊子白知道,做人低調的重要性。
邊子白卻並沒打算要放過他的意思,對於南氏他真的知道不少,消息的來源有很多,幫助最大的無疑是公孫鞅。他求學之初就是在戚邑的公學之中學習,可以說對南氏的來曆了如指掌。試想一下,戚邑的公學就是南氏所辦,所有的費用也是南氏承擔。花錢不落好,也不是南氏的風格。所以在南氏公學之中,外來的學子就會被灌輸南氏如何高貴,如何有德的教育。
有的人屈服了,有的人厭惡。
但好處是,南氏的公學在褒貶不一的風評之中繼續擴大。
“這麽說吧,大宗伯南豐大人是來自於戚邑的南氏。可大家誰知道南氏的祖先是誰?是誰開創了南氏這一宗?”邊子白的話很平和,並沒有爭分相對要和南豐過不去的樣子。
南豐想了想,南氏對他來說太熟悉了,他本人就是南氏現任的族長。可外人呢?
有誰知道?
大夫木璃笑道:“誰不知道南氏是靈公之子,公子郢一脈傳人。”
“那麽公子郢貴姓?”邊子白緊追著問。
大夫木璃朗聲道:“小子無禮,自然是姓姬,乃文王一脈。”
“那麽為何氏南?”邊子白問。
南豐蹙眉道:“先祖字子南,取南為氏。”
“好吧,事情清楚了,大宗伯南豐是靈公之子公子郢的後人。受封於戚邑,因字‘子南’,而取南為氏。”邊子白忽然轉身,麵對群臣,“可據小子所知,天下姓氏為‘南’可不止戚邑‘南氏’。還有商王之後南仲號‘南赤龍’,因夢取姓氏為‘南’,執掌荊州;另有晉南鄉隱士之後,因為隱居地為南鄉,故而取姓氏為‘南’;另有楚國南方土人,也有取‘南’為姓氏的。有道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千百年後,如果沒有文字記錄,誰還知道戚邑的南氏和楚南的南氏?”
“邊子白你到底想要說什麽?”南豐對邊子白一再用楚南土人和戚邑南氏相提並論而不滿,但他還沒有發作。總感覺邊子白是另有所指。要是被激怒了,就該被牽著鼻子走了。對此,南豐克製住了心頭的怒氣。
邊子白迴頭驀然一笑:“很簡單,用一本介紹姓氏的書籍來將各自的不同分類。或許若幹年後,大宗伯的後人遊學列國的時候,介紹自己身份的第一句話就是:小可戚邑南氏。”
“那麽隻要看過這部書籍的士子就會明白,戚邑南氏是來自於衛靈公一脈。這部巨著可以用姓氏來概括總綱,之後又有詳解,隻要後人看過此書,自然一目了然。例如:姬王薑子、趙錢孫李……”
南豐沉默不語,邊子白勾勒的宏圖恐怕真不是自己能夠阻擋的。如果這有一本書,用來介紹天下各個家族的來曆。就算是花費百金,千金,南豐也願意掏腰包付賬。可問題是,邊子白能做到嗎?
南豐的眼神落在了句容身上,作為衛國朝堂之上看書最多的人。可以隨意翻閱衛國幾百年藏書的府庫,太史句容的格局恐怕不大,但是眼界肯定是足夠的。
“太史!”
句容也在沉思,他想的問題是:真要有這本書,句姓會排在第幾?
衛公心頭激蕩。他領導下衛國沒有存在感,這輩子大殺四方是絕對不可能的,那麽將帝丘營造成為中原的文教之都,也不錯。或許僅此一條,就能永載史冊也未嚐不可。但他不是那種獨斷的人,至少表麵上他不是。
衛公姬頹也相繼南豐之後,開口詢問句容:“太史,此事爾能主持?”
他一開口,就已經定下了基調。句容別看是那種胡攪蠻纏的人,但最多也就是在個人善惡上有失偏頗,可做不到的事,句容也不會大包大攬。
句容恭敬道:“君上,臣不能。”
衛公的眼神落在了邊子白的身上,心頭感慨:少年人,真好。開口問:“愛卿可擔當此任。”
“臣自當一力承擔,不過……”邊子白麵露為難。
衛公追問:“不過什麽?”
“天下姓氏如同天上星辰,浩瀚無比。小臣年少學淺,恐怕有所不及,不如先編輯姓氏百數,就以《百家姓》為其書名,君上以為如何?”邊子白躬身道,一開口就埋雷。後世的《百家姓》可不是真的隻有一百個姓氏,而是在北宋成書就收入多達四百多個姓氏,之後整補到五百多個姓氏。一百個姓氏,恐怕隻能是衛國夠用而已。
衛公倒是不在意,反而豁達道:“《百家姓》這等鴻篇巨著需要慢慢來,眼下最緊要的是愛卿先把《千字文》給補。”
“臣謹記!”邊子白心頭不買你好笑。《百家姓》什麽時候成了鴻篇巨著了?
百家姓。別說列國了,就殷商後裔的姓氏恐怕就有半百之數。更不要說周王室散落在天下的子孫,加上各個時期的公卿大夫,姓氏肯定破百。三四百恐怕也不能將天下姓氏收羅其中。這就有問題了,哪個家族的姓氏收入《百家姓》,哪個家族的姓氏被忽視,就憑邊子白個人的喜好了。
可邊子白提出的困難,別說衛公了,就算是朝堂上的百官都覺得很正常。
這就可怕了,邊子白似乎掌握了一種讓他們隨時隨地都能臉麵掃地的本事,隻要他一念之間,就能讓高高在上的公卿灰頭土臉,可滿殿的公卿愣是沒有一個發現不妥。
打個比方說,《百家姓》編輯成書之後,大司徒和大司空的兒子吵架,一個說:“我的祖先是百家姓排名65,你家在百家姓排名94,耶耶就是比你強。”
後者恐怕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兒子不努力,當爹的可以打一頓,難道祖宗不長臉,做子孫的還能抱怨不成?更可怕的是沒有收入在《百家姓》中該怎麽辦?
衛公認同了邊子白的建議:“隻當循序漸進。”
看差不多了,衛公可謂心癢難耐,他本來就想要授予邊子白官職,但是礙於太子、南氏等人可能出現的反對,才故意拖了下來。
沒想到,他根本就沒有出手的機會,就被邊子白自己給解決了。
衛公開口道:“寡人正式任命邊子白為大衛內史,中大夫。諸愛卿可有異議?”
邊子白受賄既然不存在,自然無法從德行上在找茬。
唯一的缺陷就是年紀太小,可年紀小,典故信手拈來,估計不服的還要和邊子白打擂台。在場的基本都沒有這份底氣。
子思第一個讚同,躬身道:“臣附議!”
大司徒子南靳緊跟著:“臣附議!”
一篇上千字的文章,這家夥竟然說要學半個月。
這話衛國的群臣倒是相信了,符合聰明人的標簽。日識百字,絕對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了。可誰能料到,邊子白還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並非真的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而是誦詠之後,一篇文章基本就能記住。對於這項技能,邊子白歸結於是穿越福利。
但是一日百字的識字速度,確實驚住了衛公。
動容之下,姬頹感慨道:“愛卿大才。”
想起自己小時候啟蒙,拿著一本《尚書》開始傻成狗一樣的求學生涯,將心比心,恐怕其他貴族的啟蒙生涯都不怎麽美好。
《尚書》,三皇五帝的仁政。
《周禮》,國家貴族的規範。
《禮儀》,各種貴族需要遵守的製度。
……
一個貴族,想要啟蒙結束,這幾本書基本上都是必讀科目。可話說迴來,這幾本書上下不連貫,很多地方用詞晦澀,用字生僻,不少字這輩子都恐怕用不上,卻放在了啟蒙讀物之中,足可見戰國的小學生有多麽不容易了。導致的直接問題就是,啟蒙教育需要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戰國的小學生紛紛表示,中文太難,求放棄。
所以,在姬頹的記憶裏,就算是貴族,頂級貴族,總會有不少幼童因為無法過啟蒙這一關,被生生的擋在了知識的大門之外。
而邊子白帶來的《千字文》卻給他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或許,幼童的啟蒙並非想象的那麽難。
姬頹有種夢想觸手可及的興奮,這輩子攻城略地,開疆擴土是沒希望了,可是完成文教大業,一樣會讓人傳頌千年,“常人入學啟蒙非十年之功不可。愛卿是否有解決之道。”
“此事易爾。”邊子白真的是心裏有底氣,後世有太多的經典啟蒙讀物可以用,《百家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選擇常用的字編輯成書籍,不僅可以讓啟蒙學子通曉古今,還能經常在平日裏用到。”
“說的輕巧,誰不知道通曉古今的好處,可這是飽學之士都很難做到的事情,你一個黃口小兒,大言不慚,豈不知朝堂之上律法森嚴?”大宗伯南豐吹胡子瞪眼,他對邊子白的印象跌入穀底。早上馬車避道是一樁;他兒子被邊子白羞辱,在城內傳的沸沸揚揚也是一樁。總之,不管邊子白對衛公來說有多對胃口,南氏還是要反對。
畢竟,南氏不用擔心衛公會因為幾句發對,家族會被衛公針對。
可邊子白卻隨意道:“這有何難?”
說著,站著在大殿之中走了幾步,這也不算僭越,“可以編輯一本書,專門介紹姓氏的書籍,一來可以讓學習者對自己家族氏族的來曆有所了解。二來,能夠通過對方的姓氏獲得對方的來曆。加上《千字文》作為基礎,然後熟讀《詩經》就可以完成啟蒙了。”
這倒是挺符合後世的教育理念,小孩子入學之前,先從《唐詩三百首》開始背起,甭管有用沒用,背了再說,總沒有壞處。
“姓氏?”子思若有所思,這是一個浩瀚的工程。說是浩瀚,主要是因為很多姓氏都很神秘,甚至缺少文字的記錄。
這會給編輯書籍的人帶來很大的困難。而通過典籍的查找更加困難,周王室、各個諸侯國的府庫之內倒是有大量的書籍。
這些書籍涉及人名、姓氏的少之又少。用蛛絲馬跡來形容也不為過。編輯一部浩瀚巨著,卻用探案的手段去尋找,著述的人會吐血的啊!
邊子白卻自信地站到了南豐的麵前,後者歪著腦袋,表示不對付,“就比如說南氏。”
“南氏的來曆就不用你操心了。”大宗伯南豐冷哼道,什麽時候一個毛頭小子有資格談論南氏了?
這也就是在大殿之上,要是在宮外,南豐一個眼神就會讓邊子白知道,做人低調的重要性。
邊子白卻並沒打算要放過他的意思,對於南氏他真的知道不少,消息的來源有很多,幫助最大的無疑是公孫鞅。他求學之初就是在戚邑的公學之中學習,可以說對南氏的來曆了如指掌。試想一下,戚邑的公學就是南氏所辦,所有的費用也是南氏承擔。花錢不落好,也不是南氏的風格。所以在南氏公學之中,外來的學子就會被灌輸南氏如何高貴,如何有德的教育。
有的人屈服了,有的人厭惡。
但好處是,南氏的公學在褒貶不一的風評之中繼續擴大。
“這麽說吧,大宗伯南豐大人是來自於戚邑的南氏。可大家誰知道南氏的祖先是誰?是誰開創了南氏這一宗?”邊子白的話很平和,並沒有爭分相對要和南豐過不去的樣子。
南豐想了想,南氏對他來說太熟悉了,他本人就是南氏現任的族長。可外人呢?
有誰知道?
大夫木璃笑道:“誰不知道南氏是靈公之子,公子郢一脈傳人。”
“那麽公子郢貴姓?”邊子白緊追著問。
大夫木璃朗聲道:“小子無禮,自然是姓姬,乃文王一脈。”
“那麽為何氏南?”邊子白問。
南豐蹙眉道:“先祖字子南,取南為氏。”
“好吧,事情清楚了,大宗伯南豐是靈公之子公子郢的後人。受封於戚邑,因字‘子南’,而取南為氏。”邊子白忽然轉身,麵對群臣,“可據小子所知,天下姓氏為‘南’可不止戚邑‘南氏’。還有商王之後南仲號‘南赤龍’,因夢取姓氏為‘南’,執掌荊州;另有晉南鄉隱士之後,因為隱居地為南鄉,故而取姓氏為‘南’;另有楚國南方土人,也有取‘南’為姓氏的。有道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千百年後,如果沒有文字記錄,誰還知道戚邑的南氏和楚南的南氏?”
“邊子白你到底想要說什麽?”南豐對邊子白一再用楚南土人和戚邑南氏相提並論而不滿,但他還沒有發作。總感覺邊子白是另有所指。要是被激怒了,就該被牽著鼻子走了。對此,南豐克製住了心頭的怒氣。
邊子白迴頭驀然一笑:“很簡單,用一本介紹姓氏的書籍來將各自的不同分類。或許若幹年後,大宗伯的後人遊學列國的時候,介紹自己身份的第一句話就是:小可戚邑南氏。”
“那麽隻要看過這部書籍的士子就會明白,戚邑南氏是來自於衛靈公一脈。這部巨著可以用姓氏來概括總綱,之後又有詳解,隻要後人看過此書,自然一目了然。例如:姬王薑子、趙錢孫李……”
南豐沉默不語,邊子白勾勒的宏圖恐怕真不是自己能夠阻擋的。如果這有一本書,用來介紹天下各個家族的來曆。就算是花費百金,千金,南豐也願意掏腰包付賬。可問題是,邊子白能做到嗎?
南豐的眼神落在了句容身上,作為衛國朝堂之上看書最多的人。可以隨意翻閱衛國幾百年藏書的府庫,太史句容的格局恐怕不大,但是眼界肯定是足夠的。
“太史!”
句容也在沉思,他想的問題是:真要有這本書,句姓會排在第幾?
衛公心頭激蕩。他領導下衛國沒有存在感,這輩子大殺四方是絕對不可能的,那麽將帝丘營造成為中原的文教之都,也不錯。或許僅此一條,就能永載史冊也未嚐不可。但他不是那種獨斷的人,至少表麵上他不是。
衛公姬頹也相繼南豐之後,開口詢問句容:“太史,此事爾能主持?”
他一開口,就已經定下了基調。句容別看是那種胡攪蠻纏的人,但最多也就是在個人善惡上有失偏頗,可做不到的事,句容也不會大包大攬。
句容恭敬道:“君上,臣不能。”
衛公的眼神落在了邊子白的身上,心頭感慨:少年人,真好。開口問:“愛卿可擔當此任。”
“臣自當一力承擔,不過……”邊子白麵露為難。
衛公追問:“不過什麽?”
“天下姓氏如同天上星辰,浩瀚無比。小臣年少學淺,恐怕有所不及,不如先編輯姓氏百數,就以《百家姓》為其書名,君上以為如何?”邊子白躬身道,一開口就埋雷。後世的《百家姓》可不是真的隻有一百個姓氏,而是在北宋成書就收入多達四百多個姓氏,之後整補到五百多個姓氏。一百個姓氏,恐怕隻能是衛國夠用而已。
衛公倒是不在意,反而豁達道:“《百家姓》這等鴻篇巨著需要慢慢來,眼下最緊要的是愛卿先把《千字文》給補。”
“臣謹記!”邊子白心頭不買你好笑。《百家姓》什麽時候成了鴻篇巨著了?
百家姓。別說列國了,就殷商後裔的姓氏恐怕就有半百之數。更不要說周王室散落在天下的子孫,加上各個時期的公卿大夫,姓氏肯定破百。三四百恐怕也不能將天下姓氏收羅其中。這就有問題了,哪個家族的姓氏收入《百家姓》,哪個家族的姓氏被忽視,就憑邊子白個人的喜好了。
可邊子白提出的困難,別說衛公了,就算是朝堂上的百官都覺得很正常。
這就可怕了,邊子白似乎掌握了一種讓他們隨時隨地都能臉麵掃地的本事,隻要他一念之間,就能讓高高在上的公卿灰頭土臉,可滿殿的公卿愣是沒有一個發現不妥。
打個比方說,《百家姓》編輯成書之後,大司徒和大司空的兒子吵架,一個說:“我的祖先是百家姓排名65,你家在百家姓排名94,耶耶就是比你強。”
後者恐怕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兒子不努力,當爹的可以打一頓,難道祖宗不長臉,做子孫的還能抱怨不成?更可怕的是沒有收入在《百家姓》中該怎麽辦?
衛公認同了邊子白的建議:“隻當循序漸進。”
看差不多了,衛公可謂心癢難耐,他本來就想要授予邊子白官職,但是礙於太子、南氏等人可能出現的反對,才故意拖了下來。
沒想到,他根本就沒有出手的機會,就被邊子白自己給解決了。
衛公開口道:“寡人正式任命邊子白為大衛內史,中大夫。諸愛卿可有異議?”
邊子白受賄既然不存在,自然無法從德行上在找茬。
唯一的缺陷就是年紀太小,可年紀小,典故信手拈來,估計不服的還要和邊子白打擂台。在場的基本都沒有這份底氣。
子思第一個讚同,躬身道:“臣附議!”
大司徒子南靳緊跟著:“臣附議!”